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題1:C
小題2:C
Ⅳ 創造性 創造性思維 問題解決有那些異同
創造性(creativity):是指人們應用新穎的方式解決問題,並能產生新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心理過程。
創造性的心理成分及測量:輻合思維與發散思維(在發散生成測驗中,用發散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的好壞來衡量創造性的高低),遠距離聯想能力,非智力因素,如人的堅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責任感、勤奮、熱情、善於形象、興趣廣泛、獨立性等。
其他解釋:(發明專利的創造性)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對於發明專利應具有突出的實質特點性和顯著的進步;對於實用新型專利,應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
2)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徵的高級心理活動。
創造性思維並非游離於其它思維形式而存在,它包括了各種思維形式。
創造性思維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後才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素質磨礪才能具備,至於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則離不開繁多的推理、想像、聯想、直覺等思維活動。
創造性思維就是指發散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遇到問題時,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既不受現有知識的限制,也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思維路線是開放性、擴散性的。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的,而是在多種方案、多種途徑中去探索,去選擇。創造性思維具有廣闊性,深刻性、獨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靈活性等特點。
創造性思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創造性思維具有新穎性,它貴在創新,或者在思路的選擇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維的結論上,具有著前無古人的獨到之處,在前人、常人的基礎上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從而具有一定范圍內的首創性、開拓性。
創造性思維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它無現成的思維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闊天空地發揮想像力。
創造性思維具有藝術性和非擬化的特點,它的對象多屬「自在之物」,而不是「為我之物」,創造性思維的結果存在著兩種可能性。
創造性思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首先,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增加人類知識的總量;其次,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提高人類的認識能力;再次,創造性思維可以為實踐活動開辟新的局面。此外,創造性思維的成功,又可以反饋激勵人們去進一步進行創造性思維。正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所說:「『人』之可貴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
補充: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開創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級復雜的思維,是一種有自己的特點、具有創見性的思維,是擴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辯證統一,是創造想像和現實定向的有機結合,是抽象思維和靈感思維的對立統一。創造性思維是指有主動性和創見性的思維,通過創造性思維,不僅可以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獨特的、有社會意義思維成果,開拓人類知識的新領域。廣義的創造性思維是指思維主體有創見,有意義的思維活動,每個正常人都有這種創造性思維。狹義的創造性思維是指思維主體發明創造、提出新的假說、創見新的理論,形成新的概念等探索未知領域的思維活動,這種創造性思維是少數人才有的。 創造性思維是在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和相互作用中發展起來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形式。除此之外,還包括擴散思維、集中思維、逆向思維、分合思維,聯想思維。其中擴散思維是從所給的信息中產生信息,著重點是從同一來源中產生各種各樣為數眾多的輸出,並且很可能發生移轉作用。集中思維是從所給的信息中產生邏輯的結論,其著重點是產生獨有的或者習慣上所接受的最好的成果。逆向思維是把思維方向逆轉過來,用對立的表面看來似乎不可能並有的兩條思路同時去尋找解決問題之答案的形式。分合思維是一種把思考對象在思想中加以分解或合並,然後獲得一種新的思維產物的思維方式。聯想思維是一種把已經掌握的知識與某種思維對象聯系起來,從其相關性中發現啟發點從而獲取創造性設想的的思維形式。 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成果產生的必要前提和條件,而創造則是歷史進步的動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個人推動社會前進的必要手段,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訓練更顯得重要。其途徑在於豐富的知識結構、培養聯想思維的能力、克服習慣思維對新構思的抗拒性,培養思維的變通性,加強討論,經常進行思想碰撞。
[編輯本段]創造性思維的特性
創造性思維是創新人才的智力結構的核心,是社會乃至個人都不可或缺的要素。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獨有的高級心理活動過程,人類所創造的成果,就是創造性思維的外化與物化。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人類思維的最高形式,是以新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強調開拓性和突破性,在解決問題時帶有鮮明的主動性,這種思維與創造活動聯系在一起,體現著新穎性和獨特性的社會價值。創造性思維的特性主要包括:思維的求實性:善於發現社會的需求,發現人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從滿足社會的需求出發,拓展思維的空間。思維的批判性:敢於用科學的懷疑精神,對待自己和他人的原有知識,包括權威的論斷。思維的連貫性:平時善於從小事做起,進行思維訓練,不斷提出新的構想,使思維保持活躍的態勢。思維的靈活性:善於巧妙地機動靈活地轉變思維方向,產生適合時宜的辦法。善於選擇最佳方案,富有成效地解決問題。思維的跨越性:思維進程帶有很大的省略性,其思維步驟、思維跨度較大,具有明顯的跳躍性。思維的綜合性:詳盡地佔有大量的事實、材料及相關知識,運用智慧雜交優勢,多種思維方式的綜合運用,發揮思維統攝作用,深入分析、把握特點、找出規律、創造出新成果。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必須經過自覺的培養和訓練,必須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必須敢為人先勇於實踐,善於從失敗中學習,才能獲得靈感,實現思維的飛躍。
[關鍵詞] 創新,思維,特性。
在當今世界,經濟飛速發展,科技文化日新月異,主要源於各個領域的創造性。從宏觀上講,創造性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從微觀上講,創造性是衡量一個人才華高低、能力大小的尺度。創造性思維是創新人才的智力結構的核心。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獨有的高級心理活動過程,人類所創造的成果,就是創造性思維的外化與物化。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人類思維的最高形式,是以新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它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內在、外在的有機聯系,是一種可以物化的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不同於一般思維的規范,雖然具有一般思維的特點,但它強調開拓性和突破性。創造性思維在解決問題時,帶有鮮明的主動性,這種思維與創造活動聯系在一起,體現著新穎性和獨特性的社會價值。創造性思維的特性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思維的求實性
創造源於發展的需求,社會發展的需求是創造的第一動力。思維的求實性就體現在善於發現社會的需求,發現人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從滿足社會的需求出發,拓展思維的空間。而社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顯性的和隱性的。顯性的需求已被世人關注,若再去研究,易步人後塵而難以創新。而隱性的需求則需要創造性地發現。
在商戰中常常出現「跟風」現象,很多商家一旦發現什麼商品利潤大,便緊隨其後組織貨源進行銷售。結果常常是使市場的這類商品供大於求,不但不能盈利而且還造成虧損。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商家將預測學的原理應用於經營之中,通過對信息的收集篩選與分析判斷,得出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結論,進而制定相應的策略。沃爾瑪是世界上第一家試用條形碼即通用產品碼(UPC)技術的折扣零售商。1980年試用,結果收銀員效率提高50%,故所有沃爾瑪分店都改用條形碼系統(陳晶:《淺議企業創新的意義及內容》,中國知識產權網www.cnipr.com)。在案例教學里,西方很多大學都把沃爾瑪視為新技術持續引進的典範。再比如長嶺集團在產品熱銷時,研發無氟冰箱,先行自我淘汰,從而在市場競爭中佔有先機。
Ⅳ 生活中如何發揮自身的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等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又稱明辨性思維或思辨思維,是當今社會下炙手可熱的話題,「思辨」這個哲學術語早在儒家經典的《四書》的《中庸》中就有記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由於目前國內還不夠完善的教育體制,使我們的孩子批判性思維的缺失,無數國內教育機構也把它作為賣點。
1、當別人告訴你一件事的時候,要問問自己: Who - 這是誰在說?熟人?名人?權威人士?想想看,誰在說這句話,重要不重要? What -他們在說什麼?這是一個事實(fact)還是一個想法(opinion)?他們說話有足夠的根據么?他們是不是有所保留,有的話出於某種原因沒說出來? Where - 他們在哪裡說的這些話?在公共場合,還是私下裡?其他人有機會發表不同意見么?
2、Why is it important? 時時要提醒自己事情的意義和重要性 How do I know? 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看方法對不對 Who is saying it? 想一想說話的人是居於什麼立場,受過什麼影響?(讓孩子去考慮到這個層面,實屬不易) What else,what if? 除了這種說法(觀點),還有其它看法和可能么?
3、學會表達觀點,並用事實和邏輯去支撐! 除了提問題,Critical Thinking 還表現在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觀點,並用事實和邏輯去支撐自己的觀點。 比如,在一個美國學校里,為了鼓勵孩子的思辨,還把這些基本的思考模式做成引導句(prompts)海報貼在教室的牆上,讓孩子隨時可以看到、想到,這樣也就一點點把好的思維習慣培養起來了。
Ⅵ 什麼是創作,創作和創造性、獨創性之間是什麼關系
創作就是一種行動,創造性和獨立性是對行動的總結或者說描述升華
Ⅶ 請問 什麼叫 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和創造性練習,並各舉一個例子 多謝
我說下我的想法,模仿練習應該是指去模仿別人的動作舉個例子的話,你專看到別人做什麼動作你屬覺得挺好你也跟著練。這個應該算吧 獨立練習的話 應該是自己練習,自己定目標,自己給自己定計劃。創造練習在原基礎的動作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動作有自己的風格這樣吧,應該算
Ⅷ 按想像內容的新穎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好(✪▽✪)
Ⅸ 創造性,獨立,想像,批判哪個是創新的源泉
批判性思維,通俗地說,就是批判性地思考。根據恩尼斯的定義,批判性思維是指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其目的在於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創新,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就是「拋開舊的,創造新的。」[1]198亞里士多德將「創新」定義為「產生前所未有的事物」。目前,關於創新的定義可謂五花八門,此處不一一列舉。創新離不開創新主體,而創新主體可以是個體、群體、民族、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本文所談論的創新是一個狹義概念,強調創新的主體是個體。我們對創新做如下定義,創新是指由個體發動、從事和實現的產生有社會價值的新成果的活動。創新個性、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是創新的重要構成要素。
下面我們主要從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這幾組概念間的關系出發,來探討批判性思維與創新的密切關系。
二、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
批判性思維態度即批判性思維者的態度,「指的是一種養成習慣的願望和理智素質,它們以求真、公正、反思的精神為核心。」[2]30也有學者把批判性思維態度稱為批判性思維傾向或批判性思維氣質。通常認為,一個成熟的批判性思維者應具有的理智素質包括:理智的謙虛、理智的勇氣、理智的自主性、理智的換位思維、理智的誠實、理智的堅持、相信理性、心靈公正等。[2]30-34
1990年,46位批判性思維學者在《德爾菲報告》的「專家共識聲明」中指出:「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喜歡探索、了解全面、信任理性、思想開放、立場靈活、評價公正、誠實面對個人偏見、判斷謹慎、願意重新思考、理解論題清晰、對復雜問題思考有條理、不倦地搜尋有關信息、選擇標准合理、考察專注,並且不懈地追求題材和條件容許的最精確的結果。」[2]15
國內有學者根據《德爾菲報告》,把批判性思維態度概括為:求真、思想開放、分析性、系統性、自信和好奇性。[3]352
恩尼斯指出,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應該具有如下意願:「尋求替代的假說、解釋、結論、計劃、來源等,並對它們持開放的態度;一個立場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支持,就嚴格在這個程度上認可它;追求見多識廣;認真地考慮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其他看法。」[2]364
創新個性是「創新者的個性」的簡稱,是創新的構成要素,其中「個性」是指一個人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傾向,它影響著個體的創新活動和創新行為方式。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對創造性個體的個性特徵進行深入研究,結果表明創造性人才的共同個性特徵包括:(1)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慾;(3)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的機理有深究的動機;(4)知識面廣,善於觀察;(5)工作中講求條理性、准確性與嚴格性;(6)有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直覺,喜好抽象思維,對智力活動與游戲有廣泛興趣;(7)富有幽默感,表現出卓越的文藝天賦:(8)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某個感興趣的問題之中。[4]226
依據上述內容,下面我們對批判性思維態度和創新個性加以比較。
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理智素質中「理智的勇氣」,要求思考者敢於反潮流,敢於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思想,要有高度的獨立性,「理智的自主性」要求思考者克服「順從傾向」,樹立自我意識,在學習時形成一個不同的觀察面和思考角度,最後得出獨立的判斷。這些與吉爾福特指出的創造性人才特徵「(1)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不肯雷同」是相同的。
求真、公正、反思的精神是批判性思維態度的核心,其中「求真」精神以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喜歡探索」等恰是創造性人才特徵「(2)有旺盛的求知慾」的體現。
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對事物的「好奇性」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理解論題清晰、對復雜問題思考有條理、不倦地搜尋有關信息、選擇標准合理、考察專注,並且不懈地追求題材和條件容許的最精確的結果」體現了創造性人才的特徵「(3)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的機理有深究的動機」和特徵「(5)工作中講求條理性、准確性和嚴格性」。
恩尼斯提到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追求見多識廣」,以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了解全面」、「思想開放」體現了「知識面廣」;理智素質中「理智的自主性」強調「以審慎的態度、懷疑和拷問的態度來學習,盡量去發現事情的多重側面」,這些都是「善於觀察」的體現。可見,批判性思維態度也體現了創造性人才的特徵「(4)知識面廣,善於觀察」。
理智素質中「理智的勇氣」、「理智的自主性」、「理智的堅持」以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考察專注,並且不懈地追求題材和條件容許的最精確的結果」與創造性人才的「特徵(8)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某個感興趣的問題之中」非常相似。
「相信理性」以及「求真、公正、反思」精神都強調抽象思維。顯然,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具有進行抽象思維的意願。這一點與創造性人才特徵(6)中的「喜好抽象思維」相同。
由上,我們看到,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的大部分特徵是相同或相似的。只有創造性人才特徵(6)的部分內容和特徵(7)在上述批判性思維態度中沒有明確提到。這就意味著,通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當我們去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態度時,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也是在培養這個人的創新個性。
三、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為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而進行的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過程。創新思維,有時亦稱「創造性思維」,是產生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等新成果的思維過程。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有著密切關聯。
1.批判性思維過程中需要創新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核心任務是構造和判斷好論證。理由、推理和結論是論證的基本要素。批判性思維通常依據如下標准來分析和評價一個論證的好壞:清晰性、准確性、精確性、相關性、重要性、充足性、深度、廣度、邏輯、公正性等。[2]45-50寇茨(E.Coats)概括出批判性思維的4個特有原則:「發現和質問基礎假設;檢查事實的准確性和邏輯的一致性;說明背景和具體情況的重要性;想像和開創替代選擇。」[2]3董毓先生把目前公認的批判性思維過程所包括的必要工作概括為:「理解主題論點,分析論證結構,澄清觀念意義,審查理由質量,評價推理關系,挖掘隱含假設,考察替代論證,綜合組織論證。」[2]52不管是分析、評價別人的論證,還是構造自己的論證,都需完成這些工作。
「挖掘隱含假設」是指「挖掘和拷問論證中隱含的前提、假設、含義和後果」。這時要問:「在這個論證或推理中,有沒有還沒有表達出來,但又是論證所必需的條件、前提和原理如果有,它們合理嗎」需要盡力去設想有關隱含前提和可能性,進行發散式思維。若揭示出論證的隱含前提或假設,常常導致推翻原來的論證,更可能導致根本的創新。比如,「地心說」就包含一個隱含前提,即「太陽圍繞地球轉」。對這個前提的揭示,最終導致「日心說」的提出。
「考察替代論證」是指「創造、考察不同觀點、論證和結論,進行競爭比較、排除」。構造競爭和替代論證的過程,是進行創造性思考或創新思維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思考者突破現有的思維框架,充分發揮想像力,盡量尋找不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案,考慮其它邏輯可能性。這時要問:「關於該論證,還有什麼值得考慮的可能性」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綜合組織論證」是指「綜合各方面論證觀點,形成一個全面和合適的結論」。這個過程需要對論證做出整體評判、修正或綜合,是對各方面、各環節分析思考的綜合,聚合思維起著重要作用。綜合組織論證是達到好論證的關鍵環節之一,而達到好論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知識、真理和進行最優決策。
在「理解主題論點、分析論證結構、澄清觀念意義、審查理由質量、評價推理關系」這些分析和評價論證的環節,也需要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開放思考,其中包含著創新思維的要素。
綜上,一個好的論證是經過正反多方面思考、探索、比較、分析、綜合之後的結果,是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結果。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常見表現形式。批判性思維是獲得新知識、發現真理的必經之路。人類發展中上的創新成果往往是進行批判性思維的結果。
2.創新思維過程中需要批判性思維
創新思維始於問題的提出,終於問題的解決。英國心理學家澳勒斯(G.Wallas)提出,創新思維過程包含四個階段,即准備階段、醞釀階段、明朗階段和驗證階段。[5]21
准備階段需要批判性思維。准備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發現問題,提出創造性問題,並搜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材料,對這些信息材料進行整理和加工。發現問題、提出創造性問題需要思維者具備一種靈活、敏捷、細致、全面的發現和推理能力,需要思考者用懷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知的觀點或論證,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去發現理由、解釋、推理中的不合理性因素。可見,這里所需要的正是批判性思維。若對他人觀點或論證毫不批判地被動接受,沒有批判性意識和眼光,發現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搜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材料並對之進行整理加工也需要批判性思維。獲取、選擇與問題相關的有價值的材料,審查所搜集的材料的可靠性、真實性,對它們進行解釋、分析等等都需要運用批判性思維的方法和技巧。
醞釀階段的任務是在第一階段搜集材料、加工整理的基礎上,對問題作試探性解決,提出各種試探方案。明朗階段的工作是提出新的認識成果、新的觀念、新的思想。雖然想像力、直覺、靈感、頓悟等方式在這兩個階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兩個階段同樣需要批判性思維。對各種可能試探方案評價、比較、分析,並在各種方案中進行優化選擇,以促進新思想、新認識的提出,這都離不開批判性思維。設想各種問題解決方案也不能天馬行空,需要的是合理想像、具有可能性的想像,這要受到批判性思維方法和原理的制約。
驗證階段需要批判性思維。驗證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第三階段得到的初具輪廓的新思想、新認識進行檢驗和證明。這時,要運用批判性思維中的邏輯原理與方法,檢驗新成果的論證是否合乎邏輯,檢驗證明方法是否可行,實驗結果在多大程度上會支持新成果,等等。通過檢驗,也可能會修正原來的部分觀點,也可能會證偽以致完全拋棄原來的觀點,又提出新的問題。對新思想、新認識的檢驗是一個復雜的批判性思維過程。要根據解決問題具體方案的不同特點提出相應的證明策略。顯然,符合形式邏輯規則的論證是最為有效和可靠的論證。但很多新思想,新認識達不到那麼高的可靠性。以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證實為例。愛因斯坦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紅移現象。而後來天文學家在天文觀測中證實了這一點。這個推理背後的結構是:(I)如果P,則Q;Q;所以P。這在邏輯上是無效的。通常,把具有(I)模式的推理稱為假說演繹推理。因此,只能說廣義相對論被「暫時」證實了。目前來講,由於認識的局限性,我們只能把評價假說的推理看作一種達到最佳解釋的推理,即通過分析和判定各種解釋,找到最佳解釋。歷史表明,只有經受了嚴格檢驗的新思想、新認識才是可靠的知識,才是真正的創新成果。
概括地說,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相互需要,相互促進,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兩種思維。有人認為,批判性思維的作用只在於批判,在於「破」,會阻礙創新。其實不然,批判性思維在重視「破」的同時也重視「立」,尋找好的論證和正確的知識是批判性思維追求的目標。由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密切關系也可看出,培養批判性思維有助於培育和鼓勵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在創新思維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也需認識到,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各有側重,前者更強調觀點或論證的清晰性、一致性、合理性等方面,後者更突出觀點或論證的新穎性、靈活性、流暢性等方面。
四、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能力是主體在生物遺傳與文化遺傳的基礎上從事活動的功能與力量。通常認為,批判性思維能力至少包括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和自校準六種基本能力。本文在狹義上定義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指個體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創新能力至少包括認知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其中創新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核心。
批判性思維研究認為,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創新學研究則認為,每一個體都有創新能力,個體的創新能力可以開發提高。我們認為,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個體的創新能力。
1.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認知能力。
知識是進行創新的必要前提,而知識的獲得要通過學習。學習能力是認知能力中的一種。批判性思維能力是理性思維能力,它要求任何信念和行動都要建立在合理性基礎上。批判性思維要求個體在學習時,不是去死記硬背知識,而是要進行合理質疑,做到真正的獨立思考。學習者的閱讀是批判性閱讀,在閱讀時要與文本進行對話,要經常問「是什麼和為什麼」,不盲從和輕信他人觀點。批判性思維要求學習者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和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因果聯系,了解知識的推出過程。這樣習得的知識,會得到真正的消化,容易與個體已有知識、信息和理論等以新的方式加以整合,並自覺轉化為能力。可見,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中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自校準等能力本身就是認知能力,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清晰而准確地理解他人和自己觀點、分辨證據或理由的真假、檢測事物之間的聯系,分析假設與推理、進行綜合判斷的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註定會提高這些認知能力。
2.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創新思維能力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創新思維過程中,經常會運用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假說演繹法等邏輯思維方法,並且任何創新成果都要經過邏輯的檢驗。批判性思維訓練的核心內容是非形式邏輯的規則、原理與方法,而非形式邏輯的主體內容就是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假說演繹推理等。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自然會提高個體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
想像力也是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時對創新有決定性意義。雖然批判性思維能力強調理性推理能力,但它並不束縛想像力。相反,它會激發想像力。「亨特(David Hunter)提出『三的原則』,要求突破個人的思考框架,發現對象的多維性:對一個問題,應該尋找三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對一個目標,找出三種行動方案;定義一個觀念,找出三個例子;對一個論證,尋找三個反駁,等等。」[2]370批判性思維過程中的「構造競爭和替代論證」環節,也為想像力的發揮創造了空間。
創新思維過程是由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創新思維能力自然包括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目標是追求可靠知識和真理,使行動最優化。批判性思維能力是一種反思性能力,強調突破思維定勢,向流行觀點和權威挑戰,去挖掘和發現他人論證中的不足,在綜合組織論證基礎上得出合理結論,這些都有助於創造性地提出和解決問題。
3.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實踐能力。
批判性思維通過理性的、反思性的思考,目的之一在於決定我們的行動。離開思想指導的行動是盲目的,只有在合理或正確觀念指導下的行動才更有意義和價值。創新實踐能否成功依賴於創新思想或觀念的合理性與現實可行性。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會增強審查、分析和評價創新思想或觀念的能力,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和行動。在創新實踐過程中,也可能出現預想不到的結果,需要個體及時調整實踐方案,做出最優選擇。此外,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實踐中反復練習、鞏固和提高,鍛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過程也是提高個體實踐能力的過程。
Ⅹ 第一創造性和第二創造性分別指什麼
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稱為創回造力。新答奇獨特意味著能別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有社會價值意味著創造的結果或產品具有實用價值或學術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創造性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發明,二是發現。創造性以創造性思維為核心,創造性思維又以發散思維為核心。
獨創性也稱原創性或初創性,是指一部作品經獨立創作產生而具有的非模仿性(非抄襲性)和差異性。一部作品只要不是對一部已有作品的完全的或實質的模仿,而是作者獨立構思的產物,在表現形式上與已有作品存在差異,就可以視為具有獨創性,從而視為一部新產生的作品,而不是已有作品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