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素描畫

創造素描畫

發布時間:2020-12-21 01:18:10

① 如何把素描畫得更細膩

關於素描教學的經驗 素描,簡而言之就是單色畫。卻又不盡然,畢竟素描涵蓋與牽連的東西太多,解決的問題也太多,素描過程是同一時間要考慮許多問題的綜合思維活動。當今美術院校各專業都把它作為基礎課,雖然各專業的側重點不同,油畫重體積、調子,國畫重線條,版畫、設計重結構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時,素描作為獨立的藝術種類,自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當然,專門的素描藝術家並不多,大都是兼職者,如諸位大師們,他們寥寥幾筆的創作草稿就已經價值不菲,你根本不用分是基礎性強的速寫還是獨立的藝術品。這些即便看似寥寥幾筆的素描作品,其後面的功力也非常了得,有時隨便一條起伏彎曲的線條,體現的卻是藝術家對形體、結構、特徵、節奏、韻味、藝術史的深刻理解與掌握,於其背後的艱辛也自然不言而喻了。 下面談談本人對素描的理解,又或者可以說是十幾年來教與學的體會。下面幾部分有內容上的交叉,這是素描的綜合性決定的,每一部分只是素描綜合體中的一個理解側面,它們的關系是分解與重組。 1. 理解多少就能表現多少 總體來講,素描是很理性的,素描的過程是腦、眼與手高度結合的人的活動。大腦是總指揮,充實的理性顯得尤為重要;眼睛偏感性,生動、鮮活,但常常出現片面與誤差;手只是實現腦眼商量的結果的工具,只要聽話就行了,屬於技術類(當然還有其它工具)。所以大腦要不斷地學習與思考,只有思考才會有創新,會思考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最大特徵。首先,要學美術史,了解美術的發展過程,了解諸大師獨特的成長過程、藝術理念、風格區別及技巧表達,經過不斷評判思考後才能給自己正確地定位,促使自己更好地發展,從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復浪費;學習素描就不能不學習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丟勒、魯本斯、康伯夫,僅僅知道契斯恰科夫是不夠的。解剖學、透視學誕生給素描注入了更多的科學理性因素,而解剖學、透視學這兩門學科就需要花時間精力去學習與掌握,比如:表現一個人,僅僅了解表面的輪廓起伏而不知道其下的骨骼構造、肌肉走向作用及視覺上的透視變形是不行的;每畫一條線、一個起伏都要能體現解剖學和透視學知識,這些內在知識能使素描作品更深刻、更完整。構圖知識使素描作品更趨於完美和個性化,更有畫面感、更有藝術性。對結構、特徵、比例、形體、朝向、節奏、對比、點、線、面等要素的熟練運用與駕馭,無疑對素描的充分表達起到深度與廣度的關鍵作用,幾何概念的把握與深入塑造技能又起到畫面的宏觀與微觀的調控作用。照相機的發明、網路時代的來臨使素描從客觀的世界中解脫出來,從而更關注後工業化人的思想情感的無限空間,素描更呈現多元風貌。 顯然,擁有如此豐厚的知識儲備,你就要做個優秀的指揮家 ,而且要在直覺、激情中盡情地藝術表現。 2. 基礎·能力·素質 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學習訓練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習者正確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造型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寬厚扎實的基礎已經成為進入藝術殿堂必備的素質,就如同高樓大廈的根基,厚實、深藏、無華;也像武術中的站樁功,站都站不穩,「功夫」也只是個花架子。初學者學習素描一定得沉住氣耐住寂寞,要能吃苦,要有難度意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人百步穿楊、庖丁解牛也非一日之功。但光憑理頭苦幹是不行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正確的觀察與表現能力。觀察方法通常指整體與比較,如:眯著眼睛看大體,在整體中比。而細節特別是精彩的細節卻要瞪大眼睛地近距離觀察,而且你描繪的如是正面,最好從側面或頂部來觀察物象,這樣多角度的立體考察對表現物象的結構、起伏、特徵、轉折是有幫助的;要能敏銳地判斷感悟到表達對象獨特的形象特徵、精神氣質,能從平凡中發現美的形式、美的韻味,並能迅速地選擇相適應的又是自己的方法加以表現、處理。素描作為一種繪畫形式,有其自身的藝術生命力,單憑「基礎」兩字已難以容納素描的全部意義,它不單是打基礎那麼簡單。有時,培養良好的審美素質,可以為一生的藝術活動奠定基礎。 3. 基本功與創造力 基本功好,是不是就創造力強呢?不一定。事實上很多優秀的藝術家的基礎功並不很「扎實」,特別在藝術走出現代派進入後現代的當今,創新觀念成為主流。但在我國,那種只顧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純技術「人才」還大有人在,這也可以說是我們基礎教育的一大通病。我們之所以要搞素質教育,現在又要推進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主要是針對我們人才的創造力的普遍低下這一致命問題的。我們不缺扎實的基本功,而且可以說世界領先,我們缺的是領引世界的原創力。所以,處理好基礎教學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兩者之間的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現在,有必要更新我們的基礎觀,打基礎不只是死記硬背、機械重復訓練,也可以是廣泛的閱讀、欣賞、見識、交流、合作、討論、調查、綜合、比較、懷疑、探究、想像、創造、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打破常規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逐漸培養創造力。打素描基本功與訓練創造力應該是可以同步的,因為素描負載著全部有價值的藝術信息,也包含創造力,藝術的本質就是「創新」,回顧一下美術史就清楚∶只有具備創新價值的藝術家才能被記載。所以,要做個學藝上的有心人。 4. 關於主動性 學習素描的主動性,一是指行動上的積極實踐,二是指思維上的勤於探索。二者合二為一,光說不練不行,光練不想也不行。我們常說某人學習很主動、作品很有想法,就有這意思。即使是初學素描,也不能純客觀地再現,一定要加入自己的主觀感受、理性理解和主觀處理。以通過學習素描來感受生活、認識藝術。要用自己的大腦來思考,要用自己的眼睛來看世界。主動性是一種學習狀態,一種會自覺尋求各種方式獲得知識、能力的方法,要珍惜利用書店、圖書館、網路、美術館、博物館等學習資源,不要太依賴你的教師,要能積極自修,勤於動腦,放眼世界,要會主動地對各種信息進行知識分類、歸納、批判、取捨。在多元中不迷失自己,在前進中不斷學習。 5. 到位與拉開 「到位」的內容包括構圖、結構、特徵、形體、比例、朝向、節奏、力度等等,到位是一種基本功、一種能力,它同我們通常聽到的「准確」、「逼真」的意思並不完全相同。「到位」更多地是指主觀感受、藝術上的到位,層次要高一些,主觀的發展空間也大些,就是「真實」也只是藝術上的真實。「拉開」則是一種人文素質,一種主觀手段,「拉開」的內容包括∶藝術語言、形體特徵、黑白灰、主次、虛實、強弱、剛柔、濃淡、曲直、前後、疏密等,是更高意義上的簡化與歸納,它比「到位」又更加主觀、自由,是藝術家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精神表現,是一幅成功素描作品的重要指標,是風格的俗與雅、格調的高與低的主要區別所在。 「到位」與「拉開」,相當於客觀與主觀、描寫與表現、豐富與簡練的關系;它們對立統一、相互牽扯;過分的「到位」顯得沉悶、平庸,需要「拉開」來注入生氣與活力;過分的「拉開」又顯得花、碎、簡單,需要「到位」加以整合,難就難在如何掌握這個「度」,或者說「恰到好處」,適當的「過點」也並無壞處。齊白石的「似與不似之間」理論也有這一層意思。

② 素描設計是什麼 怎麼畫

素描設計指的是用素描的形式來表達個人的設計構想,設計素描不僅僅指的是繪畫,更要求把素描形態的基本要素用設計語言表達出來。在畫設計素描之前,需要具備基礎的素描知識和水平。設計素描注重構圖、透視、光感以及角度的基礎知識的把握。多做一些對於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的進行觀察物體的透視、結構、光感來進行繪畫,而且要嘗試不同的構圖來嘗試,鍛煉自己的基本功。

設計素描的繪畫大多是培養繪畫者對於繪畫對象的結構、透視以及對其設計感的表現。現如今大多畫室或培訓機構,都選擇這種方式來培育學生的設計思維,打破素描的僵硬和局限,不同的角度或擬人化等來表現事物。設計素描的畫法主要有對物體的造型、透視、結構和光感等基礎進行練習繪畫。針對性的進行從簡到繁的設計練習,累積設計素材和對於不同情況下的繪畫設計;除了以上兩種,還需要將所學習的知識的掌握住,進行默寫的練習。

現如今大多藝術類院校對於設計素描的考試題目不會給你圖片只會給一段文字,如江南大學設計素描考題螺絲刀和螺絲。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所以需要掌握不同的大小場景、各種視角、各種光源的投放等物體所產生的的效果進行默寫的訓練,默是對於技藝的一種掌握,而不是盲目的去背畫。傳統素描旨在練習觀察力,造型能力等,側重於虛實、規律、空間、造型,設計素描更偏向主觀。設計素描有主題思想,是根據人的意識需要去畫的素描,側重於創意、創造、變形。

(2)創造素描畫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這是不少初學者和考生共同的毛病,由於他們缺乏長期性的作業訓練,在考試中不能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全面推進,往往是急於求成,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造成局部相互之間關系無法很好地銜接。讓整體的美感不能更好的體現出來,局部的構造已經很突出了,而其他地方做的不足,這樣的一幅畫,怎麼能得到好評呢?一幅畫的整體是由若干個局部組成的,沒有局部的一幅畫是不真實的;然而,一幅畫只有局部,沒有整體,就算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無意義的。

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練就一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藝術思維的「意境」和如何觀察事物的「想法」。離開了這兩點,素描練習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質意義。既然整體是關繫到一幅素描畫的成敗,那麼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就顯得十分重要。如何解決這種關系,就要靠比較的方法,比較色調的深淺,比例的長短、寬窄、大小,比透視關系的遠與近、虛與實。根據這種比較,畫出來的作品,才是客觀對象真實存在的一面。

世上所有的人,沒有絕對相同的面孔,即使是雙胞胎也不例外,他(她)們也都有別人不易察覺的差異。素描訓練的根本任務是,捕捉對象的特徵和獨具個性的差異,但是在素描寫生的過程中,常常看到有的學生不管畫誰,不管對象的長相如何,氣質怎樣,都畫得像一個人,模特兒似乎成了擺設,成了他們胡編亂造的參照物。這里有初學時期老師指導上的失誤,還有考生自己認識上的誤區。

有的考生錯誤地認為:模特兒像不像沒有關系,只要畫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評分的老師也不知模特兒什麼樣。像不像確實不是衡量一張素描作品優劣的標准之一,但它卻能檢驗一個學生對事物所具備的敏感性和表現能力。如果一個學生長時間脫離對象去感受,去編造所謂的畫面效果和廢棄對客觀對象感知能力的訓練,那麼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個藝術家所應有的敏感性。具體到素描寫生中的表現就是千人一面。這是因為作為一個畫家重要條件的眼睛已經退化了。

無疑,這樣的試卷是無法得到高分的。而這些毛病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所以學生們要特別注意老師講到的每一個細節。在最後畫面調整時,最容易出現畫麵灰、效果對比不強烈和畫面鎖碎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呢?這是因為畫面的黑、白、灰層次缺乏完整統一的對比和變化規律,,畫面的層次就不清晰,畫面的效果就不響亮,至於哪一種成分多點,哪一種成分少點,都要給你的感受而定。自身的關系是非常重大的,但不管怎樣的比例關系,三大基本色調都不應缺少其中的一個。

造成畫麵灰的原因很多。比如模特兒的面部大部分都處在亮部里,於是,畫面上基本都是亮和灰的色調;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畫麵灰。這時,就體現深灰的作用,盡量拉開深灰和淺灰的距離,使之保持畫面的層次感。還有一種情況:模特兒的皮膚比較深,黑和深灰色調占其面部的大部分面積,而淺灰和亮面所佔的面積很少。處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畫麵灰暗、沉悶,影響作業成績。對此,考生應主動減少中間色調的深度,提高畫面(臉部)的亮度,保持畫面的層次感。

寫生的過程當中,在整體尊重客觀對象的前提下,允許對局部的色調進行調整、或減弱、或加強的藝術處理。素描寫生的對象,或明或暗,或強或弱,或虛或實,都有著它的規律和秩序。寫生時如果打亂了這種客觀秩序,就會出現零亂瑣碎,因而影響畫面的整體感。還有一種情況,每個局部都畫得很好很完整,但局部和局部之間沒有聯系,互不統屬,互不相讓,像一盤散沙。一個物體在一個固定光源的照射下,必然會出現強弱、遠近和虛實的物象。

因而就產生了物象主次關系———秩序感。把握不好,這樣的一幅作品也不能說是一幅好的作品的!在素描的練習過程中,素描必須著重光線、物體的關系,筆觸的描繪手法,將自己眼睛所觀察到的形體,具體而微的呈現出來。所以,素描需培養自己的觀察力。另外,素描也可以解釋為「存在」與「繪畫」之間一切的努力,亦即所謂「繪畫之描寫力」。

例如,描繪桌上的靜物,除了可以發現靜物上不同的色彩外,亦可發現放在桌上的安全感,和背景間的協調性,這些存在的形、色、線條、明暗,質感,量感、存在感、空間、動態……等等復雜的因素,互相交織,構成一個美的秩序。繪畫就是要將那些自然的秩序,導換成美的、入畫的秩序,這也是素描的意義和目的。素描是繪畫的基礎,是最能體現人的繪畫水平的畫種。因此,在學習中要踏踏實實,持之以衡,不可浮躁。

③ 創意素描怎麼畫

第一周:創意設計素描的認識欣賞。
創意設計素描區別於傳統意義的素描學習,不以寫實再現為最終目的。寫實再現式現代素描以鍛練畫者的觀察能力為主,要求正確觀察,忠實再現,講究嚴格的形體、結構空間的表達和熟悉的素描技巧。創意素描突出發散性思維意識,強調主觀設計性利用素描手段表現獨立於主體之外的審美意識,將裝飾圖案、設計、素描、新材料等因素婦;疊加處理,形成新式的一種素描樣式。不論是傳統素描還是設計素描,其共同的前提是從生活中獲取自己更獨特的感受,用情感將感受包裝和美化,利用傳統的繪畫手段,表達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徵。
新素描學習過程:
一、 靜物寫生准備
二、 畫具的准備、繪畫材料的嘗試 不同材質繪畫媒介的使用 寫生靜物安排:《酒瓶系列》無背景、不同形狀、質感的酒瓶。 要求:不使常規傳統的素描工具鉛筆,擴媒材使用范圍,不單一表現空間為目的,突出創意設計性,為日後幾周寫生做一個拋磚引玉的工作。
三、 再現客觀真實到再現心理真實的認識。利用自然物象的真實細節,表達自己主觀思想意識,首先是真實的描繪。但在真實的背後,有著更豐富、更有哲理、更耐人尋味的思想感情。在這個過程中要突破和重建真實的真實。
四、 繪畫方法和表現形式的大膽嘗試。藝術要善於把特定物質材料變成藝術形象。凡是真正的創造,都應該具有獨創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共器。把材料與要表現的內容聯系起來,嘗試多種素描材料並置。

第二周:創意設計素描,靜物寫生。
「不同形狀物體的組合」
注意:高低、大小、粗細的變化 方法:利用拉長變形、水墨灰條等材料的特性,打破傳統的寫實方向,突出趣味性、個性等獨特韻味和表現。 參考:莫蘭迪靜物、塞尚靜物、夏俊娜等等。

第三周:創意設計靜物素描 「生活用品的組合」
注意:柔輕、厚重、華麗、儉冼。抓住客體背後的感情表達,比如:病態――如何表現,消極、郁憂、歪歪扭扭、面黃肌瘦,凡是可以和病態相聯系的所有詞彙可以表現的意識。比如:蒙克(表現主義畫家)珂勒惠支、梵谷。 第四周寫生用品的組合 介紹: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努力尋求物體的體積感和堅實感,並著意強化畫面自身結構,以達到揭示物質本質的視覺效果。一幅畫的主要特質不是透視而是結構形式,感受自然時深刻比平面更為重要,成為後來立體主義畫家解構形體的理論基礎。 為強調立體和空間,在達到更加理想的畫面效果,往往有意改變自然對象實際的空間效果。 梵谷的畫風曾受到日本浮世繪版畫的影響和啟發,強烈肯定。簡陋的陳舊,質朴的人物,略顯誇張的表現手法,遒勁起伏的形體變化,可以感受到他那強烈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傾向。畫家後期作品受到精神變化的影響。作品中扭曲的線條、茫然的神情,折射出畫家對生命的熱愛與眷念。 創意設計素描對我們的提示:真誠、敏銳的感受,機智、熱情的表現。(生活感受的重要性) (生活用品的組合寫生包括廢棄的無用的等等)

第五周:材質多樣化表現設計性,寫生聯系創作 「乾花系列」。
1、 寫實方向(超級)
2、 寫意方向
3、 表現方向
4、 抽象方向
5、 立體主義方向
6、 材料試驗方向
7、 綜合性考慮近現代繪畫理念的借鑒使用,突出新意,不要求完整、完美性。

第六周:問題情況總結。
一、關於表現、創意素描要求:在思維層面上擺脫傳統素描對其訓練思維的束縛,打開眼界,激活學生的熱情,靈活學生思路。
具體表現方法可用兩種:
1、 內向。要在素描本身的表現形式和自律性上做文章,廣開新的思維形式和新的表現形式,從被動的、冷漠的、機械的再現物和變為徹底實現情感的、激情創造新的物象。主動地運用新的藝術形式去表現物象。
2、 向外就是擴大素描表現的選取對象,從多元化、多方法去發展,發現更多新的表現形象和視域。
二、關於媒材的運用,只要能表現出好的素描形式,什麼材料都可以使用。
三、關於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既統一又是對立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四、關於形式美的因素以:
1、 點線面的因素:點是一個宇宙,線是道路,面是意義。
2、 構成的形式因素:多樣統一的形式.、節奏與韻律的形式、提煉與概括的形式、材質與肌理因素。
3、道具選材的因素。
五、關於創意靜物素描的人文性、思想性 素描的獨特性不是產生於准確的模仿自然中發現的形式,也不在於耐心地堆砌敏銳察覺的瑣碎事物,而主要產生於畫家對選擇的客體所抱的深厚感情,從而使素描從表現外表到表現內在,從表現物質轉到了表現精神。 一個畫家一應只畫眼前看到的東西,而應畫心中看到的東西。如果心中什麼也沒有看到,那應該放棄眼前要畫的東西。
六、 用真實的表現手法賦予抽象物體以新的內涵,使沒有生命的物體變成有思想、有藝術生命的物象,這時藝術形象才獲得了確定性和明確性。從物體到物象的表現過程是從傳統到不斷創造加工使之成為新具象藝術的過程。

④ 素描畫中的大衛是誰

米開朗基羅生活在義大利社會動盪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餘,他在藝術創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並創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大衛》就是這種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大衛是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經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亞,保衛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斗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抓住投石帶,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彷彿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准備投入一場新的戰斗。大衛體格雄偉健美,神態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著外在的和內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出來。與前人表現戰斗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里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贊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⑤ 怎樣畫素描的調子

1.素描的五大調子一般是以明暗交界線先畫為主,在繪畫上,一般在步驟上一般都是從暗部開始畫,而才暗部開始的話,一般必須從明暗交界線開始,這是一個規律.在畫交界線的時候,必須考慮好交界線的位置,如果位置定錯了,其他的調子也都白畫,這疑點必須注意。

(5)創造素描畫擴展閱讀:

素描把握比例的幾個技巧:

1.橫著比:當你要畫某一個物體的位置時就以此做一條貫穿整個畫面的橫線,看到所有在這條線上的物體。

2.豎著比:做一條貫穿畫面的垂線,注意觀察所有在這條線上的物體。

3.多看物體、少看畫面:為的是形成觀察的意識,拋棄大腦中的原始概念。看物體5秒,看畫面2秒,眼睛要在畫面和物體之間反復的觀察比較。

4.總的說就是放長線、看整體、多比較。把這些想像成經線緯線一樣會比較簡單;初學者要多畫輔助線,等功底深厚了你會發現你畫面中的輔助線會越來越少,而你心裡假象的輔助線會越來越多。

⑥ 美術素描畫可愛的小豬

幾幅素描小豬 ,供參考。

⑦ 超寫實素描是怎麼畫的

超寫實素描只是一種素描技法。它要求作者對靜物刻畫非常嚴謹寫實,不添加作者再創造意識,僅僅是單純的、細致的寫實刻畫。

工具方面:普通的素描紙與鉛筆就能達到。很多作者會選擇較硬的鉛,比如3H甚至6H。這類鉛比較細,所以刻畫方便。尤其是亮面的刻畫。

步驟:和普通素描創作無差別。和開頭說的一樣,超寫實僅僅是一種素描刻畫的技法。區別是,運用這種技法要注意畫面清潔,還有就是亮面不能過度刻畫。一旦過度就會顯得灰。上調子的時候就不能像普通明暗素描那樣的技法隨意,要一遍一遍細致認真地排調子。

(7)創造素描畫擴展閱讀:

超寫實素描技巧:

1、超寫實素描是指運用鉛筆或者炭筆之類的單色調黑色美術用筆對物體進行刻畫,只強調明度而不強調色彩的繪畫形式,通常用單色來完成的繪畫。注重結構和明暗,並用明暗關系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立體的藝術效果。

2、寫實性素描一直以來都是在教學當中扮演「基本功」的角色,我們大概都是從學習如何拿鉛筆畫一個球體或立方體開始我們的學習繪畫之路的,我記得在這期間老師們大都是教給我們一種所謂整體觀察的方法,教給我們三大面無調子、透視、人體基本比例,還有寧贓勿凈、寧方勿園等等道理。

這是為了讓我們具備再現物象的能力——寫實能力,並一再使我們相信這是畫好油畫的基礎。

3、寫實性素描應該是人的一種對自然界最樸素的描繪方式。一方面,它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興趣點、個性和其身體內部那種神秘的氣質,它是每一個人的個性的最樸素的表現。

倫勃朗和達芬奇的素描差別很大,何爾拜因和丟了的素描就是外行人看來也能感覺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這些差異都是他們獨特的個性不同所造成的結果。

4、進一步交待物體的結構和體積,理清他們的體面關系,在畫好結構線的基礎上,帶上一遍大的明暗調子,初步表現受光狀態,以及陰影位置。著手深入刻畫。在深入的過程中,畫面的主次大關系、軟硬、松緊等諸多關系都在比較中產生。以及物體的固有色和質感。

一幅寫實性素描作品只要在所有因素都照顧到的情況下,在個別點上(比如黑白、空間、比例等等)有重點、獨到的側重就應該算是「超寫實」的作品了。

素描的藝術特點:

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作素描。單色水彩和單色油畫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國傳統的白描和水墨畫也可以稱之為素描。

通常講的素描多元化指鉛筆畫和炭筆畫。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繪畫藝術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素描通常採用可於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炭筆,鋼筆,畫筆,墨水,及紙張等。

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系和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

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作,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達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象徵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帶色彩的繪畫那樣重視總體和彩色,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

⑧ 素描怎麼畫呀

素描,你要先觀察,把握好它的形態比例,一般構型選用B或2B的筆。
注意構型一定要遵循「近大遠小」的原則
至於明暗的處理先不要去管,最主要的是先把型練准
另外,要學好素描,要去練好排線。線要盡量拉直拉長。

⑨ 素描怎樣畫

簡單點的話就是
1、首先是觀察然後打形,形狀是後面一切的基礎,沒有一個版好的形狀,你權後面的畫的再好也是不起作用的。
2、就是確定形狀,兩次到了形狀,可見形狀的重要性,確定形狀也就是要再打好了大形的計基礎上再一次確定修改,直到自己或是別人看了都覺得百分之就是的相似,有條件的可以請老師或者是專業人員來幫忙看看。
3、就是上調子了,這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你的線條基礎要有,其次便是你上調子的下手點了,首先需要從你眼睛看到的暗部下手,也就是最黑點的地方,找出整個畫的暗部,然後就是用過度的手法一步一步來了。
4、最後便是檢查了,哪裡還有缺陷要及時修改,不要怕弄壞了畫,大不了從畫一張,這些都是素描的基礎,掌握了這些也就有了很好的基礎了。
5、最後還想說的是畫畫是一種藝術,要用藝術的眼觀和平靜的心態去面對它,這樣才能畫出好的畫來。

⑩ 怎樣畫素描畫

想畫好素描,首先要提高造型能力.
在素描作業過程中,對初學者來說,最經常遇到的就是所描繪的對象准確和不準確的問題。
這就給我們提出素描作業模糊性問題,模糊概念是指沒有明確胙延的概念,如「明與暗」、「長與短」、「大與小」、「虛與實」等等,這些在繪畫語言中常用的概念都是通過大致的比較而得來的,它們之間都沒有絕對的分明的界限,無法用精確的數據來劃分這些概念之間的差別。正因為這樣,素描寫生的准確性是隨著作者理解能力和技巧不斷提高而提高的,這也是素撈 寫一準確性認識的特殊性。
那麼怎樣才能少一點模糊性,多一點准確性,使我們素描寫生准備程度不斷提高呢?
首先是認識上的提高,再是方法要正確。認識的提高應是鑒賞能力的提高。經常看看一致公認的好素描作品。這個好作品也就是比較准確的作品。多分析、多研究,認訓它好在哪裡,看多了作作品,眼界自然就提高了,自己作畫時也就會慢慢向好的標准靠攏。
比較是素描寫生時唯一正確有效的方法,素描寫生過程中認識和標準的模糊性,只有不斷地、反復地進步比較,找出問題,改正錯誤,不斷完善,這個工作做得認真細致、越深入,那麼畫面就會越完美,越准確。絕以的准確是不可以的,只要達到一種共識的准確程度就算可以了。
在傳統的素描寫生理論中,有非常完整的關於「點」和「線」的應用法則,然而對於初學者來說,並不是所有理論和法則教能夠被熟練地認識和利用的。譬如說在測量和確定物體的比例時,隊了可以憑直覺來判斷外,還可以通過使用鉛筆來測量線段與線段之間的距離來判別。其中關於「用鉛筆來測量距離的方法」就值得進行分析和探討。這是一種對物體的各種線段的長度(通常有兩個端點)進行比較的方法。由於手工測量的模糊性,通常所能判斷的僅僅是線條這間的長短,而不可能對線條的精確數值進行比較。事實上,用這樣的方法在畫面上表現物體的形體比例有許多困難,因為在形象思維活動過程中,人們地「精確數值」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只能認識和表現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模糊比值,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下面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素描寫生中的幾個關於「點」、「線」和「面」的運用方法。
一個中間「點」。誰都知道,一根線條由兩個端點組成,而用視覺手段對一要紅條進行准備分割時,最容易的是找出它的中間點的位置,這是由人的形象思維的特點所決定的。在素描寫生過程當中,有許多關系需要我們仔細地加以辨別和判斷,不妨可以利用「先找出中間點的方法」來確定最基本的比例關系,例如,在進行頭像寫生時,可以在畫好了大體的輪廓之後,首先確定一下眼睛的位置,因為眼睛的位置往往是處在頭部的中間(也就是處在上下關系的中點位置);然後再去確定其它的位置和比例關系就顯得比較容易,這種現象完全符合人的形象思維的特徵。
事實上,我們還可以舉出很多諸如此類的例子,譬如說在描繪整個石膏胸像的時候,首先我們可以確定上下兩個端點的位置,即頭頂和底座的位置,緊接著在通常情況下,最容易尋找和描繪的必然是下巴的位置,因為它時常處在二分之一的地方。我國古代有許多關於繪畫定點定形的理論知識,其中「三庭五眼」就是在人物頭像描繪中對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進行規律性的分析總結而形成的經典理論。
兩個基本「線」
兩條基本「線」是指水平線和垂直線的運作,具體地說,我們可以把在寫生當中所要處理的各類線條歸納為「接近垂直」和「接近水平」兩種情況,就是以「水平線」或者「垂直線」作為衡量的標尺,去測量和比較各種接近於它們的線條的性質,從而來把握畫面的整體關系。
在畫人物像素描時水平線、垂直線比較法一般用來確定結構下下和左右的位置,如兩眉弓骨點發生透視變化後,哪個骨點,哪個骨點下,如果用眼睛看不準的話,用水平的鉛筆對著對象一量就看出來了。又如俯視頭像的耳和後腦不易畫准,但只用水平線橫著一量就會確定上耳輪會上移到眉弓和發際之間的位置,耳垂會上移到顴骨的位置不易找准,但只要用垂直線量一下,它是在鼻翼左邊不是右邊,在嘴角的左邊還是右邊,或者在一條垂直線上就一目瞭然。經此類推,頭部的個細小的結構都可以通過水平線和垂直線比較的方法找出來。更准確的某一個點還可以用水平線和垂直線相交的座標點找出來。
多種幾何「塊面」
「三塊面」是指多種組合的單位幾何形比較法。單位幾何形比較法是說觀察對象的亮面所呈現出的類似平面幾何形。如額面受光面呈長方形或者不等邊的梯形,這些幾何的面積如何,再把畫面上額面受光面進行比較。如果把長方形畫成正方形或者把梯形畫成長方形,就是說畫面上的幾何形和對象的幾何開不能成為相似的幾何形,那就證明畫錯了。又如眉弓和眼之間呈銳角三角形的這面,再檢查一下畫面上這塊亮面是否也呈三角形並與地象上的三角形相似。暗面也同法比較,這種方法可把時暗塊面比較得基本准備。
綜上所述,要提高素描寫生准確的程度,必須整體觀察事例把握,結合「一點」、「兩線」、「三塊面」的方法並靈活運用。這樣將對迅速有效地提高造型控制能力.
造型藝術中創造藝術形象的手法和手段。如繪畫藉助於色彩、明暗、線條、解剖和透視;雕塑藉助於體積和結構等。這些手法和手段,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這些造型藝術各自獨具的特殊的藝術語言,並決定了這些藝術各不相同的表現法則,關繫到塑藝術形象的成敗,以及藝術作品的感染力。藝術家對造型表現手段的規律性的不斷探索,精益求精,是使藝術創作能夠表現新的生活內容和滿足人們不斷發展的審美愛好的必要條件。

藉助明暗、色彩、線條等造型因素,表達出物體的輕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覺。如山石的凝重,風煙的輕逸等。繪畫中表現實在的物體都要求傳達出對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實在感。運用量的對比關系,可產生多樣統一的效果。

在繪畫中,依照幾何透視和空氣透視的原理,描繪出物體之間的遠近、層次、穿插等關系,使之在平面的繪畫上傳達出有深度的立體的空間感覺。

在繪畫上,任何可視物體都是由物體本身的結構所決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塊面所組成的。因此,在繪畫上把握被畫物的結構特徵和分析其體面關系,是達到體積感的必要步驟。
物體在光線照射下出現三種明暗狀態,稱三大面,即:亮面、中間面、暗面。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間面、暗面。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又顯現為五個基本層次,即五調子:① 亮面一直接受光部分;②灰面一中間面,半明半暗;③明單間交界線一亮部與暗部轉折交界的地方;④暗面一背光部分;⑤反光一單間面受周圍反光的影響而產生的暗中透亮部分。依照明暗層次來描繪物象,一直是四方繪畫的基本方法。文藝復興時期瓦薩里在其《美術家列傳》中就曾論述:「作畫時,畫好輪廓後,打上陰影,大略分出明暗,然後在單間部又仔細作出明暗的表現,亮部亦然。」歐洲畫家中倫勃朗是擅長明暗法技巧的大師。

迅速而准確的觀察力,運用簡練的線條,扼要地描畫出對象的神態、形體、動作等特徵的一種畫法。它是培養作畫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把握對象特徵的概括力的重要繪畫手段,也是記錄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

閱讀全文

與創造素描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