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與化學有關的發明

與化學有關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1 08:36:40

A.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與化學關系非常密切的是______和______

火葯,造紙術。

一、造紙術

西漢時利用石灰水制漿,東漢時改用草木灰水制漿,草木灰水有較大的鹼性,有利於提高紙漿的質量。「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形象地再現了兩漢時期的造紙術,將麻頭、破布等原料經水浸、切碎、洗滌、蒸煮、漂洗、舂搗、加水配成懸浮的漿液、撈取紙漿、乾燥後即成為紙張。

古代造紙術是利用化學中碳的完整性不易變化的穩定性。

二、火葯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葯的國家,隋代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葯。黑色火葯在唐代(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原理是:硝酸鉀分解放出的氧氣,使木炭和硫磺劇烈燃燒,瞬間產生大量的熱和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由於體積急劇膨脹,壓力猛烈增大,於是發生了爆炸。

(1)與化學有關的發明擴展閱讀

恩格斯則在《德國農民戰爭》中明確指出:「一系列的發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義,其中具有光輝的歷史意義的就是火葯。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航海羅盤(司南),印刷術,火葯),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葯那種卓越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被後來的著名英國生化學家、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

B. 中國四大發明,其中什麼發明與化學有密切有關系

火葯與化學有著密切關系

C. 改變世界的化學發明

唉……從遠古以來,人類的許多發明不斷改變著世界!!!!!

公元1916年
德國W.科塞爾提出電價鍵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共價鍵理論
美國I.朗繆爾導出吸附等溫方程
荷蘭P.德拜和瑞士P.謝樂發明 X射線粉末法

公元1919年
英國F.W.阿斯頓製成質譜儀
英國E.盧瑟福發現人工核反應

公元1920年
德國H.施陶丁格創立高分子線鏈型學說

公元1921年
德國O.哈恩發現同質異能素

公元1922年
捷克斯洛伐克J.海洛夫斯基發明極譜法

公元1923年
丹麥J.N.布倫斯惕提出酸鹼質子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路易斯酸鹼理論
英國P.德拜和德國E.休克爾提出強電解質稀溶液靜電理論

公元1924年
德國W.O.赫爾曼和W.黑內爾製成聚乙烯醇
法國 L.-V.德布羅意提出電子等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說

公元1925年
美國H.S.泰勒提出催化的活性中心理論

公元1926年
奧地利E.薛定諤提出微粒運動的波動方程
丹麥N.J.布耶魯姆提出離子締合概念

公元1927年
蘇聯H.H.謝苗諾夫和英國C.N.欣謝爾伍德分別提出支鏈反應理論
德國H.戈爾德施米特提出結晶化學規律

公元1928年
印度C.V.喇曼發現喇曼光譜
英國W.H.海特勒、F.W.倫敦和奧
地利E.薛定諤創立分子軌道理論
德國O.P.H.狄爾斯和K.阿爾德發現雙烯合成

公元1929年
英國A.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德國A.F.J.布特南特等分離並闡明性激素結構

公元1930年
英國C.N.欣謝爾伍德提出催化中間化合物理論

公元1931年
美國H.C.尤里發現氘(重氫)
美國L.C.鮑林和J.C.斯萊特提出雜化軌道理論

公元1932年
英國J.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公元1933年
美國L.C.鮑林提出共振論
E.春克爾製成丁苯橡膠

公元1934年
法國F.約里奧-居里和I.約里奧-居里發現人工放射性
英國E.W.福西特等製成高壓聚乙烯
英國E.盧瑟福發現氚
W.庫恩提出高分子鏈的統計理論

公元1935年
美國H.艾林、英國J.C.波拉尼和A.G.埃文斯提出反應速率的過渡態理論
美國W.H.卡羅瑟斯製成聚己二醯己二胺
英國B.A.亞當斯和E.L.霍姆斯合成離子交換樹脂

公元1937年
義大利C.佩列爾和美國E.G.塞格雷人工製得鍀
德國O.拜爾製成聚氨酯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軟質聚氯乙烯

公元1938年
德國P.施拉克製成聚己內醯胺
德國O.哈恩等發現鈾的核裂變現象

公元1939年
法國M.佩雷發現鈁
美國P.J.弗洛里提出縮聚反應動力學方程

公元1940年
美國E.M.麥克米倫和P.H.艾貝爾森人工製得鎿
美國G.T.西博格和E.M.麥克米倫等人工製得鈈
美國D.R.科森和E.G.塞格雷等發現砹
蘇聯Г.Н.弗廖羅夫和К.А.彼得扎克發現自發裂變

公元1941年
英國J.R.溫菲爾德和J.T.迪克森製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公元1942年
義大利E.費密等在美國建成核反應堆
美國P.J.弗洛里和M.L.哈金斯提出高分子溶液理論

公元1943年
美國S.A.瓦克斯曼從鏈黴菌中析離出鏈黴素

公元1944年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L.O.摩根人工製得鎇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A.吉奧索人工製得鋦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奎寧鹼
美國G.T.西博格建立錒系理論

公元1945年
瑞士G.K.施瓦岑巴赫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進行絡合滴定
S.魯賓研究出扣式電池
美國J.A.馬林斯基和L.E.格倫丁寧等分離出鉕…………

兄弟!太多了是不??!!!(我也這么覺得!!!)
就比如影響世界什麼的就不用我們說了吧?!有什麼作用就自己湊合辦吧!

D. 我國有五年前的文明史,有許許多多的發明,舉出與化學研究有關的四例

一、墨翟
墨翟(公元前479—381),先秦時期墨派思想的創始人,著有《墨經》。在該書中說到:「非半不 昔斤 則不動,說在端。……昔斤 必半,毋與非半,不可昔斤也。……端,是無間也。」意思是說物質到一半的時候,就不能斫開它了。物質如果沒有可分的條件,那就不能再分了。墨子的「端」即為物質的最小單位,有現代原子的意義,意味著他對物質非連續性的認識。他的這一認識和古希臘哲學家德漠克利特所提出的原子(不能再分)基本上是同時代的,所以說原子概念的最提出不能抹煞墨子的功勞。
二、劉安
我國西漢時的煉丹家。他著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著「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意思是說銅遇到鐵時,就有銅生成。實質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鐵和可溶性的銅鹽發生的置換反應。這一發現要比西方國家早1700多年。在宋朝時採用這一方法煉銅已有相當規模,每年煉銅達5×105kg,占當時銅產量的15%—25%。這種煉銅方法在我國最早,是濕法冶金的先驅。
劉安在他的《淮南子》中寫到:「老槐生火,久血為磷。」這句話實質說的是磷的自燃現象。劉安在西漢時能發現這一現象,說明他對磷有所了解。而德國的布朗特是在1660年從尿中發現磷的,他的發現比劉安晚1000年。那麼磷的最早發現者應該是劉安。
三、魏伯陽
我國東漢時期煉丹家。生卒年代不詳。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人。撰有《周易參同契》,此書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煉丹術專著。其中化學知識豐富。記載著「丹鼎」這 一化學反應裝置,記述了汞易揮發的特性以及汞和硫化合為丹砂(硫化汞)、汞和鉛汞齊(汞鉛合金)等化學知識。
四、葛洪
我國晉代煉丹家、醫學家,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江蘇句容縣)人。著有《抱朴子》一書,所含化學知識豐富。他曾談到:「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這句話所指的化學反應是:①紅色硫化汞(丹砂)在空氣中加熱生成汞:HgS+O2 ====== Hg + SO2↑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HgS:Hg + S ====== HgS ③黑色HgS隔絕空氣加熱(升華)變成紅色晶體HgS: HgS HgS
這一事實說明葛洪對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初步有所了解,這一了解在當時化學還處於萌芽時期是很了不起的。
五、蔡倫
我國東漢和帝時曾任主管製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宦官。桂陽人(今湖南來陽縣人)。他總結了西漢以來的造紙經驗,改用便宜的材料:樹皮、碎布、破魚網為原料,經過精工細作,造出優質紙,被稱為「蔡倫紙」。後世人們將蔡倫稱為造紙技術的發明人。1000多年來,我國的造紙材料大致都是依照蔡倫的辦法加以推廣的。
公元751年,唐軍與阿拉伯人打仗,唐軍敗,士兵被俘,俘虜中有造紙工人,將造紙技術傳給阿拉伯。然後相繼傳給了埃及、摩洛哥、西班牙,直到歐洲。
六、陶弘景
我國南北朝(公元5世紀末)時期有名的醫學家和煉丹家。他著的《本草經集注》就有焰色反應的記載。書中這樣寫到:「先時有得一種物,其色理與朴消大同小異,月出月出如握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雲是真消石也」。朴消指的是硫酸鈉,消石指的是硝酸鉀(當時的「消」和「硝」混用)。所以說陶弘景是最早運用焰色反應的人。德國化學家本生是在1854年才發現焰色反應的,比陶弘景的發現晚1000年。
七、馬和
我國唐朝的煉丹家,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氧氣的人。馬和寫的一本書叫做《平龍認》,書中談到:空氣的成分復雜,主要由陽氣(N2)和陰氣(O2)組成,其中的陽氣比陰氣多得多……馬和還進一步指出:陰氣還存在於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鹽)等物質中。如果用火加熱它們,陰氣就會放出。他認為水中也有大量陰氣,不過常難把它取出來。
馬和的《平龍認》一直流傳清代,後來被德國侵略者乘戰亂搶走,我國現無保存。不過,在1807年俄國彼得堡科學院的一次學術討論會上,德國漢學家朱利斯·克拉普羅茲(Klaproth)宣布了一篇論文,文中說他見過《平龍認》的中文手抄本。近代一些國外專著也提到了馬和及《平龍認》。如英國梅勒的《無機化學大全》,蘇聯濕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學》教程。濕克拉索夫寫到:「在8世紀時,中國學者馬和的著作中就明確指出了空氣組成的復雜性,提出了制備氧氣(陰氣)的方法,並發展了燃燒的假設。
瑞典化學家舍勒和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里發現氧氣是18世紀70年代,比馬和的發現要晚1000年。
八、孫思邈
我國唐代醫學家。京兆華原(陝西耀縣)人。最早記錄了黑火葯的配方。他寫的《丹經內伏硫磺法》載於孟要甫的《諸家神品丹法》第五卷中,對黑火葯的配方就有記載。到宋朝時黑火葯的生產和應用就很熟練了,火葯武器就很先進。公元1225年—1248年由商人將黑火葯傳入阿拉伯等國家。
九、沈括
北宋仁宗進士,杭州錢塘人。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晚年退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寫的《夢溪筆談》一書是世界上科技史上一本重要著作,反映了我國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高度。為了紀念他,1979年國際上曾以沈括的名字命了一顆新星
沈括在《夢溪筆談》這本書中最早記載了石油的用途,並預言「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我國古代稱石油為「石漆」、唐代叫「石脂水」、五代時叫「猛火油」。沈括第一個提出了「石油」這個科學的命名,後來世界各國也基本上採用了「石油」這一名稱,沿用至今十、宋應星
我國明代著明的科學家。江西奉新人,出身官僚。一生著作很多,在自然科學方面的代表作是《開工天物》。該書發表的初期轟動全歐洲,在日本興起「開物之學」。就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仍有許多學者對《開工天物》很感興趣。《開工天物》成為世界科學技術的名著。
《開工天物》中的化學知識是相當豐富的。像該書中敘述的連續鼓風的活塞木風箱比歐洲早100多年。記述的鋅的冶煉和銅鋅技術是世界上首次文獻記載。所以說宋應星是鋅元素的發現者。
《開工天物》中有對磷火的記述:「暮夜鬼火游燒……孤野墓墳……直待日黃昏,此火中隙而出……」說明宋應星生前已發現磷的自燃現象。這一發現要比德國的布朗特發現的早。因為布朗特是1669年從尿中發現的,而宋應星已於1661年(歷史辭典中)去世。他的《開工天物》在1661年以前早已完成。所以說宋應星發現磷的自燃現象比布朗特發現磷早。
十一、徐壽
我國清末科學家。江蘇無錫人。我國近代化學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一生著作很多,在化學方面主要有《化學鑒原補編》、《化學考質》、《化學求數》等書籍。他的著作系統地介紹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化學知識的主要內容。此外他於1875年在上海創立了「格致書院」(格致即格物致知,清末時對物理、化學的總稱)公開講演自然科學知識,還進行化學演示實驗,對我國近代化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氧氣的名稱就是徐壽命名的。他認為人的生存離不開氧氣,所以就命名為「養氣」即「養氣之質」,後來為了統一就用「氧」代替了「養」字,便叫這「氧氣」。
十二、侯德榜
侯德榜(1890—1974),福建閩侯人。早年留學美國。192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化學工程博士學位。1921年回國。為我國的制鹼工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世界著名的制鹼專家。他與范旭東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民族制鹼企業。1925年國產「紅三角」牌純鹼在美國費城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他寫的《制鹼》一書1932年在美國出版,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關純鹼工業生產的專著。
1939年侯德榜首先提出聯合制鹼的連續工程,在世界上被稱為「侯氏制鹼法」,該法的特點是將制鹼廠、合成氨廠、石灰廠聯合了起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用率,制鹼的同時生產化肥(NH4Cl)。這是世界制鹼工藝上的重大突破,對制鹼和化肥工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E. 我國古代發明有哪些與化學有關

強調化學因素的話 最集中體現在火葯的發明上 明顯就是將幾種物質混合專的新物質產生了新的化學屬作用
其餘的三樣都停留在物理以及實踐領域 與化學的關系不明顯
補充 活字印刷 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把單字雕成磨具 來組裝印刷 不屬於化學范疇

F. 除了四大發明我國古代發明還有哪些與化學有關

濕法煉銅

http://ke..com/link?url=-4AGnJll-OcAzWDQa

G.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哪兩種與化學有關為什麼

火葯造紙

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回一項十分答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化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葯)。它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左圖為元代銅火銃。
它是硫黃,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兩項在漢代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葯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里都被列為重要的葯材。就是火葯本身也被歸入葯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火葯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火葯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H. 化學是誰發明的

俄羅斯著名的化學家門捷列夫
1907年1月27日,俄國首都彼得堡春寒料峭、寒風凜冽,溫度表上的水銀柱驟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連太陽也似乎暗淡無光,而街道兩旁點著的蒙上黑紗的燈籠,更著意渲染了一派悲哀凝重的氣氛。
這時,街上出現了一支非常奇怪的送葬隊伍。幾萬人的送葬隊伍在街上緩慢地移動著,在隊伍的最前面,既沒有花圈,也沒有遺像,而是由十幾個青年學生扛著一塊大木牌,上面畫著好多方格,方格里寫著「C」、「O」、「Fe」、「Zn」、「P」、「S」等元素符號。
原來,這是為俄羅斯著名的化學家門捷列夫舉行的葬禮。木牌上畫著的那張有好多方格的表,是化學元素周期表。這是門捷列夫一生對科學的最主要的貢獻。
在追悼會上,人們反復引述了門捷列夫的格言:「什麼是天才?終身努力,便成天才!」確實,天才的化學家門捷列夫的一生,是終身努力的一生。
門捷列夫出生於1834年,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因雙目失明出外就醫,失去了得以維持家人生活的教員職位。門捷列夫14歲那年,父親逝世,接著火災又吞沒了他家中的所有財產,真是禍不單行。1850年,家境困頓的門捷列夫藉著微薄的助學金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後來成了彼得堡大學的教授。
幸運的是,門捷列夫生活在化學界探索元素規律的卓絕時期。當時,各國化學家都在探索已知的幾十種元素的內在聯系規律。
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把當時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發現無論從哪一個元素算起,每到第八個元素就和第一個元素的性質相近。這很像音樂上的八度音循環,因此,他乾脆把元素的這種周期性叫做「八音律」,並據此畫出了標示元素關系的「八音律」表。
顯然,紐蘭茲已經下意識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點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不過,條件限制了他作進一步的探索,因為當時原子量的測定值有錯誤,而且他也沒有考慮到還有尚未發現的元素,只是機械地按當時的原子量大小將元素排列起來,所以他沒能揭示出元素之間的內在規律。
可見,任何科學真理的發現,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會受到阻力,有些阻力甚至是人為的。當年,紐蘭茲的「八音律」在英國化學學會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無譏諷的口吻問道:「你為什麼不按元素的字母順序排列?」
門捷列夫顧不了這么多,他以驚人的洞察力投入了艱苦的探索。直到1869年,他將當時已知的各種元素的主要性質和原子量,寫在一張張小卡片上,進行反復排列比較,才最後發現了元素周期規律,並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宣稱: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來,在物質上會出現明顯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決定元素的性質;可根據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
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後來一個個發現新元素的實驗證實,反過來,元素周期表又指導化學家們有計劃、有目的地尋找新的化學元素。至此,人們對元素的認識跨過漫長的探索歷程,終於進入了自由王國。
門捷列夫,這位化學巨人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現代化學和物理學的理論基礎。
滿意請採納

I. 和化學有關的十大發明

冶鐵技術,煉鋼技術,煉銅技術,制鋁技術,提錫技術......
火葯啦,陶瓷啦,做酒啦,制醋啦,做酸奶啦......
算得上十大發明吧?

J. 二十世紀十大和化學有關的發明

內燃機不是19世紀末20年代初,這個時候的東西。
1876年,德國發明家奧托(Otto)運用羅沙的原理,創製成功第一台往復活塞式、單缸、卧式、3.2千瓦(4.4

閱讀全文

與與化學有關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