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酒的起源
人為什麼愛喝酒?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答案人為什麼愛喝酒,不知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佛說人生來就是受苦的,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我們凡夫俗子總是難逃這八苦。都說借酒澆愁,有過此經歷的人一定有同感,喝了心裡就舒服了!
你說那愁解了沒,倒也沒有,問題還得自己去解決。
只是喝了酒,頭腦雖昏昏沉沉,心裡反倒加倍冷靜了,新仇舊恨一股腦的全湧上心頭,好像是更愁了。奇妙之處在於,酒在內心激發出一種情愫,彷彿在說:來吧,讓苦痛來得更猛烈些吧!
酒就像是一枚強有力的助劑,讓你表達出清醒時刻被束縛住的情感。二三友,四五酒,美景醉過黃昏,記憶仍上心頭。
喝酒雖能緩解壓力釋放情緒,但不宜貪杯,「酒」到微醺剛剛好。
我不喜歡那種上了酒桌就要「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定喝醉喝吐的酒鬼,他們只是需要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經!
我也不喜歡那種「借酒澆愁愁更愁」的懦夫,或者希望藉助酒精能夠更好傾訴內心的人,他們只是需要酒精的庇護和鼓勵,才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軟弱和逃避!
我更不喜歡那種「哎呀我都不喝酒的,不要讓我喝」但其實內心渴望的要命的虛偽傢伙,他們只是把推諉酒精當作抬高自己的方法!
我喜歡的,是那種單純的,毫無目的性的,不摻雜任何其他願望的,喜歡喝酒這件事的小夥伴。
開兩三瓶小酒,叫上三五個好友,不至於喝醉,又剛剛好微醺。調暗燈光,開個溫柔的音樂,有或者沒有搭配的小食或乳酪,有話聊或者沒話說,從夜晚喝到凌晨,暈暈的去洗臉漱口,互相道個別,帶著微笑滿足的睡去。
人生再不能更美好了!
現在你能夠理解醉意微醺的人臉上為什麼總掛著神秘的微笑了吧,其實也沒什麼可神秘的,就是一種簡單的滿足和對生活的享受,而已。
② 酒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是誰發明的酒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都知道,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且中國制酒的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此外,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個方面,酒在中國人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可見,酒已經成為了男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人都離不開它。就連當年憂國憂民的杜甫,也能寫出“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綉筵”這樣的詩句,足以看出酒的美妙。
此外,宋朝的歐陽修是一位品學兼優的真君子,可私底下他卻是一個好酒之人,每次喝酒都會喝盡興,不再有平日里那種“正襟危坐”的樣子。所以,酒確實讓人捉摸不透,它能夠讓人痴狂,能夠讓人著迷。但是,不管怎樣,很多男女都離不開它,這樣才形成了中國濃濃的酒文化。
③ 白酒起源於何時何人發明,有哪些歷史淵源呢
說起中國的酒文化,曾幾何時都有不同的重點,不過現今來說,大體上是以「白酒文化」為主了。
而放到現在我們自然可以知道,這就是高濃度的白酒。酒之一物早在《黃帝內經》中就記載為百葯之祖,時至今天,烈性白酒在醫療方面的使用始終存在,以酒搓身解決發燒問題依然十分奏效,服用中葯多以酒做葯引子,依然是提高葯效的普遍做法。
而當時的社會,以酒消炎殺毒的作用,大可以治療許多當時看來還是頑疾的潰爛癰癤等病症。甚至在體內也可以活血驅寒、鎮痛。
所以蕭抱珍才能以醫術聞名,不單單只是贈送了器具,他還教導了金熙宗如何製作「露葯」。卻不想金熙宗立刻想到,這就是二次脫胎的酒,而他恰好是個好酒的皇帝,因此立刻建造皇家酒坊,以此為原型,很快就便釀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鍋蒸餾法高濃度白酒,解決了以前所謂一壺濁酒的問題。
這也開創了白酒的歷史,造就了如今的白酒文化。
④ 酒起源於那個時期,誰創造的
夏朝來是中國的第一個朝源代那個時候的最後一個君主桀是歷史上有名的酒肉暴君可見酒在那個時候已經有了。史書上關於中國酒的起源,晉代文人江統的《酒誥》中有段的介紹:「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積郁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上皇:指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 儀狄: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時間上晚於上皇時代。《世本》有「儀狄始作酒醪」的說法。
⑤ 酒的起源
酒的歷史
在我國,由穀物糧食釀造的酒一直處於優勢地位, 而果酒所佔的份額很小, 因此,釀酒的起源問題主要是探討穀物釀酒的起源。
釀酒起源的傳說
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 由於影響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統的觀點。對於這些觀點,宋代<<酒譜>>曾提出過質 疑,認為「皆不足以考據,而多其贅說也」。這雖然不足於考據,但作為一種文化認同現象,不妨羅列於下。
1 儀狄釀酒
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 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 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 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日:`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 禹乃夏 朝帝王)"。
2 杜康釀酒
另一則傳說認為釀酒始於杜康(亦為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 中解 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
3 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 ---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很多發明創 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 證。
4 酒與天地同時
更帶有神話色彩的說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並矣」。
這些傳說盡管各不相同,大致說明釀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這是 可信的,而這一點已被考古學家所證實。夏朝距今約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經出土距 今五干多年的釀酒器具。(<<新民晚報>>1987年8月23日"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在山東 莒縣發現,"副標題為"同時發現五干年前的釀酒器具")。這一發現表明: 我國釀酒 起碼在五干年前已經開始,而釀酒之起源當然還在此之前。在遠古時代,人們可能 先接觸到某些天然發酵的酒,然後加以仿製。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以上考古得到的資料都證實了古代傳說中的黃帝時期, 夏禹時代確實存在著 釀酒這一行業。
現代學者對釀酒起源的看法
1 酒是天然產物
最近科學家發現,在漫漫宇宙中,存在著一些天體, 就是由酒精所組成的。 所蘊藏著的酒精,如製成啤酒,可供人類飲幾億年。這說明什麼問題?正好可用來 說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種天然產物。人類不是發明了酒,僅僅是發現了酒。酒里的最 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學名是乙醇,分子式為C2H5OH),許多物質可以通過多 種方式轉變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轉變成酒精; 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就可以將某些物質轉變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備產生這些條 件的基礎。
我國晉代的江統在<<酒誥>>中寫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又雲杜 康。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在這里, 古人提出剩飯自然發酵成酒的觀點,是符合科學道理及實際情況的。江統是我國歷 史上第一個提出穀物自然發酵釀酒學說的人。總之,人類開始釀造穀物酒,並非發 明創造,而是發現。方心芳先生則對此作了具體的描述:"在農業出現前後,貯藏谷 物的方法粗放。天然穀物受潮後會發霉和發芽,吃剩的熟穀物也會發霉,這些發霉 發芽的穀粒,就是上古時期的天然曲櫱,將之浸入水中,便發酵成酒,即天然酒。 人們不斷接觸天然曲櫱和天然酒,並逐漸接受了天然酒這種飲料,於是就發明了人 工曲櫱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發明了人工曲櫱和人工酒"。 現代科學對這一問題 的解釋是:剩飯中的澱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 糖分,酒精,自然轉變成了酒香濃郁的酒。在遠古時代人們的食物中,採集的野果 含糖分高,無須經過液化和糖化,最易發酵成酒。
2 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飲料酒
人類有意識地釀酒,是從模仿大自然的傑作開始的.我國古代書籍中就有不少 關於水果自然發酵成酒的記載。如宋代周密在<<癸辛雜識>>中曾記載山梨被人們貯 藏在陶缸中後竟變成了清香撲鼻的梨酒。元代的元好問在<<蒲桃酒賦>>的序言中也 記載道某山民因避難山中,堆積在缸中的蒲桃也變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古代史 籍中還有所謂"猿酒"的記載,當然這種猿酒並不是猿猴有意識釀造的酒,而是猿猴 採集的水果自然發酵所生成的果酒。
遠在舊石器時代,人們以採集和狩獵為生,水果自然是主食之一。 水果中含 有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及其它成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很容 易自然發酵生成香氣撲鼻,美味可口的果酒,另外,動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質,乳 糖,極易發酵成酒,以狩獵為生的先民們也有可能意外地從留存的乳汁中得到乳酒。 在<<黃帝內經>>中,記載有一種"醴酪",即是我國乳酒的最早記載。根據古代的傳 說及釀酒原理的推測,人類有意識釀造的最原始的酒類品種應是果酒和乳酒。因為 果物和動物的乳汁極易發酵成酒,所需的釀造技術較為簡單。
3 穀物釀酒始於農耕時代還是先於農耕時代?
探討穀物釀酒的起源,有兩個問題值得考慮:穀物釀酒起源於何時? 我國最 古老的穀物酒是屬於哪類?對於後一個問題,在第五章啤酒部分介紹。
穀物釀酒始於何時,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傳統的釀酒起源觀認為:釀酒是在農耕之後才發展起來的,這種觀點早在漢代 就有人提出了,漢代劉安在<<淮南子>>中說:"清盎之美,始於耒耜"。 現代的許多 學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認為是當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餘糧食後, 才開始釀酒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穀物釀酒先於農耕時代,如在1937年, 我國考古學家吳其昌 先生曾提出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祖先最早種稻種黍的目的,是為釀酒而非做飯 ……。吃飯實在是從飲酒中帶出來。"這種觀點在國外是較為流行的, 但一直沒有 證據。時隔半個世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學家索羅門·卡茨博士發表論文, 又提出了類似的觀點,認為人們最初種糧食的目的是為了釀制啤酒,人們先是發現 採集而來的穀物可以釀造成酒,而後開始有意識地種植穀物,以便保證釀酒原料的 供應。該觀點的依據是:遠古時代,人類的主食是肉類不是穀物, 即然人類賴以生 存的主食不是穀物,那麼對人類種植穀物的解釋可能也可另闢溪徑。國外發現在一 萬多年前,遠古時代的人們已經開始釀造穀物酒,而那時,人們仍然過著游牧生活。
⑥ 酒的由來的故事
有一天,杜康想研製一種可以喝的東西,可是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出製作方法,晚上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一個鶴發童顏的老翁來到他面前,對他說:「你以水為源,以糧為料,再在糧食泡在水裡第九天的酉時找三個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即成。」說完老翁就不見了。杜康醒來就按照老翁說的製作。
他在第九天的酉時(5點~7點)到路邊尋找三人。不一會來了一個書生,文質彬彬,謙虛有禮,杜康急忙上前說明來意,豈料書生欣然允諾,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書生走後,又來了一隊人馬,帶頭的是一位威武英氣的將軍。
杜康上前說明來意,將軍也捋臂挽袖,支持杜康,也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這時酉時已經快過了(就是馬上到七點了)可杜康還沒找到第三個人,他有些著急,轉念一想,只要是人不都可以嗎,於是他找到了村子裡的一個無親無故並且傻乎乎的乞丐,按住他,扎破他的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疼的乞丐一會大喊大叫,一會暈頭暈腦。
有了這三滴血,杜康終於製作成了,可是他又犯愁了,起什麼名字呢?他一想,這飲品里有三個人的血,又是酉時滴的,就寫作「酒」吧,怎麼念呢?這是在第九天做成的,就取同音,念酒(九)吧。這就是關於酒來歷的傳說。
(6)酒的起源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大體上,古酒約分兩種:一為果實谷類釀成之色酒,二為蒸餾酒。有色酒起源於古代,據《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於遠古與神農時代。《世本八種》(增訂本)陳其榮謂:「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儀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此種酒,恐是果實花木為之,非谷類之酒。
谷類之酒應起於農業興盛之後。陸柞蕃著《粵西偶記》關於果實花木之酒,有如下記載:(廣西)平樂等府深山中,猿猴極多,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猿酒。
⑦ 酒的起源在什麼時候
中國制酒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酒http://thyrsi.com/t6/672/1550839261x1822611209.jpg酒乃天地之間尤物。雖也進入肚腹,卻不能充飢,不能解渴,只作用於人的心神。心神經酒一滋潤,一刺激,便產生莫名其妙的變化,莫可名狀的詭譎,向外表現為言和行,便不同尋常了。因此,人世間有了酒,人類的生活便豐富多彩了,人類的歷史便斑斕多姿了,茫茫塵寰便增添許多有趣的風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許多悠長的滋味。假如我們的老祖宗沒能從腐爛了的野果和放久了的剩飯的酸香味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釀酒術,那麼,卷帙浩繁的廿四史將枯燥許多,歷朝歷代的社會生活將寡淡許多,我們回顧往昔的時候,也許少了許多興味。歷史是條長河,河中對了酒,河水便奔流得更浪漫,更生動,翻騰起的浪花千古後仍使人感到精彩。上至宮廷,下至市井,高貴者,卑賤者,都喝酒。金元殿里的天子賜宴,三家村時的老翁對酌,雖然檔次不同,氣派迥異,但把佳釀或舊醅喝下肚子,並品味那個美妙地過程,則是一樣的。
⑧ 酒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開始有酒的
傳說是一個叫杜康的人發明的,黃帝時期就有了酒。
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著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裡,山洞陰暗潮濕,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
這一天,杜康來到樹林里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只剩下粗大空盪的樹干。杜康靈機一動,把糧食全部倒進了乾燥的樹干里。過了一段時間,杜康來到樹林里查看糧食,他驚奇地發現:儲糧的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
他連忙走近看個究竟:原來盛糧的樹乾裂開了幾條縫,由里向外不斷滲水。看來,這些動物是舔吃了這水才躺倒的。可這究竟是什麼水呢,杜康湊過去一聞,只覺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他不禁嘗了幾口這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
後來,杜康把濃香水帶回家,請大家品嘗,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說好味道。就這樣,酒在民間逐漸普及開來,杜康也被人們尊稱為「酒神」。
(8)酒的起源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國的文化總是豐富飽滿的,在酒的始創者尚無最終定論時,人們還在樂此不疲地做著種種離奇的猜想。除了上面幾種影響比較大的造酒說之外,民間還流傳著堯帝造酒、黃帝造酒等說法。
宋人高承《事物紀原》稱:「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而從考古和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夏代洛陽已經出現酒器,商代朝歌(今河南淇縣)就有「酒池肉林」的傳說,到了周朝,統治者認為殷商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酗酒亂德是重要的一條。
周公還頒布了《酒誥》,旨在樹立和弘揚優良的酒風。可見,作為「酒祖」杜康,其生活年代應該不晚於夏商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