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火葯的發明與意義

火葯的發明與意義

發布時間:2021-08-16 15:56:27

A. 火葯發明的意義(較短)

火葯
火葯的發明是道士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的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做神仙並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與道士煉「仙丹」,在煉制過程中逐漸發明了火葯的配方。

現在看到的第一部記載火葯配方的書,約成書於八世紀晚期。書中說「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密燒之」,會發生「焰起,燒手面及火盡屋舍」的現象。硫磺、硝石與炭混合,這就是火葯的配方。但是火葯不能解決長生不老的問題,又容易著火,因而煉丹家對它並不感興趣。火葯的配方由煉丹家轉到軍事家手裡,就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葯。

唐朝末年,火葯已被用於軍事。唐昭宗天佑元年楊行密的軍隊圍攻豫章,部將鄭幡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里所說的「飛火」,就是「火炮」、「火箭」之類。這種「火炮」是把火葯製成環狀,把吊線點燃後用拋石機拋擲出去;「火箭」則是把火葯球縛於箭鏃之下,將引線點燃後用弓射出。
到了宋代,戰爭接連不斷,促進火葯武器的加速發展。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葯作坊,先後製造了火葯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
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葯的「突火槍」。
到了元代又出現銅鑄火統,稱為「銅將軍」。
——這些都是以火葯的爆炸為推動力的武器,在戰爭中顯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

12世紀,火葯由商人經印度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希臘人通過翻譯阿拉伯人的書籍才知道火葯。
而早在九世紀早期,和醫葯、煉丹術的知識一起,硝也由中國傳到阿拉伯。當時的阿拉伯人稱它為「中國雪」,而波斯人稱它為「中國鹽」。他們僅知道用硝來治病、冶金和做玻璃。
火葯武器則是通過戰爭傳到阿拉伯國家。成吉思汗西征,蒙古軍隊使用了火葯兵器。美法各國直到十四世紀中葉,才有應用火葯和火器的記載。

火葯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對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B. 火葯的發明時期和作用

中國四大發明,火葯,指南針,印刷木,造紙木。

C. 火葯發明的作用

火·葯的發明標志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對軍事武器的進步也有著重要意義,內但同時也造成許多慘容劇。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人類最早使用的火·葯是黑火·葯,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在一千多年前發明的。它的發明,聞名於世,被稱為我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之一,在化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火·葯發明的意義 中國的火·葯推進了世界歷史的進程。恩格斯曾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火·葯發明中的作用:「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火·葯動搖了西歐的封建統治,昔日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漸衰落了!火·葯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重要支柱之一。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D. 活字印刷 指南針和火葯的發明各有什麼意義

活字印刷術 加快文化交流和傳播
指南針 促進了航海技術的發展
火葯 改變了戰爭方式,客觀上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

E. 火葯的意義

火葯的發明標志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對軍事武器的進步也有著重要意義,但同時也造成許多慘劇。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人類最早使用的火葯是黑火葯,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在一千多年前發明的。它的發明,聞名於世,被稱為我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之一,在化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火葯的最主要成分是作為氧化劑的硝石。成書於秦漢之際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把硝石列為上品葯,即在此之前已經具備了發明火葯的物質基礎。秦漢之際也是煉丹術開始盛行之時,方士們為了煉制仙丹妙葯,把各類葯物彼此配合燒煉。五金、八石(各種礦物葯)、三黃(硫磺、雄黃、雌黃)、汞和硝石都是煉丹的常用葯物。其中汞與三黃合煉而得丹砂是煉丹家們的得意之作。但若用硝石與三黃共煉必將燃燒爆炸,因此導致火葯的發明。就在火葯發明之後,也曾被引入葯類,《本草綱目》中,說火葯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瘟疫。更重要的原因是火葯的發明來自製丹配葯的實踐中。

火葯觸火即燃,在較密閉的容器中,還會發生爆炸,其化學反應式近於:2KNO3 + 3C + S = N2(+ 3CO2 (+ K2S + 169千卡,還有少許CO、K2CO3 、KSO4,體積很小的火葯,燃燒時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體積突然膨大,增至幾千倍,因而在密閉的容器中,會爆炸,同時因產生K2S等固體產物,並加雜著未完全燃燒的炭末,所以能看到冒黑煙。

火葯燃燒爆炸的原理,現在的人們不難理解,但在古代,這卻一直是個謎,現在人們製取火葯也很容易,民間流傳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就是火葯的簡易配方。這方法也不知歷經了多少年代,勞動人民付出多少血汗,才摸索總結出來。火葯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它又是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逐漸完善的。

火葯的發明與煉丹分不開。我國的煉丹家早就接觸過火葯的原料--硝石、硫磺及木炭等物質。這些物質在混合過程中,稍不小心就會著燃燒。古人對組成火葯的三種主要成分的性質有個認識過程。

F. 古代發明的火葯有什麼意義

一方面用於日常生活與生產活動,如南宋時已製成焰火,在節日燃放;日常生產已用火葯開山、采礦、築路等。火箭、火炮、火槍,大量用於軍事。十三世紀,隨著成吉思汗西征中亞,火葯先是傳播到阿拉伯地區,後傳播到歐洲。火葯在全世界的傳播,首先導致火器的產生與激烈的軍事方面的革命,軍事變革促使新的民族國家誕生。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隨後引發了許多國家的政治、經濟的巨大變革,並成為後來歐洲社會革命的先導,這一切導致歐洲中世紀的結束。當邁入現代化的歐洲人用軍艦、大炮打開閉關鎖國的封建清王朝的大門時,中國現代化變革的鍾聲也隨即敲響了。有詩贊道: 火葯源自煉丹爐,未成神仙作師祖

G.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的戰術意義

火葯的應用
唐朝時的火葯
火葯發明之前,火攻是軍事家常用的一種進攻手段,那時在火攻中,用了一種叫做火箭的武器,它是在箭頭上綁一些像油脂、松香、硫磺之類的易燃物質,點燃後用弓射出去,用以燒毀敵人的陣地。如果用火葯代替一般易燃物,效果要好得多。火葯發明之前,攻城守城常用一種拋石機拋擲石頭和油脂火球,來消滅敵人。

閱讀全文

與火葯的發明與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