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早的槍什麼時候發明的
我國最晚在13世紀發明了真正的槍。我國黑龍江曾出土了一支1288年生產的青
銅手槍,這支槍有互尺多長,8 斤重,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金屬管形火槍。
② 世界上第一把步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841
③ 第一把槍什麼時候發明的
槍支的發展演變過程基本上都經過火繩槍、燧發槍、前裝槍、後裝槍、線膛槍等幾個階段,以後又由非自動改進發展成半自動和全自動槍等。
實際上,步槍之起源,最早的記載是中國南宋時期出現的竹管突火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隨後,又發明了金屬管形射擊武器--火銃,到明代又有了更大的發展。
15世紀初,歐洲開始出現最原始的步槍,即火繩槍。到16世紀,由於點火裝置的改進發展,火繩槍又被燧發槍取代。從16世紀至18世紀的300年間,囿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步槍都是前裝槍,使用起來費時費事,極為麻煩。
1825年,法國軍官德爾文對螺旋形線膛槍作了改進,設計了一種槍管尾部帶葯室的步槍,並一改過去長期使用的球形彈丸,發明了長圓形彈丸。德爾文的發明對後來步槍和槍彈的發展都具有重大影響,明顯提高了射擊精度和射程,所以恩格斯稱德爾文為「現代步槍之父」。但德爾文步槍仍是從槍口中裝彈的前裝式槍。
到19世紀40年代,德國研製成功德萊賽擊針後裝槍,這是最早的機柄式步槍。這種槍的彈葯即開始從槍管的後端裝入並用擊針發火,因此比以前的槍射速快4~5倍。但步槍的口徑仍保持在15~18mm之間。到60年代,大多數軍隊使用的步槍口徑已經減小到11mm。19世紀80年代,由於無煙火葯在槍彈上的應用,以及加工技術的發展,步槍的口徑大多減小,一般為6.5~8mm,彈頭的初速和密度也有提高和增加。因此步槍的射程和精度得到了提高。
19世紀末,步槍自動裝填的研究即已開始。1908年,蒙德拉貢設計的6.5mm半自動步槍首先裝備墨西哥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加緊對步槍自動裝填的研製,先後出現了蘇聯的西蒙諾夫、法國的1918式、德國的伯格曼等半自動步槍。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各國出現的自動裝填步槍性能更加優良;而中間型槍彈的出現,則導致了射速較高、槍身較短和質量較小的全自動步槍的研製成功,這種步槍亦稱為突擊步槍,如德國的StG44式、蘇聯的AK-47式突擊步槍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針對槍型不一、彈種復雜所帶來的作戰、後勤供應和維修上的困難,各國不約而同地把武器系列化和彈葯通用化作為輕武器發展的方向,並於5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戰後第一代步槍的換裝。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各國於1953年底正式採用美國T65式7.62×51,mm槍彈作為該組織的制式步、步槍彈,即NATO彈,並先後研製成了採用此制式彈的自動步槍。例如,美國的M14式、比利時的FN FAL、聯邦德國的G3式自動步槍等。
根據以往戰爭的經驗、步槍的射程以及創傷彈道等問題的考慮,美國於1958年開始進行5.56mm槍彈的小口徑步槍的試驗,從而導致了發射M193式5.56mm槍彈的M16式小口徑步槍的問世。該槍於1963年定型,經過越南戰爭使用後,又作了進一步改進,於1969年大量裝備美國軍隊。鑒於這種步槍具有口徑小、初速高、連發精度好、攜彈量增加等優點,北約各國也都競相發展小口徑步槍,並出現了一系列發射比利時SS109式5.56mm槍彈的小口徑步槍。此後,北約絕大多數國家都完成了戰後步槍的第二次換裝。其中有些步槍還可根據作戰需要,即可單發射擊,又能連發射擊,實施3發點射,還可發射槍榴彈。法國的FAMAS5.56mm步槍,就是這類步槍的典型代表。
蘇聯在採用發射M43式7.62mm中間型槍彈的AK-47和AKM突擊步槍的同時,也加強了小口徑步槍的開發與研製,並於1974年定型了AK-74式5.45mm小口徑突擊步槍。至此,步槍小口徑化、槍族化,彈葯通用化已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隨著中間型槍彈和小口徑槍彈的發展,自動步槍 、狙擊步槍、突擊步槍和短突擊步槍等現代步槍也得到更廣泛的發展。
近年來,由於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性能和作用獨特的步槍,如無殼彈步槍、液體發射葯步槍、箭彈步槍、未來先進戰斗步槍等,為步槍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 <收起
④ 第一把槍是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專早的管形屬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連珠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步槍,但無需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彈倉存貯彈葯,用手扳動槍機即可重新推彈入膛,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步槍快得多。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志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M1加蘭德步槍。發明它是為了作為戰爭的武器。
⑤ 最早的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據史料記載,在1259年,中國就製成了以黑火葯發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槍,這是世界內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容。隨後,又發明了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火銑,到明代已在軍隊中大量裝備。
14世紀時歐洲也有了從槍管後端火門點火發射的火門槍。15世紀歐洲的火繩槍,從槍口裝入黑火葯和鉛丸,轉動一個杠桿,用硝酸鉀浸過的燃著的火繩頭移近火孔,即可用手點燃火葯發射。
最有名的火繩槍是16世紀20年代出現於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槍。這種火槍的口徑在23毫米以內,槍重8~10千克,彈丸重約50克,射程達250米。彈丸用木製的或鐵制的通條從槍口裝填。裝備「穆什克特」火槍的步兵稱為火槍手。由於火繩雨天容易熄滅,夜間容易暴露,這種槍在16世紀後逐漸被燧石槍所代替。
⑥ 槍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當然是中國了,中國在宋代(公元1132 年)的陳規發明的長竹桿火槍,被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公元1259年造出了世界最早的「步槍」——「突火槍」
⑦ 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132年,復南宋時期。
公元1132年,中制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雖可算作霰彈槍但與現代霰彈槍並無關聯。
(7)最早的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圖片擴展閱讀:
槍的老祖宗是火門槍,作為最早的金屬管形火槍,早期的小型火銃等都屬火門槍,火門槍的發射一般需要兩個人,命中率較低,操作麻煩,發射效率低。
步槍的變更:火門槍、火繩槍、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轉管槍—連珠槍、栓式步槍、機槍、半自動步槍、沖鋒槍、自動步槍(突擊步槍)。
⑧ 世界上最早的槍是什麼時候製造出來的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專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開慶元年屬(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⑨ 世界上的第一把槍是誰發明的叫什麼哪個國家的什麼時候為什麼發明它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國人馬漢,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9)最早的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圖片擴展閱讀
槍械的分類
1、手槍:一種單手發射的短槍,是近戰自衛使用的小型武器,在50米內具有良好的殺傷效能,手槍是16世紀以後開始研製的,開始主要是轉輪手槍,就是通過轉動彈盤和槍管將槍彈發射出去,所以一支槍有多個槍管。
2、步槍:一種單兵便攜的長管槍械,有效射程式400米,有的可發射槍榴彈。步槍是最早的一種槍械,13世紀出現射擊火器之後就開始研製步槍,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基本趨於完善.早期的步槍是單發裝填,以後出後了自動退殼和送彈的單發半自動步槍,戰斗射速每分鍾15-20發。
3、沖鋒槍:是指雙手持握、發射手槍子彈的單兵連發槍械,曾被稱作 「手提機關槍」。它是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沖鋒,因而得名 「沖鋒槍」。但,由於現代自動步槍已經具有和沖鋒槍相似的效能,所以沖鋒槍和步槍很難區分。
⑩ 世界上最早的槍是什麼樣子的
1259年,中國就製成了以黑火 葯發射子彈的突火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隨後回,又發明答了金屬管形射擊武器—火銃,到明代已在軍隊中大量裝備。從槍管後端點火的火門槍發射時非常不便,陰雨天氣時幾乎不能使用。
14世紀時歐洲也有了從槍管後端火門點火發射的火門槍。15世紀歐洲的火繩槍,從槍口裝入黑火 葯和鉛丸,轉動一個杠桿,將用硝酸鉀浸過的陰燃著的火繩頭移近火孔,即可用手點燃火 葯發射。
比較有名的火繩槍是16世紀20年代出現於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槍。這種火槍的口徑在23毫米以內,槍重8-10千克,彈丸重約50克,射程達250米。彈丸用木製的或鐵制的通條從槍口裝填。裝備「穆什克特」火槍的步兵稱為火槍手。由於火繩雨天容易熄滅,夜間容易暴露,這種槍在16世紀後逐漸被燧石槍所代替。正從槍口裝填彈葯的火槍手。這種方式不僅速度慢,而且易暴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