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豬的鼻子像防毒面具,科學家就發明了防毒面具。
細心的人回會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豬嘴極為相似,這是為什麼呢?
莫非防毒面具的發明和豬嘴有關?事實確實如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曾與英法聯軍為爭奪比利時伊泊爾地區展開激戰,雙方對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軍為了打破歐洲戰場長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毒劑。他們在陣地前沿設置了5730個盛有氯氣的鋼瓶,朝著英法聯軍陣地的順風方向打開瓶蓋,把180噸氯氣釋放出去。頓時,一片綠色煙霧騰起,並以每秒三米的速度向對方的陣地飄移,一直擴散到聯軍陣地縱身達25 公里處,結果致使5萬英法聯軍士兵中毒死亡,戰場上的大量野生動物也相繼中毒喪命。可是奇怪的是,這一地區的野豬竟意外的生存下來。這件事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經過實地考察,仔細研究後,終於發現是野豬喜歡用嘴拱地的習性,是它們免於一死。當野豬聞到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後,就用嘴拱地,以搪避氣味對鼻子的刺激。而泥土被野豬拱動後其顆粒就變得較為松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由於野豬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賜予它的防毒面具,所以它們能在這場氯氣的浩劫中倖免於難。 根據這一發現,科學家們很快就設計、製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但這種防毒面具沒有直接採用泥土作為吸附劑,而是使用吸附能力很強的活性炭,豬嘴的形狀能裝入較多的活性炭。如今盡管吸附劑的性能越來越優良,但它酷似豬嘴的基本樣式卻一直沒有改變。防毒面具可以說是模仿豬嘴的一件傑作。
⑵ 防毒面具是什麼動物啟發產生的
防毒面具是野豬啟發產生的。
二戰時,英法兩國派出數十名最優秀的科學家,到曾被德方用氯氣熏襲過的地段,進行考察取證研究。他們發現,陣地上大量野生動物,包括樹林中的雀鳥及蟄伏的蛙類與裸露的昆蟲,都相繼中毒死亡,唯獨野豬安然無恙地活下來。
經研究和實驗,科學家發現野豬特別喜歡用強有力的長嘴巴,拱動泥土尋覓地里植物的根莖及一些小動物。當它們嗅到強烈的刺激氣味時,常用拱地來躲避。當德軍施放毒氣突襲聯軍時,聰明的野豬把嘴鼻拱進泥土裡,躲過了災禍。再經進一步的科學分析,得出結論:由於野豬用嘴拱地,松軟的土壤顆粒吸附和過濾了毒氣,使它們倖免於難。
兩國科學家從中得到啟示,根據泥土能濾毒的原理,選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質,又能使空氣暢通的木炭,很快設計製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豬嘴形狀的防毒面具。
(2)動物身上發明了防毒面具擴展閱讀:
防毒面具使用環境
1、 濾毒罐為自吸過濾式呼吸防護面具的一部分,不能單獨使用。
2、 環境中氧氣濃度低於18%時禁止使用。
3、 根據作業環境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不同可選擇濾毒罐。
4、 當明確作業環境中有毒有害氣體性質時可選擇使用濾毒罐,否則禁止使用。
5、 濾毒罐的防護性能具有專一性,應根據環境中有毒有害氣體的性質進行選擇,不能亂用或混用。
6、 儲存:濾毒罐為5年,庫房應乾燥通風。
⑶ 你們知道防毒面具是根據什麼動物發明的嗎
豬
一戰時期,德軍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毒氣。有一次德軍在陣地前沿,向英法軍隊內集結的陣地上,施放了氯容氣,有毒氣體使聯軍官兵中毒死亡,但是該地區的豬沒死。
這件事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怎麼總有這句話)。經過實地考察,他們發現是野豬喜歡用嘴拱地的習性,使它們免於一死。當野豬聞到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後,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氣味對鼻子的刺激。而泥土被野豬拱動後其顆粒就變得較為松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所以它們能在這場氯氣的浩劫中倖免於難。
科學家從中得到啟示,根據泥土能濾毒的原理,選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質,又能使空氣暢通的木炭,1g的木炭總面積可達900平方米,科學家們很快設計製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豬嘴形狀的防毒面具。
⑷ 人類是從野豬身上發明了防毒面具嗎
是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軍為了打破歐洲戰場的僵持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毒氣。德軍在陣地前沿,出其不意地向英法軍隊集結的陣地上,施放了180噸氯氣,有毒氣體使5000名聯軍官兵中毒死亡,這就是世界軍事史上首次大規模的毒氣戰。
怎樣才能使士兵在作戰中,既不被毒氣傷害,又能有效消滅敵人呢?經此役後蒙受重大損失的英法聯軍,立即敦促本國政府盡快研發製造防毒器具。
於是,科學家開始尋找一種能夠應付多種毒氣的物質。不久,兩國派出最優秀的科學家,到曾被德軍用氯氣污染過的地段進行考察,並取證研究。科學家驚奇地發現,陣地上大量野生動物,包括樹林中的雀鳥及蟄伏的蛙類與裸露的昆蟲,都已中毒死亡。唯獨當地的龐然大物——野豬,卻安然無恙地活了下來。
這件事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經過實地考察,仔細研究後,終於發現是野豬喜歡用嘴拱地的習性,是它們免於一死。當野豬聞到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後,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氣味對鼻子的刺激。而泥土被野豬拱動後其顆粒就變得較為松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由於野豬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賜予它的「防毒面具」,所以它們能在這場氯氣的浩劫中倖免於難。為了扭轉不利的戰局,兩國科學家從中得到啟示,根據泥土能濾毒的原理,選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質,又能使空氣暢通的木炭,1g的木炭總面積可達100-150平方米,科學家們很快設計製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豬嘴形狀的防毒面具。由於豬嘴的形狀能裝入較多的活性炭,如今盡管吸附劑的性能越來越優良,但它酷似豬嘴的基本樣式卻一直沒有改變。
⑸ 人們根據豬怎樣發明了防毒面具
野豬的鼻子比狗靈敏50倍,當它遭遇刺激性氣味時,就會通過拱地來將泥土變得松軟,吸附部分氣體,於是便根據豬嘴的造型研製出了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是受到野豬嘴的啟發發明出來的,當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和英法聯軍為了爭奪比利時使用了化學毒氣。
當時共設置了至少5730個氯氣瓶,打開後一股綠色的煙霧,順風飄向了聯軍的位置,大約有180噸氯氣,導致5萬士兵死亡。
還有周圍大片的野生動物,但是這一區域的野豬卻都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最早的防毒面具是在1912年,由俄國化學家捷林斯基發明的,主要是利用活性炭吸附,後來便成為戰場上必需品。
(5)動物身上發明了防毒面具擴展閱讀:
防毒面具的使用細節:
1、應該正確的選擇防毒面具,選對型號,確認出毒氣是哪一種毒氣,現場的空氣裡面毒物的濃度是多少,空氣中氧氣含量是多少,溫度又是多少度。
應該特別的留意防護面具的濾毒罐所規定的范圍以及時間。在氧氣濃度低於19%時,禁止使用負壓式防毒面具;
2、在使用防毒面具之前,應該對其進行認真的檢查,查看各部位是否完整,有無異常情況發生,其連接部分是不是接好了,仔細看看整個面具的氣密性是不是特別的好。
3、對於在工作中要使用到防毒面具的勞動者,我們要對他們有專門的培訓,以便他們能夠正確的作用防毒面具。
在使用防毒面具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面罩,要保持防毒面具裡面氣流的暢通,在有毒的環境中要迅速戴好你的防毒面具。
4、當你的防毒面具出現使用故障時,你應該採用下面的應急措施,並且應該馬上離開有毒的區域。
5、在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氣密性實驗,並檢查各配件是否有老化痕跡,各關鍵配件是否完整;每次使用完畢後及時清潔保養;記錄累計使用時長;及時更換濾毒盒、濾棉。
⑹ 人類是怎麼從豬的的身上發明防毒面具
網路知道 提問
人類是從野豬身上發明了防毒面具嗎?
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展開講講...
收起 發布
6條回答
wengjiaol73
LV.3 推薦於 2018-04-07
是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軍為了打破歐洲戰場的僵持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毒氣。德軍在陣地前沿,出其不意地向英法軍隊集結的陣地上,施放了180噸氯氣,有毒氣體使5000名聯軍官兵中毒死亡,這就是世界軍事史上首次大規模的毒氣戰。
怎樣才能使士兵在作戰中,既不被毒氣傷害,又能有效消滅敵人呢?經此役後蒙受重大損失的英法聯軍,立即敦促本國政府盡快研發製造防毒器具。
於是,科學家開始尋找一種能夠應付多種毒氣的物質。不久,兩國派出最優秀的科學家,到曾被德軍用氯氣污染過的地段進行考察,並取證研究。科學家驚奇地發現,陣地上大量野生動物,包括樹林中的雀鳥及蟄伏的蛙類與裸露的昆蟲,都已中毒死亡。唯獨當地的龐然大物——野豬,卻安然無恙地活了下來。
這件事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經過實地考察,仔細研究後,終於發現是野豬喜歡用嘴拱地的習性,是它們免於一死。當野豬聞到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後,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氣味對鼻子的刺激。而泥土被野豬拱動後其顆粒就變得較為松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由於野豬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賜予它的「防毒面具」,所以它們能在這場氯氣的浩劫中倖免於難。為了扭轉不利的戰局,兩國科學家從中得到啟示,根據泥土能濾毒的原理,選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質,又能使空氣暢通的木炭,1g的木炭總面積可達100-150平方米,科學家們很快設計製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豬嘴形狀的防毒面具。由於豬嘴的形狀能裝入較多的活性炭,如今盡管吸附劑的性能越來越優良,但它酷似豬嘴的基本樣式卻一直沒有改變。
0 130 560
更多回答(5)
了解面具防毒價格?3M給您合理的產品...
3M專業研發生產的面具防毒 ,擁有值得信賴的防護技術...
3M中國有限公司廣告
找防毒面具面具?就上阿里巴巴
防毒面具面具 采購批發,盡在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匯聚海量商機信息..
杭州阿里媽媽軟體服務有限公司廣告
為您推薦
人類是怎麼從豬的的身上發明防毒面具
一戰時期,德軍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毒氣。有一次德軍在陣地前沿,向英法軍隊集結的陣地上,施放了氯氣,有毒氣
397 瀏覽3972 2018-03-20
人類根據豬的什麼原理發明了防毒面具
只能說現象。一戰是德國和英法之間動用了毒氣,野生動物也被殃及,無數動物死亡,唯有野豬無恙。 原來在毒
87 瀏覽407 2018-04-18
人為什麼從豬上發明了防毒面具?
野豬喜歡用嘴拱地的習性,是它們免於一死。當野豬聞到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後,就用嘴拱地,一搪避氣味的刺激。
13 瀏覽80 2017-04-11
防毒面具是誰發明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曾與英法聯軍為爭奪比利時伊泊爾地區展開激戰,雙方對峙半年之久。1915年,
195 瀏覽2037
人類通過野豬發明什麼
人類通過野豬的鼻子發明了防 毒面具。 組成結構防毒面具作為個人防護器材,用於對人員的呼吸器官,眼睛
52 瀏覽1647 2017-07-15
野豬
野豬的習性
63個問題2,205,033人瀏覽
辦公沙發傢具-阿里巴巴,時尚傢具批發,現貨供應
1688.com廣告
兒童房傢具多少錢 京東傢具,遇見美好的家
m.jd.com廣告
正在載入
向網友提問
159******20的知道 退出 反饋 申訴
電腦版 ©2019 Bai
京ICP證030173號-1 京網文【2013】0934-983號
⑺ 防毒面具i是根據什麼動物發明的
野豬。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5年4月日,德方為了扭轉不利的戰局,出其不意地向英法軍隊集結的陣地上,施放了180噸氯氣,使5000名聯軍官兵當場中毒,8人死亡,這就是世界軍事史上首次大規模的毒氣戰。經此役後蒙受重大損失的英法聯軍,立即敦促本國政府盡快製造防毒器具。
不久,兩國派出數十名最優秀的科學家,到曾被德方用氯氣熏襲過的地段,進行考察取證研究。他們驚奇地發現,陣地上大量野生動物,包括樹林中的雀鳥及蟄伏的蛙類與裸露的昆蟲,都相繼中毒死亡。唯獨當地的龐然大物——野豬,卻安然無恙地活下來。
經研究和實驗,科學家發現野豬特別喜歡用強有力的長嘴巴,拱動泥土尋覓地里植物的根莖及一些小動物。當它們嗅到強烈的刺激氣味時,常用拱地來躲避。當德軍施放毒氣突襲聯軍時,聰明的野豬把嘴鼻拱進泥土裡,躲過了災禍。再經進一步的科學分析,得出結論:由於野豬用嘴拱地,松軟的土壤顆粒吸附和過濾了毒氣,使它們倖免於難。
兩國科學家從中得到啟示,根據泥土能濾毒的原理,選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質,又能使空氣暢通的木炭,很快設計製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豬嘴形狀的防毒面具。
(7)動物身上發明了防毒面具擴展閱讀:
防毒面具按防護原理,可分為過濾式防毒面具和隔絕式防毒面具。
1、過濾式。由面罩和濾毒罐(或過濾元件)組成。面罩包括罩體 、眼窗、通話器、呼吸活門和頭帶(或頭盔)等 部件。濾毒罐用以凈化有毒氣體,內裝濾毒層和吸附劑,也可將這 2 種材料混合製成過濾板,裝配成過濾元件。較輕的(200克左右)濾毒罐或過濾元件可直接連在面罩上,較重的濾毒罐通過導氣管與面罩連接。
2、隔絕式。由面具本身提供氧氣,分貯氣式、貯氧式和化學生氧式 3 種。隔絕式面具主要在高濃度染毒空氣(體積濃度大於 1 %時)中,或在缺氧的高空、水下或密閉艙室等特殊場合下使用。
除上述2種防毒面具以外,許多國家還裝備有各類特種防毒面具。它是在過濾式防毒面具的基礎上更換濾毒罐內的吸著劑或改進局部結構而成。
現代防毒面具能有效地防禦戰場上可能出現的毒劑、生物戰劑和放射性灰塵。它的重量有的已減至0.6千克左右,可持續佩戴8小時以上,佩戴防毒面具後還可較方便地使用光學、通信器材和武器裝備。
⑻ 防毒面具是根據那個動物發明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曾與英法聯軍為爭奪比利時伊泊爾地區展開激戰,雙方對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軍為了打破歐洲戰場長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毒劑。他們在陣地前沿設置了5730個盛有氯氣的鋼瓶,朝著英法聯軍陣地的順風方向打開瓶蓋,把180噸氯氣釋放出去。頓時,一片綠色煙霧騰起,並以每秒三米的速度向對方的陣地飄移,一直擴散到聯軍陣地縱身達25 公里處,結果致使5萬英法聯軍士兵中毒死亡,戰場上的大量野生動物也相繼中毒喪命。可是奇怪的是,這一地區的野豬竟意外的生存下來。這件事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經過實地考察,仔細研究後,終於發現是野豬喜歡用嘴拱地的習性,是它們免於一死。當野豬聞到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後,就用嘴拱地,一搪避氣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豬拱動後其顆粒就變得較為松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由於野豬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賜予它的防毒面具,所以它們能在這場氯氣的浩劫中倖免於難。
根據這一發現,科學家們很快就設計、製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但這種防毒面具沒有直接採用泥土作為吸附劑,而是使用吸附能力很強的活性炭,豬嘴的形狀能裝入較多的活性炭。如今盡管吸附劑的性能越來越優良,但它酷似豬嘴的基本樣式卻一直沒有改變。
⑼ 防毒面具是根據什麼動物發明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曾與英法聯軍為爭奪比利時伊泊爾地區展開激戰,雙方對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軍為了打破歐洲戰場長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毒劑。他們在陣地前沿設置了5730個盛有氯氣的鋼瓶,朝著英法聯軍陣地的順風方向打開瓶蓋,把180噸氯氣釋放出去。頓時,一片綠色煙霧騰起,並以每秒三米的速度向對方的陣地飄移,一直擴散到聯軍陣地縱身達25 公里處,結果致使5萬英法聯軍士兵中毒死亡,戰場上的大量野生動物也相繼中毒喪命。可是奇怪的是,這一地區的野豬竟意外的生存下來。這件事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經過實地考察,仔細研究後,終於發現是野豬喜歡用嘴拱地的習性,是它們免於一死。當野豬聞到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後,就用嘴拱地,一搪避氣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豬拱動後其顆粒就變得較為松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由於野豬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賜予它的防毒面具,所以它們能在這場氯氣的浩劫中倖免於難。
根據這一發現,科學家們很快就設計、製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但這種防毒面具沒有直接採用泥土作為吸附劑,而是使用吸附能力很強的活性炭,豬嘴的形狀能裝入較多的活性炭。如今盡管吸附劑的性能越來越優良,但它酷似豬嘴的基本樣式卻一直沒有改變。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⑽ 防毒面具是什麼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的
野豬
當野豬聞到刺激性的氣味時,他們會用鼻子在地上使勁拱,鼻孔中的土壤和落葉就會像回過答濾器-樣過濾掉有害氣體。科學家們根據這個原理,在面具上設計了一個類似於豬鼻子的過濾器,製成防毒面具。
(10)動物身上發明了防毒面具擴展閱讀:
防毒面具發展歷史
防毒面具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850年,就出現了用面罩隔離有毒氣體的概念。在現在的伊拉克地區有人發明了面罩,用於保護在受污染的井中工作的工人。瘟疫流行時,醫生佩戴像鳥一樣的面罩,鳥嘴裡面放入香料,隔離屍體發出的惡臭。
中國是最早將防毒面具應用到軍事戰爭中的先驅。明代中葉以後,出現了一種能發射、施放各種火器、毒劑的特種戰車,可以在瞬間殺傷敵人。
這種戰車可分為兩類,一種用於野戰、一種用於攻堅戰。野戰用的如「火龍卷地飛車」,防禦戰用的如「萬勝神毒火屏風車」。這種冷熱兵器與化學兵器相結合的「化學戰車」,是我國古代軍事科技史上的又一大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