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觀察與發明的故事

觀察與發明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0-12-22 12:46:02

❶ 科學家觀察發明的故事

5月24日 19:28 四大發明——指南針

指南針是中國史上的偉大發明之一,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發展的一項重大頁獻。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左圖是戀掛型指車針復原模型。磁石的這種特性,被古人利用來製成指南工具。最早出現的指南工叫司南,戢國時已普遍使用。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樣子像一隻勺,重心位於底部正中,底盤光滑,四周刻二十四向,使用時把長勺放在底盤上,用手輕撥,使它轉動,停下後長柄就指向南方。 東漢王充(論衡?是應篇)記載了它的形狀和用法。(鬼穀子?謀篇)里還談到鄭國人到遠處去采玉,就帶了司南,以免迷失方向。另外,指南車的發明亦誰一步把這種儀器提升至更高的境界。右圖為指南車模型,下圖分別為指南魚想像圖及司南模型。

但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司南,成品較低,磁性較弱。到了宋代,人們發明了人工磁化方法,製造了指南魚和指南針,而指南針更為簡便,更具實用價值。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鋼針製成,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後把它裝置在方位盤上,就稱為羅盤。這是指南針發展史上的一大飛躍。

抌括對指南針放置方法也作過詳細研究,總結出四種不同的方法,並作了比較:一,水浮法。把指南針浮在水面以指示方向,至於具體方法,沉括沒有說明。到北宋晚期,葯物學家寇宗奭的(本草衍義?磁石條)才有介紹,原來是在指南針上穿上燈心草,就可以把針浮起。水浮法的缺點是磁針會隨水搖盪不定。二,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放在指甲上,可以靈活運轉,但缺點是容易滑落。三,碗唇旋定法。把磁針放在碗口邊綠上,也可以旋轉自如,但同樣易掉落。四,懸絲法。取一根新棉絲,用一點蠟黏在磁針中央,懸掛在沒有風的地方磁針即可指示方向。比較之下,沉括認為這個方法最為理想。右圖為沉括指南針的四種試驗復原設計。

指南針在公元十一世紀時已是常用的定向儀器。指南針的最大頁獻,是大大地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據考證,公元十一世紀末,指南針就開始用於航海了。大約在十二世紀末到十三世紀初,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四大發明——造紙術

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化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

在紙還未發明之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

當時人們已開始應用小塊的絲綿製成的紙,因為考古學家於1933年在新強羅布淖爾發現了一張古紙,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塊薄片,四周不完整,長約40厘米,寬約100厘米,質甚粗糙,不勻凈,紙 面尚有麻筋,蓋初做紙時所做,故不精細也〃由於古漢時的紙張是由麻縷和絲綿,加上製法粗糙,所以紙張的質量不太好。而麻縷和絲綿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們用作造紙的原料,就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難以得到迅速的發展,來滿足文化生活上對紙張的要求。
在新的客觀形勢要求下,蔡倫的出現便為造紙術帶來新突破,在《東漢觀記》卷二上記載:」蔡倫·有才學,盡忠重慎,每次休沐,閉門以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稱蔡侯紙〃。從以上看來,蔡倫是用樹皮、破布、魚網造紙的。

雖然在蔡倫之前也有紙的存在,但是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倫對新原料的發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破布、破魚網早已結束了它們本身的任務,成了廢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對造紙工業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新原料的使用必然提出新技術的要求,但是由於典籍流失,實際的操作如何,已缺乏記載,無從考知,但大概是先張布或網撕破或剪斷,然後放在水裡浸漬相當長的時間並且需要加以舂搗,才能做成紙漿。用樹皮做紙張,困難更大一些.除初步切短和後部舂搗外,中間還需要烹煮和加入石灰漿之類的促爛劑。下圖是中國古代造紙工程之(抵壓簾覆)及(干焙火烘)。

四大發明——火葯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葯)。它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左圖為元代銅火銃。
它是硫黃,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兩項在漢代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葯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里都被列為重要的葯材。就是火葯本身也被歸入葯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火葯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火葯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唐朝末年,火葯已被用於軍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楊行密的軍隊圍攻豫章,部將鄭璠(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九國志?鄭璠傳>。這里所說的(飛火),就是(火炮),(火箭)之類。(火炮)是把火葯製成環狀,把吊線點燃後用拋石機拋擲出去;(火箭)則是把火葯球縛於箭鏃之下,將吊線點燃後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戢爭接連不斷,促進火葯武器的加速發展。北未政府建立了火葯作坊,先後製造了火葯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南未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葯的(突火槍)。到了元代又出現銅鑄火統,稱為(銅將軍)。這些都是以火葯的爆炸為推動力的武器,在戢爭中顥示了前所未有威力。右圖為南未突火槍。

在12,13世紀,火葯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對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美法各國直到十四世紀中葉,才有應用火葯和火器的記載。左圖為北未火葯箭。

四大發明—印刷術

印章、拓印、印染與雕版印刷

印章在先秦時就有,一般只有幾個字,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印文均刻成反體,有陰文、陽文之別。在紙沒有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之後,用繩紮好,在結扎處放粘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是當時保密的一種手段。紙張出現之後,泥封演變為紙封,在幾張公文紙的接縫處或公文紙袋的封口處蓋印。據記載在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於公文紙蓋印的印章作得很大,很像一塊小小的雕刻版了。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時期的銅印。

晉代著名煉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時已用了四寸見方(13.5×13.5)有120個字的大木印了。這已經是一塊小型的雕版了。

佛教徒為了使佛經更加生動,常把佛像印在佛經的卷首,這種手工木印比手繪省事得多。

碑石拓印技術對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很有啟發作用。刻石的發明,歷史很早。初唐在今陝西鳳翔發現了十個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秦國的石刻。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東漢以後,石碑盛行。漢靈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議朝廷,在太學門前樹立《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部儒家經典的石碑,共20.9萬字,分刻於46塊石碑上每碑高175、寬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歷時8年,全部刻成。成為當時讀書人的經典。很多人爭相抄寫。後來特別是魏晉六朝時,有人趁看管不嚴或無人看管時,用紙將經文拓印下來,自用或出售。結果使其廣為流傳。

古人發現在石碑上蓋一張微微濕潤的紙,用軟槌輕打,使紙陷入碑面文字凹下處,待紙干後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紙上輕輕拍打,紙面上就會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樣的字跡。這樣的方法比手抄簡便、可靠。於是拓印就出現了。

拓片是印刷技術產生的重要條件之一。

印染技術對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紋圖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國的印花板有凸紋板和鏤空板兩種。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兩件印花紗就是用凸紋板印的。這種技術可能早於秦漢,而上溯至戰國。紙發明後,這種技術就可能用於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紙,把染料改成墨,印出來的東西,就成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鏤空板紙印的佛像。

印章、拓印、印染技術三者相互啟發,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國人民的經驗和智慧,雕版印刷技術就應運而生了。
回答者:小松搏客 - 高級經理 七級 9-24 17:01

❷ 科學家發明和發現的故事

電燈的發明
真正發明電燈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發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 通明。
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通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燈使黑暗化為光明,使大千世界變得更光彩奪目,絢麗多姿

❸ 有關於發現和發明的故事是哪些

1、門 捷 列 夫 元素周期律的發現
1867 年,俄國彼德聖堡大學里來了一個年輕的化學教授,他就 是門捷列夫。身為化學教授的門捷列夫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實驗室度 過,而是將自己關在書房裡。手裡總捏著一副紙牌,顛來倒去,整好 又打亂,亂了又重排。不邀牌友,也不去上別人家的牌桌。 兩年後的一天,俄羅斯化學會專門邀請專家進行一次學術討論。 學者們有的帶著論文,有的帶著樣品,只有門捷列夫兩手空空,學術 討論進行了三天,三天來討論會場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只有門 捷列夫一個人一直一言不發,只是瞪著一雙大眼睛看,豎起耳朵聽, 有時皺皺眉頭想想。 眼看討論就要結束了,主持人躬身說道:「門捷列夫先生,不知 可有什麼高見?」門捷列夫也不說話, 起身走到桌子的中央, 右手從 口袋裡取出,隨即一副紙牌甩在桌子上,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門捷 列夫愛玩紙牌, 化學界的朋友已早有所聞, 但總不至於鬧到這種地步, 到這么嚴肅的場合來開玩笑吧? 只見門捷列夫將那一把亂紛紛的牌捏在手裡,三下兩下便整理 好,並一一亮給大家看。大家這時才發現這並不是一副普通的撲克, 每張牌上寫的是一種元素的名稱、性質、原子量等,共 63 張,代表 著當時已發現的 63 種元素。更怪的是,這副牌中有紅、橙、黃、綠、 青、藍、紫七種顏色。 門捷列夫真不愧為玩紙牌的老手, 一會兒功夫就在桌子上列成一 個牌陣:豎看就是紅、橙、黃、綠、青、藍、紫分別各一列,橫看那 七種顏色的紙牌就像畫出的光譜段,有規律地每隔七張就重復一次。 然後門捷列夫口中念念有詞地講著每一個元素的性質, 滾瓜爛熟, 如 數家寶。周圍的人都傻眼了。他們在實驗室里鑽了十年、幾十年,想 不到一個年輕人玩玩紙牌就能得出這番道理, 要說不服氣吧, 好象有 理,要說真是這樣,又有些不甘心。 這時一直坐在旁邊觀看的門捷列夫的老師鬍子氣得撅起來了, 一 拍桌子站起來,以師長的嚴厲聲調說道:「快收起你這套魔術吧,身 為教授、科學家,不在實驗室里老老實實地做實驗,卻異想天開,擺 擺 紙 牌就 要 發現什 么 規律 , 這些元 素 難道 就 由你這 樣 隨便 擺布 嗎???」老人越說越激動, 一邊還收拾東西准備離去, 其他人見狀 也紛紛站起,這場討論就這樣不了了之。 門捷列夫堅信自己是對的, 回家後繼續推著這副紙牌, 遇到什麼 地方接連不上時, 他就斷定還有新元素沒被發現, 他就暫時補一張空 牌,這樣他一口氣預言了 11 種未知元素,那副牌已是 74 張。這就是 最早的元素周期表。 在隨後的幾年中,門捷列夫預言的 11 種元素陸續被發現,乖乖 地住進他的元素周期表,特別是後來發現的氦、氖、氬、氪、氙和氡 又給元素周期表增加了新的一族。 元素世界一目瞭然, 它就像一幅大 地圖,以後化學的研究就全靠這幅指南圖了。

2、 牛 頓
少年時代的牛頓不像高斯、維納那樣,從小就顯露出引人注目的 科學天才; 也不像莫扎特那樣表現了令人驚嘆的藝術稟賦。 他跟普通 人一樣,輕松愉快地度過了中學時代。 如果說他和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他的動手能力相當 強。他做過會活動的水車;做過能測出准確時間的水鍾;還做過一種 水車風車聯動裝臵,它使風車可以在無風時藉助水力驅動。 15 歲那年,一場罕見的暴風雨侵襲英格蘭。狂風怒吼,牛頓家的 房子直晃悠,就像要倒了似的。牛頓為大自然的威力迷住了,不禁想 測驗颶風的力量。他冒著狂風暴雨來到後院,一會兒逆風跑,一會兒 順風跳。為了接受更多的風力,他索性敞開斗篷向上跳躍,認准起落 點,仔細量距離,看狂風把他吹出多遠。 1661 年牛頓考上了劍橋大學,盡管在中學里是個優等生,可是劍 橋大學集中了各地的尖子學生, 他的學習成績趕不上別人, 特別是數 學的差距更大。 但是他並不氣餒, 就像他少年時代喜歡思考問題一樣, 踏踏實實地學習,直到透徹地理解為止。 在大學的頭兩年裡,他除學習算術、代數、三角外,還認真學習 了歐幾里得 《幾何原本》 , 彌補了過去的不足。 他又鑽研笛卡兒的 《幾 何學》 ,熟練地掌握了坐標法。這些數學知識,為牛頓後來的科學研 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年後,他從劍橋大學畢業了。1666 年的一天,牛頓請母親和弟 妹到自己房間里來。 房間里黑洞洞的, 只從窗子的一個小孔中透過一 線陽光, 在牆上照出一個白色的光點。 牛頓讓他們注意看牆上的光點。 他手裡拿著自製的三棱鏡,放在光線入口處,使光折射到對面牆上, 光點附近突然映出一條瑰麗的綵帶。 這條綵帶同雨後晴空中出現的彩 虹一樣,由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七種顏色組成。牛頓和自 己的親人共同觀賞了人工復現的自然景象。 後來, 牛頓又用第二個三 棱鏡把七種單色光合成白光。他用白光分解實驗宣告了光譜學的誕 生。 牛頓在探索光色之謎的同時,還在探索引力之謎。他從蘋果從樹 上掉了下來的事實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而且從數學上論證了萬有引力 定律,並且把力學確立為完整、嚴密、系統的學科。他在概括和總結 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驗,提出了「運動三定 律」。這三條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共同構成了宏偉壯麗的力學大廈的 主要支柱。這座力學大廈是近代天文學和力學發展的基地,是機械、 建築等工程技術發展的基地, 也是機械唯物論統治自然科學領域的基 地。構造了宏偉壯麗的力學大廈。

3、瓦 特
瓦特出生於英國的格林諾克, 由於家境貧窮沒機會上學, 先是到一 家鍾錶店當學徒, 後又到格拉斯哥大學去當儀器修理工, 瓦特聰明好 學,他常抽空旁聽教授們講課,再加上他整日親手擺弄那些儀器,學 識也就積累的不淺了。 1764 年,格拉斯哥大學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紐可門蒸汽機,任務 交給了瓦特。瓦特將它修好後,看看他工作那麼吃力,就象一個老人 在喘氣,顛顛顫顫地負重行走,覺得實在應該將它改進一下。 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體隨著蒸汽每次熱了又冷,冷了又熱,白 白浪費了許多熱量。 能不能讓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 於是他自己出錢租了一個地窖, 收集了幾台報廢的蒸汽機, 決心要造 出一台新式機器來。 從此,瓦特整日擺弄這些機器,兩年後,總算弄出個新機樣子。 可是點火一試,那汽缸到處漏氣,瓦特想盡辦法,用氈子包,用油布 裹,幾個月過去了,還是治不了這個毛病。 一天他又趴到汽缸前觀察漏氣的原因,不小心一股熱氣沖出,他 急忙躲閃,右肩上已是紅腫一片,就像被一把熱刀削過一樣,辣辣地 疼起來,弄得他心煩意亂。他真有些灰心了,這時,是他的妻子給了 他勇氣,妻子用激將法又激起了繼續研究下去的雄心。 他又回到地下實驗室,將過去的資料重新翻閱一番,打起精神又 幹了起來,干累了就守著爐子燒一壺水喝茶。一天,他一邊喝茶,一 邊看著那一動一動的壺蓋。 他看看爐子上的壺又看看手中的杯子, 突 然靈感來了:茶水要涼,倒在杯里;蒸汽要冷,何不也把它從汽缸里 也「倒」出來呢? 這樣想著,瓦特立即設計了一個和汽缸分開的冷凝器,這下熱效 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這關鍵的地方一突破, 瓦特頓然覺得前程光明。 他又到大學里向布萊克教授請教了一些理論 問題, 教授又介紹他認識了發明鏜床的威爾金技師, 這位技師立即用 鏜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決了那個最頭疼的漏氣問題。 1784 年,瓦特的蒸汽機已裝上曲軸、飛輪,活塞可以靠從兩邊進 來的蒸汽連續推動, 再不用人力去調節活門,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 汽機誕生了。

4、錢三強
在法國留學期間, 錢三強在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里實驗室和法 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 這期間, 錢 三強在原子核物理學領域中做出了很多成就。 首先,他與約里奧·居里合作,用中子打擊鈾和釷得到放射性的 鑭同位素,從它們的 β 射線能譜證明它們是同一種同位素。這對解 釋當時發現不久的核裂變現象是有力的支持。 他還首次從理論和實驗上確定了 50000 電子伏特以下的中低能 電子的射程與能量的關系。 並且與布依西愛和巴什萊合作, 首次測出 了鏷的 α 射線的精細結構,並與電子內轉換的 γ 譜線符合得很好。 他最大的成就是與妻子何澤慧、兩個法國研究生沙士戴勒和微 聶隆合作, 發現了鈾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 這個發現使他們異常興 奮, 但他們並沒有立即發表, 因為當時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原子核分裂 只有二分裂的可能。 錢三強根據實驗繼續分析研究, 最終得出了能量 與角分布等的關系, 對三分裂現象從實驗與理論兩方面作出了全面的 論述。 經過十幾年的考驗,這一發現已得到公認,尤其是到 50 年代獲 得新的實驗手段後,從第二裂片的同位素質量譜、射程、發射角度等 都說明他的解釋與實驗證據以及電子計算機計算結果相符合。 這一發 現被人們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 化學實驗室第一個重要成果。 在錢三強要返回祖國時,約里奧·居里夫婦送給他一份鑒定書, 上面寫著: 十年期間, 在那些到我們實驗室來由我們指導工作的同代 人中,錢三強最優秀,我們這樣說,並不言過其實。 錢三強回國後培養了一批從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人才, 並且建立 起中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基地。從 1955 年起,他參加了原子能事業 的建立和組織工作, 將近代物理研究所改良為原子能研究所, 領導並 促進了這一事業的發展以及有關科技工作的開展, 對中國科學院和中 國原子能事業的建設、計劃和學術領導都作出了貢獻。

5、諾貝爾
諾貝爾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乾的發明家, 傾心於化學研究, 尤其 喜歡研究炸葯。 受父親的影響, 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 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葯。 多年隨父親研究炸葯的經歷, 也使他 的興趣很快轉到應用化學方面。 1862 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 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 在一次進行炸葯實驗時 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 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 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 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 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 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鄰居們出於恐懼,也紛 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 實驗。 經過長期的研究, 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 --雷酸汞, 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葯的引爆物, 成功地解決了炸葯的引 爆問題, 這就是雷管的發明。 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礦山開發、河道挖掘、鐵路修建及隧道的開鑿,都需要大量的烈 性炸葯, 所以硝化甘油炸葯的問世受到了普遍的歡迎。 諾貝爾在瑞典 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 隨後又在國外建立了生產炸葯的 合資公司。但是,這種炸葯本身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存放時間一長就 會分解, 強烈的振動也會引起爆炸。 在運輸和貯藏的過程中曾經發生 了許多事故, 針對這些情況, 瑞典和其他國家的政府發布了許多禁令, 禁止任何人運輸諾貝爾發明的炸葯, 並明確提出要追究諾貝爾的法律 責任。 面對這些考驗,諾貝爾沒有被嚇倒,他又在反復研究的基礎上,發明 了以硅藻土為吸收劑的安全炸葯,這種被稱為黃色炸葯的安全炸葯, 在火燒和錘擊下都表現出極大的安全性。 這使人們對諾貝爾的炸葯完 全解除了疑慮, 諾貝爾再度獲得了信譽, 炸葯工業也很快地獲得了發 展。 在安全炸葯研製成功的基礎上,諾貝爾又開始了對舊炸葯的改良 和新炸葯的生產研究。 兩年以後, 一種以火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 型膠質炸葯研製成功。 這種新型炸葯不僅有高度的爆炸力, 而且更加 安全,既可以在熱輥子間碾壓,也可以在熱氣下壓製成條繩狀。膠質 炸葯的發明在科學技術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視。 諾貝爾在已經取得的成 績面前沒有停步, 當他獲知無煙火葯的優越性後, 又投入了混合無煙 火葯的研製,並在不長的時間里研製出了新型的無煙火葯。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 255 種,其中僅炸葯就 達 129 種, 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際, 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

❹ 兒童與發明的故事

1821年的一天,德國有個農家女孩拿著媽媽的木梳在家門口玩耍。玩膩了,她想出個新花樣:找來兩張紙片,一上一下貼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邊,誰知竟嗚哩嗚哩吹出聲了。一個叫布希曼的音樂家路過,被這奇妙的聲音吸引住了。他仔細觀看了女孩的「傑作」,回家後,綜合女孩的木梳、中國古笙和羅馬笛的發音原理,製成了第一支口琴。

無獨有偶,聽診器的發明靈感也來自兒童。一次,法國醫生雷內克到一位患心臟病的貴婦家去診病。由於病人過於肥胖,傳統的叩診法無法測得准確的心率,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貼在患者胸部聽診,醫生十分為難。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圓木的一頭用針刮劃,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貼在另一頭。出於好奇,他湊上前去,竟清楚地聽到了圓木那頭的聲音。這件事啟發了雷內克,不久,聽診器問世了。

一次性成像照相機是美國人蘭德的發明,提醒他進行這項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兒。一天,蘭德和女兒去公園游覽。他給女兒拍了許多照片,拍完後,孩子急切地向爸爸要照片。孩子的要求促使蘭德花了好多年工夫研究一次性成像問題,終於在1947年成功地研製出一次成像照相機。

非裔美國人畢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機械師。他的兒子是個報童,整日奔波送報,腳踏車上的鏈條常常脫落,兒子為此十分苦惱。於是,畢寇用塑膠做了些齒輪,再用木工工具加工,給孩子造了世界上第一輛「兩輪傳動」的腳踏車——用踏板的力量同時帶動兩個輪子,這種車能暢行於郊外崎嶇的小徑。

與前幾位相似,發明隱形眼鏡的比斯特得益於兒子的惡作劇。一天,他正聚精會神地讀報,突然,鼻樑上的眼鏡被調皮的小兒子打落在地。比斯特正要發火,小兒子卻拾起碎鏡片,貼在眼前大叫起來。比斯特拿過鏡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螞蟻,他靈機一動,既然碎鏡片可以脫離鏡架看東西,把它裝在眼球上,看東西不是更方便嗎?就這樣,隱形眼鏡誕生了。

❺ 名人發現和發明的故事簡短。

1、留聲機誕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

這項偉大的發明,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

2、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

1976年,愛迪生開始生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3、牛頓

牛頓一人在家中的果園中,由於邊走路邊思考問題,無意間撞到園中的蘋果樹,這時一個蘋果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牛頓突然從問題中醒悟過來,撿起了蘋果,這時他又陷入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飄上天空。最終牛頓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產生的舉世定律:萬有引力。

4、萊昂納多·達·芬奇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誌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麼樣子。

達·芬奇堪稱文藝復興開山鼻祖,他能畫(比如傑作《蒙娜麗莎》),能雕塑,也能發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著迷的日記,描繪勾勒了從人體到直升機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達·芬奇日記長達13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吃驚,你若知道達·芬奇當時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一點概念都沒有時,那簡直就是驚詫了。

5、亞歷山大·貝爾

「你能聽到我講話嗎?」

「是的!」

我們能聽到對方講話,多虧了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電話。現在有那麼多的電話提供商,但正是亞歷山大·貝爾的功勞造就了世界第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電話公司——貝爾電話公司。

貝爾並不只是個單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調(實際上他在自己屋裡就搞了原始的空調系統)、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該概念導致生前從未見到的創新發明——電腦)等。

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5)觀察與發明的故事擴展閱讀:

避雷針的發明:

歷史上關於避雷針的發明,有一段廣為人知的故事。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

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

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於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❻ 人們觀察青蛙發明了電子蛙眼的故事

根據青蛙的眼睛,科學家們發明了「電子蛙眼」.因為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它們看活動的東西很版敏銳,對靜止的東西卻權「視而不見」,科學家們從青蛙的眼睛得到了啟示,發明了「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一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哏」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能夠區別出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生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❼ 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有哪些

1、愛迪生

在很久以前沒有發明燈泡的時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蠟燭燈、煤油燈等,那時候的愛迪生內心十分的苦惱,他決心要發明一種能夠耐用的光線明亮的燈泡。愛迪生失敗了一次又一次。

幾年之後愛迪生失敗的經歷被許多的人嘲笑,認為他是做白日夢,尤其是認為愛迪生做了很多失敗的實驗。面對別人的質疑和不信任,愛迪生卻並沒有放棄燈絲實驗計劃,反而以此為動力繼續展開自己的科學實驗。

於是又試驗了一種碳化棉簽作為燈絲材料,把燈泡中抽成真空,這種材料還是堅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時不久就燒斷了,但是愛迪生已經興奮不已了,他已經嘗試了超過六千多次的實驗了,而這一次無疑是找到突破點。

愛迪生又開始進行了燈絲實驗,功不負有心人,他發現了鎢絲可以作為電燈材料,為此他欣喜若狂,這種材料是燈泡的絕佳材料,發出的光線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燒斷適合長期使用。如此燈泡便慢慢的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夜晚中必備的照明工具。

2、瓦特

瓦特在原有蒸汽機的基礎上發明的新式蒸汽機結構在之後的50年之內幾乎沒有什麼改變。瓦特蒸汽機發明的重要性是難以估量的,它被廣泛地應用在工廠成為幾乎所有機器的動力,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產方式,極大地推動了技術進步並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它使得工廠的選址不必再依賴於煤礦而可以建立在更經濟更有效的地方,也不必依賴於水能從而能常年地運轉,這進一步促進了規模化經濟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率的同時也使得商業投資更有效率。

蒸汽機為一系列精密加工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更高的工藝保證各種機器包括蒸汽機本身的性能提高。經過不斷的努力,引入更高氣壓的蒸汽,蒸汽火車蒸汽輪船便很快相繼問世。

3、牛頓

牛頓1672年創制了反射望遠鏡。他用質點間的萬有引力證明,密度呈球對稱的球體對外的引力都可以用同質量的質點放在中心的位置來代替。他還用萬有引力原理說明潮汐的各種現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關,而且同太陽的方位有關。牛頓預言地球不是正球體。歲差就是由於太陽對赤道突出部分的攝動造成的。

4、居里夫人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極純凈的氯化鐳,並准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從此鐳的存在得到了證實。鐳是一種極難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它的形體是有光澤的、像細鹽一樣的白色結晶,鐳具有略帶藍色的熒光,而就是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在光譜分析中,它與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譜線都不相同。鐳雖然不是人類第一個發現的放射性元素,但卻是放射性最強的元素。利用它的強大放射性,能進一步查明放射線的許多新性質。以使許多元素得到進一步的實際應用。

鐳射線對於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細胞,一經鐳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壞了。這個發現使鐳成為治療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異常迅速的細胞組成的,鐳射線對於它的破壞遠比周圍健康組織的破壞作用大的多。

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國發展起來。在法蘭西共和國,鐳療術被稱為居里療法。鐳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對於促進科學理論的發展和在實際中的應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萊特兄弟

萊特兄弟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弟弟是奧維爾·萊特。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飛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有人將它與電視和電腦並列為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明。萊特兄弟首創了讓飛機能受控飛行的飛行控制系統,從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此項技術至今仍被應用在所有的飛機上。萊特兄弟的偉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的交通、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同時也改變了軍事史。

❽ 發明創造的小故事

魯班發明鋸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魯班就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由於當時還沒有鋸子,他的徒弟們只好用斧頭砍伐,但這樣做效率非常低,工匠們每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盡,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遠遠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這可急壞了魯班。為此,他決定親自上山察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這兩件事給魯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砍伐樹木也就容易多了。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於是他們立即下山,清鐵匠們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繼續實踐。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麼單單只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後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鑽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會增長許多智慧。 鋸發明以後,魯班又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古書對此有很多記載。

閱讀全文

與觀察與發明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