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飛艇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
1784年7月6日,法國巴黎的近郊,人們三三兩兩神情緊張地聚在一起,時而仰望天上,時而又蒙起眼睛。忽然,有人大聲叫了起來:「那飛魚掉下來了!」於是,便有好些膽大的人向一片曠地奔去……
他們在干什麼?
他們在看天上出現的一個奇異景象:一條約有16米長、10米直徑的大「飛魚」,正在空中浮沉。原來,這是法國的羅伯特兄弟正在做世界上的第一次飛艇試驗。
在此之前,他們的同胞兄弟蒙哥費爾已成功地進行過載人的氣球飛行。可氣球並不能控制飛行方向,作為一種游戲或表演是挺精彩的,要想利用它來進行空中的交通運輸就不行了。羅伯特兄弟萌生了這樣的念頭:在氣球上配備推進器材,使它定向飛行。
羅伯特兄弟認為,氣球在大氣中沉浮和魚兒在水中游弋的原理是一樣的。他們便把自己的氣球做成水滴形的,長有16米,直徑10米,氣囊容積940立方米,充滿氫氣後可以帶著數百千克的重物升上天去。
7月6日,第一次試飛開始了。氣囊里充進氫氣之後,這魚形氣球便順利上升了。吊籃里的7個人用力劃著木框上蒙著綢布做成的大槳,控制著氣球的航行,這條巨型「飛魚」居然能笨拙地在空中轉向。然而,還未等他們發出歡呼,羅伯特兄弟發現事情有點不太妙了——氣球一直在緩緩上升,那氣囊逐漸脹大起來,馬上就要爆炸了!
原來,氣球越向上升,大氣壓強越低,外邊大氣壓變小,氫氣球體積就要膨脹。一旦氣球脹破,這些試飛者的命運是可想而知的。情急之下,大羅伯特抓起一把匕首,冒著極大的危險,攀上吊繩,用力刺破氣囊。隨著長長的「刺——」聲,氫氣泄了出來,氣球終於安全地降落下來。
兩個月後,羅伯特兄弟駕著裝有放氣閥門的氣球升上了天空。這次,他們連續飛行了7小時,按照原計劃著陸。羅伯特兄弟的這種可以操縱方向的氣球便是飛艇。他們設計的飛艇外形很合理,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原則,以後人們製造的飛艇,基本上都取這種外形。
19世紀時,由於新的動力機械的發明,飛艇的發明掀開了新的一頁。
1852年9月24日,在巴黎郊區的競技場上,法國發明家吉法爾駕著他製作的飛艇起飛了。它有44米長,上面安裝了一台蒸汽機,能以每分鍾110轉的速度帶動一個直徑3米多的三葉螺旋槳,推動飛艇以每小時9.4千米的速度航行。只是這艘飛艇的導向裝置不大理想,所以在結束飛行時,居然不聽人的指揮了,不肯回到起飛地點去,落到了一個牧場里,壓死了8頭奶牛。
1884年8月9日,在巴黎的查萊斯默登,由勒納爾和克雷布斯這兩個軍隊里的工程師設計製造的「法蘭西號」飛艇上天了。它長51米,裝有一台6.25千瓦的電動機,帶動直徑5米的大螺旋槳,最大航速可達每小時24千米。它順利地在巴黎上空進行了25分鍾的飛行,並且准確地飛回了起飛地點。
在飛機問世以後,飛艇由於具有結構簡單、操縱方便、載重量大的優點,因此繼續得到發展。1917年,德國曾用飛艇向非洲運送葯品,往返13000多千米。它的這種運航和載重本領真是令人嘖嘖稱奇。
㈡ 飛艇的發展歷史
在生產生產上明了氣球之後,人們馬上就想方設法推進和駕駛氣球。
1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製造了一艘人力飛艇,長15.6米,最大直徑9. 6米,充氫氣後可產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羅伯特兄弟認為,飛艇在空中飛行和魚在水中游動差不多,因此,把它製成魚形,艇上裝上了槳,這槳是用綢子綳在直徑2米的框子上製成的。
7月6日進行試飛,當氣囊充滿氫氣後,飛艇冉冉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逐漸降低,囊內氫氣膨脹,氣囊越脹越大,眼看就要脹破,這可把羅伯特兄弟嚇壞了,他們趕緊用小刀把氣囊刺了一個小孔,才使飛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這次試驗啟示人們,應當在氣囊上留一個放氣閥門。2個月後,兄弟倆又對飛艇進行了改裝,做了第二次飛行。這次飛行由7個人劃槳作動力,飛行了7個小時,但只飛了幾公里。雖然飛行速度很慢,但它畢竟是人類第一艘有動力的飛艇。
1872年,法國人特·羅姆製成了一艘用螺旋槳代替劃槳的人力飛艇。飛艇長36米,最大直徑15米。加上吊艙,高達29米,可載8人。螺旋槳直徑9米,幾個人輪流轉動螺旋槳,使其產生拉力,牽引飛艇前進,速度達每小時10公里,比劃槳的飛艇好多了。
不久之後,另一個法國人卡奴·米亞從自行車受到啟發,設計了一種腳踏式螺旋槳飛艇。這種單人飛艇在無風時可以短時間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6公里,比起手轉螺旋槳飛艇又快了許多。
但這時飛艇飛行中有一個難題還沒解決,就是飛艇一升高,就要通過閥門放氣,以防止氣囊膨脹爆裂。但氣放掉之後,就再也無法升高了。
為解決這一問題,法國的查理教授和羅伯特兄弟於1874年製成了一種裝有空氣房的氣球。它的形狀像紡錘,與現代飛艇很相似。這種氣球,外面是一個大的絲質膠囊,裡面有一個小氣囊,小氣囊上面有一個氣體閥門。外囊充氫氣,使氣球產生浮力升到空中,內囊用來充空氣。這個小氣囊就叫「空氣房」 美國hha高空飛艇。
氣球在升空之前,先將「空氣房」充進空氣。當氣球升到一定高度後,就將「空氣房」打開,放出一部分空氣。這樣,外囊膨脹後,「空氣房」就因受擠壓而縮小,使外囊膨脹的壓力有所減小,以保證氣囊不致脹破。這一發明,解決了氣球升空的一大難題,是飛艇發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後,「空氣房」很快便在所有飛艇上使用了,並一直使用至今。
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相繼發明,為飛艇動力的改進創造了條件。1851年,一台重160公斤,功率為2.2千瓦的蒸汽機製造成功,並很快被應用於飛艇上。1852年,法國的齊菲爾德創造了一艘橢圓形的飛艇,長44米,最大直徑13米,總升力2噸多。飛艇上安裝了螺旋槳,並用這台蒸汽機作動力。
9月24日,這艘以蒸汽機作動力的飛艇在巴黎郊區試飛。那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飛艇升空後,蒸汽機以每分鍾110轉的速度,帶動直徑3米多的三葉螺旋槳放置前進速度達到每小時9.4公里。但由於沒有考慮操縱問題。因此飛艇起飛後不能返回起飛地點著陸。
1884年,法國的軍官路納德和克裡布又製造了一艘「法蘭西」號飛艇,長51米,前部最大直徑8.4米,用蓄電池供電的電動機作動力。8月9日凌晨4點,在法國科學院觀察員的陪同下解纜試航。飛艇先向南飛行,然後向凡爾賽宮飛去在離開出發點4公里處返航。在高度300米處打開放氣閥門排氫降落,在降落中多次前後轉動,以對准著陸點。飛艇到達80米高度時,丟下纜繩由地面拉降固定。試飛歷時25分鍾,飛行速度最高達每小時24公里。這是人類第一艘能操縱的飛艇。
在飛艇發展史上,德國的退役將軍菲迪南德·格拉夫·齊柏林是一個重要人物,他是硬式飛艇的發明者,被後人稱為「飛艇之父」。
1900年,齊柏林製造了第一架硬式飛艇。它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個硬的骨架,骨架是由一根腹部縱向大梁和24根長杵及16個框架構成,並使用了大量縱向和橫向拉線,以增強結構強度。艇體構架外面蒙上防水布製成的蒙皮。艇體內有17個氣囊,總容積達到1.2萬立方米,總浮力達13噸。比當時軟式飛艇大5至6倍。由於多氣囊還能起到類似船上隔水艙的作用,所以大大提高了飛行的安全度。
1908年,齊柏林又用自己的全部財產設計製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艘飛艇——「Lz-4」號。齊柏林對這艘飛艇的性能非常滿意,他曾親自駕駛這艘飛艇作了一次遠航試驗。飛艇從德國起飛,飛過阿爾卑斯山,到達瑞士後返航。這一成就引起了德國政府的重視,他們宣布,如果飛艇續航時間能超過24小時,政府就購買它,並願意支付發展硬式飛艇所用的全部研製費用。
這年8月4日,是「Lz-4」號飛艇正式接受檢驗的日子。政府官員和許多觀眾都來到了現場。齊柏林親自駕駛飛艇升空。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幾小時後,發動機就出了毛病,飛艇只好迫降地面,進行維修,准備再次升空。誰知禍不單行,偏偏在這個時候又起了一陣狂風,將飛艇的錨繩吹斷。飛艇朝一片樹叢撞擊,當場毀壞了。
正當齊柏林走投無路時,一位法蘭克福時代報的記者富果·艾肯納博士幫助了他,艾肯納將飛艇的現場客觀地作了報導,又把齊柏林為發展飛艇而奮斗的事跡作了一番宣揚。全德國的報紙都轉載了艾肯納的文章。齊柏林的事跡深深打動了人們的心,德國人民發動了一場捐款活動,在很短時間內就籌集了600萬馬克,足夠齊柏林再造一艘新飛艇。
齊柏林總結了過去失敗的教訓,重新設計製造了「Lz--5」號、「Lz--6」號飛艇,經過試飛都獲得了成功,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都超過了24小時。後來他又製造了三架飛艇,性能都不錯,完全可以進行運輸。這樣,齊柏林與艾肯納決定成立航空公司,起名叫德拉格公司。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
1910年6月22日,第一艘飛艇正式從德國法蘭克福飛往杜賽爾多夫,建立了第一條定期空中航線,擔任首航運輸任務的就是「Lz--7」號飛艇,它一次可載24名旅客,有12名乘務員,飛行速度為每小時69--77公里。
齊柏林逝世後,他的繼承人艾肯納博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建造一艘環球飛艇,開辟洲際長途客運。艾肯納設計的環球飛艇確實很大,這艘飛艇和茂密237米,最大直徑30.5米,可充10.47萬立方米的氫氣,本身重量為118噸,載重53噸,用5台柴油發動機作動力,最大速度每小時193公里,於1927年7月建成。為紀念齊柏林,特地將這艘飛艇命名為「格拉夫·齊柏林」號,由他的女兒主持了建成典禮。
1929年8月8日,「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環球飛行,從美國的新澤西州出發,經過德國、蘇聯、中國、日本,於8月26日回到洛杉磯市。整個航程歷時21天7小時34分。
齊柏林號飛艇環球飛行的成功大大促進了飛艇的發展。據統計,在20世紀20至30年代,美國建造了86艘,英國建造了72艘,德國建造了188艘,法國建造了100艘,義大利建造了38艘,蘇聯建造了24艘,日本也建造了12艘。這是飛艇的鼎盛時期,所以人們把這期間稱作飛艇的「黃金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是飛艇發展較快的時期,英國和法國使用小型軟式飛艇執行反潛巡邏任務。德國則建立了齊析林飛艇隊,用於海上巡邏、遠程轟炸和空運等軍事活動。飛艇體積大、速度低、不靈活、易受攻擊,同時由於飛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因而軍用飛艇逐漸被飛機所取代。但飛艇的商業飛行仍有發展。1929年德國製成的大型飛艇 興登堡號,長245米,直徑超過41米,總重206噸,曾10次往返飛行於美國和德國之間,運送旅客1000多人。英國和法國也先後參照齊伯林式飛艇製造了本國的大型飛艇R─100號和阿克隆號。這時的飛艇大都使用氫氣作為浮升氣體,易燃易爆,很不安全。1937年, 「興登堡」號在著陸時因靜電火花引起氫氣爆炸,35人遇難。英、美也有多艘大型飛艇大都相繼失事,此後飛艇的發展陷於停滯狀態。
70年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飛艇改用安全的氦氣,其發展又呈活躍。採用多種新技術的新型飛艇被 用於空中攝影攝像、巡邏等方面,洛杉磯、漢城和巴塞羅那奧運會和北京亞運會都可在會場上空看見它的身影。
在戰爭時期,作為新技術之一的飛艇不可避免地被應用於軍事用途,它主要用於軍事偵察,炮火定位,海岸巡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戰後,相對於飛機性能的飛速發展,飛艇卻進步不大,缺點也越來越突出,逐漸被擠出了空中舞台。
然而近些年,隨著航空技術的進步,飛艇又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盡管同飛機相比,飛艇顯得大而笨,操縱不便,速度也較慢,易受風力影響;但飛艇也有其突出的優點,如垂直起降,留空時間長,可長時間懸停或緩慢行進,且不因此消耗燃料,噪音小,污染小,經濟性好,而且隨著飛艇廣泛使用了氦氣填充,安全性也大大改善。根據計算,用飛艇運送一噸貨物的費用,要比飛機少68%,比直升機少94%,比火車少一半。因此,世界各國紛紛又重新開始研製飛艇,集中了90年代先進技術的現代飛艇新型號不斷涌現,如英國的「哨兵」系列,德國的LZ-07,俄羅斯的「科學靜力」系列以及中國的「中華號」,「上海達天CA-80型系列軟式載人飛艇」等等。現代飛艇在現代空中勘測、攝影、廣告、救生以及航空運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012年8月8日星期二,美國陸軍新一代長航時多情報載具(LEMV)成功完成 了首飛,美國陸軍空間與導彈防禦司令部/陸軍戰略司令部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紅石兵工廠表示,有一個足球場大的飛艇在新澤西州進行的首次飛行測試中實現 了所有預定目標,本次飛行時間超過一個半小時。
㈢ 飛艇是怎麼發明的
熱氣球發明後,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驚喜,但它的飛行要依靠風力,並且難以按照人們的意志去控制飛行。到了19世紀,人們開始嘗試在氣球上安裝「舵」和「帆」,並在下面繫上雪茄形小船,進行飛行試驗。人們將這種航空器稱為飛艇。駕駛飛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方向,但是由於飛艇沒有動力,速度問題還得不到解決。
隨著蒸汽機、電動機的出現,尤其是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發明了實用的汽油發動機以後,一種新式的飛行器應運而生了,它就是飛艇。飛艇靠充氣產生升力,由發動機推進,靠操縱系統控制,可以向任意方向飛行。
世界第一艘接近實用可操縱的飛艇,是法國的發明家亨利?吉法爾於1851年製造成功的。這艘飛艇長44米,直徑12米,體積為2499立方米。它由50馬力的蒸汽機緩慢地帶動一個直徑3米多的三葉螺旋槳驅動,飛艇艇囊的外形好似一支「雪茄煙」。
1852年9月24日,在巴黎郊區的競技場上,吉法爾把氫氣充入艇囊,駕駛著這艘飛艇,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在空中連續飛行了兩個多小時,由巴黎飛到了特拉普。可惜的是,這艘飛艇的導向裝置不大理想,所以在結束飛行時,居然不聽人的指揮,落到了一個牧場里,壓死了八頭奶牛。
吉法爾的這次飛行雖然未能返回原地點,卻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次飛艇飛行的紀錄。在這以後,人們不斷對飛艇進行改進,使它成為一種空中交通工具。
㈣ 飛機是什麼人發明的.
20世紀初,美國的萊特兄弟在世界的飛機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1903年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一號」,並且獲得試飛成功。他們因此於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㈤ 萊特兄弟是怎麼發明飛機的
1903年12月17日,這是一個寒冷的冬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基蒂霍克的一片荒地上,寒氣襲人,朔風四起,天空布滿濃雲。萊特兄弟倆設計製造的「飛行者號」飛機,就要當眾試飛了。
前幾天,萊特兄弟在許多公共場所貼出了飛機試飛的海報,他們希望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多年來含辛茹苦製造的飛機。此時,他們熱切地期待著觀眾們的到來,可惜觀眾只來了五位。「等一等,再等一等」,然而仍然是那可憐的五名觀眾,他們不論是因為好奇,還是關心飛機試飛,總之,他們僥幸地成為幸運的觀眾,成為有史以來親眼目睹飛機升空的第一批歷史見證人。
試飛時間到了,萊特兄弟決定不再等了。弟弟奧維爾坐進了飛機上的座椅,哥哥維爾伯啟動了汽油機,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飛行者號」徐徐飛離了荒地。1米,2米……維爾伯的心吊在了嗓子眼,嘴裡數著數。在12秒內,「飛行者號」搖搖晃晃地飛行了大約35米的距離,飛機輪子超出地面1米。
「成功了!」「飛行者號」的輪子剛剛落地,五名觀眾和萊特兄弟便歡呼起來。維爾伯大哥緊緊擁抱了弟弟。眼睛裡噙著激動和喜悅的淚花。雖然這次試飛的滯空時間很短,飛行高度低得可憐,飛行距離近得很,但它確是人類第一次實現機器動力飛行,打破了比空氣重的機器不能飛行的斷言,從而開辟了人類航空科學技術的新紀元。萊特兄弟的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依靠機器動力飛上天空的夢想。
萊特兄弟是美國俄亥俄州丹頓人。維爾伯·萊特1867年生,比弟弟大四歲。在兒童時代,兄弟倆就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同起同坐,同止同行。幼年時,父親送給他倆一架會飛的竹蜻蜓,兄弟倆愛不釋手,仿製了幾架,都成功地飛上了天空。哥哥善於動手,弟弟善於動腦,二人合作,相得益彰,相輔相成,左鄰右舍無不欽慕。
由於萊特家中貧困,萊特兄弟倆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只能依靠修理當時剛剛在美國興起的自行車維持生計。在修理自行車的同時,兄弟倆經常閱讀、討論有關飛行的報道和文獻,關注著滑翔機研究的每一項進展。雖然萊特兄弟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能夠刻苦自學,不怕吃苦,善於鑽研,逐步掌握了飛行的基本理論。
經過多年的努力,萊特兄弟成功地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滑翔機。從1900年到1902年,萊特兄弟先後進行了1000多次滑翔飛行實驗,獲得了大量的寶貴數據。小奧維爾還在飛行中成功地實現了傾斜滑行、空中轉彎等難度很大的駕駛動作,這在當時被人們視為「冒著生命危險」的飛行動作。根據新的實驗和發現,萊特兄弟在1902年製成裝有活動方向舵的滑翔機。
萊特兄弟深深懂得,光依靠無動力滑翔是不可能征服天空的,必須依靠動力才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飛行。飛機的動力依靠什麼呢?他們首先把目光落在了蒸汽機上。可是,當時再精巧的蒸汽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也顯得是龐然大物,根本不可能做到。他們就把研究方向轉向了當時剛剛興起的內燃機上。
從1885年德國人戴姆勒按奧托內燃機原理,研製成四沖程汽油機之後,本茨將汽油機用於汽車,形成了汽車工業。汽油機在汽車工業的推動下起步,由於航空工業的需要而取得了更大的發展。19世紀80~90年代,汽油機的轉速約為500~800轉/分,20世紀初提高到1000~1500轉/分,它具有安裝在飛機上的可能性。
1903年初,萊特兄弟在取得了大量滑翔飛行經驗和數據之後,大膽計劃往滑翔機上安裝當時最先進的汽油活塞發動機。然而,他們兩人對汽油機的知識幾乎等於零,只好白手起家,一切從頭學起。他們買來一台廢棄的汽油機,卸下來再裝上去,裝上去再卸下來,最後總算可以使用汽油機了。但對於安放多大的發動機合適,他們不清楚;發動機的功率與飛機有什麼關系,他們也不知道。一切都要依靠實驗。
為了測量滑翔機的運載能力,萊特兄弟一次次地往滑翔機上裝沙袋進行實驗,最後總算弄清了他們製造的滑翔機最大載重不能超過90千克。也就是說安裝在滑翔機上的發動機不能超過90千克。可是當時製造出來的最小的發動機,也有140千克重。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就意味著永遠只能滑翔飛行,怎麼辦?萊特兄弟又陷入了困境。
自近代科學技術誕生以來。人類從其中取得的偉大業績主要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自然界中發現客觀的規律,另一方面遵守規律創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東西。萊特兄弟最大的樂趣就是從事從「無中創造有」的事業,沒有合適的發動機,「自己研製」!兄弟倆很快又變成發動機製造商。20世紀初期,汽油機的製造是一門相當深奧的技術項目,萊特兄弟屢敗屢起,以精衛填海般的堅定意志,從事著研製工作。就這樣,他們終於感動了一位名叫狄拉爾的機械技師。
「你們兄弟倆都問汽油機的事,看來想搶我的飯碗嘍,我肚子里的那點真貨差不多被你們掏空了。」狄拉爾幽默地說。
「我們一定要製造出重量輕、馬力大的汽油機,然後把它裝在我們的滑翔機上。」
「小夥子們,你們的精神感動了我。如果你們不嫌棄我這個老頭子,算我一個,怎麼樣?」狄拉爾其實並不老。
「太好了,狄拉爾大叔,這回飛機准會成功!」萊特兄弟幾乎高興得要把狄拉爾抬起來,拋向天空。
兄弟倆在狄拉爾技師的幫助下,經過許多曲折和艱辛,終於製造出了一部四個汽缸、12馬力(1馬力約為735瓦)、重70餘千克的汽油發動機。接著,他們又試制了螺旋槳。當他們把一切安裝就緒時,就等待機會進行試飛了。
仲秋時節,秋高氣爽,萬里無雲,一個多麼難得的試飛好天氣呀。萊特兄弟心裡十分高興,看來勝利已經在向他們招手了。維爾伯轉動螺旋槳,奧維爾啟動汽油機,點火、給油、松開離合器,隨即汽油機突突地運轉起來,好兆頭,飛機發動機啟動十分成功。
螺旋槳呼呼地飛速旋轉著,奧維爾緩慢地把油門加大,然後放開了飛機制動器。起飛,飛機緩緩地向前駛去,速度由慢變快。奧維爾想操縱飛機從滑行進入爬升狀態,他把操縱桿拉到了盡頭,可是飛機還在地上滑行。最後,這架不會飛的飛機撞到一個土堆上,停住了。試飛失敗了,奧維爾失望地哭了起來。
「奧維爾弟弟,不要哭了。我們應該找到失敗的原因!」大哥安慰著弟弟。
「什麼失敗的原因,我們永遠不會成功。」
奧維爾是一個性格外露的人,容易感情沖動。參加試飛的狄拉爾卻從試飛中看出了門道,他認為不能光從發動機減少重量一個方面考慮問題,飛機的自重也要減輕。經過發動機重量減輕和飛機自重減輕,飛機可以在瞬間離開地面飛行一段短短的距離了。
1903年11月末,一架用輕質木料為骨架、帆布為基本材料的雙翼飛機終於竣工了,萊特兄弟把它命名為「飛行者號」。該機以雙層機翼提供升力,活動方向舵可以操縱升降和左右盤旋,汽油發動機推動螺旋槳,駕駛者俯卧在下層主翼正中操縱飛機。1903年12月17日試飛成功,極大地鼓舞了萊特兄弟。
從此,萊特兄弟一邊調試改造飛機,一邊進行飛行表演,以擴大航空的社會影響,募集更多的研製資金。萊特兄弟在全國各地巡迴表演他們的飛機和飛行,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轉眼到了1908年,萊特兄弟的飛機性能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這一年秋天,萊特兄弟應邀去法國進行飛行表演,創造了連續飛行2小時20分23秒的新紀錄。
如今,航空事業已經高度發達,然而人們仍然牢記著萊特兄弟的功績,他們的「飛行者號」被人們公認為世界上的第一架飛機。
知識點
滑翔機
滑翔機是一種沒有動力裝置,重於空氣的固定翼航空器。它可以由飛機拖曳起飛,也可用絞盤車或汽車牽引起飛,更初級的還可從高處的斜坡上下滑到空中。在無風情況下,滑翔機在下滑飛行中依靠自身重力的分量獲得前進動力,這種損失高度的無動力下滑飛行稱滑翔。在上升氣流中,滑翔機可像老鷹展翅那樣平飛或升高,通常稱為翱翔。滑翔和翱翔是滑翔機的基本飛行方式。
㈥ 萊特兄弟是怎麼發明飛機的
《發明飛機的故事》
1877年冬天,一場大雪降在美國的代頓地區,城郊的山岡上到處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來到堆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著自製的爬犁飛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頓時響起陣陣笑聲。BEQ親子資源網
在他們旁邊,有兩個男孩靜靜地站著,眼睜睜地看著歡快的爬犁從上而下劃過。大一點的男孩嘆道:「嗨!要是我們也有一架爬犁該多好啊!」BEQ親子資源網
另一個孩子撅著嘴說道:「誰叫我們爸爸總不在家呢!」他靈機一動,又接著說道:「哥哥,我們自己動手做吧!」被稱做哥哥的男孩一聽,頓時笑了起來,愉快地說道: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對呀!我們自己也可以做。走,奧維爾,我們回去!」於是,兩個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裡飛快地跑去。BEQ親子資源網
這弟兄兩個就是萊特兄弟,大的叫威爾伯,小的便是奧維爾。他們從小就喜歡擺弄一些玩意,經常在一起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他們的爺爺是個製作車輪的工匠,屋裡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弟兄兩個把那裡當作他們的樂園,經常跑去看爺爺幹活。時間一長,他們就模仿著製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兩個決定,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與同伴們比賽。當天晚上,弟兄倆就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非常高興地說道:「好,咱們共同來做吧!」BEQ親子資源網
於是,弟兄倆個跑到爺爺的工作房裡,找到很多木條和工具,不加思索就幹了起來。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不行」媽媽阻止他們說,「干什麼事情得有個計劃,我們首先得畫一個圖樣,然後才做!」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弟兄倆個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同媽媽一起設計圖樣。媽媽首先量了兄弟倆身體的尺寸,然後畫出一個很矮的爬犁。「媽媽,別人家的爬犁很高,為啥你畫的爬犁這么矮?這能行嗎?」弟弟奧維爾不解他問。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製成矮矮的,這樣可以減少風的阻力,速度也就會快多了。」媽媽溫和地解釋道。弟兄倆個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應莽撞,應首先弄懂道理。BEQ親子資源網
過了一天,萊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倆把它推到小山岡上,剛放在山坡上,就跑來了一個男孩。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快來看呀,萊特兄弟扛了一個怪物!」這個男孩大驚小怪地叫道。BEQ親子資源網
不一會兒,孩子們都圍了上來,指手劃腳地議論著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萊特兄弟不以為然,勇敢地說道:「誰和我們比賽!」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先前跑過來的男孩連忙叫道:「我來!我來與他們比賽!」說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過來。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比賽結果,當然是萊特兄弟獲勝,孩子們再也不嘲弄這個爬犁,反而圍起來左瞧右看,似乎想從中找到什麼。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萊特兄弟非常高興,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家去了。BEQ親子資源網
聖誕節到了,爸爸也從外地回來。聖誕節早晨,爸爸把禮物送給了他們,兄弟倆急不可耐地打開一看,是一個不知名的玩具,樣子好怪好怪的。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鳥才能飛呢!它怎麼也會飛!」威爾伯有點懷疑。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爸爸笑了一笑,當場做了表演。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鬆手,它就發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製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於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BEQ親子資源網
從這以後,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就萌發了將來一定製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願望一直影響著他們。1896年,萊特兄弟在報紙看到一條消息:德國的李林塔爾因駕駛滑翔機失事身亡。這個消息對他們震動很大,弟兄倆決定研究空中飛行。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這時候,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幹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後,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決定仿製一架滑翔機。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後一張又一張地畫下來,之後才著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於製成了他們第一架滑翔機,並把它帶到離代頓很遠的吉蒂霍克海邊,這里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這里風力很大,非常適宜放飛滑翔機。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繫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後由威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BEQ親子資源網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弟兄倆非常高興,但並不滿足。他們想能否製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兄弟倆反復思考,把有關飛行的資料集中起來,反復研究,始終想不到用什麼動力,把寵大的滑翔機和人運到空中。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從這以後,弟兄倆圍繞發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能力是90公斤,於是,他們向工廠訂制一個不超過90公斤的發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動機是190公斤,工廠無法制出這么輕的發動機。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後來,一名製造發動機的工程師知道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助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造出一部12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發動機。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弟兄倆非常高興,很快便著手研究怎樣利用發動機來推動滑翔機飛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他們終於把發動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不過是在滑翔機上安上螺旋槳,由發動機來推動螺旋槳旋轉,帶動滑翔機飛行。BEQ親子資源網
1903年9月,萊特兄弟帶著他們裝有發動機的飛行再次來到吉蒂霍克海邊試飛。雖然這次試飛失敗了,但他們從中吸取了很多經驗。過後不久,他們又連續試飛多次,不是因為螺旋槳的故障,就是發動機出了毛病,或是駕駛技術的問題。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萊特兄弟毫不氣餒,仍然堅持試飛。就在這時,一位名叫蘭萊的發明家,受美國政府的委託,製造了一架帶有汽油發動機的飛機,在試飛中墜入大海。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萊特兄弟得知這個消息,便前去調查,並從蘭萊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獲得了很多經驗,他們對飛機的每一部件作了嚴格的檢查,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定,於1903年12月14日,又來到吉蒂霍克,進行試飛試驗。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這天下午,兄弟倆先在地面上安置兩根固定在木頭上的鐵軌,並有一定的斜度,好讓飛機方便地滑行。接著,就把他們製造的飛機,放在鐵軌上面。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最後是由誰先飛的問題,兄弟倆爭執不下,只好用拋硬幣的方法,由威爾伯先飛。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威爾伯上機後,伏卧在飛機正中,一會兒便發動飛機,發動機傳出轟鳴的聲音,螺旋槳也慢慢地轉了起來。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飛機在斜坡上剛滑行3米,就掙脫了結在後面的鐵絲,呼嘯著升到空中。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飛起來啦!」奧維爾興奮地叫道。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話音未落,飛機突然減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個飛行時間不到4分鍾。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奧維爾趕忙跑上前去。威伯爾已從墮落的飛機里跳了出來,兄弟倆趕緊觀察飛機,飛機也未受損。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是什麼問題呢?」兄弟倆左思右想,逐一檢查。發動機沒毛病,螺旋槳轉動很好,技術操作也完全正確。……「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奧維爾滿面笑容地說道:「咱們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離只有3米飛機就起飛了。而這時螺旋槳的轉動還沒有達到高速,所以一會兒就栽了下來。」「對呀!」威爾伯點頭稱是,接著說道:「咱們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飛,而要靠螺旋槳的力量飛上去。這樣吧,把鐵軌裝在平整的地方再試驗一下。」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他們連續工作了三天,把鐵軌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BEQ親子資源網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鍾,天空低雲密布,寒風刺骨。被兄弟倆邀來觀看飛行的農民凍得直打寒顫,一再催促兄弟倆快點飛行。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這次由奧維爾試飛,只見他爬上飛機,伏卧在駕駛位上。一會兒,發動機開始轟鳴,螺旋槳也開始轉動。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突然,飛機滑動起來,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隨即水平地向前飛去。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幾個農民高興地呼喚起來,並且隨著威爾伯,在飛機後面追趕著。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飛機飛行了30米後,穩穩地著陸了。威爾伯沖上前去,激動地撲到剛從飛機里爬出來的弟弟身上,熱淚盈眶地喊道:「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45分鍾後,威爾伯又飛了一次,飛行距離達到52米,又過了一段時間,奧維爾又一次飛行,這次飛行了59秒,距離達到255米。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駛飛機飛行成功,萊特兄弟把這個消息告訴報社,可報社不相信有這種事,拒不發布消息。萊特兄弟並不在乎。繼續改進他們的飛機。不久,兄弟倆又製造出能乘坐兩個人的飛機,並且,在空中飛了一個多小時。BEQ親子資源網
消息傳開後,人們奔走相告,美國政府非常重視,決定讓萊特做一次試飛表演。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1908年9月10日這天,天氣異常晴朗,飛機飛行的場地上圍滿了觀看的人們。人家興致勃勃,等待著萊特兄弟的飛行。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10點左右,弟弟奧維爾駕駛著他們的飛機,在一片歡呼聲中,自由自在地飛向天空,兩支長長的機翼從空中劃過,恰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人們再也抑制不住他們的激動心情,昂首天空,呼喚著萊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夢想終於變為現實。BEQ親子資源網
BEQ親子資源網
飛機在76米的高度飛行了1小時14分,並且運載了一名勇敢的乘客。當它著陸之後,人們從四面八方圍了起來。過後不久,萊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一家飛行公司,同時開辦了飛行學校,從這以後,飛機成了人們又一項先進的運輸工具。
㈦ 飛艇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氣球的發明促使了人類飛翔願望的實現。古代的中國人最早利用熱空氣較輕的原理發明了孔明燈。1766年,英國人卡文迪許發現了氫,並了解到氫氣比普通空氣輕,這是後來用氫氣球飛行的技術基礎。1783年,法國孟特格菲爾兄弟成功地把熱氣球上升到1830米的高空,而且飄飛了1.6公里,成為熱氣球升空的創始人。這次氣球升空激發了飛行愛好者的熱情,使氣球飛行活動在18世紀末掀起高潮。但是熱氣球在高空中如果不繼續加熱,就會冷卻下來,最終自動降落到地面。因而,氫氣球和氮氣球相繼出現,並且成為科學考察、軍事偵察等方面的重要工具。1911~1912年間,奧地利物理學家赫斯使氣球上升到5000米的高空,由於他的工作證實了宇宙射線的存在,因為宇宙射線穿越大氣層被吸收,在1000米以上的高空,宇宙射線的強度才明顯增強,在5000米的高空,它的強度為地面強度的2倍。為此,赫斯獲得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一個載人的熱空氣氣球
後來,有人提出裝上帆和槳來操縱氣球的想法,這就是飛艇的原型。19世紀末小型汽油機的出現,使操縱飛艇的製造獲得成功。1900年,德國齊柏林設計的第一艘飛艇進行試飛,以後又成立了德國飛艇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商業運營。接著法國也試制了飛艇。
㈧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
萊特兄弟幾乎在懂事的時候就對機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成年後的奧維爾每當向別人回憶自己童年生活時,講的幾乎都是與機械設計有關的故事。
萊特兄弟從小就對機械有著天生的愛好,從小就喜歡拆拆弄弄。他 們尤其對一些舊時鍾、磅秤最感興趣。不過威爾伯比奧維爾長 4 歲,威 爾伯常常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男孩子們交往。奧維爾也有自己的好友。
1878 年 6 月,他們全家從俄亥俄州的代頓市搬到了依阿華州的錫德臘皮茲市,住在該市的亞當街。聖誕節萊特兄弟的爸爸給他們帶回了一個"蝴蝶「玩具,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
1884年他們全家從印第安納州的里士滿搬到了俄亥俄州。萊特兄弟都受到了良好教育,但都沒有得到文憑。奧維爾大學第三年(1889)就退學了,在哥哥的幫助下干起了印刷生意。
1890年初,他們研究報紙雜志的文章以及德國Otto Lilienthal的飛行器概念圖。他們對飛行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幸運地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里。在家裡, 大人們總是熱情鼓勵孩子們去追求知識,去調查研究一切奇特的現象。
1896年5月,他們關注了史密斯索尼安學院的Samuel Langley的蒸汽飛機模型的試飛、芝加哥工程師和致力於飛行研究的權威Octave Chanute在密歇根沙丘和湖邊幾部飛機模型的試飛。
1899年5月,威爾伯給史密斯索尼安學院寫了封信請求得到航空方面的信息和書籍。基於Sir George CAyley, Chanute,Lilienthal, Leonardo da Vinci以及Langley的草圖和靈感,萊特兄弟開始了他們的機械航空試驗。萊特兄弟完成了所有理論研究就開始動手實踐,他們的自行車店員Charlie Taylor成為了小組的重要一員,三人共同合作建造了第一架飛機引擎。
奇跡發生在1903年12月17日。這天清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還在沉睡,天氣寒冷,刮著大風,空曠的沙灘上靜靜地停放著一個帶著巨大雙翼的怪傢伙,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空曠的場地上冷冷清清,到現場觀看的只有5個人。10時35分,一切准備就緒。
奧維爾爬上「飛行者一號」的下機翼,俯卧於操縱桿後面的位置上,手中緊緊握著木製操縱桿,威爾伯則開動發動機並推動它滑行。飛機在發動機的作用下先是劇烈震動,幾秒鍾後便在自身動力的推動下從「斬魔丘」上緩緩滑下,在飛機達到一定速度後,威爾伯松開手,飛機象小鳥一樣離地飛上了天空。
雖然「飛行者一號」飛得很不平穩,甚至有點跌跌撞撞,但是它畢竟在空中飛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灘上。接著,他們又輪換著進行了3次飛行。在當天的最後一次飛行中,威爾伯在30千米的風速下,用59秒飛了260米。人們夢寐以求的載人空中持續動力飛行終於成功了!
(8)德國發明家飛艇試飛成功擴展閱讀:
到1905年,他們已經研製出了「飛行者3號」,這架飛機結構堅固,完全可以自主操縱。它可以傾斜、轉彎,飛8字形和盤旋,並能以每小時57.6千米的速度輕而易舉地飛行半個多小時。實用飛行器的時代終於到來了。1906年,美國專利局正式授予萊特兄弟飛機設計專利。1907年春天萊特兄弟製造了一架新飛機,駕駛艙里已有了兩人的座位。1908年3月,萊特兄弟和美國國防部達成了製造飛機的協議,從此飛機已走上了商品化的生產階段。
盡管後人對蘭格萊是飛機發明的第一人,還是萊特兄弟是飛機發明的第一人持有不同的意見,這都無關緊要,他們都是飛機發展史上的開創者,都是為我們提供生活便利的偉大人物,都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敬仰。
㈨ 飛艇是誰發明的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飛艇是一種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它與氣球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具有推進和控制飛行狀態的裝置。艇體氣囊內充以密度比空氣小的浮升氣體(氫氣或氦氣),藉以產生浮力使飛艇升空。
1783年,法國的蒙格菲爾兄弟和J·A·C·查理分別完成了熱氣球和氫氣球的發明,並成功地進行了載人飛行。為了解決氣球飛行無法控制,只能隨風飄飛的問題,法國軍官梅斯尼埃於二年就設計了可控制飛行的飛艇。梅斯尼飛艇的原理和形狀等與今天的軟式飛艇大至相同,但由於當時缺少相應的動力裝置,這一設想未能實現。
世界上第一艘飛艇是法國工程師H·吉法爾於1852年發明的。橄欖型的飛艇長44米,直徑12米,在軟式氣囊下有一三角型風帆用來操縱飛行方向,在吊籃內裝有一台僅3馬力的蒸汽發動機驅動一副3葉螺旋槳。1852年9月24日,吉法爾從巴黎馬戲場起飛,以大約8公里的時速飛行到28公里外的德拉普。此後內燃機的問世,使飛艇有了重量更輕、效率更高、也更安全的動力裝置。
早期軟式飛艇的氣囊要靠充氣的壓力才能保持外形。它飛得又慢又低。1890年,德國陸軍中將F·齊伯林伯爵一退役就研製新型飛艇的工作。他使用鋁材作飛艇的骨架使氣囊始終保持一定的形狀,氣囊內還有許多個分隔的小氣囊,這使飛艇的安全性有了提高。1900年7月2日,第一艘齊伯林式飛艇LZ—1號進行了首次飛行。飛艇呈雪茄形,長128米,直徑11.7米,裝有2台16馬力的內燃發動機,還裝有方向舵和升降舵。這是世界上第一艘硬式飛艇。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是飛艇發展較快的時期,英國和法國使用小型軟式飛艇執行反潛巡邏任務。德國則建立了齊析林飛艇隊,用於海上巡邏、遠程轟炸和空運等軍事活動。飛艇體積大、速度低、不靈活、易受攻擊,同時由於飛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因而軍用飛艇逐漸被飛機所取代。但飛艇的商業飛行仍有發展。1929年德國製成的大型飛艇 「興登堡」號,長245米,直徑超過41米,總重206噸,曾10次往返飛行於美國和德國之間,運送旅客1000多人。英國和法國也先後參照齊伯林式飛艇製造了本國的大型飛艇R—100號和 「阿克隆」號。這時的飛艇大都使用氫氣作為浮升氣體,易燃易爆,很不安全。1973年, 「興隆堡」號在著陸時因靜電火花引起氫氣爆炸,35人遇難。英、美也有多艘大型飛艇大都相繼失事,此後飛艇的發展陷於停滯狀態。
70年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飛艇改用安全的氦氣,其發展又呈活躍。採用多種新技術的新型飛艇被 用於空中攝影攝像、巡邏等方面,洛杉磯、漢城和巴塞羅那奧運會和北京亞運會都可在會場上空看見它的身影。
㈩ 飛機到底是哪一個人發明的,美國、法國、德國和巴西均稱由自己國家發明
美國,德國,法國,巴西都說他們是最早發明飛機的國家。但是從他們獲得專利的時間來看,還是美國的萊特兄弟最早發明了飛機。
法國也有一位很有名的工程師,發明過很多機器,在1890年的時候,法國的工程師發明了蝙蝠式的單翼飛機,雖然跟不成熟,但是引起了軍方的注意,還給這位發明家投資,讓他試驗,但是涉及機密,直到1906年的時候,才正式的被公布。這樣看的話,法國的發明家沒有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的早。巴西的工程師是在1898年的時候發明了氣囊飛艇,而且成功上空,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他又發明了其他的飛艇,直到1906年的時候,才發明了一架真正意義的飛機,但是還沒獲得專利,所以說他們也沒有美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