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麻紙誰發明

麻紙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2 14:32:18

『壹』 麻將是誰發明

說法一 麻將,又稱麻雀、雀牌、馬將等,它與骨牌、葉子、馬吊有密切的淵源。 骨牌起自北宋宣和二年,又稱宣和牌。分天、地、人、和、長、短、無名、七等共32張,按點和等級分大小。一張12點的天牌」與任意一張7點牌在一起,是九點;一張11點的短牌」與一張8點的人牌」在一起,也是九點;前者大稱天九」,後者稱人九」。骨牌為矩形塊狀,為今後的麻將製作形式作了提示。 葉子,就至今尚保留著的窄條紙牌。起源於唐朝。宋代王辟子《澠水燕談錄》說葉子」系一禪師獻給李世民的。葉子」暗示二十世李」,即唐可傳給20世。 葉子」到明朝發展為馬吊」。紙質品,共40張,分為文錢、索子、萬字、十字4門。文錢分空沒文、半文和一文至九文。索子分一索至九索。萬字分一萬貫到九萬貫。十字分九十萬貫到二十萬貫。萬字」十字」均以水滸人物為標志等級。 到清朝,加入中發白東南西北風,成了麻將。 說法二 現今人們熟悉的麻將牌,傳說還有一段傷心的故事。 從前,有個父母雙亡的少年,姓麻,單名一個人字。他聰明勤勞,好勝心極強,家裡卻一貧如洗。有一天,一位大將軍得勝回朝,他披紅掛彩,騎著高頭大馬,惹得市民們都擁在街道邊觀看。麻人也在其中,他望著八面威風的大將軍,對身邊的同伴說我以後也要做個大將軍,好好威風一下!」同伴們聽罷,笑得前仰後合,譏諷他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你連飯也吃不上,還想當大將軍?」 麻人聽後,一言不發。從此,他起早摸黑地練起武來。同伴們見他當真想做將軍,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他麻將」◇來叫順了,真名反而忘了。沒過多久,麻將就無法練武了。因為光練武不幹活,飯都沒得吃了,木棍也耍不起來。沒辦法,只得先幹活掙錢換飯吃。麻將有一手搓麻繩的手藝,又快又好,因此請他幹活的人很多。喂,麻將,今天到我家搓。」麻將,明天到我家去搓。」這樣今天給東家搓麻繩明天給西家搓麻繩,麻將乾脆放棄了練武,到江湖上做起了販賣麻繩的生意。心中卻暗暗發誓做不成將軍至少也要做個大富翁!此後,麻將常備著大小不等的細麻繩,賺了一個銅子兒就用細繩串起來,口裡念道一銅,兩銅,三銅……」九銅後加一個就挽作一圈掛起來,稱為一束。有了十束就稱之為一萬。他還備了四隻白板箱,打算攢滿十萬,裝滿四大箱。 千辛萬苦,總算積到了九萬,好友們就勸他你歷經了那麼多春夏秋冬,已是兩鬢染霜;走遍東南西北,既觀賞了各地的梅蘭竹菊,又飽受了風霜雨雪之苦。不要一心想發財,也該保重身體,回家享享清福了。」麻將聽了,覺得有理,就打道回府了。可是當麻將回到家裡一看,不由驚呆了四隻白板箱空空如也。原來,麻將一心賺錢,心裡全撲在錢上,對子女疏於管教。他的兒子紅中,蓋房子,娶妻子,生兒子都是大搞排場,揮金如土,將他一生的血汗錢花得一文不剩。麻將得知實情,氣得將四隻白板箱砸得粉碎,不久便含憤身亡。麻將的好友們聞訊趕來,忙幫著料理後事,他們把砸碎的白板箱集攏來,說也奇怪,這些碎塊都差不多大小,共計一百四十四塊。為了紀念麻將,他們便把他的一生經歷刻在了木板上。從此就有了筒子、萬子、東南西北、梅蘭竹菊、發財、白板、紅中,稱之謂麻將牌」,並且很快就在民間流行開來。 說法三 據傳,麻將牌是明朝時一個名叫萬秉迢的人發明的。萬秉迢被施 耐庵《水滸傳》書中的108位好漢所折服,於是想做一副娛樂工具來紀 念他們。經過幾天精心設計,終於研製出了麻將牌。他把麻將牌設計 為108張,暗喻《水滸》中的108位好漢。牌中的九索指九紋龍」史進,二索指雙鞭」呼延灼,等等。這108位好漢,因分別來自四面八 方,於是牌中有東、南、西、北各4張。而梁山泊聚義的群雄有貧有富, 出身各異,因此又設中、發、白。發者是發財之家,白者是白丁、貧民,中者是中產人家。麻將又分萬、筒(北方稱餅)、索(北方稱條), 即是發明人萬秉(餅)迢(條)的諧音。 說法四 麻將原是護糧牌」之說,倒是頗有趣味。有關資料記載,江蘇太倉,曾為古時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 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的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做游戲,也是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後經演變而定型,便成為今天的麻將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例如,筒」的圖案就是火葯槍的橫截面,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葯槍。索」即束」,是用細繩串起來的雀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來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還有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葯槍射鳥應考慮風向。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麻將玩法的術語也無不與捕雀護糧有關。如碰」,即嘭」的槍聲。又如成牌叫糊」,糊」實為鶻」的諧。
求採納

『貳』 麻醉劑是誰發明的呀

麻醉劑是中國古代外科成就之一。早在距今2000年之前,中國醫學中已經有麻醉葯和醒葯的實際應用了。《列子.湯問篇》中記述了扁鵲用「毒酒」「迷死」病人施以手術再用「神葯」催醒的故事。

東漢時期,即公元2世紀,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發明了「麻沸散」,作為外科手術時的麻醉劑。他曾經成功地做過腹腔腫瘤切除術,腸、骨部分切除吻合術等。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問世,對外科學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對後世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華佗發明和使用麻醉劑,比西方醫學家使用乙醚、「笑氣」等麻醉劑進行手術要早1600年左右。因此說,華佗不僅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麻醉劑的研製和使用者。可惜「麻沸散」後來失傳了。

近代最早發明全身麻醉劑的人是19世紀初期的英國化學家戴維。有一天,他牙疼得厲害,當他走進一間充有「一氧化二氮」氣體房間時,牙齒忽然不感覺疼了。好奇心使戴維做了很多次試驗,從而證明了一氧化二氮具有麻醉作用。因為戴聞到這種氣體時感到很爽快,於是稱它為「笑氣」。由於戴維不懂醫學,沒有把這個發現公布於世。

1844年,美國化學家考爾頓在研究了笑氣對人體的催眠作用後,帶著笑氣到各地演講,作催眠示範表演。在一次表演中,引起了在場觀看錶演的一名牙科醫生威爾士的重視,激發了他對笑氣可能具有麻醉作用的設想。經幾次試驗後,1845年1月,威爾士在美國波士頓一家醫院公開表演在麻醉下進行無痛拔牙手術。由於麻醉不足,表演失敗。但是,了解他全部過程的青年助手威廉摩頓卻仍對麻醉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摩頓研究發現,一氧化二氮雖有麻醉作用,但效力較小,他從化學家傑克遜那裡得到啟示,決定採用乙醚來進行麻醉。1846年10月,他成功地進行了近代世界上第一例麻醉下的手術。

1842年,北愛爾蘭丁堡大學的婦科學者辛普森首次嘗試使用氯仿作為麻醉劑為病人進行手術取得了成功。1880年,威廉.梅斯文改進了辛普森的麻醉方法,他使用導管使氯仿氣體直接輸入病人的氣管。這一方法被今天的乙醚、氯仿全身麻醉術所沿用

『叄』 麻葯是誰發明出來的

麻醉,據史料記載和後世的考察,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用來手術的人,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名醫華佗。開始時的麻醉葯品是麻沸散,經過逐漸的演變,才有了現在的各種麻醉的方式,麻醉的發明確實是非常偉大的。

到了19世紀初,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化學工業的發展,為麻醉葯發明奠定了基礎。英國化學家戴維,一次很偶然的機遇,猜想氧化亞氮有麻醉作用。

後來,威爾士的學生摩頓對老師的失敗進行了總結和研究,又從化學家傑克遜那裡得到啟發,採用乙醚進行麻醉,經過反復試驗,終於在1846年10月獲得成功。

麻葯的發明經過

華佗是我國古代傑出的醫學家。他醫術高明,能妙手回春,被人們譽為「神醫」。

在那時候,華佗就能給病人做手術。但病人常因劇烈的疼痛,拳打腳踢,華佗只好把病人捆起來,可這樣還是不行,病人看見華佗手中的刀,常常嚇得大聲慘叫。看到病人們痛苦的樣子,華佗十分心疼,然而又有什麼辦法呢?

一天,幾個人抬著一個受傷的漢子來求醫。華佗一看,病人的腿摔斷了,人已昏迷。於是立即給他動手術。

因病人傷勢嚴重,華佗來不及像往常那樣捆住病人,就開始了手術。起初,華佗怕病人亂動,叫護送人使勁按住病人的四肢,可沒想到病人毫無掙扎的意思,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

華佗做過不少手術,這種現象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是怎麼回事呢?

華佗細細觀察,聞出漢子一股酒味,頓時恍然大悟:人醉了就會失去知覺,給他動手術,他竟一點兒感覺都沒有,當然也不知疼痛啊!等他醒來知道疼時,手術早做完了,這真是太妙了!如果製造這樣一種葯,手術前讓病人吃下去,病人馬上爛醉如泥,再動手術,不就可以減輕痛苦嗎?

想到這,華佗高興極了,恨不得立刻配出這種葯。後來,他搜集許多種草葯,配成各種葯方,經反復試驗,終於發明了中葯麻醉劑——麻沸散。從此,手術室里再也聽不到哭叫聲了。

華佗發明麻醉葯比西方早1600多年,是世界醫學史上的一大奇跡。

『肆』 麻醉手術是誰發明

在我國,傳說中的麻醉術發明者是華佗,因為他發明了麻沸散。麻沸散傳說是華佗創制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葯。《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kū,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



故事要從19世紀初說起。當時,莫頓是一位波士頓小診所的牙醫。在工作中,他發現在沒有麻醉劑的情況下拔牙,對病人來說是一種痛苦的經歷。他曾看見過不止一個病人,還沒等把牙拔完,就憤怒地大踏步離開他的診所,發誓不再登門。因此莫頓立志一定要找到一種無痛拔牙的方法。
之後,他找到了位叫查理傑克森的化學家,此人也懂醫學。有一天,莫頓向老師請教如何使拔牙無疼痛的問題,傑克森建議可試用乙醚,但莫頓實驗失敗了。他並沒有氣餒,繼續用家中的愛犬做實驗:莫頓將蘸了乙醚的海綿捂住犬的口鼻使它吸入,幾秒鍾後,犬軟弱無力了,躺下了,失去了知覺。這時的犬不是昏迷,而真是睡著了。他拿開海綿,用力搖動,犬漸漸睜開眼,並站起來搖擺著走路,不久即恢復了原狀。這是他第一次得到的最滿意的實驗結果。
有一天,來了一個牙痛病人,要求他先催眠再拔牙。莫頓說,他已經找到更好的辦法,於是他用手帕加上乙醚使病人吸入,然後把壞牙拔除。病人蘇醒後,他故意向病人說:「你准備好,現在要拔牙了!」這時病人回答說:「我准備好了」,莫頓笑著說:「我已經給你拔掉了!你看,這是你的牙。」病人這時從座椅上跳起來喊道:「上帝呀,這不可能,我一點也沒有感到痛呀,真了不起,哈利路亞!」這是1839年9月30日發生的一起無痛拔牙成功實例。
隨後莫頓決定找外科醫生商量做大手術,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最好的宣傳:1846年10月16日,他們成功將一個吸入乙醚的裝置(把蘸了乙醚的海綿放在瓶里,瓶口有活瓣可開關)應用於一個頸部腫瘤切除術的病人一正是在這個光輝的日子裡莫頓把人類經受手術痛苦的歷史劃分成為兩個時代,這是他的不朽業績。從此,莫頓出名了,乙醚麻醉劑也傳遍各地並逐漸成為全世界各家醫院手術室里不可缺少的葯品。所以,在奠頓的墓誌銘上寫著這樣的話:「在他以前,手術是一種酷刑;從他以後,科學戰勝了疼痛」。
還有一位名叫朗(Crawford Long)的美國鄉村醫生,他早在1842年3月30日就成功為一位手術病人施行了第一例乙醚麻醉。而3月30 日這一天,也被美國政府定為了「美國國家醫師節」。

『伍』 麻將是誰發明的

一說是萬秉迢,還有一說是鄭和發明的。

1、據傳,麻將牌是明代一個叫萬秉迢的人受《水滸》中一百單八將的啟發而發明的。一日,萬秉迢在閱讀施耐庵的《水滸》之後,被書中的108位好漢所折服。

他想:如果做一副娛樂工具作為紀念該多好。於是,他經過幾天的精心設計,終於研製出了我們現在所玩的108張麻將牌。他將麻將牌設計為108張,暗喻著《水滸》中的108條好漢。

2、從明永樂三年(1405年)到明宣德八年1433年(1433年),三保太監鄭和曾先後七次奉旨率船隊出使西洋。

由於船隊在大海上航行時間太長,鄭和怕水手們覺得無聊,就以紙牌、牙牌、牌九等為基礎,以100多塊小木片為牌子,設計了一種竹牌游戲。

(5)麻紙誰發明擴展閱讀

特點:

麻將運動不僅具有獨特的游戲特點,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於一體的運動,魅力及內涵豐富、底蘊悠長的東方文化特徵,因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麻將運動在中國廣大的城鄉十分普及,流行范圍涉及到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成為中國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智力體育活動。麻將運動的客觀存在是當今中國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的現實。

『陸』 誰發明了麻醉葯。

華佗, 麻葯是現在進行大手術時不可少的東西.也是做整容手術的必需品內,
中國在很久以前容就有了麻葯.
華佗第一個發明止痛的麻醉品但史書上並沒有記載麻沸散的配方,以致它的葯物組成,至今還是一個謎。
據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考證,麻沸散的組成是:曼陀羅花、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炒南星.
滿意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麻紙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