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幼兒美術論文創造

幼兒美術論文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11 22:16:20

Ⅰ 如何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參考文獻

繪畫,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繪畫活動是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培養幼兒創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們樂於用畫畫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內心意願,在創作中發揮潛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 繪畫是一種表現創作活動,有著很多的想像創作空間。幼兒園的繪畫作品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藝術價值,但繪畫本身卻對兒童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像能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繪畫在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組織教育活動,科學輔導幼兒繪畫就更顯得重要了。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它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幼兒喜歡繪畫這一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開展創造性繪畫活動,讓幼兒將觀察到的事物,賦予美好的情感去聯想、加工,並以幼兒獨有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來,從而活躍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的智力。如在何繪畫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呢?我進行了一些探索,有以下幾方面體會:
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創造性繪畫的基礎。
繪畫活動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再創造,要引導幼兒在繪畫中發展創造力,首先要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經驗,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做創造的基礎,創造就成了無米之炊,閉門造車,孩子們除了模仿老師沒有其他辦法。生活中,我們帶領幼兒接觸博物館展覽館、公園、動物園、商店等地方,要讓幼兒通過觀察積累,在大腦中儲存各種表象,要了解太陽、小草,大樹、房屋、各種小動物等等,結合具體環境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所感知的對象、用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幼兒思考、想像,引導他們有順序地感知事物、景象的色彩、形態,幫助幼兒在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表象,使幼兒在創造性繪畫中能夠依靠頭腦中的表象進行再造想像、創造想像。例如:我們在室外游戲時,可以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觀察大樹,了解樹由樹干、樹枝和葉子組成,樹葉是綠的,樹干是咖啡色的。在講完故事聰明的烏龜後,拿出烏龜的圖片,讓幼兒認識烏龜,知道烏龜的形狀、特徵和習性。只有孩子們的腦海里有了各種事物的生動表象,才能使孩子們在繪畫活動中能依靠頭腦中的這些事物,來把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情感來表達出來。比如孩子想畫小魚,孩子知道小魚是生活在水裡的小動物,腦海里有魚的形態、特徵,這樣才有利於幼兒創作繪畫作品,不會一味的模仿范畫,限制幼兒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多親近自然,多參加戶外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幼兒的經驗和創作靈感,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會隨機觀察,豐富自己的視野,積累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讓各種美好的體驗保存在頭腦中,為繪畫創作提供了源泉和基礎。
二、繪畫內容的選擇要留給幼兒想像的空間。
繪畫內容的選擇是極為重要的,如果說老師給幼兒的創作內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兒可能有的想像,幼兒的創造力便無從發揮。所以,內容的選擇要給幼兒留下想像的空間是創造性繪畫的前提。我們遵循這一原則,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為幼兒選擇了"未來的汽車"、"小樹葉的旅行"、"會變的圖形"、"手的造型聯想"等幼兒感興趣的繪畫內容,效果都不錯。如在"小樹葉的旅行"這個內容中,一片小樹葉隨著風兒來到了天空、海洋、城市,繪畫的內容便是請小朋友們幫助小樹葉實現它的願望-小樹葉變成什麼便可以停留在它旅行過的地方。孩子們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紛紛說變成雲彩、小鳥、飛機、輪船、魚、汽車、高樓......於是,一幅幅新奇的作品誕生在孩子們的筆下。在"未來的汽車"創作中,有的孩子給汽車裝上了自動翅膀和螺旋槳,汽車可以在天空和海洋中自由行駛;有的孩子還設計了"我的房子汽車"可以把家安在任何地方......這種留有創造空間的內容為孩子提供了想像依據,孩子不是憑空想像,不受物象的限制,可以自由的發揮,沒有"對"與"錯""像"與"不像"的局限,從而能更大膽地表現,發揮了幼兒的潛能。
三、不設固定繪畫模式,允許幼兒自由創作。
繪畫活動是一種創造活動,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啟發、鼓勵幼兒創造新異的作品。然而,在我們現在的美術教育中卻有很多人走入了熱心教孩子畫模仿畫的誤區。幼兒喜歡模仿示範也是幼兒繪畫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但在幼兒繪畫過程中面面俱到,先畫哪一筆,後畫哪一筆,讓幼兒照抄的示範,不但會造成幼兒消極模仿和繪畫依賴性,而且會形成畫法上的保守,構圖造型上的固定模式,抑制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多以意願畫形式為主,因為我們並不是用繪畫去教幼兒畫畫,而應為他們提供用繪畫工具進行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其在繪畫活動中產生自主精神它將鼓勵幼兒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去創造。如:在參觀動物園之後,我組織幼兒繪畫"可愛的動物",並為幼兒准備了不同的畫筆顏料和紙張,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創造的天地。一位幼兒畫了一隻長有很多腿的烏龜,他說這樣烏龜就可以跑得很快了;另一位幼兒畫了幾只頭在水裡的天鵝,他說天鵝看見許多小朋友都在看她們,不好意思了,就把頭伸進了水裡;還有的小朋友把老虎畫得很小很小,原因是老虎長得小,就不敢吃別的小動物了。多麼有趣的想像呀!幼兒正是有了這樣一個自由創造的天地,所以,他們敢大膽地去想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繪畫中,幼兒的想像往往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誇張性,並常常會遇到困難,教師要及時地加以引導,並適當給予必要的技能技巧的指導。

Ⅱ 幼兒美術與創造力

您好,因為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繪畫表現能力,很多時候都看到不同年齡的孩子在地板上、專家裡的牆壁上屬畫畫寫寫。所以,在兒童的教育中,要根據兒童特點,有的放矢,善於挖掘孩子的美術潛能,發展、開掘兒童美術天賦,激勵其無限想像力和創造力。

Ⅲ 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論文

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美術素養,是調動幼兒求知慾,培養幼兒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如何培養幼兒的美術素養,讓她們主動學習呢?我在美術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一、了解興趣和需要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對於培養他們的智力、動手能力以及初步審美能力都大有好處

Ⅳ 論文:如何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美好的事物,積累創作素材。
觀察是創作的基礎,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版好奇,權他們看到的東西越多,積累的素材越多,創作也就越有基礎。科學的方法是引導幼兒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記憶也分析,把生活中立體的、三維的物體畫在平面的紙上。有時幼兒會畫出一些違反規律、違反生活真實的圖形,但這不要緊,因為,這是兒童眼中的事物。幼兒觀察生活,記憶圖形,分析比較,表現在紙上的過程,組成了對人類思維來說至關重要的程
比如寫生類的活動,多鼓勵孩子參加

Ⅳ 如何淺談幼兒美術創造力

淺談幼兒美術創造力的培養
林秀平

【內容摘要】
幼兒美術創造力是幼兒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是基於興趣的更高層次創造性思維的審美體現。興趣和思維進展水平是對美術教育中幼兒創造力發展的評判標准。本文依據幼兒年齡和個性特點,提出培養幼兒美術創造力的基本途徑,包括:培養、引導幼兒繪畫的興趣;注重幼兒繪畫過程中的情感因素;寓美術教育於游戲之中,激發幼兒的創造熱情;鼓勵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理解、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學會欣賞,理解幼兒的作品,並給予公正、客觀、合理的評價。
【關鍵詞】
幼兒美術教育 創造力培養 幼兒美術學習 創作過程
【正文】
一、引言
在觀摩過園內一位老師的公開課之後,陳園長為我們做了一個關於《怎樣上美術課》的講座。我從一個個實例中中了解到《綱要》與《指南》中藝術教育目標的異同之處;兒童美術欣賞的四個不同的階段;兒童畫解讀的理論以及兒童畫評估的參考維度。並在之後在一次次的學習、參觀與實踐中,我懂得了美術活動的藝術元素和情感態度是合二為一的,在美術活動中不能用技能來束縛孩子,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在此,我對幼兒園美術教育方面有一些思考,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交流: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注重創新人才培養的時代,培養創新精神,造就創新人才,提升全民族的創新能力已是時代所趨。幼兒學前期是個人一生思維最為活躍,最具可塑性的時期。創新教育應從學前期開始抓起,從幼兒的美術教育活動抓起。美術教育是在觀察、理解、記憶、想像和思維的基礎上,通過手的具體活動來完成的,它是創造表現的過程,是培養幼兒各種能力,樹立幼兒自信心的一個重要途徑。幼兒美術是學前兒童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反映幼兒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幼兒美術不僅具有濃厚的趣味性還具有強烈的情感性,並且直觀、形象,是最為幼兒喜愛和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幼兒美術教育最富有意義的,就是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盡量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
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益於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近幾年來,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通才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幼兒的美術教育,以它獨特的教育作用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的關注、認可。事實上,幼兒的日常生活很大不同程度上涉及美術領域,例如教孩子認識圖形,或者是帶孩子走進大自然中,感受絢麗的色彩等,因此,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如果適當融入具體化的是生活內容,能讓幼兒形成對事物更具體,更清晰的認識。
二、如何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幼兒藝術學習的特點。
幼兒的藝術感受是指幼兒被周圍環境、生活中美的事物、藝術作品等所吸引,從感知出發,以想像為主,從而激發情感的一種藝術能力。也就是說,美術欣賞活動中,幼兒在對象審美屬性諸如色彩、線條等直接刺激下,可以不受現實生活中各種常規的約束,自由的展開想像,產生一種以情感愉悅為主調的心理狀態,這就是幼兒自身的審美感受。而幼兒的藝術表現與創造是指他們在頭腦中形成的審美心理意向,並利用藝術的形式語言、藝術的工具和材料將他們重新組合,從而創作出對其個人來說是新穎獨特的藝術作品的能力。幼兒的這種能力首先表現為自發性,兒童生來具有藝術潛能,自由塗鴉活動幾乎發生在每一個適齡兒童的身上。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怎樣以《指南》為宗旨,根據幼兒的這些年齡特點,更好地開展幼兒的各種活動呢?
(二)支持幼兒自主創作的策略。
1.培養、引導幼兒繪畫的興趣。
興趣,科學上講,是與大腦皮層中最大的興奮中心直接聯系,也是人的一生中帶有目的性、趁向性的一種心理特徵。而興趣是創造力的最直接催化劑。當個人對事物產生興趣,而學習願望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發生,沒有了這種環境,學生的興趣、意願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對幼兒繪畫興趣的培養,引導是很有必要的。在美術活動中應採取各種方式去調動,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例如,可組織幼兒進行各種游戲,利用幼兒對游戲的興趣進一步激起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達到美術教學的目的。同時,也要注意把握好游戲的難度,有針對性地在美術活動中對幼兒提出新目標、新要求。對幼兒作品的評價要多稱贊,多鼓勵,不斷提高幼兒對美術學習持續的興趣。
2.注重幼兒繪畫過程中的情感因素。
幼兒的情感因素包括其喜歡繪畫的積極情緒和對所畫內容的真實感受。教師要注意培養幼兒對不同事物的興趣,通過廣泛的愛好激發幼兒創作出豐富多彩的繪畫作品。幼兒畫畫,既是內心的表達,也是情感的抒發,在美術作品中,情感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情感,技巧再好也不會畫出真實動人的作品。因此,只有通過豐富的情感引導才能激發出幼兒豐富的想像力,只有重視幼兒情感因素的發展,才能喚起幼兒想畫愛畫的興趣。因此,在美術活動中要注意對幼兒繪畫情感的培養,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與其它學科有機結合,相互滲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讓幼兒在生活中感受美術的基礎元素和造型規律,有效地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幼兒的繪畫情感,就要從創造性思維能力入手,教師的教學要打破以往的條條框框,鼓勵幼兒多提問,多嘗試,評價時提出多種創造性解決方案並展開討論,鼓勵幼兒擺脫慣性思維的束縛,培養出利於幼兒繪畫潛能發揮的創造性思維方式。
3.寓美術教育於游戲之中,激發幼兒的創造熱情。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玩不僅是幼兒的天性,更是幼兒最好的學習方法和創造的大舞台。在游戲中,幼兒始終處於積極的情緒狀態,思維活躍,反應敏捷,想像力豐富,這不僅有助於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啟發幼兒的創新活動,更還有助於培養幼兒自信、勇敢、堅定和不屈不撓的創新品質。因此,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藉助游戲這種教育活動組織形式,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探索需要,自主地選擇游戲活動材料和主題,主動投入到游戲活動之中,使幼兒在生動的內容和愉悅的氣氛感染之下,產生強烈的美術創造慾望,引起幼兒的情感律動,喚起幼兒的創作靈感,引發幼兒對美的追求,在大膽想像和自由思索的過程中,以最大的熱情去嘗試自己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幼兒的創造潛力得以升華。通過這種方式,變注入式教學為探索式教育活動,變模仿為創造,使幼兒在塗塗抹抹,剪剪貼貼,學學做做,添添畫畫的游戲活動過程中,無拘無束地進行美術活動,促進想像力及創造力的萌芽和發展,提高幼兒的美術創作興趣和熱情,使幼兒在創造的海洋里自由遨遊,把幼兒培養成富有想像力,富有創造性的一代新人。
4.鼓勵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幼兒美術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創新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利用幼兒以自我為中心,所謂的「泛靈論」的心理特點,允許他們無拘無束、天馬行空地自由想像,給所畫物體傾入生命和熱情。同時,還要鼓勵幼兒自由想像,自由創造,為他們新奇、離奇、誇張、變形、具有豐富想像力的作品而喝彩,鼓勵全體幼兒為他們自己敢想、敢畫的創新精神鼓掌。這樣孩子就會發現只要有趣,畫什麼都行,畫得不好老師也不會批評,掃除了幼兒創作時的心理障礙,讓他們勇敢地、大膽地、毫無顧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畫,這樣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每個幼兒都有創造的慾望,傳統的教育總是喜歡讓孩子適應成人的世界,要讓幼兒依樣畫葫蘆,孩子的想像受到束縛,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失去創造的興趣和信心。美術教育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上課就應該像是帶著幼兒做一次「探險」,做一次想像中的精神旅遊,不拘形式,讓孩子們展開想像的翅膀,自由創作。
5.理解、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由於家庭條件不同,遺傳因素,稟賦天性各異等原因,幼兒在繪畫方面有著天生的個性差異,形成最初的個性心理傾向。這一階段通過美術活動能夠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先天和後天影響對幼兒形成的獨特性,包括不同的認知特徵,興趣愛好,價值取向,創造潛能等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傾聽幼兒對某事物的不同看法,發現他們對事物的情感。隨著這份情感的引導,有時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契機。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進行分組,將個性不同的幼兒安排在一組,本著近似性,互補性,協作性,自願性的原則,將幼兒組合成具有活力的差異化的小組,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表達方式完成作品,發揮自己繪畫的個性和創造性,這是提高不同個性幼兒繪畫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要善於用「耳朵」讀懂幼兒的作品,耐心去聽取幼兒描述他們的作品,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對幼兒的作品提出進一步的建議,這樣一方面既尊重幼兒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又把符合美學特徵的繪畫技巧傳授給了幼兒,既考慮到幼兒個性發展特點,又促進了幼兒繪畫能力的提高。繪畫是孩子的天性 並且個性,差異性比較大,我們應根據幼兒個體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善於發現幼兒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幼兒發揮其個性特點,利用幼兒對那些五顏六色顏料強烈的興趣,鼓勵他們對自己所畫作品進行情節性的語言描述,可利用兒歌,故事,謎語,游戲等形式引導幼兒在玩中畫,畫中玩,在玩和畫中找到樂趣,增加興趣,體現與眾不同的個性。也可以就幼兒所處的不同環境,選擇適合幼兒的繪畫手法和技巧,如體現地域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泥塑,剪紙等,授課中教師要讓幼兒充分展示自己的繪畫成果,感受自己的與眾不同,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信心,喚醒幼兒的已有經驗參與作畫,從而擺脫幼兒繪畫表現方法單一的狀態,畫出更加豐富多樣的作品。
6.學會欣賞,理解幼兒的作品,並給予公正、客觀、合理的評價。
教學活動的結束不應以作品的結束而結束,評價作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首先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專業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作品,畫的雖然不美觀,卻是孩子豐富內心世界的體現,評價幼兒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幼兒人人參與,積極發表看法。每次活動結束,將幼兒全部的作品展覽,讓孩子互相審視、交流,教師欣賞每一幅作品卻不必給作品打分,不給作品下結論。但是老師應在心裡記下每個幼兒的不足之處,以便在以後的活動中因材施教。孩子們經過審視、交流、觀摩和學習,他們心理明白誰的顏色配得好,誰的構思有主次,誰畫的新鮮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過大家品評,孩子們的信心會逐步提高,他們的創作情趣會更強烈。創造的火花一旦被點燃,課堂就成了一個噴發的火山,圖形光怪離奇,顏色五彩繽紛,到處都是孩子們的塗鴉,這時你會發現這一刻是我們美術教師中最幸福的時刻。
總之,在美術活動中,我們應盡量讓幼兒體驗多種媒介材料,對不同材料的性質、用途、用法等要有感性認識,對豐富多彩的美術形式有充分的理解和感受,為幼兒的美術表達與表現拓寬渠道;其次,教師要多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實物或欣賞藝術作品,並在使用不同媒介材料、運用不同表現形式的過程中,讓幼兒大膽嘗試、發現美、表現美。這樣幼兒才會有細膩的感受和大膽的表現,開拓美術創作的思路,為日後靈活運用多種美術形式開展美術創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後,對於幼兒如何畫、如何做或者畫什麼,做什麼不予以嚴格要求,我們要以傾聽與欣賞的方式來傳遞尊重,而非以特定的標准來挑剔和糾正。如此,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才能真正專注於自己的創作,專注於如何用眼前的材料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發揮想像力、發揮潛能,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三、結束語
幼兒期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年齡階段,幼兒的許多想法都蘊含著明顯的創新色彩,創新教育必須從富有幻想和好奇心的幼兒抓起,但幼兒的創新活動也帶有明顯的自發性和盲目性,還需要教師適當的引導與點撥,就如同一棵棵小樹苗,還有待園丁的精心培育。幼兒美術教育活動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壤,是幼兒充分展示個性,表現其創造性的最佳形式,幼兒需要在這片廣闊的天地里吸收充足的養份並自由自在的成長。因此,幼兒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創造機會,創設豐富多彩的美術教育情境,開展生動有趣的美術活動,為幼兒插上藝術飛翔的翅膀。
【參考文獻】
1、黑格爾:《美學》第一卷,商務印書館。
2、土朝聞:《美學概論》人民出版社。
3、劉眾:《幼兒園游戲教學論》中國社會出版社。
4、劉曉東:《兒童精神析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5、曹麗莉.淺談美術繪畫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J].教師,2010(10)
6、南國曉.淺談兒童時期美術教育的價值及科學規律[J].集寧師專學報,2003(06)
7、鄭益樂.創新能力從幼兒抓起 談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創新能力培養[J].中國民族教育,2010(06)
8、陳鏗.影響3-6歲幼兒繪畫中多維空間表現的因素及其對幼兒繪畫教學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1(06)

Ⅵ 美術教學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論文怎麼寫

淺談如何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發展幼兒創造力
楊海霞

摘 要

幼兒創造想像畫是幼兒在已知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想像活動,將頭腦中的原始材料重新加工、改造、組合,產生新的形象,新的構思和新穎題材的圖畫。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每個幼兒生來便具有巨大的創造想像力的潛能,只要得到適時而科學的開發,都可以成為充滿想像力的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想像畫教學對於幼兒來講既是學習,也是一種思維創造的實踐活動,價值在於它引發了幼兒的審美情感,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又展現幼兒的內心世界,奏出創新的主旋律。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中,我探索著從自己做起,運用多種方法,挖掘幼兒創造力、想像力。
關鍵詞
美術教學 幼兒 創造力 想像力

兒童畫不同於成人畫,它包含著兒童對周圍事物天真而又充滿熱情的感受,反映了他們幼稚而又大膽的想法。幼兒進行想像畫活動就是將眼睛所見,內心所想而通過手描繪出一個「無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動。因為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的塗塗畫畫實際上包含著積極的視覺形象思維。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靈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關鍵是我們如何引導幼兒走進自然,感受生活,讓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首先通過美術教學活動挖掘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教師必須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富有創造性的教師,不斷通過教師的創造性以「教」去引導幼兒創造性地「學」,想方設法設計充分發展幼兒創造力、想像力的活動,它可使幼兒思維更具有流暢性和獨特性,從而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一、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感交流環境,培養幼兒自主進行創造活動的自信

在美術活動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細微的進步,要多給孩子肯定和鼓勵,善待幼兒的過失,讓孩子在成功中逐步樹立自信心,孩子在責怪聲中只能變得畏畏縮縮,是談不上創造性的。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很注意發現孩子的創造萌芽,孩子畫面上哪怕有個小點,我也要問一下他的想法,只要孩子說出它的意義,我都給予肯定、表揚,漸漸的孩子們敢於大膽想像繪畫,在繪畫中體驗到創造的快樂,教師與幼兒建立好的情感交流,會激發幼兒更大的創造慾望,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同時還能促使幼兒各方面的進步。如薩德爾小朋友在一次畫房子活動中,創造性地畫出房子插著小紅旗長著翅膀的形態,還在陸地和天空添上了自己想像的物體,我及時地表揚了他大膽的想像和繪畫。有的孩子畫錯了,我從不埋怨,往往將錯就錯引導他繼續畫,幫助他完成作品。正確的評價是幫助幼兒形成自信發展的重要環節,它既包括教師的評價,也包括幼兒間的互評。我們可以嘗試以一種賞識的眼光去評析幼兒的作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先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然後再有針對性的指出不足之處,以免挫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作熱情。此外,我們還應引導幼兒善於發表對每一幅作品的不同見解。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他人賞識的目光,享受成功的喜悅,提高其自信的發展。

二、為幼兒提供創造的環境,拓展視野,激發幼兒創造動機

生活經驗是幼兒進行想像畫創作的源泉,想像畫就是對現實的再創造,幼兒想像畫的內容都與自身經驗分不開的,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做想像畫的基礎,創造就成了無米之炊,孩子們除了模仿老師沒有其他辦法。生活中,讓幼兒多接觸自然,多接觸社會,去觀察、去體驗,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擴展幼兒的視野。能更好地激發幼兒創造動機。

另外,給孩子適當的範例引導是必要的。把創造的餘地留給孩子,注重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自由創造,並不意味著教師不去教,若任憑幼兒自由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就會導致美術教育僅有過程而沒有結果,不利於幼兒成功感的產生和美術表現力的發展。幼兒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能,才能有助於創造性的發揮。如在畫小鳥時,我雖然講解示範了,但孩子們還是畫的很單一,課後,我帶孩子來到戶外,孩子們很喜歡戶外,在戶外玩耍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孩子觀察小鳥,孩子們尋找著目標認真的觀察著:「看那隻小鳥在找吃的、小鳥在飛……」,這些都是孩子們自己發現的。再一次畫小鳥,孩子們進步很大,有的畫小鳥不同形態的飛行動作,捕食、嬉戲的情景。還在畫上添上了大樹、小花、樹葉,甚至小蟲……畫面內容豐富多了。

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發展幼兒創造力

(一)設計適合幼兒的命題,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在設計美術活動時,恰當的命題是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因素之一,他能拓寬幼兒的思路激發幼兒的想像力而不恰當的命題在某種程度上會束縛孩子的想像力。

命題時應考慮孩子的特點賦予一定的情節含義和動感,力求多給孩子想像的空間讓孩子愉快的表現童真與美好,如以季節春、夏、秋、冬制定的命題中「蘇醒的春天」有「美麗的春天」「春天的衣服」「蟲蟲音樂會」等;「火熱的夏天」有「我愛吃的蔬菜和水果」「去野炊吧」「漂亮的夏裝」等、「金色的秋天」有「秋天的美景」「豐收的大喜悅」「切開的果實」等,「雪白的冬天」有「一起堆雪人」「過冬的樹」「過冬的動物們」等命題。

在富有動感的命題畫《跳舞的花兒》結果這「跳舞」兩字使孩子們的作品既有靈氣又富有表現力,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羞羞答答、有的翩翩起舞、盡管氣觸非常稚嫩,但表現了孩子天真純潔的情感和美好願望。

(二)運用簡單的圖形、印畫式教學,發展幼兒創造力

對於缺少表現手法的幼兒來說,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孩子喜歡用它們拼拼擺擺,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補孩子的表現意圖和表現能力之間的區別。比如教師可提供一些簡單的點、線、形,具體的如曲線、不規則線條、半圓形、圓形、鋸齒形、三角形等讓幼兒發散性地聯想「像什麼」並進行添畫游戲,或者提供物象圖片、范圖讓幼兒想像這些東西像什麼,如:手像什麼、花瓶像什麼等展開聯想,並大膽地描述表現。「印畫」即拓印畫,就像用蓋章一樣的,借用其他媒介手、樹葉等等其它材質印在紙上的畫!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對於孩子們來說,有太多的好奇,常常會有很多事情讓他們感到驚訝、疑惑、不理解,產生一種探索奧秘、追尋原因的願望和要求。他們在觀看、傾聽、觸摸、感知、操作、嘗試中了解了世界,開闊了眼界,發展了觀察、思維、操作和創造等能力,更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印畫」活動正是能夠滿足幼兒這種能力培養和藝術教育的需要,使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而滿足好奇心並產生探索的慾望是需要環境和材料為依託的。材料是物質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探究活動的物質支柱,幼兒在活動中通過對材料的認知和接觸,可以獲得多種體驗與經驗。下面所闡述的就是我認為在美術「印畫」活動中所提供材料的特點和有效地取材途徑與方法。給孩子提供不同顏料印在紙上或印在大樹葉上,也可給孩子印好,讓他們添畫,這樣做有利於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自己去設計內容,創造畫面,他們可插上想像的翅膀,讓頭腦中的童話世界盡自己的能力在手下展現出來。

(三)結合語言音樂活動進行繪畫,發展幼兒創造力

在日常的教學中美術活動不是單一的,通過語言音樂活動發展幼兒創造力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大班幼兒。大班孩子具有了一定的繪畫技能,通過語言活動續編故事繪畫、續編連環畫、聽詩歌繪畫,音樂活動中幼兒通過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美、展現出畫中音樂的美、並根據畫表現歌詞的內容這些都能很好地發展幼兒創造力。在展示作品的同時,幼兒的想像空間會進一步擴大,畫面也會不斷地豐富,幼兒每次展出的作品內容讓家長們經常驚嘆他們豐富的想像。

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和基礎,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為幼兒提供觀察探索各種事物的機會,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正是幼兒園創新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因此,幼兒美術活動中的操作與實踐應該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關鍵。所以,在培養幼兒創造的過程中,在繪畫中,留給幼兒一定的自主空間,允許他們在繪畫過程中充分表現自己對物象的認識和情感,允許他們大膽的想,大膽的畫,開啟幼兒創造的空間。不應只看重幼兒的創造結果,更不能從成人的角度和標准來評價孩子的作品,而應更多地去關注幼兒在創造過程中所具備的一些品質:是否有濃厚的興趣和自信、大膽的想像、獨立的思考,並加以積極的引導和鼓勵,通過美術活動發展幼兒創造力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Ⅶ 美術教學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論文可以研究的內容有那些

美術教學活動在幼兒園當中可以促進幼兒的色彩認知能力以及色彩搭配能力再有就是手眼協調的能力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想像力以及發揮他們的創造力是非常棒的一項課程

閱讀全文

與幼兒美術論文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