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關於大學物理光學論文 不要一搜網上出現一大片的那種不要學術性的、太專業的
分光計的調節及其棱鏡折射率的測定
研究與分析
楊貴宏
(08物理2班 200802050253)
引言: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陽光,通常我們認為陽光是一種單色光(單一波長的光)。其實,籠罩在我們周圍的光線本身是復色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單色光組成的光線),他是由不同波長波線的單色光組成的。
廣義的說,具有周期性的空間結構或光學性能(如透射率、折射率)的衍射屏,統稱光柵。光柵的種類很多,有透射光柵和反射光柵,有平面光柵和凹面光柵,有黑白光柵和正弦光柵,有一維光柵,二維光柵和三維光柵,等等。此次實驗所使用的光柵是利用全息照相技術拍攝的全息透射光柵光柵的表面若被污染後不易清洗,使用時應特別注意。
分光計是一種能精確測量角度的光學儀器,常用來測量材料的折射率、色散率、光波波長和進行光譜觀測等。由於該裝置比較精密,控制部件較多而且復雜,所以使用時必須嚴格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調整,以便測量出准確的結果。
摘要: 分光計是一種能精確測量折射角的典型光學儀器,經常用來測量材料的折射率、色散率、光波波長和進行光譜觀測等。由於該裝置比較精密,控制部件較多而且操作復雜,所以使用時必須嚴格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調整,方能獲得較高精度的測量結果。
關鍵詞:分光計、棱鏡、折射率
Abstract: The spectrometer can accurately measure the angle of refraction is a typical optical instruments, often used to measure the material's refractive index, dispersion rate, wavelength, and spectral observations. As the more sophisticated devices, control components and operation are more complex, and therefore must be used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rules and proceres to adjust to get the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results.
Keywords: spectrometer, prism, the refractive index
二、實驗目的:
1、了解分光計結構,學會正解調節和使用分光計的方法;
2、用分光計測量三棱鏡的頂角;
3、學會用最小偏向角法測量三棱鏡的折射率。
三、實驗儀器:
分光計主要由五個部件組成:三角底座,平行光管、望遠鏡、刻度圓盤和載物台。圖中各調節裝置的名稱及作用見表1。
圖 1分光計基本結構示意圖
表1 分光計各調節裝置的名稱和作用
代號 名稱 作用
1 狹縫寬度調節螺絲 調節狹縫寬度,改變入射光寬度
2 狹縫裝置
3 狹縫裝置鎖緊螺絲 松開時,前後拉動狹縫裝置,調節平行光。調好後鎖緊,用來固定狹縫裝置。
4 平行光管 產生平行光
5 載物台 放置光學元件。檯面下方裝有三個細牙螺絲7,用來調整檯面的傾斜度。松開螺絲8可升降、轉動載物台。
6 夾持待測物簧片 夾持載物台上的光學元件
7 載物台調節螺絲(3隻) 調節載物台檯面水平
8 載物台鎖緊螺絲 松開時,載物台可單獨轉動和升降;鎖緊後,可使載物台與讀數游標盤同步轉動
9 望遠鏡 觀測經光學元件作用後的光線
10 目鏡裝置鎖緊螺絲 松開時,目鏡裝置可伸縮和轉動(望遠鏡調焦);鎖緊後,固定目鏡裝置
11 阿貝式自准目鏡裝置 可伸縮和轉動(望遠鏡調焦)
12 目鏡調焦手輪 調節目鏡焦距,使分劃板、叉絲清晰
13 望遠鏡光軸仰角調節螺絲 調節望遠鏡的俯仰角度
14 望遠鏡光軸水平調節螺絲 調節該螺絲,可使望遠鏡在水平面內轉動
15 望遠鏡支架
16 游標盤 盤上對稱設置兩游標
17 游標 分成30小格,每一小格對應角度 1』
18 望遠鏡微調螺絲 該螺絲位於圖14-1的反面。鎖緊望遠鏡支架制動螺絲 21 後,調節螺絲18,使望遠鏡支架作小幅度轉動
19 度盤 分為360°,最小刻度為半度(30′),小於半度則利用游標讀數
20 目鏡照明電源 打開該電源20,從目鏡中可看到一綠斑及黑十字
21 望遠鏡支架制動螺絲 該螺絲位於圖14-1的反面。鎖緊後,只能用望遠鏡微調螺絲18使望遠鏡支架作小幅度轉動
22 望遠鏡支架與刻度盤鎖緊螺絲 鎖緊後,望遠鏡與刻度盤同步轉動
23 分光計電源插座
24 分光計三角底座 它是整個分光計的底座。底座中心有沿鉛直方向的轉軸套,望遠鏡部件整體、刻度圓盤和游標盤可分別獨立繞該中心軸轉動。平行光管固定在三角底座的一隻腳上
25 平行光管支架
26 游標盤微調螺絲 鎖緊游標盤制動螺絲27後,調節螺絲26可使游標盤作小幅度轉動
27 游標盤制動螺絲 鎖緊後,只能用游標盤微調螺絲26使游標盤作小幅度轉動
28 平行光管光軸水平調節螺絲 調節該螺絲,可使平行光管在水平面內轉動
29 平行光管光軸仰角調節螺絲 調節平行光管的俯仰角
四、實驗原理:
三棱鏡如圖1 所示,AB和AC是透光的光學表面,又稱折射面,其夾角 稱為三棱鏡的頂角;BC為毛玻璃面,稱為三棱鏡的底面。
圖2三棱鏡示意圖
1.反射法測三棱鏡頂角
如圖2 所示,一束平行光入射於三棱鏡,經過AB面和AC面反射的光線分別沿 和 方位射出, 和 方向的夾角記為 ,由幾何學關系可知:
圖3反射法測頂角
2.最小偏向角法測三棱鏡玻璃的折射率
假設有一束單色平行光LD入射到棱鏡上,經過兩次折射後沿ER方向射出,則入射光線LD與出射光線ER間的夾角 稱為偏向角,如圖3所示。
圖4最小偏向角的測定
轉動三棱鏡,改變入射光對光學面AC的入射角,出射光線的方向ER也隨之改變,即偏向角 發生變化。沿偏向角減小的方向繼續緩慢轉動三棱鏡,使偏向角逐漸減小;當轉到某個位置時,若再繼續沿此方向轉動,偏向角又將逐漸增大,此位置時偏向角達到最小值,測出最小偏向角 。可以證明棱鏡材料的折射率 與頂角 及最小偏向角的關系式為
實驗中,利用分光鏡測出三棱鏡的頂角 及最小偏向角 ,即可由上式算出棱鏡材料的折射率 。
實驗內容與步驟:
1.分光計的調整(分光計結構如右圖所示)
在進行調整前,應先熟悉所使用的分光計中下列螺絲的位置:
①目鏡調焦(看清分劃板准線)手輪; ②望遠鏡調焦(看清物體)調節手輪(或螺絲);③調節望遠鏡高低傾斜度的螺絲;④控制望遠鏡(連同刻度盤)轉動的制動螺絲;⑤調整載物台水平狀態的螺絲;⑥控制載物台轉動的制動螺絲;⑦調整平行光管上狹縫寬度的螺絲;⑧調
整平行光管高低傾斜度的螺絲; 圖5
⑨平行光管調焦的狹縫套筒制動螺絲。
(1)目測粗調。將望遠鏡、載物台、平行光管用目測粗調成水平,並與中心軸垂直(粗調是後面進行細調的前提和細調成功的保證)。
(2)用自准法調整望遠鏡,使其聚焦於無窮遠。
①調節目鏡調焦手輪,直到能夠清楚地看到分劃板"准線"為止。
②接上照明小燈電源,打開開關,可在目鏡視場中看到如圖4所示的「准線」和帶有綠色小十字的窗口。
圖6目鏡視場
③將雙面鏡按圖5所示方位放置在載物台上。這樣放置是出於這樣的考慮:若要調節平面鏡的俯仰,只需要調節載物台下的螺絲a1或a2即可,而螺絲a3的調節與平面鏡的俯仰無關。
圖7平面鏡的放置
④沿望遠鏡外側觀察可看到平面鏡內有一亮十字,輕緩地轉動載物台,亮十字也隨之轉動。但若用望遠鏡對著平面鏡看,往往看不到此亮十字,這說明從望遠鏡射出的光沒有被平面鏡反射到望遠鏡中。
我們仍將望遠鏡對准載物台上的平面鏡,調節鏡面的俯仰,並轉動載物台讓反射光返回望遠鏡中,使由透明十字發出的光經過物鏡後(此時從物鏡出來的光還不一定是平行光),再經平面鏡反射,由物鏡再次聚焦,於是在分劃板上形成模糊的像斑(注意:調節是否順利,以上步驟是關鍵)。然後先調物鏡與分劃板間的距離,再調分劃板與目鏡的距離使從目鏡中既能看清准線,又能看清亮十字的反射像。注意使准線與亮十字的反射像之間無視差,如有視差,則需反復調節,予以消除。如果沒有視差,說明望遠鏡已聚焦於無窮遠。
(3)調整望遠鏡光軸,使之與分光計的中心軸垂直。
平行光管與望遠鏡的光軸各代表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方向。為了測准角度,必須分別使它們的光軸與刻度盤平行。刻度盤在製造時已垂直於分光計的中心軸。因此,當望遠鏡與分光計的中心軸垂直時,就達到了與刻度盤平行的要求。
具體調整方法為:平面鏡仍豎直置於載物台上,使望遠鏡分別對准平面鏡前後兩鏡面,利用自准法可以分別觀察到兩個亮十字的反射像。如果望遠鏡的光軸與分光計的中心軸相垂直,而且平面鏡反射面又與中心軸平行,則轉動載物台時,從望遠鏡中可以兩次觀察到由平面鏡前後兩個面反射回來的亮十字像與分劃板准線的上部十字線完全重合,如圖6(c)所示。若望遠鏡光軸與分光計中心軸不垂直,平面鏡反射面也不與中心軸相平行,則轉動載物台時,從望遠鏡中觀察到的兩個亮十字反射像必然不會同時與分劃板准線的上部十字線重合,而是一個偏低,一個偏高,甚至只能看到一個。這時需要認真分析,確定調節措施,切不可盲目亂調。重要的是必須先粗調:即先從望遠鏡外面目測,調節到從望遠鏡外側能觀察到兩個亮十字像;然後再細調:從望遠鏡視場中觀察,當無論以平面鏡的哪一個反射面對准望遠鏡,均能觀察到亮十字時,如從望遠鏡中看到准線與亮十字像不重合,它們的交點在高低方面相差一段距離如圖6(a)所示。此時調整望遠鏡高低傾斜螺絲使差距減小為h/2,如圖6(b)所示。再調節載物台下的水平調節螺絲,消除另一半距離,使准線的上部十字線與亮十字線重合,如圖6(c)所示。之後,再將載物台旋轉180o ,使望遠鏡對著平面鏡的另一面,採用同樣的方法調節。如此反復調整,直至轉動載物台時,從平面鏡前後兩表面反射回來的亮十字像都能與分劃板准線的上部十字線重合為止。這時望遠鏡光軸和分光計的中心軸相垂直,常稱這種方法為逐次逼近各半調整法。
圖8亮十字像與分劃板准線的位置關系
(4)調整平行光管
用前面已經調整好的望遠鏡調節平行光管。當平行光管射出平行光時,則狹縫成像於望遠鏡物鏡的焦平面上,在望遠鏡中就能清楚地看到狹縫像,並與准線無視差。
①調整平行光管產生平行光。取下載物台上的平面鏡,關掉望遠鏡中的照明小燈,用鈉燈照亮狹縫,從望遠鏡中觀察來自平行光管的狹縫像,同時調節平行光管狹縫與透鏡間的距離,直至能在望遠鏡中看到清晰的狹縫像為止,然後調節縫寬使望遠鏡視場中的縫寬約為1mm。
②調節平行光管的光軸與分光計中心軸相垂直。望遠鏡中看到清晰的狹縫像後,轉動狹縫(但不能前後移動)至水平狀態,調節平行光管傾斜螺絲,使狹縫水平像被分劃板的中央十字線上、下平分,如圖7(a)所示。這時平行光管的光軸已與分光計中心軸相垂直。再把狹縫轉至鉛直位置,並需保持狹縫像最清晰而且無視差,位置如圖7(b)所示。
圖9狹縫像與分劃板位置
至此分光計已全部調整好,使用時必須注意分光計上除刻度圓盤制動螺絲及其微調螺絲外,其它螺絲不能任意轉動,否則將破壞分光計的工作條件,需要重新調節。
2. 測量
在正式測量之前,請先弄清你所使用的分光計中下列各螺絲的位置:①控制望遠鏡(連同刻度盤)轉動的制動螺絲;②控制望遠鏡微動的螺絲。
(1)用反射法測三棱鏡的頂角
如圖2 所示,使三棱鏡的頂角對准平行光管,開啟鈉光燈,使平行光照射在三棱鏡的AC、AB面上,旋緊游標盤制動螺絲,固定游標盤位置,放鬆望遠鏡制動螺絲,轉動望遠鏡(連同刻度盤)尋找AB面反射的狹縫像,使分劃板上豎直線與狹縫像基本對准後,旋緊望遠鏡螺絲,用望遠鏡微調螺絲使豎直線與狹縫完全重合,記下此時兩對稱游標上指示的讀數 、 。轉動望遠鏡至AC面進行同樣的測量得 、 。可得
三棱鏡的頂角 為
重復測量三次取平均。
(2) 棱鏡玻璃折射率的測定
分別放鬆游標盤和望遠鏡的制動螺絲,轉動游標盤(連同三棱鏡)使平行光射入三棱鏡的AC面,如圖3 所示。轉動望遠鏡在AB面處尋找平行光管中狹縫的像。然後向一個方向緩慢地轉動游標盤(連同三棱鏡)在望遠鏡中觀察狹縫像的移動情況,當隨著游標盤轉動而向某個方向移動的狹縫像,正要開始向相反方向移動時,固定游標盤。輕輕地轉動望遠鏡,使分劃板上豎直線與狹縫像對准,記下兩游標指示的讀數,記為 、 ;然後取下三棱鏡,轉動望遠鏡使它直接對准平行光管,並使分劃板上豎直線與狹縫像對准,記下對稱的兩游標指示的讀數,記為 、 ,可得
重復測量三次求平均。用上式求出棱鏡的折射。
五、實驗注意事項:
1.望遠鏡、平行光管上的鏡頭,三棱鏡、平面鏡的鏡面不能用手摸、揩。如發現有塵埃時,應該用鏡頭紙輕輕揩擦。三棱鏡、平面鏡不準磕碰或跌落,以免損壞。
2.分光計是較精密的光學儀器,要加倍愛護,不應在制動螺絲鎖緊時強行轉動望遠鏡,也不要隨意擰動狹縫。
3.在測量數據前務須檢查分光計的幾個制動螺絲是否鎖緊,若未鎖緊,取得的數據會不可靠。
4.測量中應正確使用望遠鏡轉動的微調螺絲,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測量准確度。
5.在游標讀數過程中,由於望遠鏡可能位於任何方位,故應注意望遠鏡轉動過程中是否過了刻度的零點。
6.調整時應調整好一個方向,這時已調好部分的螺絲不能再隨便擰動,否則會造成前功盡棄。
7.望遠鏡的調整是一個重點。首先轉動目鏡手輪看清分劃板上的十字線,而後伸縮目鏡筒看清亮十字。
六、思考題:
1. 分光計的調整有哪些要求?其檢察的標准?
答:①幾何要求:「三垂直」。即載物小平台的平面,望遠鏡的主光軸、平行光管的主光軸均必須與分光計的中心軸垂直。
②物理要求:「三聚焦」。即叉絲對目鏡聚焦,望遠鏡對無窮遠聚焦,狹縫對平行光管物鏡聚焦。
③檢驗三垂直的標准:「四平行」。即載物小平台平面、望遠鏡的主光軸、平行光管的主光軸和讀數刻度盤四者相互平行。
④檢驗三聚焦的標准:「三清晰」。即目鏡中觀察叉絲清晰,亮十字反回的像(綠十字)清晰,在望遠鏡中看到狹縫清晰。
2. 即是重點又是難點內容的望遠鏡系統如何調整?
答:①目測粗調
②打開小燈調節目鏡,看清叉絲。
③在載物台上放雙平面鏡(位置如膠片圖所示,為什麼?),調節物鏡(仰俯角和伸縮)和載物台(螺釘),使雙平面鏡兩面有綠十字像並清晰、無視差,此時望遠鏡已聚焦無窮遠。
④調整望遠鏡的光軸與分光計轉軸垂直。使雙平面鏡兩面有綠十字像。再用「減半逐步逼近法」使望遠鏡的光軸與分光計的中心軸垂直(對照膠片講解,必要時示範講解),即叉絲的像與調整叉絲完全重合。
3. 平行光管如何調整?
答:①用已調節好的望遠鏡作基準,調節平行光管下部仰俯螺釘,使其出射平行光。
②調節平行光管的狹縫寬度(強調:不要損壞刀口!)
③使平行光管光軸與分光計轉軸垂直。使目鏡中看到的水平和豎直的狹縫像均居中。
七、誤差分析:
在測量三棱鏡折射率實驗中,當調節分光計的平行光管光軸與望遠鏡光軸垂直於中心轉軸後,由實驗可知載物台平面的傾斜程度對最小偏向角的測量沒影響,但頂角的測量隨著載物台平面的傾斜程度不同,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八、實驗心得:
1、提高了我們綜合分析的能力,當面對一個問題時,首先要考慮怎樣解決,既而開始考慮解決的具體方法,在實驗前必須提前預習,把整個實驗的原理,流程和注意的事項掌握清楚,這才能保證你實驗既快又好的完成.在預習時要有目的,心中明白哪裡里是實驗的重點,哪裡是必須注意的問題.設計實驗步驟,並預測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實驗的每一個細節進行分析,盡可能的減小實驗誤差。這些都使我們初步培養了實驗的素質和能力。
2、培養了實驗中科學嚴謹的態度,尊重客觀事實,對待任何實驗都客觀認真仔細。實驗正式開始前,應該先清點下實驗儀器和材料,並對其進行檢查,以確保實驗順利進行.在動手前先將心中的實驗知識對照一起過一遍再開始動手。實驗過程更始需要很精細的態度和求實的態度。對每個步驟,每個細節都要留心。
3、養成了我們做事認真細致有耐心的習慣。在實驗中,你必須有耐心,因為實驗中每個變化都可能是細微的,必須集中精神才能去發現它,不可以急於求成。如果實驗數據與正確數據相差過大時,應該把整個實驗過程回想一下,對照每一步驟尋求問題所在,重新做一次。
4、悉了很多儀器的使用方法,在光學實驗室良好的環境和設備的情況下,我們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對很多儀器的調試、測量,以及如何減小實驗誤差等,都有了很明確的認識。我想,這在我們以後的實驗過程中會非常有用。
5、實驗老師們的耐心講解和對工作的認真態度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輔導我們實驗的每一位老師,對工作都極其認真,在實驗前,老師通常會給大家講解下實驗的注意事項,對於我們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都給予耐心的講解,而且,在我們實驗進行中和實驗結束後,老師們都啟發我們思考實驗的一些外延內容,這對我們將實驗所進行的內容跟課本密切聯系起來,將知識更充分地掌握。
九、試驗總結:
首先:光學試驗的儀器測量都十分精密,實驗中一個很小的環節都有可能導致試驗的失敗,以「應用全反射臨界角法測定三棱鏡的折射率」為例,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分光儀在進行本次實驗時已做過校正,因此時在測量時就應該注意,只能調節載物台傾斜度調節螺絲,而對於像平行光管傾斜度調節螺絲、望遠鏡傾斜度調節螺絲等就不應該再進行調節,否則將會導致實驗失敗。
第二:對於數據的處理,光學實驗也有較高的要求,數據不但要求准確度高,精確度也要高,而且通常要記錄多組數據,最後取平均。
第三:光學實驗的測量儀器在進行測量時,通常要求一個穩定的實驗環境,當有光源時,通常要在實驗開始前先打開光源,這樣在進行實驗時,光源已經達到穩定。對於「全息照相」,對環境的穩定性要求更高,實驗儀器都放在防震台上,在儀器排好光路後,要用手輕敲檯面,看光路是否改變,在進行曝光前,更是要求室內實驗人員不得大聲說話,因為聲波震動而引起的空氣密度變化都有可能導致實驗失敗,在裝片後還必須有一個使檯面上各元件自然穩定的時間,即使干涉條紋穩定下來了,時間也不得少於3分鍾。可以說這是我做過的六次實驗中對穩定性要求最高的實驗
第四:我始終認為做好實驗預習是最重要的,在作實驗前,通過預習,我們可以了解要做實驗的原理及要使用的儀器的使用方法,這樣在實驗之前就已對試驗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後在課堂上通過老師的講解,可以迅速掌握儀器的使用方法,這樣做起實驗來才會得心應手,同時也可以減少因不了解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而導致的實驗失敗,甚至是對儀器造成損壞,可以說做好實驗預習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九、參考文獻:
[1]、普通物理實驗3光學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述武、趙立竹等編
2008年版;
[2]、大學物理實驗 章世恆 主編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9 年1月 ;
[3]、大學物理實驗教程(第2版) 何春娟 主編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9年4月。
2. 大學物理論文的題目可以有哪些
參考題目:
1. 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相等的實驗驗證。
2. 談談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
3. 慣性系與非慣性系中物理學規律之間聯系的討論。
4. 生活中的慣性力,科里奧利力,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科里奧利效應。
5. 談談角動量守恆及其應用。
6. 質心參照系的利用。
7. 論述「嫦娥一號」奔月的主要過程及其其中的物理學原理。
8. 談談剛體中的打擊中心問題。
9. 談談冰箱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實現冰箱節能。
10. 論述汽車發動機與熱力學的關系。
11. 論述燃煤電廠效率提高的發展趨勢。
12. 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思考。
13. 熱力學第二定律及其思考。
14. 舉例說明永動機是不可能製成的。
15. 從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角度論述生命活動的本質。
16. 談談日常生活中的混沌現象。
17. 舉例說明樂器中的物理學。
18. 談談共振的應用及其危害。
19. 談談阻尼振動的應用及其危害。
20. 舉例說明多普勒效應及其應用。
21.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的結果及其思考。
22. 談談等厚干涉及其應用。
23. 談談偏振光的產生及其應用。
24. 全息照相在光學工程中的應用。
25. 物理與新技術(與自己的專業相結合,比如:「物理與航天技術」、「物理與光學技術」、「物理與發動機」 、「物理與生命活動」等)。
3. 大學物理學畢業論文
大學物理實驗論文
您的位置: 首頁>>網上選課>>注意事項
大學物理實驗論文
時間:2008-1-8 作者:xzsdwqz 來源: 點擊數:2999 回復數:0 加入收藏
大學物理實驗論文在即將結束的這個學期里,我完成了大學物理實驗(上)這門課程的學習.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的基礎,雖然在很多物理實驗中我們只是復現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的原理與結果,但這一過程與物理家進行研究分子和物質變化的科學研究中的物理實驗是一致的.在物理實驗中,影響物理實驗現象的因素很多,產生的物理實驗現象也錯綜復雜.老師們通過精心設計實驗方案,嚴格控制實驗條件等多種途徑,以最佳的實驗方式呈現物理問題,使我們通過努力能夠順利地解決物理實驗呈現的問題,考驗了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加深了我們對有關物理知識的理解.通過一學期的課程,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做大學物理實驗時,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高效率地完成實驗,達到良好的實驗效果,需要課前認真地預習,首先是根據實驗題目復習所學習的相關理論知識,並根據實驗教材的相關內容,弄清楚所要進行的實驗的總體過程,弄懂實驗的目的,基本原理,了解實驗所採用的方法的關鍵與成功之處;思考實驗可能用到的相關實驗儀器,對照教材所列的實驗儀器,了解儀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確操作步驟,特別是要注意那些可能對儀器造成損壞的事項.然後還要寫預習報告,預習報告能夠幫助我們順利完成實驗中的各項操作.在寫預習報告的時候,我們一般包括實驗目的,基本原理,實驗儀器,操作步驟,測量內容,數據表,預習思考題等.數據表與操作步驟密切相關,數據表中的欄目排列順序應與操作步驟的順序合理配合.這樣就可以隨時將數據按順序填入表中,也可以隨時觀察和分析數據的規律性.剛開始時我們不注意預習報告里的數據表格,將數據隨便的記錄在一張紙上,結果發現整理數據時會出現很多混亂和錯誤,尤其是數據比較多的時候,比如在做《用動力學共振法測固體材料的樣式彈性模量》實驗時,由於實驗前未提前設計好表格,數據記錄得很隨便,很亂,處理時很困難.後來汲取了教訓,在實驗前根據所要測的物理量和實驗步驟設計好數據表格,在實驗記錄時和處理數據時輕鬆了不少.實驗教會了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科學的實驗習慣.預習思考題,是加深實驗內容或對關鍵問題的理解,開發視野的一些問題,在實驗前認真地思考並回答這些問題,有助於提高實驗質量.對於不明白的問題或實驗原理中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跟自己的同學討論一下或查一下相關的資料,實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帶到課堂上問老師,只有把實驗中所有的地方都弄通弄透徹,才能達到實驗應有的效果.
預習是做實驗前必須的工作,但是做實驗的主要工作還是課堂操作.
課堂操作需要我們嚴格的遵守實驗的各項原則,要將儀器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以方便使用和確保安全,比如象高壓電源的輸出端鈕應該遠離操作者.經常需要操縱或調節的器件,應該放在便於操縱的位置上.一些電學實驗儀器部件較多,首先要把這些儀器部件一一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然後再連線.實驗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實驗儀器的操作要求來操作,所有儀器要調整到正確的位置和穩定的狀態,在安裝和調整儀器時還不能使用書本這些本身就不穩定的物品做墊塊,否則容易造成測量數據的分散性,影響實驗質量,並且容易在成實驗儀器的損壞.在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故障或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與理論上的現象不符,首先應認真思考並檢查實驗儀器使用以及線路連接是否正確,不正確的及時進行改正,若自己不能解決,應及時請老師來指導,切不可敷衍過關,草草了事.還有讀數,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尤其是對一些精度比較高的儀器,讀數一定要按照正確的讀數方法並且一定要細心.對於數據的紀錄,則要求我們要有原始的數據紀錄,它是記載物理實驗全部操作過程的基礎性資料.而且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認真地觀察實驗現象,並做如實的記錄.如果發現實驗現象與實驗理論不符合,或者測試結果出現異常,就應該認真檢查原因,並細心重做實驗.實驗完成後,應把所有的實驗儀器恢復到原位,並認真清理實驗台.
在實驗操作完成後,應認真地處理實驗數據.實驗數據是對實驗定量分析的依據,是探索,驗證物理規律的第一手資料.在系統誤差一定的情況下,實驗數據處理得恰當與否,會直接影響偶然誤差的大小.所以對實驗數據的處理是實驗復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這一學期中我們學到的處理數據的方法有:
1. 平均值法 取算術平均值是為減小偶然誤差而常用的一種數據處理方法.通常在同樣的測量條件下,對於某一物理量進行多次測量的結果不會完全一樣,用多次測量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是真實值的最好近似.
2. 列表法 實驗中將數據列成表格,可以簡明地表示出有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便於檢查測量結果和運算是否合理,有助於發現和分析問題,而且列表法還是圖象法的基礎.
列表時應注意:①表格要直接地反映有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一般把自變數寫在前邊,因變數緊接著寫在後面,便於分析.②表格要清楚地反映測量的次數,測得的物理量的名稱及單位,計算的物理量的名稱及單位.物理量的單位可寫在標題欄內,一般不在數值欄內重復出現.③表中所列數據要正確反映測量值的有效數字.
3. 作圖法 選取適當的自變數,通過作圖可以找到或反映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並便於找出其中的規律,確定對應量的函數關系.作圖法是最常用的實驗數據處理方法之一.
描繪圖象的要求是:①根據測量的要求選定坐標軸,一般以橫軸為自變數,縱軸為因變數.坐標軸要標明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稱及單位.②坐標軸標度的選擇應合適,使測量數據能在坐標軸上得到准確的反映.為避免圖紙上出現大片空白,坐標原點可以是零,也可以不是零.坐標軸的分度的估讀數,應與測量值的估讀數(即有效數字的末位)相對應.
這學期我們還學習了用電腦處理數據.用電腦處理數據方便快捷,可以節省不少時間,而且也比較清晰明了.但是用電腦處理的前提依然是我們對理論知識比較熟悉,而且實驗操作過程必須認真地完成,記錄的數據准確,有效.
撰寫實驗報告和進行問題討論等也是大學物理實驗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實驗報告是對我們的動手能力,寫作能力和總結能力的一種鍛煉,實驗報告也促進我們對實驗過程以及所得結論進行更深刻的思考.我們的實驗報告應包括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實驗現象以及對這些現象的解釋,實驗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實驗數據的記錄以及對數據進行計算並求得最終的結果,驗證跟理論值是否相符,誤差的大小,最終得出的結論,對實驗思考題進的討論以及討論的結果和對實驗進行的總結.一份認真的,高水平的實驗報告才算是為本次實驗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加強基礎,重視應用,開拓思維,培養能力,提高素質 "是大學物理試驗的指導思想;"加深學生對有關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實驗習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大學物理實驗的目的.學大學物理實驗這門課程,是對個人能力的一種鍛煉,它不但鍛煉了我們的細心,耐心,而且使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學習態度.這一學期物理實驗課程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但我也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比如做實驗速度很慢,下學期我們還將學習這門課程,我在以後的課程學習中一定要 注意慢慢改進.
4. 運用大學物理里的原理做的小發明
你可以根據麥克斯韋方程來做個交流發電機
5. 大學物理論文2000字 關於原子彈
原子物理學發展
相對論
質能方程
原子能的提出
原子能的實踐
發展原子彈的歷史和一些傳說(德國)
美國原子彈的發展和成功(建議到實施)
原子彈的後果(日本)
原子彈的發展
對世界和社會的影響
6. 晶閘管電動機的發明過程
電動機使用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這是不同於電流的磁效應的說法,現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明確把二者分開),發明這一原理的的是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1777年8月14日生於蘭格朗島魯德喬賓的一個葯劑師家庭。1794年考入哥本哈根大學,1799年獲博士學位。1801~1803年去德、法等國訪問,結識了許多物理學家及化學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學物理學教授,1815年起任丹麥皇家學會常務秘書。1820年因電流磁效應這一傑出發現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
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學院院長。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他曾對物理學、化學和哲學進行過多方面的研究。由於受康德哲學與謝林的自然哲學的影響,堅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長期探索電與磁之間的聯系。1820年4月終於發現了電流對磁針的作用,即電流的磁效應。同年7月21日以《關於磁針上電沖突作用的實驗》為題發表了他的發現。這篇短短的論文使歐洲物理學界產生了極大震動,導致了大批實驗成果的出現,由此開辟了物理學的新領域──電磁學。
1812年他最先提出了光與電磁之間聯系的思想。1822年他對液體和氣體的壓縮性進行了實驗研究。1825年提煉出鋁,但純度不高。在聲學研究中,他試圖發現聲所引起的電現象。他的最後一次研究工作是抗磁性。他是一位熱情洋溢重視科研和實驗的教師,他說:「我不喜歡那種沒有實驗的枯燥的講課,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是從實驗開始的」。因此受到學生歡迎。他還是卓越的講演家和自然科學普及工作者,1824年倡議成立丹麥科學促進協會,創建了丹麥第一個物理實驗室。1908年丹麥自然科學促進協會建立「奧斯特獎章」,以表彰做出重大貢獻的物理學家。1934年以「奧斯特」命名CGS單位制中的磁場強度單位。1937年美國物理教師協會設立「奧斯特獎章」,獎勵在物理教學上做出貢獻的物理教師。
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項重大的電發明。在這兩年之前,奧斯特已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普通羅盤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從中得到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裝置內,只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著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台電動機,是第一台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
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實際用途還非常有限,因為當時除了用簡陋的電池以外別無其它方法發電。
7. 大學物理論文範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物理;現狀分析;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文章根據農科類大學物理教學的現狀和教學改革的發展,從教學的幾個環節,提出了大學物理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改革的幾點想法,提出建議,以促進農科類大學物理在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效果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實現農科類院校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目的。
大學物理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和物質最基本最普遍的運動形式及其相互轉化規律的學科。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它的基本理論滲透到自然科學的很多領域,應用於生產技術的各個部門,它是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它包含經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學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應用等基本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各專業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和今後從事各種工作所需要的必備知識。因此,它是各個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1]。
在農科類各專業開設大學物理課的作用,一方面在於為學生較系統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礎,另一方面是使學生學會初步的科學的思維和研究問題的方法。這對開闊學生的思路、激發探索和創新精神、增強適應能力、提高人才的素質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學生今後在工作中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新的技術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大學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21世紀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將更高、更全面,這對我們的大學物理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但是,目前以農科類大學物理教學為例存在以下問題:
(1)大學物理教材的內容中,以經典物理為主,分為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和近代物理,內容各自獨立,彼此之間缺乏聯系,沒有形成統一的物理系統。教學內容大部分標題與中學類似,學生看到目錄後學習熱情和興趣銳減。
(2)經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比例極不平衡,經典物理部分佔物理教學內容的80%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20世紀以前的成果,沒有站在近代物理學發展的高度,用現代的觀點審視、選擇和組織傳統的教學內容。同時近代物理的內容非常少,特別是沒有反映20世紀後半個世紀以來物理學飛速發展的現代物理思想,使學生對近代物理知識知之甚少,與現代物理嚴重脫節,因此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3)教學手段落後,雖說現在有些老師已經用上了多媒體教學,但是總體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充分利用還遠遠不夠,未能充分體現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越性,對教學手段的改進也期待著進一步探索。
二、對大學物理教學內容改革的幾點想法
(1)從大學物理非物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出發,對農科類各專業採取不同側重點的教學,現在所用的教材,或是適合我們的短學時,又無配套的教學參考書,或是對農科類相關教學內容不足,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注重各部分知識的聯系,以近代物理學的發展為主導,完整而系統的講述物理學的基本內容。同時,教研室可以准備組織力量編寫一本少學時且適合農科類各專業學慣用的大學物理教學參考書,主要用於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提高把物理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的能力。
(2)添加近代物理內容,介紹當今物理學前沿的發展,如量子理論、相對論的時空觀等,啟發學生興趣,擴大學生的科學視野,開闊學生的思路。把近代科學技術成就和前沿課題的內容融入教材中,補充一些物理學與相關專業的交叉或補充的前沿的新發展內容,使學生在學習基本理論的同時了解現代科技發展的新信息、新動向。 (3)對經典物理部分進行處理,精選與現代科技、現代物理知識緊密聯系的內容,刪去陳舊部分,避免和中學物理的內容重復,將經典物理延伸至近代物理,增添新意。
(4)將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納入教材。如今科學技術越來越向交叉學科發展。因此,針對農科類各專業,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增加農業應用方面的內容,緊密聯系學生專業進行因材施教。
三、關於大學物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的想法
(1)注重應用,弱化計算。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是以物理理論和計算公式為主,要求學生會解題,而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則一掠而過。其實,學生對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不適應,導致對解題產生畏懼心理。因此在教學中不應以做題為目的,使學生陷入題海之中,而是要著重應用方面的教學,適當進行習題練習,重點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適當的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展學生的個性,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多媒體電子課件中,加入動畫、演示實驗、圖示說明和物理學的一些基本模型等,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增加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對學生動態認識和掌握物理概念有著重要的作用[2]。
(3)在考試方面,可改變現在的考試模式,採用多種考試方法結合。一方面閉卷筆試,採用試題庫考試,另一方面,採取書寫小論文、新想法等方式,加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減輕學生的壓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4)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物理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所以大學物理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學生通過大學物理實驗,增強了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良好的實驗素質。根據物理實驗室開放實驗的實踐經驗,實驗室向學生開放,給學生提供觀察和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觀看和操作實驗,從中體會物理學知識的奧秘。
四、展望
本文從大學物理的教學現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對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發展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由於物理學在不斷發展,教學思想也在不斷發展,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更是發展的。所以,大學物理任課教師必須既懂得物理理論又會動手作實驗,同時還要熟悉與農科各專業相關的前沿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要教學與科研並重,在熟悉教學的基礎對前沿科技進行研究,具有較高的教研能力,讓學生在學好大學物理的同時,對現代科技有一定的了解。教師應該在現有教學基礎上,不斷探索,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成為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
8. 急求一篇大學物理論文
液晶材料的分類、應用及其發展狀況
摘要
介紹了液晶材料的種類及其分類性能,論述
了液晶材料的應用和發展情況。
關鍵詞
液晶材料;介晶相;應用
1.液晶的簡介和分類
液晶是一些化合物所具有的介於固態
晶體的三維有序和無規液態之間的一種中
間相態,又稱作介晶相,是一種取向有序
流體,既具有液體的易流動性,又有晶體
的雙折射等各向異性的特徵。1888年奧地
利植物學家Reinitzer首次發現液晶,但直
到1941年Kargin提出液晶態是聚合物體系
的一種普遍存在狀態,人們才開始了對高
分子液晶的研究。近二十多年來液晶材料
獲得迅速的發展,這是因為液晶材料的光
電效應被發現,因此被廣泛地應用在需低
電壓和輕薄短小的顯示組件上,因此它一
躍成為一熱門的科學研究及應用的主題,
目前已被廣泛使用於電子表、電子計算器
和計算機顯示屏幕上,液晶逐漸成為顯示
工業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液晶高分子
的大規模研究工作起步更晚,但目前已發
展為液晶領域中舉足輕重的部分。如果說
小分子液晶是有機化學和電子學之間的邊
緣科學,那麼液晶高分子則牽涉到高分子
科學、材料科學、生物工程等多門科學,而
且在高分子材料、生命科學等方面都得到
了大量應用。
1.1溶致型液晶
有些材料在溶劑中,處於一定的濃度
區間內會產生液晶,這類液晶我們叫它溶
致液晶。
如可以利用溶致型液晶聚合物的液晶
相的高濃度低黏度特性進行液晶紡絲制備
強度高模量的纖維。溶致型液晶材料廣泛
存在於自然界、生物體中,與生命息息相
關,但在顯示中尚無應用。
1.2熱致型液晶
熱致型液晶分子會隨溫度上升而伴隨
一連串相轉移,即由固體變成液晶狀態,最
後變成等向性液體,在這些相變化的過程
中液晶分子的物理性質都會隨之變化,如
折射率、介電異向性、彈性系數和粘度等。
在熱致型液晶中,又根據液晶分子排
列結構分為三大類:近晶相、向列相和膽
甾相。
1.2.1近晶型液晶
近晶相除有沿分子長軸的取向有序
外,有一個沿某一方向的平移有序,近晶
型液晶在所有液晶聚合態結構中最接近固
體晶體,通常含有C=N或者N=N鍵及苯
環結構,分子是廠棒狀。目前各近晶相中
的手性近晶C相,即鐵電相引起人們廣泛
興趣。鐵電液晶具備向列相液晶所不具備
的高速度(微秒級)和記憶性的優異特
征,它們在最近幾年得到大量研究。
1.2.2向列型液晶
向列相僅有沿分子長軸的取向有序,
液晶分子呈棒狀形剛性部分平行排列,該
種液晶分子運動自由度大,是流動性最好
的液晶,此類型液晶的粘度小,應答速度
快,是最早被應用的液晶,普遍地使用於液
晶電視、筆記本電腦以及各類型顯示元件
上。
1.2.3膽甾型液晶
這類液晶大都是膽甾醇的衍生物,膽
甾醇本身無液晶性質,而它的衍生物均具
有液晶特性,次類型液晶是由多層相列型
液晶堆積所形成,為向列相液晶的一種,也
可以稱為旋光性的向列相液晶,因分子具
有非對稱碳中心,所以分子的排列呈螺旋
平面狀的排列,面和面之間為相互平行,而
分子在各平面上為向列相。
2.液晶的應用及發展狀況
2.1液晶材料在顯示器的應用
回顧液晶的發展史可以發現,盡管液
晶早在19世紀60年代已經被發現,然而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雖然液晶的許多有
價值的現象早被揭露,但液晶始終只是實
驗室中的珍品而已。只有當液晶被用於顯
示器開始,它的研究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動
力。在這最近的幾十年時間里液晶顯示器
有了長足的進步,目前液晶顯示器已是整
個領域中的佼佼者,只要稍加留意,不難發
現市場上用液晶顯示器的儀器儀表、計算
器、計算機、彩色電視機等不僅品種越來越
多,而且顯示品質亦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
便宜。
目前,各種形態的液晶材料基本上都
用於開發液晶顯示器,現在已開發出的各
種向列相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雙
(多)穩態液晶、鐵電液晶和反鐵電液晶
顯示器等。而在液晶顯示中,開發最成
功、市場佔有量最大、發展最快的是向列
相液晶顯示器。按照液晶顯示模式,常見
向列相顯示就有T N(扭曲向列相)模
式,H T N(高扭曲向列相)模式、S T N
(超扭曲向列相)模式、T F T(薄膜晶
體管)模式等。其中TFT模式是近10年
發展最快的顯示模式。
9. 大學物理論文
這是我們老師給的參考題目,至於資料網路一下就可以了。
參考題目:
1. 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相等的實驗驗證。
2. 談談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
3. 慣性系與非慣性系中物理學規律之間聯系的討論。
4. 生活中的慣性力,科里奧利力,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科里奧利效應。
5. 談談角動量守恆及其應用。
6. 質心參照系的利用。
7. 論述「嫦娥一號」奔月的主要過程及其其中的物理學原理。
8. 談談剛體中的打擊中心問題。
9. 談談冰箱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實現冰箱節能。
10. 論述汽車發動機與熱力學的關系。
11. 論述燃煤電廠效率提高的發展趨勢。
12. 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思考。
13. 熱力學第二定律及其思考。
14. 舉例說明永動機是不可能製成的。
15. 從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角度論述生命活動的本質。
16. 談談日常生活中的混沌現象。
17. 舉例說明樂器中的物理學。
18. 談談共振的應用及其危害。
19. 談談阻尼振動的應用及其危害。
20. 舉例說明多普勒效應及其應用。
21.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的結果及其思考。
22. 談談等厚干涉及其應用。
23. 談談偏振光的產生及其應用。
24. 全息照相在光學工程中的應用。
25. 物理與新技術(與自己的專業相結合,比如:「物理與航天技術」、「物理與光學技術」、「物理與發動機」 、「物理與生命活動」等)。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10. 誰有一篇關於物理小發明的論文急 謝謝
(1)電功率(師生共同討論下列的內容) ①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字母P來表示。 ②意義: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電功率等於電壓與電流的乘積。(注意:上述兩個公式適用於任何電路) ④單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 l千瓦=1000瓦。 ⑤導出計算電功的另一公式W=Pt和電功的單位干瓦時。 W=Pt=l千瓦×I時=1千瓦時 =1000瓦×3600秒=3.6×106焦。 ⑥例題(本節課本上的〔例題〕):通過該例題的講評,向學生強調要正確使用W=Pt這個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單位。公式與單位: W=Pt W=Pt 焦瓦秒 千瓦·時干瓦時 可再做一些W=Pt的口頭練習 (2)額定功率 手拿一個「220V40W」的燈泡提問:通常我們說這是一隻4D瓦的燈泡,那是一把60瓦的電烙鐵,是什麼意思? ①演示實驗 告訴學生實驗目的:研究燈泡的亮度跟電壓的關系。 介紹實驗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的電路。 讓學生觀察:兩表的示數和燈泡的亮度。 實驗過程:a.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5伏, 在下表中記錄U、I讀數和燈泡的亮度。 b.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伏,記錄。 C.移動滑片P,使表的成數為2.8伏,記錄。 實驗記錄 ②師生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並小結如下: a.在不同的電壓下,同一個用電器的電功率不是一樣大,燈泡消耗的功率可由P=UI來計算。 b、燈泡的亮度由它實際消耗的電功率決定。燈泡越亮,表明其消耗的電功率越大。C.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為了使用電器正常工作,應使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d.每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只有一個,而實際功率有許多個,我們平常說這是一個40瓦的燈泡,指的是這個燈泡的額定功率是40瓦。 e.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關系: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容易被燒壞。 ③教師出示一個「220V40W」的燈泡和銘牌,讓學生觀察,然後掛出有銘牌的小黑板,介紹燈泡上的標志和銘牌的意義。最後讓學生看書上的一些電器設備的功率。 3.小結:略。 4.布置作業:(1)課本本節的練習3、4。 (2)預習下節實驗。(預習題抄在小黑板上。) 預習題: 1.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2.必須測出哪些物理量?實驗的原理是什麼? 3.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4.實驗中為什麼要用滑動變阻器?它和燈泡應如何連接? 5.怎樣組成電路?請畫出實驗電路圖。 6.怎樣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7.在什麼條件下測出的功率才是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四)說明 l、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對這些不易分清,通過演示實驗來講解,比較直觀,學生易於接受。在這里主要是講清概念,不要急於進行較復雜的計算。 2.布置學生預習下節課的實驗,一是為了復習鞏固電功率的概念,二是為下節課順利實驗做好准備。 3.對於較好的學生可布置他們課後推導對純電阻電路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