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科學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明是在玩耍中產生的有那幾位啊
門 捷 列 夫 元素周期律的發現 1867年,俄國彼德聖堡大學里來了一個年輕的化學教授,他就是門捷列夫。身為化學教授的門捷列夫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實驗室度過,而是將自己關在書房裡。手裡總捏著一副紙牌,顛來倒去,整好又打亂,亂了又重排。不邀牌友,也不去上別人家的牌桌。 兩年後的一天,俄羅斯化學會專門邀請專家進行一次學術討論。學者們有的帶著論文,有的帶著樣品,只有門捷列夫兩手空空,學術討論進行了三天,三天來討論會場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只有門捷列夫一個人一直一言不發,只是瞪著一雙大眼睛看,豎起耳朵聽,有時皺皺眉頭想想。 眼看討論就要結束了,主持人躬身說道:「門捷列夫先生,不知可有什麼高見?」門捷列夫也不說話,起身走到桌子的中央,右手從口袋裡取出,隨即一副紙牌甩在桌子上,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門捷列夫愛玩紙牌,化學界的朋友已早有所聞,但總不至於鬧到這種地步,到這么嚴肅的場合來開玩笑吧? 只見門捷列夫將那一把亂紛紛的牌捏在手裡,三下兩下便整理好,並一一亮給大家看。大家這時才發現這並不是一副普通的撲克,每張牌上寫的是一種元素的名稱、性質、原子量等,共63張,代表著當時已發現的63種元素。更怪的是,這副牌中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 門捷列夫真不愧為玩紙牌的老手,一會兒功夫就在桌子上列成一個牌陣:豎看就是紅、橙、黃、綠、青、藍、紫分別各一列,橫看那七種顏色的紙牌就像畫出的光譜段,有規律地每隔七張就重復一次。然後門捷列夫口中念念有詞地講著每一個元素的性質,滾瓜爛熟,如數家寶。周圍的人都傻眼了。他們在實驗室里鑽了十年、幾十年,想不到一個年輕人玩玩紙牌就能得出這番道理,要說不服氣吧,好象有理,要說真是這樣,又有些不甘心。 這時一直坐在旁邊觀看的門捷列夫的老師鬍子氣得撅起來了,一拍桌子站起來,以師長的嚴厲聲調說道:「快收起你這套魔術吧,身為教授、科學家,不在實驗室里老老實實地做實驗,卻異想天開,擺擺紙牌就要發現什麼規律,這些元素難道就由你這樣隨便擺布嗎?……」老人越說越激動,一邊還收拾東西准備離去,其他人見狀也紛紛站起,這場討論就這樣不了了之。 門捷列夫堅信自己是對的,回家後繼續推著這副紙牌,遇到什麼地方接連不上時,他就斷定還有新元素沒被發現,他就暫時補一張空牌,這樣他一口氣預言了11種未知元素,那副牌已是74張。這就是最早的元素周期表。 在隨後的幾年中,門捷列夫預言的11種元素陸續被發現,乖乖地住進他的元素周期表,特別是後來發現的氦、氖、氬、氪、氙和氡又給元素周期表增加了新的一族。元素世界一目瞭然,它就像一幅大地圖,以後化學的研究就全靠這幅指南圖了。 牛 頓 少年時代的牛頓不像高斯、維納那樣,從小就顯露出引人注目的科學天才;也不像莫扎特那樣表現了令人驚嘆的藝術稟賦。他跟普通人一樣,輕松愉快地度過了中學時代。 如果說他和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他的動手能力相當強。他做過會活動的水車;做過能測出准確時間的水鍾;還做過一種水車風車聯動裝置,它使風車可以在無風時藉助水力驅動。 15歲那年,一場罕見的暴風雨侵襲英格蘭。狂風怒吼,牛頓家的房子直晃悠,就像要倒了似的。牛頓為大自然的威力迷住了,不禁想測驗颶風的力量。他冒著狂風暴雨來到後院,一會兒逆風跑,一會兒順風跳。為了接受更多的風力,他索性敞開斗篷向上跳躍,認准起落點,仔細量距離,看狂風把他吹出多遠。 1661年牛頓考上了劍橋大學,盡管在中學里是個優等生,可是劍橋大學集中了各地的尖子學生,他的學習成績趕不上別人,特別是數學的差距更大。但是他並不氣餒,就像他少年時代喜歡思考問題一樣,踏踏實實地學習,直到透徹地理解為止。 在大學的頭兩年裡,他除學習算術、代數、三角外,還認真學習了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彌補了過去的不足。他又鑽研笛卡兒的《幾何學》,熟練地掌握了坐標法。這些數學知識,為牛頓後來的科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年後,他從劍橋大學畢業了。1666年的一天,牛頓請母親和弟妹到自己房間里來。房間里黑洞洞的,只從窗子的一個小孔中透過一線陽光,在牆上照出一個白色的光點。牛頓讓他們注意看牆上的光點。他手裡拿著自製的三棱鏡,放在光線入口處,使光折射到對面牆上,光點附近突然映出一條瑰麗的綵帶。這條綵帶同雨後晴空中出現的彩虹一樣,由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七種顏色組成。牛頓和自己的親人共同觀賞了人工復現的自然景象。後來,牛頓又用第二個三棱鏡把七種單色光合成白光。他用白光分解實驗宣告了光譜學的誕生。
❷ 科學家在玩中發明的故事
科學家列文虎克在玩鏡片中中發明了顯微鏡。
列文虎克的專工作是看守大門,並定時屬到鍾樓去敲鍾。這份工作相當清閑,他待著沒事,就一邊看門,一邊磨起了鏡片.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來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
❸ 古代發明家在玩耍中發明了哪些故事
在東周中期以前,土木工匠們一直從事著原始的、繁重的勞動.直到有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利用他的智慧創造出許多靈巧的工具,他們才從那些枯燥乏味的勞動中解脫出來,他就是魯班.魯班是我國古代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之一,也是一個相傳有許多創造的傑出發明家.二千多年以來,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祖師」,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紀念.\x0d魯班其人魯班,姓公輸,名般,魯國人,由於「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因此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後.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也是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歷史時期.當時,城邑建築和水利工種都有了相當的規模,鐵器已經逐步推廣到各個社會生產領域,大大推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生產的發展為奴隸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奴隸主貴族的統治日趨沒落,奴隸起義和暴動此起彼伏.奴隸主控制的官府手工業被沖破了,很多手工業奴隸獲得了解放,於是獨立的個體手工業者出現了.據說魯班就是這個時期得到解放的奴隸工匠,並且因此有了遊走各地、到處做工的自由.\x0d鋸的發明大家可能還熟記著小學課本中的那篇關於魯班發明鋸的文章吧.傳說,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很大的任務——建築一座大宮殿.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緊.魯班的徒弟們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但是當時還沒有鋸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實在是太低了,而且徒弟們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還是遠遠不夠,耽誤了工程的進度.那個年代,完成不了奴隸主的任務是要受重罰的,魯班心裡非常著急,就親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時候,他偶爾拉了一把長在山上的一種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劃破了.魯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為什麼這樣鋒利?他把草折下來細心觀察,發現草的兩邊都長有許多小細齒,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既然小草的齒可以劃破我的手,那帶有很多小齒的鐵條應該可以鋸斷大樹吧.於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屬工匠的幫助下,魯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鋸——一把帶有許多小齒的鐵條.他用這個簡陋的鋸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從這個故事都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啟發:實踐出真知,鑽研出智慧.\x0d每個人的成功都是有著內部和外部的影響的.魯班工藝的不斷進步離不開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幫忙.魯班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x0d「班母」與「班妻」\x0d你知道嗎:彈墨線用的小鉤又被稱為「班母」,刨木料時頂住木頭的卡口又叫做「班妻」,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魯班的母親和妻子也都從事生產勞動,並對魯班有很大的幫助.據說「班母」的由來是這樣的:魯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線的時候,原來是由他母親拉住墨線頭的.後來經過多次實驗,母子倆在墨線頭上拴了一個小鉤,放線的時候,用小鉤鉤住木料的一端,就可以代替用手拉線,一個人操作就行了.從此,彈墨線不用再請母親幫忙了.後世木工便把這個小鉤取名為「班母」,以紀念這個創造.「班妻」的由來傳說是因為魯班刨木料起初是由他的妻子扶著木料,後來才改用卡口的緣故.\x0d講述一個小插曲,根據《玉屑》上的記述:魯班成年累月在外給人蓋房,雨淋日曬,十分辛苦.他的妻子雲氏就動腦筋做了一把傘,讓魯班出門做工的時候帶上,可以遮日避雨.直到今天,傘仍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可見,魯班家庭還是對魯班有很大的影響的.\x0d魯班的其他發明\x0d魯班一生的發明創造很多.在《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都有所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發明的.象木工使用的曲尺(也叫矩),是魯班創造的,所以又名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以及鑿子、鏟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x0d據《世本》上記載,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磨,最初叫石豈(wei),漢代才叫做磨,是把米、麥、豆等加工成面的機械.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以來,去掉穀物殼皮、破碎豆麥就成為人們日常的煩瑣勞作.早期採用的方法是用石頭把穀物壓碎或者碾碎,後來人們又把穀物放在石臼裡面用杵來春搗.這雖然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但是仍然比較費時費力.接著,人們又發現與搗碎相比,研碎效果又好又省力.傳說魯班在勞動人民智慧的啟示下,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布的淺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就把米面磨成粉了.這就是兩千多年以來我國各地廣泛使用的磨.磨的發明把杵臼的上下運動改變做旋轉運動,使杵臼的間歇工作變成連續工作,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魯班究竟怎樣發明磨的真實情況已經無從查考,但是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距今六千到六千五百年前後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有石輾棒和石制研磨盤.龍山文化時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經有了杵臼.因此,到魯班的時代發明磨,是有可能的.\x0d魯班不只是土木工匠的「祖師」,還是一個很高明的機械發明家.他製造的鎖,外面不露痕跡,機關設在裡面,必須藉助配合好的鑰匙才能打開.在《墨子.魯問篇》還有這樣的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就是說魯班製作的木鳥能乘風力飛上高空,三天不降落.據傳說,魯班還改進過車輛的構造,製成了機動的木車馬.這種木車馬由木人駕御,裝有機關,能夠自動行走.後世有不少科技發明家,如三國時候的馬鈞、晉朝的區純、北齊的靈昭、唐朝的馬待封、清朝的黃履庄等,都受這個傳說的影響,相繼朝這個方向探索過.現在看來,說木鳥可以飛三天,木車木馬可以自動跑得不見蹤影,未免過於誇張,帶有神話色彩.但是這也說明魯班的技巧在當時確是相當傑出的.作為我們後人,在要實現前人的美好夢想時,也要考慮當時的科技水平和自身的實際能力,避免受一些虛無飄渺的傳說所誤導,耽誤自己的大好前程.\x0d據說,魯班在兵器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據《墨子.公輸篇》記述,魯班曾經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去梯」和水戰用的「鉤強」(又名「鉤拒」),在戰爭中都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後來他受了墨子的影響,不再製作這類戰爭的工具,專門從事生產和生活上的創造發明,造福於人民.\x0d出身於世代工匠家庭的魯班在建築和雕刻方面的貢獻也很多.《述異記》上說,魯班刻制過立體的石質九州地圖.《列子.新論.知人篇》中關於魯班雕刻鳳凰的故事,更表現了他不怕譏諷、刻苦鑽研的精神.故事說,魯班想雕刻一隻鳳凰,還沒有雕成,就受到別人的譏笑,但是他沒有因此而停止工作,反而更加努力,終於刻出了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的鳳凰.那些曾經譏笑過他的人,終於不得不佩服魯班的高超技藝和頑強努力的精神.\x0d二千四百多年來,人們世世代代傳頌著魯班發明創造的故事.人們為了表達對他的熱愛和敬仰,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魯班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事實上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他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象徵
❹ 從孩子玩耍中創造出發明的事例有哪些
聽診器
在古希臘,醫生將自己的耳朵貼近病人的胸部來傾聽病人的心臟。但這項技能被忘卻了,直到文藝復興時代才重新成為常規的檢查方法。
後來,在1816年的某一天,一位年輕的女子因心臟不適來到了雷奈克的診所,雷奈克太害羞了,不願把耳朵貼近女病人豐滿的胸部。他想起自己曾看到一個兒童輕敲圓木的一端,另一個兒童在圓木的另一端傾聽。拉埃內克便抓起一疊紙,將其卷管狀,然後,他把紙管放在女病人的胸部,在另一端傾聽。使他驚奇的是,他聽到了以前從未聽到過的心臟清晰的搏動聲。
雷奈克用木頭製作了一個長約23厘米、粗4厘米圓管狀的永久聽診器。他描述了自己在病人胸部聽到的所有聲音,並將許多聲音與各種疾病聯系起來。
木製聽診器一直用到1850年,才被橡膠管製成的聽診器所替代。1852年一位名叫喬治·卡曼的美國醫生在聽診器上加了兩個耳機。到了1878年,有人己發明出麥克風,並且一隻麥克風被接在聽診器的胸部端,將聲音放大。
現代聽診器主要由銅材、橡膠管、彈簧片和聽頭組成;
聽頭採用壓模熱鍛而成,組織密度高,不會有沙孔,聲音傳播更加清晰。
類型目前有單用聽診器、雙用聽診器、三用聽診器立式聽診器和多用聽診器之分;顏色也有多種顏色可選。
一般由聽頭的不同組合分成多種類型。
扁形聽診頭常用於聽診高音調雜音。
大小雙功能扁形聽頭用於探測低頻心音,擴張音和第三音以及第一,第二心音,已經能聽到小兒的心音。
鍾形聽診頭常用於聽診低音條高雜音,可以聽到腹中的嬰兒心跳。
表式聽診器,常用於聽診手腕的脈搏聲響。
雷奈克
1816年9月13日,法國名醫雷奈克用一本薄筆記本捲成圓筒,解決了困擾他很久的診斷難題,隨之他發明了聽診器。
最初的醫學熏陶
雷奈克的全名叫何內·希歐斐列·海辛特·雷奈克,出生於1781年2月17日,當時的法國醫學正處於黃金時代。雷奈克六歲那年,他的母親便因肺結核去世了,他父親是個小公務員,由於擔負不了沉重的生活負擔,就把小雷奈克送到他的叔叔居洛木·雷奈克醫師那裡寄養。
居洛木不是一般的開業醫師,他早先在巴黎學習醫學,其間曾到德國進修,最後畢業於歷史悠久的蒙佩里大學。由於他的醫術精湛,在短短的兩年內就當上了南特大學醫學院的院長。在當時的南特地區,居洛木家可以說是比較顯赫一時的。
少年時代的雷奈克本來很喜歡機械工程學,但由於受叔叔的影響,雷奈克最終還是選擇了不受人注目的醫學作為以後的職業,並在叔叔的幫助下,於14歲時進入南特大學附設醫院開始學習醫學。
因為雷奈克生來就很瘦弱,而且有遺傳性結核病的症狀,加上他在學習期間過於用功,沒有多久就大病一場。雖然後來康復了,但這場病大大耗弱了他的體能,使他一生都處於病蔫蔫的狀態之中。雷奈克的叔叔居洛木一心想讓他在將來能接其衣缽,並且希望他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便和他的父親達成協議,共同出資送他到巴黎去進一步提高醫學造詣。居洛木在雷奈克遠行時,這樣告訴他:「我的孩子,醫師這個職業就像鎖鏈一樣,只要搭在了我們身上,我們日夜都不能把它卸下來!」
一個醫學天才在巴黎求學的輝煌歷程
1801年4月中旬,雷奈克揣著父親和叔叔給他的600法郎,前往巴黎。他在米修拉丁區安頓好住處之後,不顧極度疲倦的身體,當天便向巴黎當時最有名的大醫院——創建於1607年的慈善醫院申請入學。
雷奈克之所以選擇這家醫院,是因為它擁有當時最有名的醫生科維薩特。科維薩特是19世紀法國醫學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於1804年成為拿破崙的御醫。他有無數個才智非凡的學生,法國醫學史上的許多名人大都出自他的門下。但後來最能彰顯師門與法國醫學界的,也就是這個來自南特大學的瘦弱年輕人——以發明了聽診器聞名於世的雷奈克。而雷奈克進入慈善醫院時,科維薩特年僅46歲,但在整個法國醫學界,他儼然已是仰之彌高的聖人。
在巴黎,醫學生只要完成兩件事就可以揚名立世。其一是成為「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其二是通過競爭激烈的考試,進入專門為已學完三年醫學課程的特殊學生所設立的臨床學校。雷奈克在導師科維薩特的熱心指導下,順利地獲得了這兩項殊榮。
科維薩特之所以在群賢畢集的眾多學生中特別青睞雷奈克,是因為雷奈克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在學術研究上也做出了突出成就。比如他在研究酒癮患者的受損而結痂的肝臟時,發現了肝上有暗棕色的特殊光澤,便使用希臘文Laennec scirrhosis(暗褐色或暗棕色)來形容,後來此病也因而被命名為「雷奈克氏肝硬化」。直到現在,一些醫生在提及雷奈克之名時,首先想到的是肝硬化而不是聽診器。
在科維薩特成為拿破崙御醫那年,雷奈克通過了當時最優秀學校的所有嚴格的資格考試,獲得了一名法國醫學生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被選進屬於皇家醫學會的醫學衛生學院。當時他才23歲。但荒唐的是,取得如此成就的雷奈克,居然找不到一家醫院願意聘用他。
醫學史上的重大發明就在一瞬間
1816年,在巴黎呆了十幾年也沒被政府醫院任用的雷奈克已經35歲了,正准備回到南特大學參加叔叔的執業行列時,意想不到的一件事不僅改變了他的一生,而且也改變了醫學的歷史—內克醫院決定聘用他!非常可笑的是,這位在歐洲大名鼎鼎的醫學研究者之所以能獲得他期待許久的工作,不是因為他超凡的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而是單純地因為人際關系。雷奈克的一個名叫貝菲的朋友正好從次國務卿升任為內政部長,有權決定誰到內克醫院任職。
不管怎麼說,雷奈克就是在內克醫院發明了使整個醫學前進一大步的聽診器。他的一位名叫格拉維爾的學生在關鍵時刻正好在場,這個來自英格蘭的年輕人記下那天是9月13日。
格拉維爾的記錄帶有幾分野史意味:「早上雷奈克醫師在盧浮宮廣場散步時,看到幾個孩子正在玩他在孩提時代常玩的一種游戲——一個孩子附耳於一根長木條的一端,他可以聽清楚另一個孩子在另一端用大頭針刮出的密碼。絕頂聰明的雷奈克一下子想到他的一個女患者的病情……他立即招來一輛馬拉篷車,直奔內克醫院。他緊緊捲起一本筆記本,緊密地貼在那位美麗少女左邊豐滿的乳房下——長久困擾著他的診斷問題迎刃而解了!於是,聽診器誕生了!」
然而,雷奈克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1816年我去探視一位年輕的女患者,她正因心臟病的症狀而受苦。由於她體形肥胖,以手敲診或觸診斷又起不了多大作用,而附耳於其胸口做診斷又不被風俗允許,我忽然想到少年時用木桿傳遞聲音的游戲。我的意思是,音響學里指出,聲音透過某些固體的傳遞可以達到放大的效果。靈光一現之後,我立刻用紙捲成圓筒,結果一點也不意外,我聽到心臟運動的聲音,比我以前任何一次直接附耳於患者胸口來得更清晰。從那一刻,我思索著,這是一個好辦法,除了心臟以外,胸腔內器官運動所製造的聲音,應該也可以使我們更確認其特性……」
顯然就在一瞬間,一個捲起的紙筒使臨床醫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雷奈克親自製造出第一個聽診器之後,有人稱之為「獨奏器」,也有人稱為「醫學小喇叭」,他的叔叔建議命名為「胸腔儀」。幾經考慮後,雷奈克最後決定定名為「聽診器」。
最珍貴的遺產
1819年,雷奈克辭去內克醫院的工作,乘著一輛黑色的馬拉篷車離開了巴黎。幾經游歷之後,雷奈克於1826年6月和妻子雅奎琳·雅龔回到故鄉,接著便一病不起。
8月13日,雷奈克最後一次從譫妄中清醒過來,他看見妻子坐在一邊注視著他,便掙扎著坐了起來,慢慢把手上的戒指摘下,一邊放在床邊的小桌上,一邊斷斷續續地說:「我不這樣做,其他人馬上也會為我摘下它,我不想讓他們來做這痛苦的事情。」兩個小時以後,舉世聞名的醫學家、醫學史上第一種診斷工具的發明者雷奈克長辭於世。他的遺囑中有這樣一項內容:「將我的醫學書籍和論文都贈給我的外甥梅希笛克,還有手錶和戒指;這些都是不重要的。值得永存的是,我把我所製造的第一個聽診器留給了他,這才是我贈與他的最珍貴的遺產。」
❺ 科學家在玩中發現 ,發明的事列 (記)
科學家虎克在玩中發明顯微鏡。
列文虎克(1632.10.24-1723.08.26),荷蘭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的開拓者。
列文虎克父親去世很早,在母親的撫養下,讀了幾年書。16歲即外出謀生,過著飄泊苦難的生活。後來返回家鄉,才在代爾夫特市政廳當了一位看門人。
由於看門工作比較輕松,時間寬裕,而且接觸的人也很多,因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他從一位朋友那裡得知,荷蘭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許多眼鏡店,除磨製鏡片外,也磨製放大鏡,並告訴他說:
「用放大鏡,可以把看不清的小東西放大,並讓你看得清清楚楚,神妙極了。」
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列文虎克,默默地想著這個新鮮有趣的問題,越想越產生了興趣。
「閑著也沒事,我不妨也買一個放大鏡來試試。」
可是,當他到眼鏡店一問,原來價錢卻貴得嚇人,他只好高興而去,掃興而歸了。
列文虎克從眼鏡店出來,恰好看到磨製鏡片的人在使勁地磨著。但磨製的方法並不神秘,只是需要仔細和耐心罷了。
「索性我也來磨磨看。」
從那時起,列文虎克利用自己的充裕時間,耐心地磨製起鏡片來……
列文虎克除懂荷蘭文之外,其他文字一竅不通。尤其一些科學技術的著作都以拉丁文為主,所以,列文虎克沒法閱讀這些參考資料,他只能自己摸索著。
列文虎克經過辛勤勞動,終於磨製成了小小的透鏡。但由於實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個架子,把這塊小小的透鏡鑲在上邊,看東西就方便了。這就是列文虎克所製作的第一架顯微鏡。
❻ 哪些科學家是在玩耍中產生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向逆時針的!
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他設計了一個碟形容器,裡面灌滿水,每當拔掉碟底的塞子,碟里的水也總是形成逆時針旋轉的漩渦,這證明放洗澡水時漩渦朝左並非偶然,而時一種有規律的現象.
1962年.謝皮羅發表論文,認為水漩渦於地球自轉有關,如果地球停止自轉的話.拔掉澡盆的塞子,水不會產生漩渦.由於地球時自西向東不停地旋轉,而美國又處於北半球,所以洗澡水總時逆時針方向旋轉,謝皮羅由此推導出,北半球的台風.同樣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其道理於洗澡水的漩渦是一樣的,他斷言.如果在南半球,則恰好相反.洗澡水將會按順時針形成漩渦.在赤道則不會形成漩渦.
謝皮羅的論文發表後,引起各國科學家的莫大興趣,紛紛在各地進行試驗,結果證明謝皮羅的論斷完全正確
排放浴缸里的水時,水會形成逆時針方向的渦流,從排放口流出去。20世紀4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謝皮羅,在洗澡時最先留意到了這個現象。他分析了各種原因後認為,這種現象和地球的自轉有關。他發表論文推測,在南半球水形成的渦流應該是順時針方向的,而在赤道上應該沒有旋渦。謝皮羅的推測引起了各地科學家的興趣,他們在地球上各地觀察,發現謝皮羅的推測確實不錯。以後,這一現象被命名為謝皮羅現象。
物體處於低緯度時,隨地球轉動具有的自西向東的線速度比較大。當物體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運動時,仍然會保持低緯度的線速度。這個慣性就使物體向東偏。在北半球,浴缸里北邊的水線速度比南邊的大,就會形成旋渦,向東的慣性就會使水形成左螺旋,也就是逆時針。南半球恰好相反。
颶風、龍卷風在北半球逆時針旋轉,在南半球順時針旋轉,也是謝皮羅現象。同理,北半球由南向北流的河,總是東岸被水侵蝕的比較厲害。
❼ 什麼科學家在玩中發明了東西呢
充氣輪胎的發明(1888年)
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大約是在年誕生的。那時的自行車還很原始,既沒有坐墊,也沒有鏈條和飛輪,更沒有輪胎。只有車身和兩個木頭輪子。
而木頭輪子又用鐵皮箍起來,走在路上震動很大,這種自行車騎起來當然很不舒服。後來,人們發明了充氣輪胎,自行車構造也得到了改進,才使它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那麼,是誰發明了自行車的充氣輪胎呢?說起來很有意思,充氣輪胎原來是一位醫生發明的。
這位醫生叫鄧洛普,是位居住在愛爾蘭的蘇格蘭人。他有個兒子,非常羨慕別人騎著自行車在街上轉來轉去,很想有一輛自行車。為了滿足寶貝兒子的要求,鄧洛普買了一輛自行車。兒子得到自行車後歡天喜地,整天騎著在鋪著鵝卵石的街上跑來跑去。鄧洛普看著兒子騎自行車時那種受顛簸的樣子,十分心疼,開始琢磨怎樣改善自行車的輪子。
鄧洛普是個醫生,也是一個業余的花卉愛好者。有一天,他用一根橡膠水管在花園里澆花。他手握水管,感到了水的流動。他故意將橡膠管握緊、放鬆,再握緊、再放鬆。橡膠的彈性啟發了他的思維。他想:能不能把這灌滿了水的橡膠管安到自行車的輪子上,以減少車子在行進時的震動呢?
按照這一大膽設想,鄧洛普馬上開始進行試制。他經過多次試驗和失敗,終於用澆花的橡膠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輪胎。這種輪胎裝水,在試騎時很不方便。因為注水很難使輪胎十分飽滿,而且也不能減輕車身重量。為此,鄧洛普又設計出用氣體代替水的辦法,經過多次試驗取得了成功,充氣輪胎終於在1888年誕生了。開始時,這種新輪胎受到人們的嘲笑,被說成是「木乃伊」輪胎,但是騎車的人發現,用這種輪胎跑得更快,也跑得更平穩。當時有個叫迪克羅的人,專門建了一個公司來製造這種輪胎,後來這個公司變成了鄧洛普橡膠公司。
❽ 什麼發明是在玩耍中產生的
1、瓦特在看到水開的時候蒸氣會頂開壺蓋,就由此受啟發,發明了蒸汽機。
1776年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簡稱「瓦」,符號W)。
2、門捷列夫在玩紙牌中發明了元素周期表。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周期表, 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
3、鄧祿普在給兒子玩自行車發明了充氣輪胎。
羅伯特·湯姆遜提出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以緩和運動時的振動與沖擊。盡管當時的輪胎是用皮革和塗膠帆布製成,然而這種輪胎已經顯示出滾動阻力小的優點。根據這一原理,1888年約翰·鄧錄普製成了橡膠空心輪胎,隨後托馬斯又製造了帶有氣門開關的橡膠空心輪胎。
4、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浴缸的水滿出,發現浮力,並提出阿基米德定理。
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原理,奠定了流體靜力學的基礎。傳說希倫王召見阿基米德,讓他鑒定純金王冠是否摻假。他冥思苦想多日,在跨進澡盆洗澡時,從看見水面上升得到啟示,作出了關於浮體問題的重大發現,並通過王冠排出的水量解決了國王的疑問。
在著名的《論浮體》一書中,他按照各種固體的形狀和比重的變化來確定其浮於水中的位置,並且詳細闡述和總結了後來聞名於世的阿基米德原理:放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於物體所排開的液體重量。從此使人們對物體的沉浮有了科學的認識。
5、牛頓在花園里散步時被蘋果砸到頭,發現了地球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首先提出的。牛頓利用萬有引力定律不僅說明了行星運動規律,而且還指出木星、土星的衛星圍繞行星也有同樣的運動規律。他認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還受到太陽的引力,從而解釋了月球運動中早已發現的二均差,出差等。
❾ 有哪些科學家在玩中發明了東西
信則有,不信則無。
天使,其英文名稱Angel,源自於希臘文angelos = 使者。 在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中對天使的概念十分相近,它們是侍奉神的靈,神差遣它們來幫助需要拯救的人,傳達神的意旨,是神在地上的代言人。天使的外形是人形(即是神的形狀)會在身上發出光輝,頭頂上 方有光環,背後長有翅膀。雖然有很多人聲稱自己曾目睹天使的出現。 但天使本身是沒有實體的靈體,實體化的例子實在少之又少,而且會消耗大量靈力。它如要以實體態出現而不消耗靈力,就只有附身(依憑)了。 但因為天使是「純凈體」,不可以附身於任合生物的身上,唯一隻可附 身在無原罪體上(無靈魂的生物)。天使是純「善」的化身,所以絕對不 會容忍「惡」的存在,但也不算是人類的朋友。根據舊約聖經所述,天使會按照神的命令,對有罪的人進行苛刻嚴厲的懲罰。例如在一夜之間殺死了十八萬五千亞述人士兵(《列王紀》),和令所有埃及人的頭一胎和家畜死掉(出埃及)都是其中的例子。
當猶太人最終給天使命名時,將他們分為10類:聖者、快司、強者、火焰、火花、神使、王公、王子、影像、生靈。「聖者」指完全服從上帝意旨而成聖。「快司」在聖經中稱「車輦」,顯示他們有快速行進的本領。「強者」相當於《聖經》中的「萬軍」或「天軍」。「火花」在聖經中稱「星辰」,指數目之多,又指如星星一樣明亮。「神使」相當於《聖經中》的「守望聖者」,表明他的責任,是世人的監督者。「王子」在《聖經中》稱「神的兒子」。「生靈」,相當於《聖經》中的「僕役」。
天使從來都具有人形,天使拉斐爾為多比帶路;向亞伯拉罕和羅德顯形的天使跟這些族長一道吃喝,所多瑪居民為此大為惱火,這次充分說明天使具有人的形體。《以諾書》中關於艾格勒戈里的記載也證明了天使具有人類的形體並且和人類的女人結合留下了後代。《創世記》第六章:「那時候有偉人在他土地上;後來神的兒子們和人的 女子們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創世記》中「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可以按早字面意思來理解;世上最完美的人就是近似造物主的形狀的人;這樣天使具備人形是可以成立的。
天使作有系統分類、命名的著作首推希臘人Dionigi l『Areopagita (聖保羅門徒,記於新約聖經《使徒行傳》第十七章末)的《天上位階論》 和義大利人Thomas d『Aquinos(1226~1274)所著的『神學總論』(Summa Theologie)。這兩本書奠定了一般共同信奉的天使學基本架構。此外, 敘利亞修道神學者(偽名)狄俄尼索斯的《天階體系》也對天使學作了詳細 和權威的解說。除此之外,另一部被基督教列為偽典 (被教會認為是偽冒神的旨意的經典) 的《以諾書》(以諾書Enoch)—是亞森尼派的主要經典之一,為基督教新教 中所承貌,人類史上唯一連同肉身升天的三人之一,另二人是以色列動亂 時代的先知以利亞和基督耶穌。 但是舊教-天主教-則認為以諾和以利亞並非被接至天堂,而是地上樂園) , 被稱為-天使的寶庫,著於西元前二世紀左右,詳細記載了天使 的生活、名稱、職掌、性格等等,此書於四世紀被教會批為偽典, 自此從基督教經典群中消失。
再來談到《死海文書》(Death Sea Scrolls) 。1947年,一名貝多因牧童在 巴勒斯坦的死海附近的一個洞窟中,發現了這一批寫在羊皮紙上的經書, 經過科學監定之後,確定是公元紀元開始的前後一段時間之內抄寫成的 (1948年以色列建國戰爭爆發,文書的譯解和公開因此遲延了許久, 有人懷疑是基督教勢力暗中阻撓這項工作,以免聖經的權威遭到挑戰,即使公布後,仍有人認為當局隱匿了部分關鍵文件未公開) 。 全部文書是猶太教之一派,激進的禁慾主義教派:亞森尼派之「克蘭教團」 的教規。基督教矢口否認克蘭教團和基督教有何牽連, 不過也有傳說說該教團實是耶穌表兄(及施洗者)約翰所主持的,甚或是耶穌自己創立的,或者是耶穌的敵對者等等。
天使之數量和階層
「七」是一個人類頗有偏好的數字。可能是以以諾書為源頭,在基督教傳說中,天界分為七重,直到宗教改革之後,新教將這類神話性的教義給去除了。
第一天,稱為Shiamaim,由加百列掌管。駐守此地的天使群也負責管理星星、氣象等等。(月球天:最接近塵世的天界,信仰不堅者的居住地。)
第二天,稱為Akira,大天使拉斐爾
❿ 在玩耍中發明的故事
望遠鏡就是個小孩子在他爹的眼鏡店裡玩耍的時候無意中把兩個鏡片重疊,發現看東西大了許多.他爹發現了之後,n久之後望遠鏡就問世了.好象是義大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