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奧巴EM1 配12-40可以拍出這種虛化效果嗎
可以 用40的焦段,靠近些光圈開到最大 不過 色彩需要後期調整 可能你拍出來的沒想像中的好看
B. 我一直糾結奧林巴斯EM1和徠卡TYP113 、還有索尼A6000配蔡司16-80鏡頭。這三款不知道
資金足夠那一定是萊卡,那是信仰層面的東西,論畫質也確實無可挑剔,a6000配套的蔡司是16-70,這內台相機是性能取向的,容對焦能力尤其出色,畫質猶豫像素很高細節會比較豐富,高感畫質就會弱於113了,蔡司鏡頭的解析度色彩都是第一梯隊的,完全不用擔心。em1就不是很推薦了,當年才推出的時候當然是個相當牛的相機,但是時過境遷,em1的性能在現在看來已經不是那麼耀眼,無非就是5軸防抖和對焦速度,而且猶豫m43感測器的體積限制,在畫質上與前兩者是有差距的,奧林巴斯的相機目前em5mark2才是最值得選擇。其實有一萬多的預算可以買a7加一個蔡司2470了,全畫幅的感測器面前113再是萊卡也比不上…
C. 奧林巴斯em1跟索尼畫質哪個好
索尼。不過奧林巴斯直出色彩好一些。
D. 新OMD機器畫質是不是應該比em1強一點
據說EM1已經證實了CMOS是松下的,不是SONY的。也就是和EM5其實不是一塊底了。非常有可能的是EM6沿用了EM1的底,保持EM5的機身,加上WIFI等新東西,提高EVF~
E. 請教:EPM2,EM1、EM10直出能調出EP1的色彩效果嗎
俺有epm2,
自動白平衡基本可信,
但色彩偏向"小清新"一路,
此外預設銳度很內高,
拍片減-1-2,
後期很容易調容回來。EP1色彩比較厚重,
這是俺還在用它的原因-------前題光線要夠,
也不可欠曝。多用自定白平衡(俺設在Fn鍵),
比A-2,
G+1那些改動靠譜。廠家的色彩處理沒那麽不濟的,
問題都出在白平衡及曝光。有兩台電池通用,
色彩風格不同的相機,
應該高興才對呀
F. 要買微單相機,什麼牌子好,說說他們的質量跟色彩吧
1、微單品牌主要有9個,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富士、奧林巴斯、賓得、適馬和三星;
2、微單感測器最小的是尼康J/V和賓得Q,而感測器是數碼成像的重要核心,對畫質有要求的,不建議尼康J/V和賓得Q(但尼康的連拍最快賓得的小巧著名賓得Q是手掌機)。
3、感測器寬容度和動態范圍最差的是三星,不建議三星(三星么有強項,但外表樣子不錯);
4、微單對焦速度最爛的是佳能M,不建議佳能(但佳能的人像色彩還原最好);
5、微單中直出色彩比較差的是松下,如果不懂後期,不建議松下(但松下的對焦最快);
6、微單中低感畫質驚艷高感畫質驚悚後期要求極高的是適馬,如果攝影新手,不建議適馬(但適馬的低感畫質超越單反);
7、微單中體積比較大的是賓得K01(畫質很好),如果對體積敏感,不建議K01(但K01的鏡頭支持最好,可以使用全部賓得鏡頭);
8、微單中價格比較貴的是富士(畫質很好),如果對價格敏感,不建議富士(但富士色彩最好,膠片模式天下無雙);
9、剩下只有奧巴和索尼了。奧巴對焦更快直出更好,索尼虛化更強畫質更好。
10、樓主選擇了三星和索尼,建議放棄三星(雖然長得不錯,但感測器比較差,而且自動白平衡不太准,出片偏藍)。
11、索尼三個中,5N最早出(已經停產,不容易買到了。其實畫質是最好的,但對焦速度比後面兩個慢些),5R居中(也停產了,5R比5N加入了相位對焦即相位+反差對焦,5N是全部反差對焦的,相位對焦更快,反差對焦更准,故5R的對焦比5N快一些些),5T現在當市,5T和5R在操控及成像方面是一樣的,但5T加入了WIFI等網路功能,可玩性高一些。
12、奧巴和索尼相比,奧巴的解析度更高,出片銳度更高,色彩很漂亮;索尼的感測器面積大,寬容度和色彩深度最好,沒有之一。但索尼的自家鏡頭不好,如果用蔡司鏡頭(價格比較貴),畫質有明顯提高。如果僅用套頭不做後期處理的,奧林巴斯EPL5或者EM5很不錯(奧巴藍非常著名),奧林巴斯EM1非常好(但比較貴,么有性價比)。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G. 奧林巴斯E-M1與pan-f的相機那一個好好在那裡
奧林巴斯PEN-F更好。
1、評判數碼相機的優劣,主要看感測器、鏡頭、圖像處理器和操控四項指標;
2、奧巴EM1和PEN-F均使用索尼研發的IMX269型4/3Live MOS感測器,其中EM1感測器有效像素是1600萬,PEN-F感測器有效像素2000萬。根據國際最權威的第三方感測器評測機構法國Dxo Mark實驗室評測,EM1總分73分,其中色彩深度(記錄顏色的能力)23bits、動態范圍(記錄從黑到白的灰階能力)12.7Evs、可用高感(弱光成像能力)757iso;PEN-F感測器總分74分,其中色深23.1bits、動態12.4Evs、可用高感894iso。PEN-F感測器的得分更高。更重要的是PEN-F在增加像素值、提高解析度的同時,高感成像比EM1更好,信噪比指標更優秀;
2、鏡頭。微單可換鏡頭,兩款相機是同樣卡口,一樣;
3、圖像處理器。都搭載搭載TruePic VII處理器,一樣;
4、操控。參數上差別不大,但pan-f使用的是增強型五軸防抖,是EM1普通五軸防抖的改進型,並且具備更先進的高像素像素位移技術,特別是具備0.044秒最短快門時滯,比EM1強很多,PEN-F操控更好。此外PAN-F支持4K視頻,EM1視頻只有720P規格;
5、至於外觀,見仁見智,沒有標准。
H. 要買微單相機,什麼牌子好,說說他們的質量跟色彩吧
1、微單品牌主要有9個,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富士、奧林巴斯、賓得、適馬和三星;
2、微單感測器最小的是尼康J/V和賓得Q,而感測器是數碼成像的重要核心,對畫質有要求的,不建議尼康J/V和賓得Q(但尼康的連拍最快賓得的小巧著名賓得Q是手掌機)。
3、感測器寬容度和動態范圍最差的是三星,不建議三星(三星么有強項,但外表樣子不錯);
4、微單對焦速度最爛的是佳能M,不建議佳能(但佳能的人像色彩還原最好);
5、微單中直出色彩比較差的是松下,如果不懂後期,不建議松下(但松下的對焦最快);
6、微單中低感畫質驚艷高感畫質驚悚後期要求極高的是適馬,如果攝影新手,不建議適馬(但適馬的低感畫質超越單反);
7、微單中體積比較大的是賓得K01(畫質很好),如果對體積敏感,不建議K01(但K01的鏡頭支持最好,可以使用全部賓得鏡頭);
8、微單中價格比較貴的是富士(畫質很好),如果對價格敏感,不建議富士(但富士色彩最好,膠片模式天下無雙);
9、剩下只有奧巴和索尼了。奧巴對焦更快直出更好,索尼虛化更強畫質更好。
10、樓主選擇了三星和索尼,建議放棄三星(雖然長得不錯,但感測器比較差,而且自動白平衡不太准,出片偏藍)。
11、索尼三個中,5N最早出(已經停產,不容易買到了。其實畫質是最好的,但對焦速度比後面兩個慢些),5R居中(也停產了,5R比5N加入了相位對焦即相位+反差對焦,5N是全部反差對焦的,相位對焦更快,反差對焦更准,故5R的對焦比5N快一些些),5T現在當市,5T和5R在操控及成像方面是一樣的,但5T加入了WIFI等網路功能,可玩性高一些。
12、奧巴和索尼相比,奧巴的解析度更高,出片銳度更高,色彩很漂亮;索尼的感測器面積大,寬容度和色彩深度最好,沒有之一。但索尼的自家鏡頭不好,如果用蔡司鏡頭(價格比較貴),畫質有明顯提高。如果僅用套頭不做後期處理的,奧林巴斯EPL5或者EM5很不錯(奧巴藍非常著名),奧林巴斯EM1非常好(但比較貴,么有性價比)。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I. 在全畫幅覆蓋到微單和DC的現在,強悍的奧林巴斯無反em1(機身加12-40 2.8鏡頭)以一萬出頭
這個問題也問了我來自已源好久,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買EM10+松下25F1.4頭,估計所有選反奧巴或松下的第一肯定是喜歡色彩,全幅的索尼價格也差不多為什麼偏偏有人選奧巴,除了鏡頭陣營更多我想是色彩!考濾到我拍人像特定的機會並不多,因為身邊沒有很漂亮的美媚給你化個裝跟你到戶外去拍特寫,所以全幅人像虛化效果好被我排除了,寬容度4/3也沒我想的哪么差,大部分場景還是可以應對的,價格EM1套機1W3左右的確有點讓人出不了手,鏡頭重大沒了便攜的義意,綜合考濾買了出片品質機乎一樣的EM10,鏡頭25F1.4也沒讓人失望,人像半身和小境的虛化還是相當不錯,這組合也應對了生活中大多數場合,所以暫時也沒想過要入別的頭!唯一想過入的是奧巴60F2.8微!
J. 請教一下,想入手一微單,糾結於奧巴的EM1、EM5、EM10,主要喜愛風景(雲天樹)、建築靜物、細節描寫,等
如果像上面所列,主要用於拍攝風景建築等靜態對象,則用EM10或EM5代替EM1是可行的,因為在畫質上雖然比其它兩台稍好,但並不存在質的優勢,而5和10之間的畫質也沒有高下之別。
奧林巴斯的OMD系列突出的是「速度」主旨,不僅是對焦速度、連拍速度、高速快門和閃光同步速度,機身設計和布鍵思路都是處處以高速操作體驗為優先。雖然你在上面沒有列出與速度有關的拍攝題材(比如街頭攝影或動物攝影),我也不能判斷你現在或未來的攝影興趣就一定不需要這樣的抓拍工具,但是在消費OMD機身的時候,一定是會有相當一部分資金花在了這個特點上的。
OMD-EM1、5、10是三個比較分明的操控體驗層級。5和10的區別在於耐環境性上,5有防塵防滴濺,10沒有。所以這個和用戶的操作風格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是那種一遇到毛毛雨就收相機的謹慎的愛惜器材的用戶,則可以選擇10,而5的用戶就無需特別顧慮這些。另外因為機身尺寸和重量也稍有區別,5的手感相對於10要稍稍好一點。10有wifi和NFC,更多地傾向娛樂化和易分享性。
12-40是M43系統中特別優秀的標准變焦鏡頭,和OMD機身搭配十分協調(尤其是EM1),既然你十分中意這枚鏡頭,那麼就不必再多考慮其它系列的機身,首要事情是看看能否提高預算直接入EM1(花錢消心結),退一步正如你所說,在5和10之間選擇一個,考慮一下自己的用途和操作風格就應該知道怎麼選了。
選購相機其實是一個很個性化的行為,一定要機身和鏡頭的特點與具體使用者的特點相匹配,才好討論性價比的問題。如果能明確自己的審美需求、清楚擅長的視角和題材、了解自己拍攝節奏的快慢等個性化的問題,那就很容易找到能服從這種個性的具有相應特點的相機和鏡頭。所以,要麼進一步細化自己的需求和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機型,要麼為不清楚這些問題而用更高的代價購入各方面都是體系裡最好最快最強的功能全面的旗艦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