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火葯是怎樣發明的

火葯是怎樣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0-12-21 12:49:29

『壹』 火葯是怎麼發明

唐朝初年,有名的葯物學家孫思邈,也搞過煉丹。他寫了一部叫《丹經》的書,書裡面提到一種「內伏硫磺法」,就是用硫磺二兩,硝石二兩,研成粉末,放在砂罐里。然後,在地上掘一個坑,把鍋子放在坑內,鍋頂和地面齊平,鍋子周圍用土填實。再用皂角子三個,用火點著,放進鍋內,使硫磺和硝石燒起了焰火。等到焰火剛熄滅時,再用熟木炭三斤來炒。等木炭燒完三分之一,趁沒冷卻的時候取出混合物,就叫做「伏火」。

硫磺和硝石等量研成粉末,點著後,能夠起一種類似火葯的作用,可是,這還不能算火葯,必須再加上木炭,並且按恰當的比例配製,才能成為真正的火葯。

雖然煉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點火會發生激烈的反應,並採取措施控制反應速度,但是因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時有發生。《太平廣記》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隋朝初年,有一個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訪一位煉丹老人。當晚住在那裡。半夜杜春子夢中驚醒,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頓時屋內燃燒起來。這可能是煉丹家配置易燃葯物時疏忽而引起火災。這說明唐代的煉丹者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葯,這種葯被稱為「著火的葯」,即火葯。

經過一次又一次爆炸起火,經過一次又一次冒險試驗,終於有人找到了恰當的比例,進一步把硝石、硫磺和木炭這三樣東西合在一起,配製成為火葯。

當時發明的火葯,現在叫黑色火葯,是硝石、硫磺和木炭三種粉末的混合物。硝石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硝酸鉀,硝酸鉀是氧化劑,加熱時釋放氧氣。而硫和炭容易被氧化,所以把硫磺、木炭、硝石混合在一起燃燒,就會發生迅猛的氧化還原反應,在反應中放出高熱和產生大量氣體。如果混合物是包裹在紙、布或充塞在陶罐、石孔里,燃燒時由於體積突然膨脹,就會發生爆炸,這就是黑火葯燃燒爆炸的原理。

煉丹家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學方法,但是他們的方向是求長生不老之葯,因此火葯的發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貳』 火葯的是怎樣發明

火葯是中國漢族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版術,權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煉丹家對於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葯,在使用之前,常用燒灼的辦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減低,這種手續稱為「伏火」。雖然煉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點火會發生激烈的反應,並採取措施控制反應速度,但是因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時有發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現了火葯的配成方式。

『叄』 火葯是怎麼發明的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人類最早使用的火葯是黑火葯,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在一千多年前發明的。它的發明,聞名於世,被稱為我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之一,在化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肆』 火葯是怎樣發明的

火葯是中國抄古代煉丹家在煉襲丹過程中發明的.我國古代著名的煉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陽長期逗留過,偉大的醫葯學家孫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他博涉經史百家學術,通達道經佛典,總結了唐以前的臨床攻理論,收集方葯、針炙等內容,編著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書,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被後世尊為"葯王".他不僅是偉大的醫葯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煉丹家,自號"孫真人".他是總結以前煉丹家經驗基礎上收集河洛地區和關中地區煉丹家的配方,最後提出硫磺伏火法這種較為管用的配方.總之,火葯的發明與傳播,和孫思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伍』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是如何發明的

古代道家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對於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葯,在使用專之前,常用屬燒灼的辦法「伏火」,使毒性失去或減低。
唐初的名醫兼道士孫思邈在「丹經內伏硫磺法」中記有:硫磺、硝石各二兩,研成粉末,……再拿木炭來炒,……取入混合物,就伏火了。
可見煉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點火會發生激烈的反應,並採取措施控制反應速度。
火葯的發明,是道家煉丹術的副產品。

『陸』 火葯是怎樣發明的

煉丹家的偶然發現
——戰國時期至今火葯的發明與改良如果說火葯的發明是源於長生不老,你一定會以為是天方夜譚,但事實確實如此。中國古時的那些幻想「得道成仙」的帝王將相們常常令術士煉制「靈丹妙葯」,而這些盡職的化學家在煉丹過程中雖沒有煉成仙丹,卻發明了火葯,而且由於火葯的獨特作用,它很快就聞名於世,成為我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之一,在歷史的發展中佔有著重要地位。
(1)中國方士發明火葯
我國古代的冶煉技術相當發達。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能製造出造型復雜、美觀大方的大型青銅器皿了。春秋中期,我國已經發明了生鐵冶煉技術,到了春秋末年,鐵制的農具和兵器也已得到普遍使用。
在冶煉金屬的過程中,人們不斷總結經驗,逐漸接觸和熟悉了許多礦物的性能,積累了豐富的化學知識。從戰國時代起,就有人把冶金技術運用到煉制葯物方面,夢想能煉出長生不老之葯來,也有人想從礦物中煉出金銀來。那種煉制所謂長生不老葯的煉丹術在古代被稱為「方術」,從事煉丹的煉丹家則被稱為「方士」,後來被稱為「道士」或「丹家」。
雖然這些煉丹家始終未能煉出長生不老之葯來,但是在一次次冶煉中,他們不斷積累經驗,掌握了不少化學知識。這些煉丹家對我國古代化學的發展,起了不少作用。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或許把他們稱為古代的化學家更為合適。在這些方士中,較為突出的有李少君、魏伯陽、劉安、葛洪等。正是這些煉丹家的工作,才發現了火葯。
現在我們知道,製造火葯的主要原料為木炭、硫磺和硝石。
硫磺在我國古代也被稱作石硫黃、留黃、硫黃等。我們的祖先在公元前後,就已在湖南的郴縣發現了大量的硫磺礦。此後在我國北方、南方也多次發現大型硫磺礦。我國古籍中最早提到「硫黃」的是《淮南子》一書(公元前150年前後)。這說明在當時古人對硫磺已有認識。在西漢末年問世的我國第一本葯物典籍《神農本草經》,把石硫黃歸入「中品葯」的第三種,可見當時硫磺已被廣泛用於入葯。
硝石是黑色火葯里的氧化劑。它的化學成分是硝酸鉀,受熱能產生氧氣,有很強的助燃作用。火葯爆炸力的大小主要根據含硝量的多少來決定。最遲在公元前後,我們的祖先就已發現了硝,並能掌握利用它。古代人民在實踐中慢慢發現硝石有消除積熱和淤血等醫療作用,便將它入葯。《神農本草經》把硝石列入「上品葯」的第六種。古代的煉丹家十分熟悉硝石的性能,常把硝石作為主要的氧化劑和溶劑。公元500年左右的煉丹家陶弘景就指出硝石有「強燒之,紫青煙起」的現象。
唐朝初年,著名的葯物學家孫思邈也煉過丹葯。在他所寫的《丹經》一書中,有一種「伏硫磺法」,記載著類似火葯的方子。
由於這種伏硫磺法經常在製作過程中發生燃燒,燒傷煉丹者的手和臉,甚至燒掉煉丹房,因此古人明白了硫磺、硝石和木炭的混合物極易猛烈起火,甚至發生爆炸,製作時必須十分當心。
經過一次次的爆炸起火,煉丹家們從最初的恐懼中逐漸認識到:硫磺、硝石和木炭,如按一定比例配製,可製成會爆炸的「火葯」。
火葯發明的具體年代已無從查考,但根據資料可以推斷,火葯發明的時間應在唐代以前。由於這種火葯的顏色是黑色的,所以叫作「黑火葯」。

『柒』 火葯是怎樣被發明的

火葯的發明顯然是從對爆燃現象的發現和研究開始的。為了防止金丹過程專中的爆燃災禍屬,方士們在唐代初期已充分認識,硝石、硫黃、雄黃等都是引起爆燃的物質,其中關鍵物質是硝石。為此他們研究了它的伏火手段和檢驗其助燃性的技術,並取得了控制硝、硫、炭反應的方法。《真元妙道要路》、《諸家神品丹法》、《鉛汞甲庚至寶集成》等金丹著作中有關「伏火硝石」、「伏火硫黃」及使用硝石、硫黃等物質合煉會發生爆燃的告誡都表明在唐代中期,方士們已掌握了火葯的配方。然而只有將火葯的配方真正運用到生產生活,首先是軍事上,才能算真正完成了火葯的發明。在古代,從發現一種自然現象到有意識地利用這一自然現象,往往要經過很長的認識過程。火葯的發明也存在這一認識過程。從對金丹中爆燃現象的發現和研究到火葯配方的認識和掌握;從防範爆燃事禍的手段到利用爆燃現象於軍事確又是經歷了一個實踐認識過程。

『捌』 火葯是如何發明的

火葯屬於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最早的火葯是出自煉丹家之手。「丹」是人們認專為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屬的葯。封建帝王們都希望自己可以長生不老,於是就出現了很多煉丹家。到秦漢以後。煉丹家就用硫磺、硝石等物煉丹。在煉丹中時也會發生爆炸,從這種現象中人們得到啟示。又經過反復實踐,最終找到了火葯的配方。因為煉制的葯物可以著火爆炸,因此,人們就把它叫做「火葯」。

唐朝時,火葯就開始被應用到軍事上,打仗時,把火葯包點著以後拋出燒傷敵人。宋代同金人作戰時曾使用過的火葯器,這就是人類第一次使用火葯而製成的武器。到了13世紀末,我國的火葯製造技術就傳入了歐洲。

閱讀全文

與火葯是怎樣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