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指南針,火葯,造紙,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修改病句。
指南針,火葯,造紙,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修改病句:指南針,火葯,造紙,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㈡ 活字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對否
是的。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版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權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㈢ 印刷術的介紹 中國四大發明
四大發復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制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㈣ 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我國最早的印刷術是如何進行操作的
在中國造紙術發明之前,世界各地都使用各種書寫材料,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世紀歐洲。它們不易使用,不能長期保存,或者價格昂貴。他們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極為不利。中國造紙技術發明後,6世紀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8世紀傳到西亞和北非,10世紀取代埃及的紙莎草,由阿拉伯人傳到西歐。公元1150年,它開始在西班牙造紙,1189年傳到法國,1276年傳到義大利,1320年傳到德國,直到1690年美國才有了第一家造紙廠。可以說,從公元前2世紀西漢到18世紀初,兩千多年來,我國造紙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現代機械造紙的主要技術環節可以從中國古代造紙工業中找到初步的發展形式。通過造紙和後期印刷,人類的知識可以被記錄、保存和廣泛傳播。人們可以迅速地掌握和發揚前人的文化知識。可以說,造紙是造福人類的偉大發明,值得我們驕傲。
人類早就認識到了磁鐵的方向,所以在戰國時期,我們發明了一種光滑的磁勺來指示思南和思南的北部。北宋時,指南針已用於航海。所用的方法是引導浮針或懸針,即用絲線掛磁針或浮在水中心,以指示南北。這也記錄在申闊的蒙西筆談話中。南宋時,由於江南的局部安全,中西陸路交通幾乎完全中斷,海上交通更為重要,海外貿易發達,造船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刻度盤上還安裝了一個帶有刻度和方位的羅盤,這樣,在白天沒有太陽,晚上沒有星星和月亮的情況下,海上的船隻就能識別方向,安全、正確地航行。羅盤航海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可見,科技因素在宋代許多產業發展中的作用相當大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有三項是在宋代產生或完成的。宋代也是中國工業走向世界的最後一個王朝。此後,中國的工業逐漸被世界先進國家趕超。
㈤ 修改病句: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㈥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什麼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一、指南針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面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的指南針。
最早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體做成的,這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興盛發達,因而促使了采礦業、冶煉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認識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二、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三、火葯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煉丹家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學方法,但是他們的方向是求長生不老之葯,火葯的發明是副產品。煉丹家對於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葯,在使用之前,常用燒灼的辦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減低,這種手續稱為「伏火」。
四、印刷術
目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1966年,考古學家在韓國發現了一本微型《陀羅尼佛經》,該經內含唐朝女皇武則天(約690年-705年)頒行的則天文字。學者斷定該經不早於704年,後來被珍藏在一座建於751年統一新羅時代的舍利塔里。不過,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書籍,是唐代(618年-907年)間刊行的《金剛經》。該經長5.18米(17英尺),卷軸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咸通9年農歷4月15日(即868年)。
學者李約瑟和錢存訓(Tsien Tsuen-hsuin)的記述表示唐朝金剛經的書法雕刻技術遠較較早印行的單頁版印度陀羅尼經更為先進,更為精巧。另外,兩個最古老的印刷農歷日期為877年和882年,它們是在當時敦煌被發現。
根據歷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黃金時期,許多道士參與印刷術的研發與創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㈦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修改病句)
改為: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㈧ 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嗎
這個問題提的有毛病,印刷術不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才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的。
㈨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印刷術還有什麼
四大發明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膠泥活字印刷術。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版術史的一種觀權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膠泥活字印刷術( 由中國流傳到西方的是雕版印刷術,後來西方人獨立發明了自己的活字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㈩ 什麼,什麼,什麼和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和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古代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指南針】
指南針又稱指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由三部件組成,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 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火葯】
火葯,顧名思義,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劇烈燃燒的葯劑。據《范子葉然》的記載,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於民間民生應用,范子計然說「硝石出隴道」。
【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