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發明羅盤

中國發明羅盤

發布時間:2020-12-21 01:02:57

⑴ 中國羅盤是誰發明

幾個世紀以來, 人們在導航中一直使用磁羅盤。 雖然有資料顯示早在二千多回年前, 中國答人就開始使用天然磁石-一種磁鐵礦來指示水平方向, 但羅盤的發明者還是無人知曉。 看來也許是 12 世紀的地中海海員最先在海上使用了磁羅盤[1] 當今的平衡式指針羅盤只是稍微改變了這項早期發明, 先進技術生產出了狀態穩定的電子羅盤 ,這種羅盤以 MR磁感測器和加速度原理的傾斜感測器為基礎。 電子羅盤具有許多優於常規「指針」型或常平羅盤的長處。 例如: 抗沖擊性和抗振性。 對雜散磁場效應的補償以及與電子導航系統的直接介面 ,本文將討論兩類羅盤?基本的八指針羅盤與1 度羅盤。

⑵ 指南針的發明者

指南針的始祖——司南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回樣子象一把湯勺,答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穀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⑶ 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指南針的發明者是誰至今依然沒有定論。根據權威史料記載: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因此指南針傳統上被認定為是黃帝發明的。

(3)中國發明羅盤擴展閱讀: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廣泛應用於航海、野外探險等領域。現有兩種類型:

一是根據地球磁場的有極性製作的地磁指南針,但這種指南針指示的南北方向與真正的南北方向不同,存在一個磁偏角;

二是電子指南針,採用磁場感測器的磁阻(MR)技術,可很好地修正磁偏角的問題,現已大量用於GPS定位裝置中。

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⑷ 中國4大發明

中國4大發明有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1、造紙術

一位名叫蔡倫的東漢官員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造紙,其相對便宜,輕巧,薄,耐用,更適合於筆寫。在3世紀初,造紙術首先傳播到韓國,在12世紀又傳到了歐洲,在16世紀,它從歐洲傳入了美國,然後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

2、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指南針是在北宋(960-1127)期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的,在發明之前,導航員必須依靠太陽、月球和波爾斯特的位置來確定他們的方位,指南針向歐洲的傳播為世界的海洋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導致了新大陸的發現。

3、火葯

火葯是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葯。

4、印刷術

11世紀初,北宋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發明早四個多世紀。東傳朝鮮、日本,西傳埃及、歐洲。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黃金時期,許多道士參與印刷術的研發與創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

(4)中國發明羅盤擴展閱讀:

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則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而火葯武器的發明標志著火葯武器開始使用,並且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⑸ 中國五大發明是誰發明的發明了什麼

中國古代只有四大發明名: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

發明者:

活字印刷術: 畢 升

指南針: 無記載

火葯:古代煉丹家

造紙術: 蔡 倫

⑹ 中國4大發明

簡易指南針製作過程,首先我們需要准備一根大頭針,就普通的大頭針,或者回小鐵釘。然答後我們准備一個膠囊,把裡面的葯倒點,只要膠囊殼。接著我們拿一個碗盛一碗水備用。接著把我們准備的大頭針在我們的頭發上摩擦,反復摩擦一分鍾左右。也可以在磁鐵上摩擦,這個更有效,會讓鐵的的東西帶上磁性,指南針就需要磁性。然後把我們的大頭針穿過膠囊,放在水裡,做成水浮指南,指南針就成功了,這也是很古老的一種方法。可以拿出你的手機指南針來對比,指向的位置基本上是正確的。

⑺ 人們為什麼要發明羅盤它的用途是什麼

測定方向的儀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圓盤和裝在中間的指南針構成。利用磁針測定磁方位的儀器。使用時,將其置於直線一端,照準直線另一端後,磁針所指的刻度盤讀數,即為該直線的磁方位角值。常用於獨立測區的近似定向,以及線路和森林勘測中。不宜在鐵礦或高壓線附近使用。

三、增加財運:一隻手托著羅盤,放到胸、腹部的高度,手一邊慢慢的轉動,一邊慢慢抬高到脖子的高度,從下往上過渡,反復的做這個動作,這是增加財運的,叫做「腰纏萬貫」。一隻手做完了,再換另一隻手,也是同樣的動作。任何時間都可以做,天天如此的這樣轉,就特別好。但要保證把十字天心線必須調到子午卯酉四正位,這個財才正,如果偏一點就成了偏財,如果調到了乾坤艮巽(四維),就是橫財、爆財,比如做股票、期貨的,但這種財催出來就必須得做善事。

⑻ 指南針是如何發明的

指南針概述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極具實用價值的指南針。

指示方向原理

地球是個大磁體,其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

指南針在地球的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所以會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而最早解答「指南針為何能夠指南」問題的並不是中國人,而是英國科學家吉爾伯特。

指南針的發展史

指南針也叫羅盤針,是我國古代發明的利用磁石指極性製成的指南儀器。因此,介紹司南必須從磁石說起。

磁石通常稱為「吸鐵石」,它把許多鐵屑緊緊吸在一起,就象一個慈祥的母親吸引自己的孩子,所以人們稱它為「慈石」。

磁石吸鐵是因為每塊磁石兩頭都有不同的磁極,一頭叫正極,另一頭叫負極。人類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塊天然大磁鐵,地球的南北兩頭也有不同的磁極,地球的北極是負磁極,地球南極為正磁極。根據同性磁極相排斥,異性磁極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無論站在地球的什麼地方,它的正極總是指北,負極總是指南。

戰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戰國時期的司南是什麼樣子無法考證。《中國歷史》課本插圖──「司南」,是根據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品「漢代司南模型」繪制的。這個模型是後人根據史書記載以及地下出土的漢代地盤實物製成的。地盤是青銅做成的,內圓外方,中心圓面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證勺體指示方向的准確性。中心圓外圍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計二十四個方位。地盤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塊的天然磁鐵磨成的,磁鐵的正極磨成司南的長柄,勺頭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使用時先把地盤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盤中間,用手撥動勺柄,使它轉動,等到司南停下來,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這種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紀時仍在應用。

到了宋代,勞動人民掌握了製造人工磁體的技術,又製造了指南魚。指南魚是把薄鋼片剪成魚形,長二寸,寬五分,魚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魚象船一樣能浮在水面上。然後把魚和天然磁鐵放在一起,由於磁體的吸力,鋼片受磁感應也具有磁性。這種人工傳磁方法製成的指南魚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魚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別方向了。經過長期的改進,人們又把鋼針在天然磁體上摩擦,鋼針也有了磁性。這種經過人工傳磁的鋼針可以說是正式的指南針了。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提到他對指南針的用法做過四種試驗,即水浮法、縷懸法、指甲法和碗唇法。「水浮法」是把指南針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縷懸法」就是在磁針中部塗上一些蠟,上面粘一根絲線,把絲線懸在木架上,針下安放一個標有方位的圓盤,靜止時鋼針就指示南北。「指甲法」就是把鋼針放在手指甲面上,輕輕轉動,由於手指甲的光滑,磁針就和司南一樣也能發生指南作用。「碗唇法」是把磁針放在光滑的碗邊上,轉動磁什,便和指甲法一樣發生指南作用。沈括經過精密的觀察實驗,還發現磁針指示的方向並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微偏西北和東南,這種發現在科學上叫磁偏角。

磁現象的發現

先秦時代我們的先人已經積累了許多這方面的認識,在探尋鐵礦時常會遇到磁鐵礦,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這些發現很早就被記載下來了。《管子》的數篇中最早記載了這些發現:「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其他古籍如《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磁石的吸鐵特性很早就被人發現,《呂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鐵,或引之也。」那時的人稱「磁」為「慈」他們把磁石吸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吸引。並認為:「石是鐵的母親,但石有慈和不慈兩種,慈愛的石頭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頭就不能吸引了。」據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咸陽附近修阿房宮,宮中有一座門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宮行刺,就會被磁石門吸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學知識。

漢朝以前人們把磁石寫做「慈石」,是慈愛石頭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鐵,那麼是否還可以吸引其他金屬呢?我國的先民做了許多嘗試,發現磁石不僅不能吸引金、銀、銅等金屬,也不能吸引磚瓦之類的物品。西漢的時候人們已經認識到磁石只能吸引鐵,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當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時,有時候互相吸引,有時候相互排斥。現在人們都知道磁體有兩個極,一個稱N極,一個稱S極。同性極相互排斥,異性極相互吸引。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但對這個現象還是能夠察覺到的。

到了西漢,有一個名叫欒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這個性質做了兩個棋子般的東西,通過調整兩個棋子極性的相互位置,有時兩個棋子相互吸引,有時相互排斥。欒大稱其為「斗棋」。他把這個新奇的玩意獻給漢武帝,並當場演示。漢武帝驚奇不已,龍心大悅,竟封欒大為「五利將軍」。欒大利用磁石的性質,製作了新奇玩意用以取悅漢武帝。

地球也是一個大磁體,它的兩個極分別在接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體,可以自由轉動時,就會因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指示南北。這個道理古人雖不明白,但這類現象他們看的很清楚。

閱讀全文

與中國發明羅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