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專利申請連續七年世界第一,中國迎來了科技井噴的時代了嗎
4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識產權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24日在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介紹,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量質齊升,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排名躍居全球第二;受理商標注冊申請574.8萬件,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
專家分析認為,近年來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穩步增長,尤其京津冀地區和長江經濟帶覆蓋省市等國家重點區域專利布局態勢良好。此外,我國申請人向外專利申請增勢穩定。
新時代創業創新不斷加速,迫切需要更高質量、更多數量的知識產權提供支撐。「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基礎上形成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中也包含大量的知識產權。及時以專利法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保護創新成果,是激勵知識產權創造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曹新明說。
② 在專利申請數量連續九年排名第一的情況下,我國發明創造還該有什麼進步
在專利申請數量方面,我國連續九年排名第一的情況下,我認為我國的發明創造還應該在實用性方面有所進步。雖然在發明數量上達到了世界第一,但這並不代表著專利的實用性也是在全球第一。或許在這九年當中,我國所發明的專利價值在全球有比較多的年份都打到了第一,但是提高專利的價值仍然是人們所需要面對的一種問題。這是因為發明創造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生活,如果我們的發明創造並沒有太大的價值,或者沒有價值。這對於生活的提高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在連續九年獲得專利數量第一,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們並不能著眼於目前的成就,而要展望未來。在專利的實用性上進一步提高。
③ 我國石墨烯的專利申請數量居世界首位,它將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嗎
在當今世界,新材料成了一個關鍵詞,其中最火的一個詞莫過於"石墨烯"了,最近幾年,石墨烯的熱度比碳納米管還要熱,它到底有什麼樣的特性,讓整個世界都如此關注呢?石墨烯於2004年被發現,成分是石墨,由碳原子組成的六角形的結構,一層看著像蜂窩似的薄膜,只有一個原子厚,為頭發直徑的20萬分之一,是你能想像到的最薄材料,可以被稱為二維材料了,也就是只有長度和寬度,厚度可以忽略。
首先是它非常薄,所以對周邊的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即便只是一個氣體分子撞擊它也會變形,從而使其電阻發生變化,這種特性可以用來製造感測器器件;由於它薄,只吸收2%的光線,這意味著它是幾乎肉眼看不到的透明,其高透明度可以運用到一系列的新技術當中,比如,可以實現把衛星導航系統集成在汽車擋風玻璃上,甚至把顯示屏內置在隱形眼鏡中。
④ 領跑國際!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都是哪些公司的付出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新公布的數據, 2020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了68720件專利,穩居世界第一。
此外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通過世界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商標申請量減少0.6%,數量達到63800件,這也是繼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滑。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自2006年以來首次下滑,且幅度達15%,減至18580件。
世界知識產權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全球專利申請量的漲幅已超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連續第四年成為最大申請來源。申請量最大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來自中國。從領域來看,計算機技術在全球專利申請的佔比最大,其次是數字通信和醫療技術。
在中國申請的專利中,華為憑借5464件申請量位居第一。據了解,這是華為連續第四年成為最大申請來源。而申請量最大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來自中國。從領域來看,計算機技術在全球專利申請的佔比最大,其次是數字通信和醫療技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2月底,中國智能硬體行業的專利申請數量按部統計的分布圖如下,其中佔比最高的是G物理領域,佔比達到45.75%,其次是H電學領域,佔比達到35.18%,此兩個領域專利申請數量累計佔比達到80.93%。由此可見,物理和電學領域是智能硬體行業最主要的專利技術方向。
⑤ 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
是的,當地時間2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最新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4%,申請量達到27.59萬件,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數量。中國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6.1%,以68720件穩居世界第一。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專利申請量達59230件。日本、韓國和德國位居三、四、五位。
報告數據反映了全球創新趨勢,亞洲國家和地區10年間專利申請量佔比從35.7%升至53.7%。自1978年世界知識產權《專利合作條約》運行以來,美國一直蟬聯榜首。2019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專利申請來源國。
(5)發明專利申請量世界首位擴展閱讀
2020年國際商標申請量出現「預料之中的下降」:
商標申請往往意味著推出新的商品與服務,目前兩者的進展均因疫情放緩。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商標注冊體系國際商標申請量出現「預料之中的下降」,降幅為0.6%,數量降至63800件。這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下滑。
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也影響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注冊體系保護工業品外觀設計方面的數據。2020年,工業品外觀設計需求量同比下滑15%,減至18580項。這是自2006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⑥ 請問華為發明專利排名世界第一是么真的那麼有價值么
東方網2月2日消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2008年全球專利申請公司(人)排名榜上,首次名列第一。
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總數為16.4萬件,比上年增長2.4%。全球排名美國第一,專利申請達5.3萬多件;日本和德國分列第二和第三,分別申請了2.8萬多件和1.8萬多件;其他占據世界前十位的國家依次為韓國、法國、中國、英國、荷蘭、瑞典和瑞士。其中韓國、中國和瑞典的專利申請量增長最為迅速,去年分別達到7908件、6089件和4114件,增長率分別高達12%、11.9%和12.5%。
華為公司2008年憑借遞交的1737件申請首次占據全球專利申請公司(人)首位,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的依次為日本松下、荷蘭飛利浦、日本豐田和德國羅伯特博世。
據華為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華為公司共有員工8.7萬名,其中43%的員工參與了企業研發工作。公司多年來堅持以不少於銷售收入10%的費用投入研發,並將研發投入的10%用於前沿技術、核心技術以及基礎技術的研究。華為連續6年蟬聯中國企業專利申請數量第一,其中絕大部分為發明專利。截至2008年12月底,華為累計申請專利35773件。
華為公司還在歐洲、美國、印度以及國內的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漢等地設立了研發機構,充分利用全球和全國的人才與技術資源平台,建立全球研發體系。公司的中央軟體部、上海研究所、南京研究所和印度研究所已通過軟體質量管理最高等級CMM5級認證。
華為還積極參加國際標准化組織的工作,已加入了91個國際標准組織,並在這些標准組織中擔任了100多個職位,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定。2008年,華為在光纖傳輸、接入網路、下一代網路、IPQoS和安全領域提交了1300多篇提案;在核心網路、業務應用和無線接入領域提出了2800多項提案。
據了解,2008年,華為公司合同銷售額達2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6%,銷售收入預計為170億美元。
⑦ 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這說明什麼問題
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是和我國重視科技創新有著密切的關系的,而且這也說明我國民眾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也更加重視專利權的保護,所以說對於我國來說,能夠在去年申請的專利數量達到世界第一。
所以說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了今天,國家和社會的各個層面,都對專利保護有了更加明確的了解和認識,所以說我國的專利申請也在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帶來的經濟增長也在不斷顯現,科技最終能夠造福我們每一個人,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
⑧ 世界第一個申請專利的人
對一個申請人所提出的專利申請的數量雖然沒有限制,但是專利法第三十一條回規定了有關專利申請所包含答發明創造數量的限制:
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
一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項外觀設計。同一產品兩項以上的相似外觀設計,或者用於同一類別並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產品的兩項以上外觀設計,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
另外官費是按照所提出專利申請的個數來收的,有單一性的多個發明創造不在一個申請中提出,官費支出較多,當然如果需要的申請數量多,也不失為一種策略。
⑨ 怎麼看待華為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
說明我們國產企業變強了呀,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提高,在文化軟實力方面專不再是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屬子。俗話說得好,」師夷長技以制夷「。
華為專利申請量第一,是整個華為的努力創新的成果,也是我們整個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上的成功。2018年的中興事件,美國打壓中興,中興差點喘不過氣,也差點破產,就是因為美國對中興斷芯,而「缺芯少屏」一直是我國製造業的軟肋,而中興事件真是打我們國家的臉。還有孟晚舟事件,就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來威脅我國企業、阻撓我國科技產業的發展,真是讓我們國家企業憋了好久的氣。
而今年,華為成為5G的領導者,華為成為5G時代的世界標准,還有近期華為正式起訴美國。這不正是我們國企變強大變硬氣的表現嗎?所以,華為真的可以說是我們的驕傲了。 專利申請量第一,讓我們國企更加硬氣,我們怕過誰?
⑩ 2020中國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這是否也顯示出了我國教育的成功
是的,確實也顯示出我國教育的成功。3月2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最新報告。報告稱,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通過世界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仍保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通過產權組織提交國際專利申請最大來源國後,2020年中國繼續領跑全球專利申請量。
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4%,申請量達到27.59萬件,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數量。中國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6.1%,以68720件穩居世界第一。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專利申請量達59230件。日本、韓國和德國位居三、四、五位。報告數據反映了全球創新趨勢,亞洲國家和地區10年間專利申請量佔比從35.7%升至53.7%。自1978年世界知識產權《專利合作條約》運行以來,美國一直蟬聯榜首。2019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專利申請來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