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是愛迪生發明的。但是貝爾比愛迪生提早了兩個小時遞交專利申請書。所以首先奪得了專利權。但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留聲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8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公元1847~公元1931 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於1847年在俄亥俄州米蘭鎮出生,他只受過三個月的正規教育,他的老師認為他是一個智力遲鈍的學生! 愛迪生在他年僅二十三歲時就做出了他的首項發明——電子投票計錄器,這樣的儀器沒有銷路,從此愛迪生專心致志地發明他預計能夠容易打入市場的東西。在發明了記錄器以後不久,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改進的股票行情自動收錄器,以此換取四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大的收入。愛迪生隨之又做出了一系列其它發明,很快就名利雙收。也許他的最有創造性的發明是留聲機,1877年他獲得該項發明的專利權。但是對世界來說更重要的是1879年他發明了一種實用的白熾燈泡。 第一個發明電照明裝置的人,並不是愛迪生。早在幾年前巴黎就使用孤光燈為街道照明。然而愛迪生的燈泡連同他所發明的輸電裝置一起使普通家庭實現了用電照明,1882年他的公司在紐約市開始生產家用電,此後電的家庭使用迅即傳遍了整個世界。 愛迪生建立了第一家輸電公司,把電力送到私人家中,為一種巨大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天使用這種電源的畢竟不僅僅是電燈,而是從電視機到洗衣機的一整套系列家用電器。由於愛迪生所建輸電網的電力便於利用,因此它極大地促進了電在工業上的應用。 愛迪生對電影、照相機和放映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電話(他的碳精送話器顯著地提高了可聽性)、電報和打字機均做了重要的改進。在他的其它發明中有留聲機、油印機和蓄電池。總計起來,愛迪生獲得了一千多個單項發明的專利權,這的確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目。 愛迪生的工作效率如此驚人,其原因之一是在他生涯的早期,他在新澤西曼婁公園建立了一個研究實驗室,聘用了一批有才乾的助手協助他做工作。自從那時以來許多工業公司部建立了大型的研究實驗室,它們的原型就是愛迪生的這個實驗室。愛迪生創辦的現代的、裝備精良的研究實驗室——在實驗室里許多人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工作——是他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雖然這項發明他肯定不會獲得專利權。 愛迪生不僅是一位發明家,還從事製造工作,並且組建了幾個公司,其中最重要的公司後來成為通用電氣公司。 雖然愛迪生沒有純理論科學家的氣質,但他做出了一項重要的科學發現。1882年他發現在接近真空狀態下,電流可以在彼此不相接觸的電線之間通過,這個現象叫做愛迪生效應,它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有重要的實際應用,終於導致了真空管和電子工業的創立。 愛迪生一生的大部分時期都患有嚴重的失聰症,但是他工作刻苦,毅力超人,因而完全補償了這一缺陷。愛迪生結過兩次婚 (他的第一個妻子年輕時去世),兩個妻子均給他生三個孩子。他於1931年在新澤西奧蘭治去逝。
電椅、電刑
備受爭議的死刑刑具之一「電椅」,其實是在兩家對立公司的明爭暗鬥中產生的。這兩家公司為了各自使用的兩種不同電力(交流電和直流電)的利益,進行了激烈的競爭。1882年,最早的發電機系統在美國紐約建成。八年後,在奧本監獄執行了第一例電椅死刑。 在留聲機的發明者托馬斯·愛迪生的電力照明公司里,第一台發電機於1882年開始運營。 發明了火車氣閘和鐵路信號系統的工程師喬治·威斯汀豪斯,在購買了一些和電有關的專利後和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於1886年建立了電力公司,開始和愛迪生爭奪電力市場。 商場失利 愛迪生用輿論反擊 兩家公司的沖突首先從技術設計上開始。托馬斯·愛迪生生產和發送直流電,而尼古拉·特斯拉發明的交流電由於在使用上適合遠距離傳輸,被認為比直流電更具有競爭優勢,而且利潤更大。 愛迪生一點點地喪失了市場份額,許多技術和銷售人員離開了他,加入了威斯汀豪斯公司。被公司股東糾纏的愛迪生決定反擊,展開一場輿論攻勢,將交流電說得極其危險,試圖讓其名譽掃地。他和他的支持者們認為,在公眾的思想中,如果將交流電與死亡連在一起,那麼直流電就會在家用市場上獲勝。 死亡「表演」激發靈感電刑呼之欲出愛迪生找到了一個最佳合作夥伴——哈羅德·布朗。他們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次巡迴演出。在貴族、記者、商人等面前,對狗、貓、猴子甚至馬實施電刑。為了證明愛迪生的直流電在未來的家庭和工業用途中是最好的選擇,他還用實驗顯示,受到1000伏直流電電擊的動物仍然活著,而在受到350伏交流電電擊時它們就會被電死。 演出結束後,哈羅德·布朗還在哥倫比亞舉行了全國性的新聞發布會,他不僅邀請了全國所有的記者,還邀請了許多職業電工。 在觀眾面前,他電死了一匹很重的馬,再次證明了交流電的危險性。然後,他鄭重地宣布:「交流電只適於處死待領場的狗或屠宰場的動物。」接著又開玩笑似的補充,「還有處決死囚。」之前,美國執行死刑的主要方式是絞刑。到了十九世紀後期,美國人開始覺得絞刑太殘酷。紐約州的立法機構開始成立委員會專門研究比絞刑更人道的行刑方式。哈羅德·布朗的「表演」和玩笑正好給了委員會創新的靈感,萌生了用電作為行刑方式的念頭。 將交流電與「死亡」相連 為了能在商業競爭中消滅對手,愛迪生採取斷然措施,迎合委員會的需要,從泰國進口六隻猩猩來作電刑實驗,證明電刑迅速而無痛,當然,前提條件是使用威斯汀豪斯的交流電。經過反復試驗,立法委員們和醫生均認為電刑可以引起心臟停止跳動和呼吸器官的癱瘓,導致快速死亡。美國最高法院經過慎重考慮,認定這種新的行刑方式沒有違背憲法八項修正案關於禁止「殘酷和非人道處罰」的原則。 紐約州1888年6月4日確認了電刑的合法性。如何實施電刑的研究在愛迪生的實驗室進行,哈羅德·布朗也被吸收到州法醫機構來解決技術細節問題,並設計製造出了第一把電椅。一家報紙聲稱:「交流電無疑將使絞刑劊子手在紐約州失業。」 監獄管理部門簽署了一項法令,允許哈羅德·布朗將他的電椅安置在奧本州立監獄中。為了將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同電椅聯系在一起,布朗試圖從尼古拉·特斯拉公司買入三台大馬力發電機,當然,這會遭到拒絕。 於是,愛迪生再次幕後操縱,讓湯普森電器公司通過波士頓的一個舊貨電器商買到了三台發動機。哈羅德·布朗和托馬斯·愛迪生認為他們終於如願了,因為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電很快就會被認為是「行刑的電流」和「死亡的電流」。接下來他們只需要靜候第一個「有幸」坐上電椅的囚犯,觀看精彩、「文明」的電刑表演。 用斧頭殺死自己女友的肉販子威廉·凱姆勒1890年8月6日走入奧本監獄的行刑室,他對監獄長說:「別著急,好好乾!」幾分鍾後,他還要求將頭盔里的電板再收緊些。 在行刑之前,好奇的人們花了二十幾分鍾觀察行刑器具。這是一把寬大、簡單、沉重的木質椅子,椅子後面是有三把操縱桿的控制板。控制板上引出兩根長四米的粗導線,連接著被弄濕的電板。 犯人被簡單的裝置固定在椅子上,頭上戴著一個形如臉盆的頭盔,長而平的地線電極用一根繞過胸部的皮帶安放在犯人的後背上。經過最後一次檢驗,犯人被通上第一次電流,電壓為300伏,時間17秒。凱姆勒猛烈地顫抖著,椅子也開始劇烈搖晃,差點兒翻倒在地。官員們當即決定,以後椅子必須固定在地上。 凱姆勒仍然活著,於是接通了第二次電流。犯人的身體變成紅色,肌肉開始燒焦,電源再次被切斷。 犯人好像仍然活著。於是人們再接上電源,這時犯人的後背燃起了藍色的火苗,他終於死了。在屍體解剖中,人們發現他的腦子像「燒焦了的水果蛋糕」,腦袋裡的血凝結成一塊黑炭,整個背部也燒成了炭。從此,電椅開始被囚犯們稱為「閃電」、「烤肉器」、「老火星」。 對凱姆勒不順利的行刑,使法醫學會和州議員們很是難堪,但兩個官方醫生還是對外宣布,犯人沒有經受痛苦。他們認為在第一次電擊後,犯人就失去了知覺,即使心臟繼續跳動,也感受不到其他的電擊了。然而,這一論斷被後來失敗的行刑推翻了。 路易斯安那州在1946年給17歲的黑人罪犯威利·弗朗西斯執行電椅死刑時發生了意外。目擊者稱,行刑者合上電源開關,那個受刑人的嘴唇向前突出並變大,身體綳緊並向前凸起。可是這時候罪犯並沒有死,行刑者嚇得大叫,他讓隔壁的操作員加大電流,可被告知,電流已經最大了。這時,電椅上的受難者突然大叫道:「關上電源,我喘不上氣!」 慌亂的看守們終止了死刑。這個黑人罪犯講述了自己經歷電椅死刑的感覺:「我感到腦袋裡和左腿上燒得厲害,我撲到皮帶上,我的眼前藍色、玫瑰色、綠色的電流跑來跑去。」事後,他的律師向美國最高法院爭辯,弗朗西斯雖然沒死,但他已經被處死過了。最高法院駁回了他的上訴,弗朗西斯於第二年被處死。 由於以電椅處決犯人常遺下燒焦的屍體及一陣惡臭,容易令主事者不安,後來,美國便以瓦斯毒氣室、毒針注射等方式逐步取代了電椅。 愛迪生在繼續堅持不使用交流電技術之後不長的日子裡,終於陷入困境。最終由摩根將愛迪生公司變成了通用電氣。愛迪生自己則將全部財產投入在一個磁化鐵礦場,而該場不久後也倒閉了
B. 團隊共同研發項目申請的專利歸誰所有
在專利申請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遇到這種問題:雙方合作開發的發明創造,最後專專利申請權到底歸誰?屬接下來小知就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雙方有約定的依照約定辦理;無約定的,如果屬於合作開發,申請權歸各方共有,如果屬於委託開發,則申請權歸受託方。
根據專利法規定,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根據合同法規定,合作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合作開發的當事人共有。當事人一方轉讓其共有的專利申請權的,其他各方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合作開發的當事人一方聲明放棄其共有的專利申請權的,可以由另一方單獨申請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請。
申請人取得專利權的,放棄專利申請權的一方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合作開發的當事人一方不同意申請專利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不得申請專利。
C. 雙方共同完成發明創造,誰是專利權人
專利法第八條規定,「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回單位或者個人接受答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企業,因為對專利法不了解,委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進行發明創造時,事先沒有簽訂協議,結果,受委託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了專利,成了專利權人。因此,在委託之前,最好要簽訂協議,規定雙方的責任、權利、義務以及專利申請權的歸屬,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在合作中處於優勢。
D. 合作發明創造專利的申請權
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的專利權的申請,應當依照合作者之間的合同約定申請專利,內如果沒有合同或者容約定,其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成果的專利申請權屬於合作者各方共同享有,如果其中一方或多方轉讓其專利申請權的,合作的其他方享有在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的一方或多方放棄其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可以由沒有放棄專利申請權的其他各方行使專利申請權,但是,在沒有放棄專利申請權的一方或多方經申請取得專利權後,放棄專利申請的一方或多人的發明、設計人可免費實施其專利。
綜上所述,合作發明創造專利的申請權屬合作各方共同享有,一方不同意申請專利,另一方或多方不得申請專利。
E. 有四位作者共同合作,准備提交一個發明創造專利申請,請判斷應該將專利授權給哪
一、如果是多人共同申請一個專利的話,在被依法授予了專利權之後,那麼他們就屬於共同專利權人。
二、因為多人申請專利,專利權人比較多,在行使權利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分歧,共有專利權人的專利權可以這樣行使:
1、約定優先: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2、專利權共有人單獨行使的情形
(1)專利權共有人可以單獨實施專利,所得收益歸實施人所有。
(2)專利權共有人可以不經其他共有人同意,普通許可他人實施專利,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
3、專利權共有人需一致同意行使的情形
除了共有人有約定、共有人可以單獨行使情形之外,行使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如共有人獨占許可、排他許可他人實施專利的,需要共有人全體同意。
F. 權利要求的共同發明理念是從什麼角度考慮
撰寫權利要求書是一項法律性和專業性均很強的工作。權利要求是用於確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權利權的保護范圍的法律文件,是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權利要求書撰寫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該發明創造能否獲得專利權保護,以及授權後該專利獲得保護的范圍的大小,同時也影響該專利申請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的審批進度。
那麼,在撰寫權利要求的實踐中我們應當注意什麼問題呢?
1、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
申請人出於保密和保護的雙重考慮,往往既不願意過多地公開其技術方案,又希望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越寬越好。這就會造成權利要求沒有以說明書為依據,即權利要求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從而導致專利申請因為不符合專利法26條第4款的要求而被駁回。
在申請實踐中,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的規定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析:
一是指權利要求書中的每一項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都應當在說明書中有充分的記載,即,權利要求書中的每一個技術特徵在說明書中都應當有記載(部分屬於公知技術的特徵除外),同時,說明書還應當對各個技術特徵之間的相互關聯及其工作、運轉方式作出清楚的說明,在機械類發明申請里,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僅僅寫明各機械部件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描述清楚各機械部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和共同工作和運轉的方式。
二是指為了獲得盡可能寬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尤其是獨立權利要求,一般都是對說明書中記載的一個或多個具體技術方案的概括。通常,這種上位概括需要有足夠多的實施例的支持才能被允許。比如,在說明書實施例中記載了螺接、焊接、鉚接等連接方式,則可以在權利要求中用「定位連接」來概括,從而使保護范圍不僅僅局限於說明書中公開的這幾種連接方式。但是,如果在說明書的實施例中僅僅公開了螺接這一種連接方式,在權利要求中一般就不能用「定位連接」來概括。
此處應當注意的是,在權利要求中使用了上位概念的時候,不得用上位概念概括的內容與下位概念內容並列,比如,空心樓板用的永久性芯模,由硬質薄壁管或者鋼管構成,這樣就不對。因為硬質薄壁管是鋼管的上位概念。
G. 發明創造的共有人享有怎樣的權利
申請專利的權利,使用、普通實施許可他人使用等
H. 如有兩人或以上合作完成一件發明,該發明專利將屬於何人所有
在發明創造過程中,如每個參與者均有對發明創造的構思及其具體化提出了創造性的見解,他 們便是共同發明人;專利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將屬於這些共同發明人所擁有。另一方面,假如其中一人對發明構思作出了創造性貢獻,而其他人只是按其指示辦 事,這位提供發明構思的人就是唯一的發明人,而且專利申請及專利權將屬於其單獨擁有。
I. 合作完成的發明專利權屬於誰
根據《專利抄法》規定,襲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也就是說,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如果雙方事先簽訂了書面合同,除非合同無效,應當按照合同規定確定權利歸屬,如果事先沒有簽訂合同,申請專利的權利則屬於完成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