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文明嵩明

創造文明嵩明

發布時間:2021-08-12 15:55:26

⑴ 雲南工商學院楊林職教園區的 地址還有郵編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楊林職教園區官軍路,郵編:651701

雲南工商學院是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雲南省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院校,學校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嵩明職教基地。

學校下設11個二級學院,32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工學、管理學、經濟學、醫學、教育學、藝術學、文學等7個學科門類。

(1)創造文明嵩明擴展閱讀:

學校開設有50多個本、專科專業,以工學(建築工程、計算機工程、機械工程等)和商學(經濟學、會計學、金融學、管理學等)為優勢特色,文理並重、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與專業格局。

學院擁有航空學院和航空類人才培養基地;學院擁有會計類人才培養基地,學院與世界頂尖會計師協會—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共同開設ICAEW—ACA特色班,

學院與國內知名設計學院共建PKPM實驗室,擁有施工工藝實訓室、建築材料實訓室、工程測量實訓室、建築施工技術實訓室等全體系建築工程類實訓室;學院學生各類學科比賽中表現突出。

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暨全國高校就業工作50強,被雲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授予「省級文明校園」、「雲南省學風建設示範學校」「省級平安校園」「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示範點」等榮譽稱號。

⑵ 嵩明蘭茂廣場過年可以擺攤嗎

你好,
首先我聲明,你說的這個地方我不知道,
讓後我想知道你擺攤賣什麼東西的。
其實城市裡面所有的非政府劃定的擺攤區域都是禁止擺攤的。
你想擺攤就不要害怕城guan。有的攤販都可城guan鬥了好多年了。
讓不讓擺你直接去擺試試就行了。現在都是文明執法。
你不用想太多的,我也是這樣過來的,慢慢就好了。
謝謝,望採納

⑶ 雲南省七大平壩分別是

1、陸良壩子 771.99平方公里 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

2、昆明壩子 763.6平方公里 雲南省昆明市

3、蒙自壩子 544平方公里 雲南省紅河州蒙自縣

4、昭魯壩子 525平方公里 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魯甸縣

5、曲靖壩子 435.82平方公里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沾益縣

6、嵩明壩子 414.6平方公里 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1983年前歸曲靖管)

7、祥雲壩子 398.8平方公里 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

(3)創造文明嵩明擴展閱讀:

雲南最大的高原壩子——陸良壩子

陸良縣位於雲南省東部,曲靖市南部。全縣國土面積201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40米,其中壩區面積772平方公里,是雲南省最大的高原平壩。

古驛道上,依稀能看到一路的征塵,漢族的先民們一朝朝一代代一步步走來,與古僰人相融共生,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爨文化。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文化的相因相承,把卓然的文明壯舉寫在滇東大地上。陸良壩子以771.99平方公里的面積,居雲南大小壩子之首,比新加坡國土面積還大一百多平方公里,號稱雲南第一大壩子,是雲貴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站在龍海山巔,陸良壩子蛛網交織的河渠,阡陌縱橫的田野,星羅棋布的湖泊水庫,萬頃香稻,千村煙畫奔來眼底。面對這山光水色的高原江南,禁不住在想:是一隻什麼樣神奇的手,繪就這如畫的家園是什麼,創造並滋養了這神奇瑰麗的卓然風物。

撥開歷史的塵煙,回望陸良,可以看到兩條清晰的歷史脈絡。南盤江,一條千古悠悠的河流,自東北向西南穿過陸良的腹地,與境內的數十條支流,一起造就了豐饒美麗的陸良壩子。

古驛道上,依稀能看到一路的征塵,漢族的先民們一朝朝一代代一步步走來,與古僰人相融共生,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爨文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文化的相因相承,把卓然的文明壯舉寫在滇東大地上。

陸良壩子是古盆湖遺跡。在壩子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南盤江一廣袤的陸良壩子直是重要的策劃者、參與者,千百年來,通過不斷的侵蝕、剝蝕、沖刷、泥沙堆積,逐漸形成了寬闊的壩子。也正是因為年復一年的泥沙淤積,南盤江河床不斷提升,流向變化頻繁,形成九曲十八灣之勢。

平時江水緩緩繞行,雨時水流迅猛,江水越堤四溢,洪水泛濫成災,江道與湖澤相混,形成大大小小甚至相連成片的水域。直到清代以前,仍是一片汪洋,號稱「百里澤國」。治理南盤江,與水旱災害搏鬥,一直是陸良人民生活中的大事。

你聽,千佛塔鎮水、金雞懾鰲的動人傳說,寄託了陸良人民征服災害的美好願望;你看,撤河壩、響水壩、黃家圩、郭家圩、杜公河、丁家河……這些明清時期陸良人民興修水利的歷史見證,也成了陸良的地名。

⑷ 劇種的特點

京劇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基本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
京劇的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的唱腔的特點是曲調豐富,旋律優美,節奏起伏,變化鮮明.各行角色的唱腔和用嗓各有特點,能充分發揮各行演員的特長和創造性.表演在繼承徽戲,漢戲的基礎上,吸收崑曲及其他地方戲的長處,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表演手段和表演方法,把唱,念,做,打各藝術手段發展到很高的水平.
京劇形成以來,涌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
2,呂劇
呂劇是從說唱形式的"坐腔揚琴"演變而來.發源於魯東北地區的廣饒,博興一帶;流布於山東全省各地,並流行於河南,江蘇,安徽等省部分地區.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主要板腔有四平,二板,另外有娃娃腔等部分曲牌穿插運用.音樂唱腔質朴通俗,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3,眉戶
眉戶又作"迷糊",是陝西省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盛行於關中地區,同時流行於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的部分地區.
眉戶,一說因其主要曲調是由秦嶺腳下的眉縣,戶縣的民歌小調組成,因地得名;一說因眉戶曲調悱惻纏綿,悅耳動聽,頗有迷人之感,故而亦稱"迷糊"
眉戶的語言十分通俗生動,音樂風格又很質朴.音樂結構為曲牌聯套形式,不少曲牌是由長短不等的句子組成.眉戶的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海笛輔之,逐漸加入揚琴,二胡,提琴和部分中,西管樂打擊樂器基本與秦腔相同.
4,評劇
評劇原名"平腔梆子戲",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1910年左右,形成於河北唐山一帶.
評劇的前身是河北省東部灤州一帶的對口"蓮花落".蓮花落是一種化妝坐唱的形式,劇目有《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等.東北的蹦蹦(二人轉)傳入關內後,蓮花落藝人吸收了蹦蹦的音樂,劇目和表演等,使說唱形式的對口蓮花落成為帶有表演的蓮花落,這就是評劇的雛型;因此,後來人們有時稱評劇為"蹦蹦"或"蹦蹦戲".1909年"蓮花落"進入唐山後,受到煤礦工人的歡迎,被稱為"唐山落子".接著由於吸收了

⑸ 電影主角叫李文明的電影名字是什麼

嵩明作家寫環保小說還要拍電影

本報訊 以嵩明縣作家李文明的環保小說為藍本的數字電影《枯藤老樹》在嵩明開拍。這部由嵩明縣委、縣政府、昆明市文聯、中國電影集團聯合影視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攝制的電影,將在嵩明縣嵩陽鎮谷堆山村、兔白所村等地取景。該片計劃在4月底前完成拍攝並送上一級有關單位審核,預計今年年內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

曾在昆明市文聯工作,後調到央視電影頻道工作的李敦偉是該影片的策劃,他告訴記者,故事通過一棵老樹和一棵枯藤的命運,圍繞著農村和城市間展開了一場場利益的爭斗。李敦偉表示,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呼籲全人類進行深刻反思,以達到保護自然,愛護環境的目的。

由於《枯藤老樹》的作者李文明是嵩明縣文聯作家,所以他在小說里,還注入了不少嵩明元素。據李文明介紹,小說里的龍獅文化、蘭茂文化、花燈文化等嵩明的民風民俗都將被搬上熒幕,另外,電影還將首次展現雲南人民抗旱的堅強與決心。

據介紹,該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嵩明縣首部出品的城鄉環保題材數字電影。

⑹ 嵩明監獄找個人

四月到現在還沒收到入獄通知書,應該是寄丟了或者沒寄。最好自己親自去一趟,帶上身份證。或者委託身邊的直系親屬去問一下,要問清楚具體監區,地址才可以寫信。現在應該可以接見,但前提你要知道所處監區具體接見日。
http://www.ynjy.gov.cn/或者你可以登錄雲南監獄網站
雲南省嵩明監獄罪犯親屬會見規定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罪犯親屬會見工作,推進監獄法制化、科學化、社會化建設,發揮監獄窗口形象作用,調動社會力量配合監獄做好罪犯的教育轉化工作,提高罪犯改造質量,根據《監獄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親屬會見罪犯的范圍為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和姻親。即:配偶、子女、父母、岳父母、兒媳、女婿、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嫂子、弟媳、姐夫、妹夫、孫子女、繼父母、繼子女、養父母、養子女、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叔(嬸)、伯父(母)、姑母(丈)、舅父(母)、姨媽(丈)、堂兄妹、表兄妹,其餘人員一律不予會見。
第三條 親屬會見罪犯每月一次,人數不得超過三人,會見時間每次三十分鍾,特殊情況經監區領導同意可適當延長,但不得超過一小時。
第四條 各監區每月辦理會見的日期為:一監區11日;二監區12日;三監區13日;四監區14日;五監區15日;七監區17日;八監區、罪犯住院部18日;九監區19日。辦理時間為上午8:00至11:30,下午13:30至16:30。
第五條 親屬會見罪犯,應持有當地公安機關開具的表明會見人與罪犯關系的證明、身份證(證件上須有會見人照片,以便確認身份),到獄政管理科審查符合條件後,開具會見通知單。
第六條 親屬會見罪犯應在會見室或指定的地點進行,不得在工地、車間、監舍等地會見罪犯。
第七條 罪犯親屬每月給罪犯的現金總額不得超過1000.00元。會見時一律交警察登記,開具三聯單,一份作為存根,一份交親屬,一份交罪犯作為上帳依據,罪犯有正當用途時,可以支付;不得將現金直接交給罪犯。其餘物品一律不得交給罪犯,罪犯日常用品、食品等可以在監區供應站購買。
第八條 罪犯親屬在進入監區時須將移動通訊工具,照相、攝像器材放入監區大門處寄存櫃內暫存,不得帶入監區。
第九條 親屬會見罪犯時,應服從警察管理,聽從警察安排,按要求會見,做到「五不準」:
1、不準高聲喧嘩、吵鬧;
2、不準使用外語、隱語或其它聽不懂的方言;
3、不準交談與罪犯自身改造無關的監獄情況;
4、不準拍照、錄音、錄像、使用行動電話;
5、不準將毒品、制式服裝、刀刃具、手機、照(攝)相機、非法出版物、身份證、絕緣物品、地圖等違禁品交給罪犯。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辦理親屬會見。
1、新犯入監集訓期間(三個月)的;
2、正在接受隔離審查的;
3、正在嚴管集訓的;
4、正在接受法制道德學習的;
5、禁閉期間的;
6、受警告、記過處分二個月內、禁閉處罰三個月內的;
7、會見時夾帶、藏匿違禁品,被查證後三個月內的;
8、會見親屬無理取鬧、辱罵警察、擾亂會見秩序的。
第十一條 罪犯親屬應認真遵照規定執行,對違反規定的,負責辦理會見的警察有權制止並報請監區領導同意停止會見,情節嚴重的,經監區執法評審小組決定,可取消3至12個月的會見資格,期滿後由親屬寫出書面申請,經監區執法評審小組批准後方可恢復會見;若罪犯有違反規定的,將按《嵩明監獄罪犯獎懲考核實施辦法》處理。
第十二條 本規定自2011年10月1日起執行,原《雲南省嵩明監獄罪犯親屬會見規定》、《雲南省嵩明監獄接見證》、《罪犯親屬會見通知書》同時廢止。
第十三條 本規定解釋權屬雲南省嵩明監獄。

⑺ 曲靖的建制沿革

宣威格宜尖角洞和曲靖珠街八塔台等古文化遺址的科學考證證實,早在舊石器時代,南盤江流域一帶就有人類足跡可尋。
三四千年前,曲靖先民就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種植水稻,創造文明。 公元前280年,楚將庄蹻率兵入滇,曲靖為古滇國腹心地帶,史稱靡莫之屬。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常 修通了起自四川宜賓,終於雲南曲靖的「五尺道」,有力的促進了雲南邊疆地區的開發。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劉徹派兵打敗了盤江流域一代的「勞浸、靡莫」部族,滇國歸順了漢王朝。在今三岔一帶建成了味縣,隸屬於益州郡。
公元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在盤東一帶與南中地區叛亂部族發生激戰,主帥孟獲被擒後率軍歸附,在三寶溫泉石寶山與諸葛武侯和盟。諸葛亮三軍會師味縣,立紀功碑於城內。廢益州郡設建寧郡,並將郡治由滇池遷到味縣,並將南中軍事管制機構移到味縣,味縣成了南中地區政治、軍事中心。
西晉泰始六年(公元270年)八月,分建寧、雲南、永昌、興古四郡改設寧州,治所仍在味縣,直屬於中央王朝。寧州成為全國十九州之一,其餘為司州、兗州、豫州、冀州、幽州、平州、雍州、涼州、秦州、梁州、益州、青州、徐州、荊州、揚州、交州、廣州、並州。
北周時期,仍授爨氏為寧州刺史。但因北魏已設置寧州於彭元(甘肅境內),為區別南中寧州,則將彭元的寧州改稱為北寧州,南中寧州改稱為南寧州,南寧一詞開始在雲南曲靖的歷史中使用。
在中國歷史上僅存在了三十八年的隋王朝,在味縣設置南寧州總管府,後以「平叛」為由,在南中發動了兩次大規模軍事征討,不僅徹底摧毀了整個南寧州的經濟社會,也重創了漢代建起來的味縣城。
唐王朝建立後,高祖在全國范圍內置州廢郡,承隋制設南寧州。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南寧州為郎州,設郎州都督府。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又復名南寧州都督府。管南 寧、恭、協、昆、盤,尹、曾、姚、西濮、西宗,西寧,豫,西利,南雲,磨,南籠等十六州。首任都督韋仁壽率軍民在今曲靖老城以北二十里,築成後世聞名的石城,武德八年,自益州移都督於今治。
唐天寶年間,民族矛盾激化,唐王朝與南詔爆發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天寶13年(公元755年)第三次天寶戰爭結束,唐朝損兵二十萬,南寧全境盡歸南詔,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轉移到洱海地區,正式結束了曲靖長達530年南中首府的地位。南詔及後來的大理國均在石城設石城郡。
大理國明政三年(宋開寶四年,公元 971年)大理國與三十七部在石城歃血盟誓,雲南世居的兩大民族——白族和彝族的先民們,奏響了民族大團結的樂章。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鐵騎渡過金沙江,進軍雲南。三個月後,大理投降,兩年後雲南全境歸屬蒙元。又是一個500年的輪回,雲南的統治中心由洱海移到滇池地區。元朝先後在石城 設磨彌萬戶府,石城千戶,公元1271年,改磨彌萬戶府為中路總管府。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再改中路總管府為曲靖路總管府,改石城千戶為南寧州。
公元1381年,三十萬明朝大軍在潁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藍玉、西平侯沐英的統率下,在石城周圍與雲南梁王把匝刺瓦爾密的十萬蒙古殘余勢力展開了殊死搏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石城之戰,也稱白石江戰役。最後元軍全軍大敗,大明統一了中國。
1387年開始在勝峰山下,交海(東海子)之濱建造新府城,取代那座遲暮衰老,又遭戰爭嚴重破壞的石城。 公元1394年升曲靖府為曲靖軍民府,府治仍在南寧(今曲靖老城)。
公元1765年,清朝再改曲靖軍民府為曲靖府,縣府仍為南寧縣。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奉中央政府令:一律裁府改縣」。裁去曲靖府,南寧縣改為曲靖縣。至民國37年(公元1948年)1月,設雲南省第二區督察專員公署,駐曲靖縣城。
1950年設曲靖專區,專署駐曲靖縣。轄曲靖、沾益、宣威、平彝、馬龍(駐通泉鎮)、嵩明(駐嵩陽鎮)、尋甸(駐仁德鎮)等7縣。
1954年原宜良專區所屬宜良(駐匡遠鎮)、陸良、羅平(駐羅雄鎮)、師宗(駐丹鳳鎮)、瀘西、路南6縣劃入曲靖專區。宣威縣改稱榕峰縣(駐榕城鎮);平彝縣改稱富源縣(駐中安鎮)。曲靖專區轄13縣。
1957年3月26日由路南縣改設路南彝族自治縣;同年尋甸縣改設尋甸回族自治縣(駐仁德鎮)。曲靖專區轄11縣、2自治縣。
1958年撤銷沾益縣,並入曲靖縣。曲靖專區轄10縣、2自治縣。
1959年榕峰縣恢復原名宣威縣。
1960年撤銷馬龍縣,並入曲靖縣;撤銷師宗縣,並入羅平縣;撤銷瀘西縣,並入彌勒縣;撤銷路南彝族自治縣,並入宜良縣;撤銷尋甸回族自治縣和嵩明縣,合並設立尋甸縣(駐仁德鎮)。曲靖專區轄7縣。
1962年恢復馬龍(駐通泉鎮)、師宗(駐肇民鎮)、嵩明(駐嵩陽鎮)3縣。曲靖縣由城關鎮遷駐沾益鎮,曲靖專區轄10縣。
1964年原由東川市領導的會澤縣劃入曲靖專區。恢復路南彝族自治縣。曲靖專區轄11縣、1自治縣。
1965年恢復沾益縣(駐沾益鎮)。曲靖縣由沾益鎮遷駐環城鎮。曲靖專區轄12縣、1自治縣。
1966年宜良縣駐地匡遠鎮改名東風鎮。
1970年曲靖專區改稱曲靖地區,地區駐曲靖縣。轄曲靖、尋甸、宣威(駐榕城鎮)、會澤、富源(駐中安鎮)、沾益、師宗(駐丹鳳)、羅平(駐羅雄鎮)、陸良(駐中樞鎮)、宜良、嵩明(駐嵩陽)、馬龍(駐通泉鎮)等12縣及路南彝族自治縣。(後路南縣和嵩明縣劃歸昆明市管轄,1998 年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
1979年尋甸縣改為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1998年12月6日劃歸昆明市)。曲靖地區轄11縣、2自治縣。
1983年撤銷曲靖縣、沾益縣,合並設立曲靖市。

⑻ 嵩明過端午節的習俗

嵩明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以下是比較普遍的過端午的習俗:

一、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二、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嵩明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三、佩香囊:

端午節嵩明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四、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⑼ 雲南省共有多少個縣

截至2019年6月,雲南省共有98個縣,各個縣的名稱具如下:

富民縣、宜良縣、石林彝族自治縣、嵩明縣、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魯甸縣、巧家縣、鎮雄縣、彝良縣、威信縣、鹽津縣、大關縣、永善縣、 綏江縣、陸良縣、師宗縣、羅平縣、富源縣、會澤縣;

澄江縣、通海縣、華寧縣、易門縣、峨山彝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雙柏縣、牟定縣、南華縣、姚安縣、大姚縣、永仁縣、元謀縣、武定縣、祿豐縣;

建水縣、 石屏縣、瀘西縣、紅河縣、元陽縣、綠春縣、屏邊苗族自治縣、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河口瑤族自治縣、硯山縣、西疇縣、麻栗坡縣、馬關縣、丘北縣、廣南縣、富寧縣、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景谷彝族傣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勐海縣、勐臘縣、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 鶴慶縣;

梁河縣、盈江縣、 隴川縣、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福貢縣、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德欽縣、維西傈僳族自治縣、雲縣、鳳慶縣、永德縣、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9)創造文明嵩明擴展閱讀

雲南省的地理環境:

雲南省位於東經97°31′~106°11′,北緯21°8′~29°15′之間,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全省東西最大橫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990千米。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自治區,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是全國邊境線最長的省份之一,有8個州(市)的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

雲南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積33.11萬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84%;高原面積3.9萬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0%;盆地面積2.4萬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0%。地形以元江谷地和雲嶺山脈南段寬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

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是雲貴高原的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現為起伏和緩的低山和渾圓丘陵,發育著各種類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西部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山嶺和峽谷相對高差超過1000米。

5000米以上的高山頂部常年積雪,形成奇異、雄偉的山嶽冰川地貌。全省海拔高低相差很大,海拔最高點海拔6740米,在滇藏交界處德欽縣境內怒山山脈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最低點海拔76.4米,在河口縣境內南溪河與紅河交匯的中越界河處,兩地直線距離約900千米,海拔相差 6000餘米。

⑽ 曲靖歷史文化性格

1、爨[cuàn]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國雲南曲靖陸良地區自東晉經南北朝至唐天寶七年,爨氏統治南中地區長達400餘年間所造就的歷史文明。有禮樂、詩歌、習俗、典祀、服飾、飲食、醫葯、建築、工藝等。

2、爨鄉古樂。爨鄉古樂是一種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樂種。洞經音樂則是雲南特定歷史,特定社會的文化產物。明朝萬曆年間(1579年),隨著佛教的盛行,人們世界觀、人生觀的改變和生活習俗的要求,將《文昌大洞仙經》的經文作為唱詞而填入部分曲調中,故稱「洞經」。

3、銅商文化。曲靖會澤地區秦漢時為古夜郎地,因銅礦的開采冶煉鑄幣而鼎盛一時。東漢時期,會澤鑄造鍛打的"堂琅銅洗"銘文和圖案,為滇中最早使用漢文字的實物。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會澤在銅的開采、冶煉、鑄幣、運輸等方面盛況空前。

4、吸引了贛、浙、桂、川、黔等十省八府的中原漢族雲集到會澤,帶來了不同地域的多元的漢文化、贛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閩文化、川文化,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商文化和會館文化。

(10)創造文明嵩明擴展閱讀:

曲靖民族

1、曲靖是雲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東部,處珠江源頭,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交界處,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距省會昆明市120公里,地區面積2.89萬平方公里,占雲南省面積的13.63%。

2、截至2017年末,曲靖有49種少數民族,共計538609人,佔全市總人口的8.15%。其中,曲靖7種世居少數民族人口有510761人,分別為彝族294944人、回族87746人、苗族39799人、壯族39153人、布依族36671人、水族9772人、瑤族2676人,其他少數民族人口有27848人。

3、在全市9個縣(市、區)中,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宣威市117332人,最少的是陸良縣15314人;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師宗縣81494人,占該縣總人口的18.79%;其次是羅平縣93911人,占該縣總人口的14.5%。

閱讀全文

與創造文明嵩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