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重大的發現和發明
1、飛機
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他們在1903年12月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所認可,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開啟了人們征服藍天歷史。
2、計算機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無線電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1864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在總結前人研究電磁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波理論。他斷定電磁波的存在,推導出電磁波與光具有同樣的傳播速度。
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之後,人們又進行了許多實驗,不僅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而且發現了更多形式的電磁波,它們的本質完全相同,只是波長和頻率有很大的差別。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間首先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的理論。他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並發現電磁場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達,通常稱為波動方程。
4、青黴素
20世紀40年代以前,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一種能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葯物。當時若某人患了肺結核,那麼就意味著此人不久就會離開人世。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探索,然而在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卻源自一個意外發現。
近代,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亞歷山大·弗萊明由於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黴素。
1928年,英國科學家Fleming在實驗研究中最早發現了青黴素,但由於當時技術不夠先進,認識不夠深刻,Fleming並沒有把青黴素單獨分離出來。1929年,弗萊明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遺憾的是,這篇論文發表後一直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
5、電視
電視 (Television 、TV、 Video)指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機最早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
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電視迅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各國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頻不完全相同,按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
㈡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十大發明
能否製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歷史書上的這句話早已耳熟能詳專。人類屬僅僅是憑借自己製造和使用工具這一點,就打敗了兇猛的猛獸,一步步走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如果說製造工具聽著不夠高大上,那麼「發明」這個詞,一定是閃著亮光的。縱觀歷史,每一次偉大的發明都像是一顆火星,突然之間就能燃起熊熊大火。
㈢ 二十世紀有什麼重大發明
二十世紀的重大發明有
1、飛機:1901年8月14日,第一架動力飛機開內始飛行。1933年,世界上第一條正規航線開通,大容大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
2、原子:1900年,德國科學家普朗克發現,原子在裂變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他把這種能量稱為「誇特」,這一發現被譽為世紀性發現。
3、無線電廣播技術:從19世紀收音機發明開始,無線電廣播技術的迅猛發展並配以動畫和影像科技,已大大改變 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4、阿司匹林:1897年,德國人費利克斯·霍夫曼合成乙醯水楊酸,兩年後登記的商品名為阿司匹林,一個世紀以來成了最大眾化的葯品。
5、計算機:裝配有晶體管,集成電路和微處理器的計算機帶動了數字科技的發展,使各種各樣的信息轉化為0和1 的二進制形式成為可能。
6、汽車:1913年,美國汽車製造商享利·福特正式啟用他的汽車組裝流水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成了這個世紀擁有決定性影響的一件大事。
7、激光: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誕生。
㈣ 人類歷史上的哪些發明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偉大的發明創造。這些發明創造要麼是無意間發現的,要麼是不斷改進而來的。但是這些發明卻對人類歷史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編就選出對人類歷史發展起到十分關鍵的10大發明創造,希望大家也積極參與討論,提出不同的意見。
1,石器
人之所以不同於一般的動物,是因為人類可以使用和製造工具,而人類最早製造的工具就是石器。在幾百萬年前,猿類生活的森林逐漸退化為了草原,因此他們不得不適應新的生存環境。草原上的生活環境比森林更加惡劣,水果等天然食物也不充足。因此,猿類不得不學會和其他野獸斗爭。在漫長的斗爭的過程中,猿類學會了直立行走,並且開始使用石器,這就演變為了最早的人類。此後,石器成為了人類的主要使用工具,經過了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磨製石器)兩大階段。石器不僅成為了人類最早的武器,還成為了最早的狩獵工具。
㈤ 人類醫學的重大發明
最偉大的醫學發現是什麼?毋庸置疑,麻醉劑的發現、疫苗的生產和抗生素的使用都是醫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現在,《英國醫學雜志》正在邀請人們投票選出自該雜志創刊以來的166年中,最偉大的醫學突破是什麼。獲得提名的重大醫學突破有15個,每一個都為自然科學與人類健康立下了汗馬功勞。
計算機查爾斯·巴比奇於1822年提出計算器設計理念,不足百年後,艾倫就發明了「巨人」電子計算機。如今,計算機已經廣泛用於醫學中了,它幫病人創作電子記錄,允許醫生及時存取醫療記錄……
抗生素 1940年霍華德·弗洛里從青黴菌中分離出產生這種效果的活性物質,這導致了後來青黴素迅速發展。
衛生設備 19世紀80年代,新型污水處理和供水系統對歐洲的大眾健康狀況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循證醫學1991年,循證醫學概念首次由安大略湖麥克馬斯特大學一個團隊提出,它整合了最好的研究證據、臨床專家意見和患者評價以及其它一些詳細情況來描述具體的保健工作。
氯丙嗪1952年,巴黎醫生首次使用這種葯物對38名精神病患者進行治療,1954年進一步的試驗取得成功後,氯丙嗪就開始廣泛地使用。之後,抗鎮靜葯物和安定葯得到發展。
疫苗 1885年7月,路易斯·巴斯德引入一種狂犬病疫苗,對預防狂犬病這一嚴重疾病產生了革命性的意義。
㈥ 21世紀中國有哪些重大發明
1、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
2、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於2017年7月7日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於2018年2月6日完成主體工程驗收; 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
3、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研究人類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策略、思想與技術,構成了生命科學領域新的學科——基因組學,可以用於研究微生物、植物及其他動物。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和阿波羅計劃並稱為三大科學計劃,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又一個偉大工程,被譽為生命科學的「登月計劃」。
4、北斗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斗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隨著北斗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的發展,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測繪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應急搜救等領域,逐步滲透到人類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5、一箭三星的成功發射
1981年9月20日,中國第一次用一枚火箭成功發射一組三顆衛星——「科學實驗衛星9號」。一箭三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所謂一箭三星是指用一枚火箭發射三顆衛星。3顆衛星是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和實踐二號乙。這次發射當時在世界引起了轟動。
2017年11月21日12時50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成功。
㈦ 百年來人類有那些重大的發現和發明
1、1928年青黴素
人們稱青黴素是本世紀最有貢獻的葯品,它的發明者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1928年,這位發明家在一次細菌培養實驗中偶然地發現有一種後來被稱為青黴素的黴菌正吞噬他在培養皿中培養的細菌。
根據弗萊明研究的成果,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們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找到了提煉這種黴菌的辦法,並投入醫學治療試驗。1943年,為了醫治在二戰中負傷的戰士,盟軍開始將青黴素投入工業生產。在半個多世紀中,青黴素救活了無數人的生命,並促使人們開始重視抗生素家族的研究開發。
2、1943年計算機
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基礎,但它是因戰爭而誕生的。1943年,為破譯德國的密碼,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設計了第一台名為「巨人」電動機械式計算機,雖然這僅僅是一台用於解碼的假想計算機,但卻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先河,從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1947年,晶體管計算機問世;1959年,集成電路計算機誕生;1970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從80年代開始,新一代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在此基礎上,人類迎來了網路新時代。
3、1957年人造衛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航天時代的開始。1961年4月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
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乘宇宙飛船登上月球。衛星可以傳輸電視、廣播節目信號,還可以為航空、海航、天氣預報、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務,從而把地球大大地「縮小」了。
4、1967器官移植
1967年,南非外科醫師克里斯蒂安.巴納德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此後,隨著醫葯和醫療器械越來越先進,醫學家們逐漸解決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難題,成功地進行了手肢、肝臟、皮膚、視網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術。
醫學界認為,器官移植的下一個前沿技術就是腦細胞移植,來根治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醫學頑症。下世紀,醫學家們將致力於攻克異種器官移植難題,將其它動物的器官移植到人體中。
5、1978試管嬰兒
英國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33歲。1978年,她的母親的卵子和她父親的精子在試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後,體外孕技術不斷發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凍技術試驗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術試驗成功。試管嬰兒的培育成功,給了那些不育夫婦很大的希望。
㈧ 20世紀影響人類的重大發明
蒸汽機:推動了整個工業革命的發展
傳統的馬力或者水力無法提供工業革命所需的動力,蒸汽機能量的開發為世界帶來了一種更有效更強大的動力。雖說古人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機面市後,才真正開啟了蒸汽機的商業價值。許多歷史學家認為,蒸汽機的開發是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因為蒸汽機的出現帶動了冶金、煤礦和紡織業的發展。蒸汽機的出現及紡織業的機械化,提高了工業的用鐵量。由於英國擁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鐵技術和煤礦業的改進,同時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1804年出現的蒸汽機火車和1807年出現的蒸汽機輪船大大改善了運輸條件,輔助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電話:掀開人類通訊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請立即過來,我需要幫助!」這是1876年3月10日電話發明人亞歷山大?貝爾通過電話成功傳出的第一句話,電話從此誕生了,人類通訊史從此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人類進行無線通訊的夢想則是1973年在美國紐約實現的。當時,這台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手機體積大,重達1.9 公斤,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26年後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機也誕生了,它只有尋呼機那麼大,也比第一代手機輕了不少。
1964年是人類通訊史上另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萬的觀眾通過電視第一次收看由衛星轉播的日本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實況。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電視屏幕同時間觀看千里之外發生的事,人們除了感嘆奧運精彩壯觀的開幕式和各種比賽外,更驚嘆於科技的進步。這一切都歸功於哈羅德?羅森發明的地球同步衛星。
1969年夏天,國際互聯網的雛形在美國出現,它由四個電腦網站組成,一個在加州大學分校,另三個在內華達州。1972年,實驗人員首次在實驗網路上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這標志著國際互聯網開始與通訊相結合。到了90年代,國際互聯網開始轉為商業用途。1995年網路發展到第一個高潮,這一年被稱為國際互聯網年。在電子商業浪潮的推動下,國際互聯網在21世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汽車:載著時代向前奔駛
汽車改變了人類的整個交通狀況,擁有汽車工業成了每一個強大工業國家的標志。
汽車走過這樣一段歷史:1771年,法國人居紐設計出蒸汽機三輪車;1860年,法國人雷諾製造出了以煤炭瓦斯為燃料的汽車發動機;1885年,德國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裝有高速汽油發動機的機車和裝有二沖程汽油發動機的三輪汽車,並且成功企業化;1908年,美國人福特採用流水式生產線大量生產價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車。汽車的大眾化由此開始;1912年,凱迪拉克公司推出電子打火啟動車,使婦女也開始愛上汽車;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輛前輪驅動汽車面世;1940年,大戰令許多汽車製造商停產,歐洲車商開始轉向生產軍用車輛;50年代,德國沃爾沃的甲殼車轎車一經推出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汽車;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車在亞洲走俏,豐田、本田、三菱以及日產特高技術小型車入侵歐美市場,改寫了歐美牌子壟斷的局面。
實際上,汽車的發明使人類的機動性有了極大的提高,使20世紀人類的視野更加開闊,更追求自由。當然,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帶來了道路網擠占土地資源、大氣污染和高昂的車費等問題,但不管怎麼說,汽車確實載著人類向前發展,向前奔駛。
電視:人類自己創造的「魔鬼」
現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沒有電視。
電視的設想和理論早在1870年就出現過。1884年,德國發明家保羅?尼普科夫設計了全個穿孔的「掃描圓盤 」,當圓盤轉動的時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點,這些小點隨即轉換成電信號,另一端的接收機把信號重組成與原來圖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蘇格蘭人約翰?貝蒙德採用尼普科夫的「大圓盤」製造了影像機。
真正製造出畫面穩定的電視是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的拉基米爾?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國猶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覽會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電視開播,電視真正誕生了。
登月:人類航天史上邁出一大步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剎那所說的名言「對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這是邁出一大步」牢牢銘記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全世界5億電視觀眾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畫面,畫面深處傳來一個來自外太空的聲音:「休斯頓,這里是靜海基地,鷹艙已經登陸!」接下來,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宇宙飛船上的兩名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問休斯頓宇航中心:「我們不想休息四小時,我們想馬上登月。」休斯頓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著,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梯子緩緩爬下。全世界5億人都看到了這一場景。
登月確確實實是人類航天科技的一大進步,因為正如最後一名登月者塞爾南上校所說的:「在月球遙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國界,我覺得地球就是一個整體,我的整個思想也就開闊了。」
電腦:人類未來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國軍方和政府部門的代表、著名的科學家一起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房間里。當一位陸軍將軍輕輕按下電鈕後,占滿整整三堵牆的機器立即亮了起來,人們熱烈鼓掌,高聲歡呼:「ENIAC活了!」並且向總工程師埃科特祝賀。「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腦。
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碼
10多年前,科學界就預言說,21世紀是一個基因工程世紀。人類基因工程走過的主要歷程怎樣呢?1866年,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神父發現生物的遺傳基因規律;1868年,瑞士生物學家弗里德里希發現細胞核內存有酸性和蛋白質兩個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後來的所謂的DNA;1882年,德國胚胎學家瓦爾特弗萊明在研究蠑螈細胞時發現細胞核內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線狀物體,也就是後來的染色體;1944年,美國科研人員證明DNA是大多數有機體的遺傳原料,而不是蛋白質;1953年,美國生化學家華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宣布他們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礎;1980年,第一隻經過基因改造的老鼠誕生;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誕生;1999年,美國科學家破解了人類第 22組基因排序列圖;未來的計劃是可以根據基因圖有針對性地對有關病症下葯。
㈨ 21世紀有那些重大發明
1、中國高鐵——通車里程全球第一,並走向世界。
高鐵技術起源於日歐,如今中國卻一馬當先。穿越塞北風區,翻過嶺南山川,從重要城市之間的單線,到「八縱八橫」藍圖徐徐展開。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軌道交通開始由中國高鐵領跑。高鐵不僅成為很多人出行的首選,同時也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從追趕到引領,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標准,中國高鐵走過了高效而輝煌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中國標准動車組『復興號』在研製過程中大量採用中國國家標准,在254項重要標准中,中國標准佔84%。」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說。
截至去年底,中國累計投入運行的高鐵動車組達到2595組,超過全球總量的60%,通車高鐵里程長達2萬多公里。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4.5萬公里,比繞地球赤道一周還要長。從安卡拉到伊斯坦布爾,從莫斯科到喀山,從匈牙利到塞爾維亞,本土之外,中國高鐵加速走向世界。
2、網購——「動動指尖」,商店飯店搬回家。
1969年,美國啟用了國防部建設的軍用「阿帕網」。25年後,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從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中心連入Internet,中國互聯網蹣跚起步。
一根網線改變中國。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網路零售市場,網民超過7億。「6·18」、雙「11」、春節、五一、國慶……國民網上購物的狂歡日越來越多。數據顯示,今年「6·18」開場僅7分鍾,天貓國際成交破億元;京東商城15個小時累計下單金額超千億元。
中國網購為世界經濟輸出「互聯網商機」。從中國本土到越南、泰國等亞洲鄰國,到遠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巴西「剁手黨」全球網購嗨翻天。
3、支付寶——二維碼取代賣菜大媽的零錢筐。
鮮有人想過,有一天中國人可以玩一種「魔法」,跨越物物交換,取代各種貨幣,輕松「掃一掃」交易即完成。「魔法」無邊,支付寶的應用迅速擴散開來。截至2017年7月31日,移動支付活躍賬戶和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
騰訊和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智慧生活指數報告顯示,84%的被訪者表示「不帶錢、只帶手機出門」可以「很淡定」。今年8月的支付寶無現金日,將有1000萬線下商戶參與。
4、共享單車——綠色出行「說走就走」。
2017年6月,摩拜完成6億美元新一輪融資;7月初,ofo也宣布完成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短短兩年時間,多彩的共享單車迅速佔領了中國的大街小巷。目前摩拜單車在全球運營超過500萬輛,日訂單量最高超過2500萬輛,注冊用戶超過1億。
自行車生產企業,一度是被邊緣化的傳統行業,卻隨著中國共享單車的出海,一躍成為朝陽產業。今年ofo與鳳凰合作的海外共享單車產能將達到100萬輛。
席捲中國大江南北之後,共享單車的身影出現在了「英國單車之都」劍橋。街頭看到一片片共享單車,那是從中國飄來的橘紅色雲彩。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中國飛速發展的共享單車是中國引領世界創新的一個例子。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到分享知識、技能、勞務……「分享經濟」的概念發端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如今在中國土地上迅速生長,並帶來生活方式的巨變。
國家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未來幾年,中國共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
5、SixthSense
來源於一項神奇的高科技,這項高科技被命名為「第六感通訊科技」。據說,這套裝置的費用僅僅350美元,它能讓你不改變平時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享受各種服務。
比如,你到超市買東西,想搜一下關於你買物品的一些信息,那麼你可以用該科技裝置中的攝像頭來獲取物品包裝上的一些信息,用來進行聯網查詢。
如果你到外地旅遊,看到美麗的風景,想留作紀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勢,然後你手指上的感應晶元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通過攝像設備,將你拍攝的內容投放牆上,或一張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