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錢是誰發明的
錢即貨幣,貨幣是誰發明的?恐怕在歷史或政治經濟學中都難以找到具體發明人的記載或闡述,有人說是北宋名臣張詠發明的,這是與社會進程和歷實不相符的(如果說信用貨幣的產生還差不多),在北宋之前的若干年就存在了貨幣交換或交易了。准確的說錢(貨幣)不應該是某一個人發明的(至少沒有歷史記載),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過程中分離出來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換發展的自然結果。
在原始社會後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原始公社之間出現了最初的實物交換。隨著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商品交換逐漸變成經常的行為。但是,直接的物物交換中常會出現商品轉讓的困難,必然要求有一個一般等價物作為交換的媒介。
當一般等價物逐漸固定在特定種類的商品上時,它就定型化為貨幣。
貨幣自誕生以來,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等數次轉變。貨幣的「祖先」脫胎於一般的商品。某些一般的商品由於其特殊的性能,適合用做交易媒介,於是就搖身一變成了商品家族的新貴——貨幣。比如貝殼,今天的人們已經很難想像它曾經是叱吒風雲的「錢」。除了貝殼,還有龜殼、布帛、可可豆、鯨魚牙,甚至玉米等,都曾在不同地區的不同時代充當過貨幣。後來,取代實物貨幣的是金屬,比如金、銀、銅、鐵等,它們都曾長時間扮演過貨幣的角色。在金屬貨幣之後誕生了紙幣,也就是所謂的信用貨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由此可見,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隨著商品交換的迅速發展,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貝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中國最古老的金屬貨幣是銅鑄幣。一是「布」,是鏟形農具的縮影。二是「刀」,是刀的縮影。三是銅貝,是在南方楚國流通,通常稱之為「蟻鼻錢」。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范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到了漢武帝時期,中央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
信用貨幣以紙幣為主要表現形式。中國在10世紀末的北宋年間,已有大量用紙印製的貨幣——「交子」成為經濟生活中重要的流通和支付手段。元代則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紙鈔流通的制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忽必烈在位時發行的「中統元寶鈔」。銀行券是隨著資本主義銀行的發展而首先在歐洲出現於流通中的一種用紙印刷的貨幣。最初,一般商業銀行都可以發行銀行券,發行銀行券的銀行保證隨時可按面額兌付金幣、銀幣。到了19世紀,在工業化國家中,紙幣的發行權逐漸集中於中央銀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銀行券廣泛流通的同時,事實上貴金屬鑄幣的流通數量日益減少,表現出紙制鈔票的流通終將取代鑄幣流通的趨勢。
最近幾十年,一些新的貨幣形式正在出現,比如現在流行的電子貨幣。電子貨幣無形無影,它依託金融電子化網路,以電子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手段,以電子數據形式儲存在計算機系統中,通過計算機網路系統,以電子信息傳遞的形式實現貨幣流通和支付的功能。銀行卡就是我們常見的電子貨幣載體之一,電子貨幣的產生是貨幣史上的一次飛躍。現在,電子貨幣已經廣泛地滲透到現代生活中,它在完成交易支付時比紙幣更加便利和快捷。使用電子貨幣,可以存款取款;可以代替現金實現轉賬支付,直接用於消費結算;也可以向銀行辦理消費信貸。此外,與紙幣相比,電子貨幣更不易被偽造,使用起來更加安全、便利。
2. 人民幣是誰發明的
1948年,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分散的各解放區迅速連成一片,為適應形勢的發展,亟需一種統一的貨幣替代原來種類龐雜、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區貨幣。
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同日開始發行統一的人民幣,當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為該套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行名。
(2)中央銀行的發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 。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71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目前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1]。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此間舉行的會議上透露信息:將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會議認為,在中國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
3. 為什麼中央銀行是世界偉大的三大發明之一
第一,中央銀行不是與生俱來的。既然是「發明」,那就表明是以前沒有的,不然就該用「發現」一詞了。中央銀行的歷史說明了這點。現在公認的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是起源於英國,即英格蘭銀行。它誕生於1694年,距英國「光榮革命」僅六年。因此,人類中央銀行制度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特別是金融交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是個歷史范疇。
第二,中央銀行改變了人們生活。眾所周知,火、輪子的發明,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火不僅使人們可以吃上熟食,還給人們帶來光明與溫暖。而輪子的發明,則極大帶動了運輸業的發展,縮小了人類活動的時空距離,促進了人類的大融合。羅傑斯把中央銀行制度與這二者相提並論,意在說明中央銀行對人們生活、特別是金融生活的改變。有了中央銀行,一國的貨幣政策才有了權威性和計劃性,商業銀行才有了最終貸款人的支持,國家的金融政令也才能得到更好的貫徹執行。
第三,中央銀行啟迪著人類未來。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這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一句話。而處於這核心中的核心,就是中央銀行。它是一國金融體系最核心的關鍵。回顧人類歷史,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走過了300多年的風風雨雨;回首我國金融,人民銀行真正履行央行職能也已經25個年頭了,這其中又有多少悲歡離合!中央銀行制度的演變告訴人們,人類的中央銀行制度沒有數學模型可言,沒有完美統一的「通項公式」,中央銀行制度的改革與變遷,必須尊重本國國情,依靠本國國情,服務本國國情,否則就會遭到歷史的懲罰。這就是我們總結國際、國內兩個方面中央銀行制度演變得出的基本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