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與創造》作文
生活,是酸?是甜?是苦?還是辣的?我認為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不一樣,自然生活內也不一樣,這也因為容每個人追求生活的方式不同。
有些人,對於「建造」自己的生活是消極心理,這大概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前怕狼後怕虎對於挫折採取於逃避。
然而另一些人,則是在「建造」自己生活是積極觀點,這是因為他們樂觀,以笑臉迎人,面對挫折,勇於對抗。
例如霍金先生,他因殘廢而行動不便,可是,他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勇於面對挫折,與命運
戰斗;再例如司馬遷,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在古代,司馬遷敢於說出自己的觀點,卻被另一些朝廷黨派害。被陷害入牢,可他並沒有向命運投降,而是扼住命運的咽喉,在牢里寫出了著名《史記》。試想,倘若司馬遷向命運投降,那麼,我們將失去一筆保貴的精神財富。司馬遷也將在牢中慢慢死去。
我認為,對於生活,我們要創造,然而創造生活,就必須積極,因為只有積極創造,才會有好的生活。
那所謂的積極是什麼呢?就是勇於面對挫折,不能臣服於命運,我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不應讓命運來驅使我們,而應該讓我們去驅使命運。
朋友,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用那積極的觀點去創造美好的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2. 《創造自己的生活》的作文
今天,我帶著興致勃勃的心情看著《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我深深愛上它。
它說:在以前,有一位老人臨終時對他那好吃懶做的兒子說:「在屋後那片地里埋了一壇銀子。」老人去世後,兒子趕快去挖銀子。可怎樣挖空心思也找不到。他母親對他說:「乾脆種麥子吧!」兒子聽了之後就往地里撒下了麥種。麥子可以收成了,當年的收獲真不少,他把賣麥子得來的銀子放在一個壇子里。到了第三年,他繼續種麥,繼續埋銀子。一天他抱著那壇銀子對母親說:「媽媽,爸爸說地里埋的那壇銀子,就是這一壇。媽媽聽後笑著對他說:」你說對了!不勞動,財富會從地里冒出來嗎?」
聽了這個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勞動創造我們美好的生活,勞動會有收獲,勞動會有「財富」,勞動是幸福的源泉。我想,故事中的老人,那個好吃懶做的兒子如果不改惡勞種麥子,那他可能會餓死在街頭,也許會變成一個偷、搶、欺騙的惡魔頭......當然,惡果不會出現在他身上,因為他肯勞動,所以贏來了美好的生活。而好逸惡勞則是罪惡的開始。
現在,我們這些青年兒童們,不能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看了這個故事,我想對大家說:我們應該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樣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你會知道如何把掃得又快又干凈;你會掌握把窗和玻璃擦得光亮的技巧;你會發現使衣服不打皺褶的秘決......而這些就是很大的「財富」——它是用勞動換來的。
記得有一次,我的書包一個月也沒有洗了,變的多麼臟啊!我想把它扔了,再買一個。後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把它洗得一干二凈。還得到同學的贊嘆聲。我很高興,因為我知道勞動會創造幸福,勞動會是人獲得「財富」,學會清潔,贏得認同。你看我的書包多麼干凈!
3. 我的發明和創造作文450字左右
我嘗到了創造的快樂
你有過小發明嗎?如果有的話,就一定體會過那種成功的感覺吧,很高興,很激動,對不對呢?你沒有?就請體驗一下吧。
我曾做過一個小製作,是一個潛望鏡。這個潛望鏡,我是仿照電視上的潛水艇的潛望鏡做的,可費功夫了。
首先拿一根長長的水管,把兩頭磨細,要從厚到薄,在那一根略粗一點的被彎成九十度的水管套在之前的那一根水管上,然後把另一端與前一端一樣接好,然後一端再套上一段粗一點兒的水管。用粗的這段來看,這樣一個大致的「Z」形狀就出來了。粘鏡片是整個過程中最難的一步,我粘了好幾次都沒有粘好,有幾次我差點兒想把它摔了,可又轉念一想:要做就做到最後,怎麼可以半途而廢呢?於是,我又做了起來,後來發現了粘不好的原因,是因為它只有四條棱在邊上粘著,受力太小,所以我做了一個與鏡片的一個面同樣大的三角形木塊兒,這使我順利地粘好了鏡片。我把它上面的一端浸在水裡,另一端看。怎麼回事?只有水,我明明放了好幾個水球進去的。我拿出潛望鏡一看,原來是忘了裝擋水玻璃,裝好後水下的東西我看的一清二楚,這時一種說不出的喜悅湧上了我的心頭,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這次小製作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過程是艱辛的,但結果會讓你很高興,很激動。我嘗到了創造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