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世界由誰創造

世界由誰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12 09:03:11

A. 世界是誰創造

對於佛教來講,世界分為三種:
一種是有情世界,也叫做眾生世界。三界五趣、流轉生死的世界都叫做眾生世界。有情世界,佛教講得比較寬,不但是人,還包括動物,與植物在一起共同構成一個聯系的整體。
一種是器世界,指一切眾生依之而住的國土世界,因國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納眾生居住。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從微觀到宏觀。微觀,在佛教上稱為微塵、芥子,科學上講的分子、原子、電子、粒子等,這是微觀世界。宏觀世界就是以微觀世界為基礎而集合起來的一個星球、一個世界。從佛教來講,一個日月星辰照明就是一個世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就是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大千世界,稱為三千大千世界,由此推論,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就像現在天文學講的,一千二百個恆星組成一個銀河系,有若干個銀河系,有無量無邊的星球。
一種是聖者世界,即是凈土,指修行人凈化了心靈,經過修行後進入賢位、聖位。小乘為三賢四果;大乘為三賢十聖,就是菩薩行;地前因位菩薩叫賢位,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乃至證得究竟的菩提果位就是聖位。《華嚴經》上講的菩薩修行之五十二位階梯,就是從賢位到聖位,從因位菩薩到果位菩薩,乃至等覺、妙覺,這些都是聖者世界。同時在佛教來講,有幾種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庄嚴土、常寂光土。凡聖同居土就是凡聖交叉,有凡有聖;方便有餘土就是聲聞、獨覺所居,修解脫行的;實報庄嚴土就是菩薩所居;常寂光土就是佛的法身所居。分析得很詳細,很有等次。
以上所介紹的是佛教對於世界的看法,有有情世界(眾生世界)、器世界、聖者世界。這些世界面對現實可證、可觀察、可了解,由現證因量而知就可推論。所以過去有人認為,佛教亦宗教亦科學亦哲學。原因就是:說它是宗教,是因為它有信仰,信仰三寶,信仰因果,類似宗教,但卻不是一般宗教。一般宗教講神權,講上帝,講真主,講神權統治,佛法不講這個,它信仰三寶,信仰真理,是正信。說它亦科學,因為佛教講實證,講因明、現量、比量、聖言量,有分析歸納,符合科學方法。佛法也是哲學,講思辨,佛法的哲學除思辨外還有實證。但說佛教完全是宗教、完全是科學、完全是哲學,也是不對的,一般意義上的宗教、科學、哲學都不能包括它的內涵。所以說佛法是真理,有最精深博大的教義,境界很高。

B. 世界是誰創造的

根據高中政治生活的哲學模塊(辯證唯物主義):世界是物質的。

世界的物質性表現在三個方專面:
自然界屬是物質的;
人類社會是物質的;
人的意識是物質的。

唯心主義中分為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主觀唯心主義把個人的某種主觀精神如感覺、經驗、心靈、意識、觀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則是由這些主觀精神所派生的,是這些主觀精神的顯現。中國宋明時期的心學所謂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英國貝克萊的所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等觀點,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唯我論觀點。

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

C. 是誰創造世界的

是誰創造了世界」是爭議焦點 1925年美國一名教師在課堂上公開教授進化論遭到逮捕並被罰款,80年後這場關於「究竟是誰創造了世界」的「口水戰」涉及美國十幾個州參與其中,並有可能波及50個州的所有地方。 進化論者和創造論者兩者爭論的焦點,在於是誰創造了世界,是誰創造了生物和人類,它們是出自自然界必然運動的結果呢,還是出自一個智能的、顯出巧妙精密設計的設計者?1991年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專攻邏輯學的法律教授菲利普·約翰遜出了一本名為《達爾文受審》的書。書中約翰遜指出,達爾文進化論相信看似混亂的宇宙可以創造秩序,不過是自然主義哲學而已。這樣,就和智能設計論一樣,同樣是一個哲學上的一個觀點。智能設計論應在科學討論中和達爾文進化論有同等地位。 達爾文理論三大問題不能解決 梁副教授告訴記者,隨著科學的不斷推進,達爾文進化論也開始面臨著以下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第一:大約5億到6億年前的寒武紀的開始之時,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和脊索動物在幾百萬年的很短時間內出現了。但是用達爾文進化論的從「量」到「質」的漸進發展觀點不足以解釋為什麼會在短短的幾百萬年時間里會出現如此多的新動物;第二:達爾文從「適者生存」的角度,勾勒了生物進化的樹狀演化圖景。但是,在分子水平上,許多變異(突變)並不顯著地影響生物的生存能力,因此不會由自然選擇的力量為主導決定其在進化歷史中的去留,這些變異導致的微小的進化不是經典的「達爾文學說」能合理解釋的;第三:某些遺傳結構本身具有適應意義和進化意義,能夠在自然選擇的力量所不及的情況下,「驅動」生物進化,但是達爾文進化論並不涉及遺傳因素。

D. 世界是誰創造的

是張健創造的

E. 世界上是誰創造了時間

這個問題有趣。不是世界上誰創造了時間,而且宇宙怎麼創造了人類?時版間是人類的認知。時間權是什麼?是人類一年的刻度?是人的生老病死?是那該詛咒的慧星?一切都不是,都是原子(或許更小的質子)的特性:運動。運動就有軌跡,軌跡就被我們(人類)稱之為時間。農業文明使人類發現了線段(洪水後從新確定農田邊界),一年四季,生老病死,人類稱之為時間。其實,所有的一切,只是運動軌跡上的點。人類為了更多的理解這個點,就發明了時間。時間就是這個時(刻),你(物)在哪個間(運動軌跡上及空間上的點)。在這個意義上說:人創造了時間。

F. 這個世界是誰創造的

佛教裡面從淺來講,這個世界是梵天創造的。從深來講,世界本來不存回在,只是人們認為他是實答在的存在。猶如莊子夢蝶,在夢中都認為一切存在,醒來發現不過是夢而已。這個在著名的電影《黑客帝國》裡面也有精彩的表現。尼歐一直生活的世界,是用電腦模擬出來的,他們很多人只是被插上了各種管子和電極,輸入各種程序而已。

你很會思考,這個問題就是著名的三問題之一: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一般能想到這里的都是在佛教講悟性非常好的。可以閱讀佛教裡面禪宗,唯識宗的東西可以解決你的問題。禪宗初學者看類似哲學,唯識宗初學者看像心理學。

G. 這個世界是由誰創造的

是願來意識遐想了我們這樣一自個世界,其實每個人都會隨著資歷增長對自己和世界做出懷疑,我也一樣,我認為是願意識,就是比我們的意識誕生的要更為早,歷經輪回更為多已然適應虛空的意識。

你可能會問意識怎麼誕生的,那麼這一點我們就不能站在物質世界的角度考慮了,你不妨想想,綠色的粘液也是有基因DNA的,也是意識的載體,他有什麼思想?那便是比較初始的意識,這個世界的意識被很良好的協調後,我們人類承載了大部分比較優良的意識。

H. 世界是誰 創造的

你的世界是你創造的,我的世界是我創造的。

閱讀全文

與世界由誰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