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網路是什麼原理發明的

網路是什麼原理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0-12-20 19:33:19

① 人們根據什麼發明什麼

1、人類根據螢火蟲發明了人工冷光。

拓展資料:

仿生學

仿生學是一門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利用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製機械或各種新技術的學科。

仿生學一詞是1960年由美國斯蒂爾根據拉丁文「bios(生命方式的意思)」和字尾「nlc(『具有……的性質』的意思)」構成的。這個詞語大約從1961年才開始使用。

某些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仿生學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例如關於信息接受(感覺功能)、信息傳遞(神經功能)、自動控制系統等,這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給了很大啟發。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游泳時能使身體表面不產生紊流)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

又比如,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一般歸類為害蟲,可是蒼蠅的楫翅是天然導航儀。而且,它的眼睛是一種「復眼」,由300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

仿生學也被認為是與控制論有密切關系的一門學科,而控制論主要是將生命現象和機械原理加以比較,進行研究和解釋的一門學科。

參考資料:仿生學-網路

② WiFi的發明原理是什麼

無線信號的傳輸

③ 發明原理什麼意思

我認為是發明出來的東西所符合的科學理論依據才叫發明原理,比如自行車的三角架的設計原理就是力學原理中的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

④ 40個發明原理的內容是什麼

阿奇舒勒對大量的專利進行了研究、分析和總結,提煉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這40個發明原理,原理是獲得沖突解所應遵循的一般規律。TRIZ主要研究技術與物理兩種沖突。技術沖突是指傳統設計中所說的折中,即由於系統本身某一部分的影響,所需要的狀態不能達到。物理沖突是指一個物體有相反的需求。TRIZ引導設計者挑選能解決特定沖突的原理,其前提是要按標准參數確定沖突,然後利用39×39條標准沖突和40條發明創造原理解決沖突。
1.分割原則

a.將物體分成獨立的部分。

b.使物體成為可拆卸的。

c.增加物體的分割程度。

2.拆出原則
從物體中拆出"干擾'部分("干擾"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與上述把物體分成幾個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這里是要把物體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

3.局部性質原則
a.從物體或外部介質(外部作用)的一致結構過渡到不一致結構。

b.物體的不同部分應當具有不同的功能

c.物體的每一部分均應具備最適於它工作的條件。

4.不對稱原則
a.物體的對稱形式轉為不對稱形式。

b.如果物體不是對稱的,則加強它的不對稱程度,

5.聯合原則
a.把相同的物體或完成類似操作的物體聯合起來,

b.把時間上相同或類似的操作聯合起來.

例:雙聯顯微鏡組;由一個人操作,另一個人觀察和記錄。

6.多功能原則
一個物體執行多種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體。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時作為拉力器(蘇聯發明證書187964)。

7.'瑪特廖什卡'原則
a.一個物體位於另一物體之內,而後者又位於第三個物體之內,等等。

b.一個物體通過另一個物體的空腔。

8.反重量原則
a.將物體與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體結合以抵消其重量。

b.將物體與介質(最好是氣動力和液動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9.預先反作用原則
如果按課題條件必須完成某種作用,則應提前完成反作用。

例:杯形車刀車削方法是:在車削過程中車刀繞自己的幾何軸轉動。其特徵是為了防止產生振動,應預先向杯形車刀施加負荷力,此力應與切削過程中產生的力大小相近,方向相反" (蘇聯發明證書~536866)

⑤ 電話靠什麼原理發明的

電話是由貝爾發明的 電話是通過電信號雙向傳輸話音的設備。也是固定電話的一種(圖為老式電話) 歷史上對電話的改進和發明包括:碳粉話筒,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近年來的新技術包括,ISDN,DSL,模擬行動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等。 這一行業通常分為電話設備製造商和電話網路運營商。在歷史上,網路運營商通常都擁有全國性的壟斷。近年來,隨著全球電信市場的開放和整合以及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多家運營商在同一市場競爭的局面。例如,貝爾系統,即AT&T的下屬公司曾擁有美國電話市場的80%。1984年,由於美國司法部反壟斷訴訟,貝爾系統被迫分割成多個獨立的地方貝爾公司。 另說明一下「 電話 」這個詞語的由來: 「電話」是日本人生造的漢語詞,用來意譯英文的telephone。當初中國人對這個英文詞採取了音譯,譯作「德律風」。在一段時期內,「電話」和「德律風」兩種叫法通用。但後來,「德律風」這種叫法終於消失。由於本世紀初年,一群在日本的紹興籍留學生曾聯名給家鄉寫回一封長信,其中詳細介紹了日本的近代化情形,魯迅也列名其中。信中說到「電話」 時,特意注釋道:「以電器傳達言語,中國人譯為『德律風』,不如電話之切。」所以,以後就叫「電話」了。 1793年,法國 查佩兄弟倆在巴黎和里爾之間架設了一條230千米長的接力方式傳送信息的托架式線路。這是一種由16個信號塔組成的通信系統。信號機由信號員在下邊通過繩子和滑輪,操縱支架的不同角度,表示相關的信息。當時,法國和奧地利正在作戰,信號系統只用一個小時就把從奧軍手中奪取埃斯河畔孔代的勝利消息傳到巴黎。以後,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德國及俄國等也先後建立了這樣的通信系統。據說查佩兩兄弟之一是第一個使用「電報」這個詞的人。 歐洲對於遠距離傳送聲音的研究始於17世紀。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羅伯特·胡克首先提出了遠距離傳送話音的建議。而在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信息的辦法,並且把這種通信方式稱為—Telephone,一直延用至今。 1832年,美國醫生傑克遜在大西洋中航行的一艘郵船上,給旅客們講電磁鐵原理,旅客中41歲的美國畫家莫爾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當時法國的信號機體系只能憑視力所及傳訊數英里,莫爾斯夢想著用電流傳輸電磁信號,瞬息之間把消息傳送到數千英里之外。從此以後,莫爾斯的生活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莫爾斯從在電線中流動的電流在電線突然截止時會迸出火花這一事實得到啟發:如果將電流截止片刻發出火花作為一種信號,電流接通而沒有火花作為另一種信號,電流接通時間加長又作為一種信號,這三種信號組合起來,就可以代表全部的字母和數字,文字就可以通過電流在電線中傳到遠處了。1837年,莫爾斯終於設計出了著名的莫爾斯電碼,它是利用「點」、「劃」和「間隔」的不同組合來表示字母、數字、標點和符號。1844年5月24日,在華盛頓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里,莫爾斯親手操縱著電報機,隨著一連串的「點」、「劃」信號的發出,遠在64公里外的巴爾的摩城收到由「嘀」、「嗒」聲組成的世界上第一份電報

⑥ 電腦是根據什麼原理發明的

計算機(Computer)全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和軟體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常見的型號有台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的。1946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最初的計算機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於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麼大,後逐步發展。 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氣工程學院製造的,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5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這個說法被計算機基礎教科書上普遍採用,事實上在1973年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應該是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貝瑞(Clifford E. Berry ,1918-1963)於1939年10月製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ENIAC」的研究小組中的一個叫莫克利的人於1941年剽竊了約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並在1946年時,申請了專利。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過來。(具體情況參閱網路----「約翰·阿坦那索夫」詞條,希望大家記住ABC和約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後的教科書能夠修改這個錯誤)。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坦那索夫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授予約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獎項----「國家科技獎」。

⑦ 無線電話是誰發明的因為什麼原理啊

移動通信技術可以說從無線電通信發明之日就產生了。1897年,M·G·馬可尼回所完成的無線通答信試驗就是在固定站與一艘拖船之間進行的,距離為18海哩。而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始於上世紀20年代,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35年前,誰也無法想像有一天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電話,被連接到這個世界。如今,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進行通訊,智能手機更如同一款隨身攜帶的小型計算機,通過3G等移動通訊網路實現無線網路接入後,可以方便的實現個人信息管理及查閱股票、新聞、天氣、交通、商品信息、應用程序下載、音樂圖片下載等。
相關技術
衛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或衛星轉發器的微波通信。衛星通信可以在大面積范圍內進行高質量的通信,已經成為全球遠距離和洲際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70年代後期出現的蜂窩式行動電話系統,是無線電話的重大發展,迅速在世界各國投入使用。90年代人們提出了覆蓋整個地球的低地球軌道衛星行動電話系統,把行動電話系統的基站設。

⑧ WiFi的發明人是誰原理呢

Wi-Fi是IEEE定義的無線網技術,在1999年IEEE官方定義802.11標準的時候,IEEE選擇並認定了發明的無線網技術是世界上
最好的無線網技術,因此CSIRO的無線網技術標准,就成為了2010年Wi-Fi的核心技術標准。
Wi-Fi技術由澳洲政府的研究機構CSIRO在90年代發明並於1996年在美國成功申請了無線網技術專利。( US Patent Number
5,487,069)發明人是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Dr John O'Sullivan領導的一群由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組成的研究小組 。
IEEE
曾請求澳洲政府放棄其Wi-Fi專利讓世界免費使用Wi-Fi技術,但遭到拒絕。
澳洲政府隨後在美國通過官司勝訴或庭外和解,收取了世界上幾乎所有電器電信公司(包括蘋果,英特爾,聯想,戴爾,AT&T,索尼,東芝,微軟,宏
碁,華碩,等等)的專利使用費

Wi-Fi被澳洲媒體譽為澳洲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科技發明,其發明人John
O'Sullivan被澳洲媒體稱為」Wi-Fi之父「並獲得了澳洲的國家最高科學獎和全世界的眾多贊譽,其中包括歐盟機構,歐洲專利
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頒發的European Inventor Award 2012
,即2012年歐洲發明者大獎。

閱讀全文

與網路是什麼原理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