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文字對么

發明文字對么

發布時間:2020-12-20 10:56:41

A. 是誰發明的文字

倉頡造字 倉頡,姓侯剛,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漢字創始人,被尊為「造字聖人」。今南樂縣城西北35華里吳村有倉頡陵、倉頡廟和造書台,史學家認為倉頡生於斯,葬於斯。 相傳 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 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在陝西省雒南縣),臨於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見一支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幺?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倉頡造字成功,發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幺要哭呢?有人說,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 有一次,倉頡就是從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的史實出了差錯,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游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倉頡的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狀造出來的。譬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勾的;月字是仿著月牙兒的形狀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倉頡首創文字的事後來被黃帝知道了,他大為感動,乃賜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後來,上天知道了這件事,下了一場穀子雨獎勵倉頡。這便是人間穀雨節的由來。 從白水縣城出發,沿渭(南)清(澗)公路下洛河,然後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車在高原的溝岔間跑了一個小時左右,才來到了倉頡廟所在的史官村。這座已有1800餘年歷史的倉頡廟已被國務院正式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倉頡陵在吳村西側,與倉頡廟西東相望,是一個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存。陵前翁仲,石獅俱存,並建有石坊,上書「倉頡」二字。倉頡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刻記載,「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如今看到的倉頡廟是明清時的建築,佔地約兩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對,雕刻精美雅緻;山門、二門皆為硬山式建築,拜殿、正殿和寢閣大方美觀。還有明代名人篆額題聯和倉頡夫婦的石雕。廟內碑刻林立,松柏蒼翠,楊柳依依,樓台亭閣鱗次櫛比,整個建築雄偉壯觀 告別「結繩記事」的年代 中國古書上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等記載,這是早期記事常用的方法,可惜這些物質無法長久保存下來,所以當時的記事情況已無法知曉了。但安陽小屯發現了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總字數達到3500個上下。從甲骨文字結構來說,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可見在三千餘年前的商代文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程度,那幺在它以前一定有個更長的發展過程。 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龜甲上刻劃符號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發現了在陶器上刻劃的符號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類似,因而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早期文字。至於在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發現的朱書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國的漢字至少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文字的出現既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的結果,所以倉頡很可能是總結整理文字,為漢字的形成作出了貢獻的一個代表人物。

B. 是誰發明的漢字

高中歷史老師回答您:以上的答案都不正確。不錯,在遠古的傳說中倉頡 正是發明漢字的人!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漢字不像電燈是愛迪生發明的,不像電話是貝爾等人發明的。文字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漢字是從刻畫符號發展到類似於甲骨文一樣的文字,然後定型的。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個悠久的歷史過程。如果真的像傳說那樣(司馬遷的《史記》在這部分仍然是對傳說的記載)倉頡造字,那麼在幾千年以後的商朝為什麼還有不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吶?
還有我要向你指出的是這些遠古傳說是帶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的,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比如說你問我:「人工取火是誰發明的?陶器是誰發明的?」傳說中也有答案。但是我的回答也是一樣的:「沒有具體的人,而是遠古人類長期摸索的結果。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查看全部7個回答
2000元左右組裝電腦主機配置清單...
關注組裝電腦的人也在看
京東自己組裝電腦主機配置清單,電腦配件,性能強勁,品質保障,好禮享不停!
m.jd.com廣告 
華為手機哪款性價比高?華為哪..
華為哪個手機性價比高「京東」手機通訊,快速充電超級續航,智能語音高清護..
m.jd.com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最早發明漢字的人是誰
想知道漢字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嗎?快來和我一起聽漢字的故事,了解漢字的來由吧
405 瀏覽2682019-02-04
中國的漢字是誰發明的?
想知道漢字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嗎?快來和我一起聽漢字的故事,了解漢字的來由吧
407 瀏覽140632019-02-04
漢字是誰發明的
想知道漢字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嗎?快來和我一起聽漢字的故事,了解漢字的來由吧
409 瀏覽8962019-02-04
中國漢字到底是誰發明的?
中國漢字的起源說法較多,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 《呂氏春秋》和《世本》等古籍中都有倉頡造字的記載,倉頡是皇帝的史官,因而中國文字應當起源於黃帝之時。但是歷史學家認為,倉頡只是傳說中的人物,現知最早的漢字是商代的甲骨文。新石器時代半坡等地發現的圖畫符號,與甲骨文中的寫法近似或者相同。 (2)發明文字對么擴展閱讀 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 中國漢字流行使用數千年,最早的文字、符號可以追溯到結繩時代。早期的文字有許多是簡化字,而繁體字中又有許多不適合於文字使用流傳規律的文字,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漢字的演變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甲骨文是用寫或刻的方式留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來占卜,也有的是用來記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為這個時候的文字多是從圖畫文字中演變過來的。 商代後期,和西周時期人們把字鑄刻在青銅器上,這就形成了金文。因為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和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又叫鍾鼎文。與甲骨文相比,金文的象形程度更高,更形象生動逼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文字
3 瀏覽3552019-10-29
中國漢字是誰發明的?
有史料記載倉頡造字,但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同時漢字不斷在演變,所以無法確定具體是誰發明的。 《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漢字起源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漢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體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2)發明文字對么擴展閱讀: 相關的漢字類型: 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2、金文:是指鑄刻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鍾鼎文,始於殷商時期。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鍾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3、大篆:大篆為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為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 秦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別。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倉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字
11 瀏覽54652019-09-29
評論兩句26

C. 人類發明文字是對是錯

對於以上所有的回答,我們暫且一放。請想一下人類為什麼發明文字?沒錯,你應該回想到答了,是為了彌補語言溝通受到的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試想如果沒有文字,那麼中華浩浩盪盪的五千年文明還能流傳的如此廣泛嗎?文字限制了人類的形象思維,其實不然。這只是文字被後來人曲解了而已。不知你有沒有這種感受,當你一個你認為很重要的人都來信時,彷彿能夠看到他寫信的樣子,看到的信,難道真的只是文字上的感受嗎?(當然,如果這是一份入學通知書的話就沒有這種效果了)。所以,文字的初期只是為了給文明一個載體,看看你曾經的日記,彷彿過往的一切重又浮現在眼前一般,這種溫馨3的感受難道不比空洞的回憶美多了嗎?記憶會模糊,歷史會褪色,但那份當時的沖動與幸福,如今卻依然在心中纏繞。

不可否認,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尤其是網路的來臨,各種各樣的教科書與公函(如入學通知書)對於文字的摧殘確實有影響,但是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這一學說嗎?所謂的完美,只有充分的意識到它的遺憾,從而愈加珍惜他的美,這就是網路時代的我們應該對待文字的態度吧!

(註:如果沒有文字,這個問題別人就不會知曉。我們也就無法了解自己的由來了吧!)

D. 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文字資料

1、塑料

在本世紀前不存在的塑料已成了我們這個世紀不可少的東西,它始於1909年美國人L·貝克蘭發明的酚醛塑料的製作方法。在得知塑料的發明之後,全世界最開心的莫過於大象了。幾百年來,從小刀的把手到檯球,一切都以象牙為標准原料。19世紀80年代,象牙供應的逐步減少與檯球運動的興起就曾引發了一場危機。美國最大的檯球生產商費蘭與考蘭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懸賞價值1萬美元的黃金,這是一筆很可觀的獎賞,招募任何能夠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發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奧·貝克蘭,一位曾因發明了用於拍攝快速運動照片的相紙而獲豐厚利潤的比利時籍發明家,無意中發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這種首創的純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熱、防電和防腐蝕的功能。它不僅使檯球游戲獲益,塑料的一大好處在於其用途的多面性,從電話機到馬桶,從煙灰缸到飛機零件,一切東西都用得上塑料。到1968年,年輕的畢業生若要在一個有前途而又會成功的行業里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要聽從一個詞——塑料。

2、DNA

1953DNA,2月28日,英國著名遺傳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宣布他「發現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國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生命科學的研究,終於從細胞核中發現了決定生命遺傳的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分子結構,破譯了人類、植物和動物的遺傳密碼。這個發現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推進對各種疾病的研究和醫治,也促進了人類對改善食物結構的研究。

在下世紀的前20年,人類就可能通過採用基因治療的辦法消除遺傳缺陷,進而攻克癌症、心臟病、血友病、糖尿病以及其它致命的機能失調症。人類對DNA分子結構的研究成果,無疑是對人類研究生命、治療疾病具有極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們面臨著因此而造成的道德危機,比如克隆技術的發展,就給人類自己出了個難題。

3、核能

1939年實現,1956年始用於發電。彩色相片上個世紀就有了彩色照相的原理,但直到本世紀1940年才有了第一批彩色膠卷,彩色相片走過了漫長的跨世紀之路。

4、核武器

1942年核武器:原子時代開始於1942年。為了打敗軸心國法西斯,美國最高當局決定啟動旨在研製原子武器的「曼哈頓工程」。年底,作為「曼哈頓工程」的一部分,第一個核反應堆在芝加哥大學一個體育設施下面建成並開始運行。1945年的7月16日,一團蘑菇雲從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騰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是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將兩顆取名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日本天皇隨後宣布無條件投降,原子彈似乎為贏得二戰的勝利立了大功,但是人類從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陰影中。

5、計算機

1943年計算機: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基礎,但它是因戰爭而誕生的。1943年,為破譯德國的密碼,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設計了第一台名為「巨人」電動機械式計算機,雖然這僅僅是一台用於解碼的假想計算機,但卻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先河,從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1947年,晶體管計算機問世;1959年,集成電路計算機誕生;1970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從80年代開始,新一代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在此基礎上,人類迎來了網路新時代。

6、人造衛星

1957年人造衛星:10月4日,蘇聯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航天時代的開始。1961年4月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乘宇宙飛船登上月球。

衛星可以傳輸電視、廣播節目信號,還可以為航空、海航、天氣預報、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務,從而把地球大大地「縮小」了。為了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人類在太陽系的主要行星上投放了許多探針,並且一個建立國際太空站的宏偉計劃也在醞釀之中。

7、器官移植

1967器官移植,1967年,南非外科醫師克里斯蒂安.巴納德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此後,隨著醫葯和醫療器械越來越先進,醫學家們逐漸解決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難題,成功地進行了手肢、肝臟、皮膚、視網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術。醫學界認為,器官移植的下一個前沿技術就是腦細胞移植,來根治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醫學頑症。下世紀,醫學家們將致力於攻克異種器官移植難題,將其它動物的器官移植到人體中。

8、試管嬰兒

1978試管嬰兒:英國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現在31歲。當年,她的母親的卵子和她父親的精子在試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後,體外孕技術不斷發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凍技術試驗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術試驗成功。試管嬰兒的培育成功,給了那些不育夫婦很大的希望,但是這也引起了人們對一個道德問題的憂慮,比如說,一個婦女在50多歲甚至60歲時通過體外孕技術生一個孩子,有可能在孩子還未成年時,老人就會去世,那麼誰來撫養這個孤兒呢

E. 相傳黃帝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於是有人說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黃帝是開始的,你認為對嗎

不對。因為我國最早的文字是出現在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字。而倉頡發明了文字這個言論只出自於傳說,並沒有考古證據證實其真實性。

F. 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

1、兩彈一星

「兩彈一星」最初指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兩彈」中的原子彈和氫彈後來合稱核彈,另一彈指早期研發的導彈。後來「兩彈一星」指導彈、核彈、人造衛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5、塑料

在本世紀前不存在的塑料已成了我們這個世紀不可少的東西,它始於1909年美國人L·貝克蘭發明的酚醛塑料的製作方法。在得知塑料的發明之後,全世界最開心的莫過於大象了。幾百年來,從小刀的把手到檯球,一切都以象牙為標准原料。19世紀80年代,象牙供應的逐步減少與檯球運動的興起就曾引發了一場危機。美國最大的檯球生產商費蘭與考蘭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懸賞價值1萬美元的黃金,這是一筆很可觀的獎賞,招募任何能夠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發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奧·貝克蘭,一位曾因發明了用於拍攝快速運動照片的相紙而獲豐厚利潤的比利時籍發明家,無意中發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這種首創的純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熱、防電和防腐蝕的功能。它不僅使檯球游戲獲益,塑料的一大好處在於其用途的多面性,從電話機到馬桶,從煙灰缸到飛機零件,一切東西都用得上塑料。到1968年,年輕的畢業生若要在一個有前途而又會成功的行業里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要聽從一個詞——塑料。

G. 造紙術發明以前人們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叫甲骨文。是對還是錯

對的,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甲骨文,是中華道統的文字之一。

H. 文字的發明對人類的意義

首先是記錄的功能。文字最初的功能是為了方便交流與記憶,這也是其最直接的作用回。比如古人答以文字記錄當時的事件,由於文字一般是寫在一些特殊的材料上,所以才能使其流傳至今。
再次是文化藝術功能。從紙、筆發明後,文字已經不再局限於記錄的功能,而是發展到文化藝術功能。人們以文字為基礎,不斷發揮想像力與藝術,用不同的字體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比如王羲之的狂草就是最有力的代表。
最後也是人類區別與普通動物的依據。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有復雜的思想,會使用復雜的工具。而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其不僅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種古人對於生活體會而產生的結晶。
註:中文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復雜、最美麗、最有代表性的文字,所以本人舉例都以中文為對象。

I. 文字是中國什麼時候發明的

20世紀以後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較簡單。在秉承先輩姓氏的前提下,取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名就算完事。 對於他們來講,「名字」是一個單純詞,意義不可再分割。但是,對於古代中國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各 有獨立的意思,不可混為一談。這里專講古人的「字」。

從周代開始,人們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禮記·檀弓》稱:「幼名,冠字。」這句話的解釋是:「始生 三月而加名,故雲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二十有為父之道」 時加「字」,當然是說男子;對於女子,則是「許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時(15歲)加「字」。人一出 生就要起名,是為了分別彼此,否則便無法以獨立身份進入既有的社會秩序系統之中。對小孩直呼其名,不會 有什麼顧忌,但同樣對已經成年者,便顯得不夠尊重,取字,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所以,古人的名,主要 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情況下都必須對人稱字不稱名,這要依對話雙方 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當者,尊稱別人用字不用名,謙稱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長輩對晚輩、老師對學生 、上級對下級,也可以稱名而不稱字,這樣顯得更親切。如果說起名是為了分彼此,那麼取字就是為了明尊卑 。這是名與字功能的基本區別。
字獨立於名之外,但又與名保持有密切的聯系。根據古文字學,「字」有滋生之義。因此,我們也可以理 解為古人的字,系由名滋生而來。春秋戰國時代,人們的名與字之間,一般均有特殊的意義關聯。清代訓詁學 家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歸納、揭示了當時的人名與字之間的五類關聯,全面而准確。現補充實例,列舉 如下:
同義互訓。孔子的學生樊須,字子遲。須與遲,都有等待的意思。閔損,字子騫。損與騫,都有虧折的意 思。顏回,字子淵。據《說文解字》解釋:「淵,回水也。回,淵水也。」
反義相對。衛人端木賜,字子貢。上賞給下叫「賜」,下獻給上叫「貢」,意義恰好相對。楚將唐昧,字 子明。昧,昏暗的意思,與光明正相反。
連類推論。孔子的弟子南宮括,字子容。「括」,包括;推論到「容」,受容。楚臣仲歸,字子家。由歸 而家,順理成章。
據義指實。齊公子固,字子城。由堅固之義,引指高大實在的城牆。魯人冉耕,字伯牛。由農墾之義,引 指具體的耕牛。
辨物統類。衛人邃瑗,字伯玉;齊人陳灌,字子玉。瑗、灌均為玉類之一種。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 楚公子魴,字子魚。鯉、魴均為魚類之一種。
上面列舉的諸人之「字」,均由兩個字組成,但第一字並無實義。如子遲、子貢之「子」,是古代男子的 美稱。而伯牛、伯魚之「伯」,系排行用字伯、仲、叔、季的第一位。所以,此類二字「字」,其實是一字「 字」。這也是早期命字的特點之一。
秦漢以後,二字「字」逐漸增多,成為主流。而且,字與名並用時的排列順序也發生變化。先秦時是先稱 字,後稱名,如楚將百里孟明視,百里是姓,孟明是字,視是名。漢代以後,改為先稱名,後稱字,如曹丕在 《典論·論文》中論及「建安七子」時稱孔融文舉、陳琳孔璋、王粲仲宣……這里的孔融、陳琳、王粲是姓名 ,文舉、孔璋、仲宣則分別是他們的字。此外,在取字的方式上,既繼承了先秦時代同義互訓、反義相對、連 類推論、辨物統類以及以排行入字、以美稱入字等傳統做法,又有了一些新的發展。
先說在繼承傳統方面,例如:
蜀相諸葛亮,字孔明;東晉詩人陶淵明,字元亮;唐「大歷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字文明。(同義互訓 )
唐代詩人羅隱,字昭諫;「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字退之;宋代大儒朱熹,字元晦;清代音韻訓詁學家 王念孫,字懷祖;桐城派作家管同,字異之。(反義相對)
北宋文學家晃補之,字無咎;南宋詩人尤袤,字延之;南宋詞人劉過,字改之;清代史家章學誠,字實齋 。(連類推論)
東吳將領周瑜,字公瑾;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字子瑜。(辨物統類)
東漢文學家蔡邕,字伯喈;唐代詩人錢起,字仲文;北宋詞人晏幾道,字叔原;明代文學家王思任,字季 重。(以排行入字)
其次,在新的發展方面,主要有:
增美辭。在先秦時代的子、父一類尊稱用字以外,大量涵義豐美之辭,如公、翁、卿、倩、彥、偉、休、 道、孝……成為取字的熱門選擇。例如:用尊老美辭的,東漢大臣竇融,字周公;東吳將領黃蓋,字公覆;西 漢豪強郭解,字翁伯;唐吏孔巢父,字弱翁。用稱謂美辭的,西漢使節蘇武,字子卿;大將軍衛青,字仲卿。 用身份美辭的,西漢文學家東方朔,字曼倩;曹丕之孫、魏帝曹髦,字彥士。用形容美辭的,「建安七子」之 一的徐幹,字偉長;三國魏文學家應璩,字休璉。用德性美辭的,東漢學者尹珍,字道真。劉備的謀士法正, 字孝直。
采典籍。採摘典籍中精彩的名言警句之義,用做表字,意趣高雅。曹操字孟德,語出《荀子·勸學》:「 學也者,固學一之也。……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盪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 謂德操。」《尚書·大禹謨》稱「滿招損,謙受益。」由此,明末文人錢謙益,字受之;晚清士紳王先謙,字 益吾。
表仰慕。表示對前賢先哲的仰慕之意,是古人命名、取字的重要思路之一。北齊文學家顏之推,傾慕春秋 時晉人介之推的節操,故與之同名,又以其姓氏為字。南朝文字訓詁學家顧野王,欽佩西漢博士馮野王,不僅 照搬其名,而且取字曰希馮。明末清初學者顧祖禹,景仰宋代史家、人稱「唐鑒公」的范祖禹,仿其名,又字 景范。
寄情懷。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說:「字所以表其人之德。」正如言為心聲一樣,字也是人們抒情懷的 手段。近代維新運動的領袖人物康有為,字廣廈,意在表達自己為黑暗專制下的國人爭得一個開明、自由的生 存「廣廈」的寬闊胸懷。現代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字任之,他自己解釋「任之」的涵義:「其一是對自己該 做的事,對國家對社會該負的責任,堅決勇敢地擔負起來,任之;其二是對無所謂的事、無聊的流言等等,不 管它,由它去,任之。這就是我做人處事的信條。」
析名文。名與字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既可以是文辭意義上的,也可以是文字結構上的。南宋 詩人謝翱,字皋羽;大奸臣秦檜,字會之;明「竟陵派」文人劉侗,字同人;清文學家毛奇齡,字大可。
既起名,又取字,是中國姓名文化的獨特傳統之一,直到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依然如此。以名人為例: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
李大釗,字守常。
胡適,字適之。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
朱自清,字佩弦。
陳毅,字仲弘。
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其後又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沖擊,傳統的上下尊卑秩序被完全否定 ,因而以明尊卑為主要功能的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依據。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交往 越來越頻繁,稱謂繁復、疊床架屋的名、字並行之制,顯然不再有恢復的必要與可能。但是了解一點這方面的 知識,至少可以避免出現評書《楊家將》中楊六郎竟然在皇帝面前自稱「楊景楊延昭」之類的笑話。

J. 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創造了文字,同時發明了紙。這種說法對嗎

文字早於紙先出現的,最早的文字是夏商的甲骨文,刻在龜殼上,到現在很多甲骨文都還沒有解出來呢,後來用的竹子做竹簡,紙張發明都到漢朝了。文明是一步步繁衍出來的。

閱讀全文

與發明文字對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