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科學發明的創造過程

科學發明的創造過程

發布時間:2020-12-19 19:34:02

Ⅰ 科學家發明創造的小故事 !!

愛迪生對於自然科學的最早興趣是在化學方面,10歲時酷愛化學。他收集了二百來個瓶子,並節省每個小錢去購買化學葯品裝入瓶中。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一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葯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於休倫港(Port 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間。他一邊賣報,一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1861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剛滿14周歲的愛迪生買了一架舊印刷機,利用火車的便利條件,辦了一份小報(周刊)——《先驅報》,來傳遞戰況和沿途消息,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一人兼任記者、編輯、排字、校對、印刷、發行的工作。小報受到歡迎,他也從緊張的工作中增長了才幹、知識和經驗,還掙了不少錢,得以繼續進行化學試驗。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室。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時,列車突然顛簸,使一塊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燒。列車員趕來撲滅了火焰,也狠狠地給了他一個耳光,打聾了他的雙耳,他被趕下了火車,那時愛迪生才15歲。(另一種說法是:不幸有一次化學葯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一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一列貨運列車時,一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這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挫折並沒有使愛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電報,經過反復鑽研,在1868年他發明了一台自動電力記錄器,這是他的第一個發明。後來他又發明了兩種新型的電報機。1877年他發明了碳精電話送話器,使原有的電話聲音更為清晰;此外他還發明了留聲機。

Ⅱ 寫一篇【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是指運用現有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首創出先進、新穎、獨特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事物及方法,來有效地解決某一實際需要。因此科學上的發現,技術上的創新,以及文學和藝術創作,在廣義上都屬於發明創造活動。發明創造不同於科學發現,但彼此存在密切的聯系。歷史上每一項重大科學發現都會帶來一系列的新的發明創造。比如電的發現,引起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電燈、電話、電影、電視、電腦等等,舉不勝舉。
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特點 發明不同於科學發現,發明主要是創造出過去沒有的事物,發現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屬性。
創造
人們利用科學的方法和方式,通過探索、研究、發現、表達、記錄、信息傳遞交流,製作成為口語、書面信息、塗鴉圖案、實物產品、科學技術理論、規律揭示,利用自然界存在的或者隱含的人類未知原理等,製作成為可以供生存、生活、生產、交流、信息交換等,具備相當程度的科技含量人類智慧結晶產品。一般地,稱之為創造。
所有的創造的開端,都是為了造福人類的科學技術活動!
發明創造的常用技法
所謂技法就是技巧和方法。技巧是人們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它有助於減少嘗試與錯誤的任意性,節約解決問題所需的時間,提高解決問題成功的概率。
在發明創造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以下技法:
1、缺點法
缺點法,是指從操作方法、使用對象、功能結構等方面去尋找物品的缺點,通過改正這些缺點來形成創造目的的一種方法。
2、希望法
希望法,也稱希望點列舉法,就是從社會和個人願望出發,通過列舉希望來形成創造目的的課題。這是尋找發明課題的一種常用的方法.
3、組合法
組合法,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已有的技術原理或不同的產品,通過巧妙的結合或重組,從而獲得整體功能的新技術、新產品的創造方法。
4、擴大法
發明技術中的擴大法,就是使現有物品的某些方面數量上變大、變多、或者質量上變好。它包括擴大體積、延長壽命和增加用途等方面。
5、移植法
移植法是將某一領域或某種物品已見成效的發明原理、方法、結構、材料、元件等,部分或全部引進到別的方面。從而獲得新成果或新產品。

Ⅲ 隨便什麼發明、創造的過程。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
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並且要經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
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明
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
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
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無數科學家為此絞盡
腦汁,想製造一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家用電燈。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明家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
終於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此,這位發明家的名字,就象他發明的電燈
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後人贊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里念過
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於思考,其發明創造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100
0多種成果,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愛迪生12歲時,便沉迷於科學實驗之中,經過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學和實驗,16歲那
年,便發明了每小時拍發一個信號的自動電報機。後來,又接連發明了自動數票機,第一架
實用打字機、二重與四重電報機,自動電話機和留聲機等。有了這些發明成果的愛迪生並不
滿足,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起進攻。他翻閱了大量的有關電
力照明的書籍,決心製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電燈。
他從白熱燈著手試驗。把一小截耐熱的東西裝在玻璃泡里,當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的程
度時,便由熱而發光。他首先想到炭,於是就把一小截炭絲裝進玻璃泡里,剛一通電可馬上
就斷裂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愛迪生拿起斷成兩段的炭絲,再看看玻璃泡,過了許久,才忽然
想起,「噢,也許因為這裡面有空氣,空氣中的氧又幫助炭絲燃燒,致使它馬上斷掉!」於
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氣機,盡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氣抽掉。一通電,果然沒有馬上熄掉。
但8分鍾後,燈還是滅了。
可不管怎麼說,愛迪生終於發現:真空狀態時白熱燈顯得非常重要,關鍵是炭絲,問題
的症結就在這里。
那麼應選擇什麼樣的耐熱材料好呢?
愛迪生左思右想,熔點最高,耐熱性較強要算白金啦!於是,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用
白金試了好幾次,可這種熔點較高的白金,雖然使電燈發光時間延長了好多,但不時要自動
熄掉再自動發光,仍然很不理想。
愛迪生並不氣餒,繼續著自己的試驗工作。他先後試用了鋇、鈦、錮等各種稀有金屬,
效果都不很理想。
過了一段時間,愛迪生對前邊的實驗工作做了一個總結,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種耐熱材
料全部寫下來,總共有1600種之多。
接下來,他與助手們將這1600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地開始試驗,可試來試去,還是
採用白金最為合適。由於改進了抽氣方法,使玻璃泡內的真空程度更高,燈的壽命已延長到
2個小時。但這種由白金為材料做成的燈,價格太昂貴了,誰願意化這么多錢去買只能用2
個小時的電燈呢?
實驗工作陷入了低谷,愛迪生非常苦惱,一個寒冷的冬天,愛迪生在爐火旁閑坐,看著
熾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語道:「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條已經試過,該怎麼辦呢?愛迪生感到渾身燥熱,順手把脖子上的圍巾
扯下,看到這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
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種材料?
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在爐火上烤了好長時間,棉紗變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
地把這根炭絲裝進玻璃泡里,一試驗,效果果然很好。
愛迪生非常高興,緊接又製造很多棉紗做成的炭絲,連續進行了多次試驗。燈炮的壽命
一下子延長13個小時,後來又達到45小時。
這個消息一傳開,轟動了整個世界。使英國倫敦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煤氣行也出現一
片混亂。人們預感到,點燃煤氣燈即將成為歷史,未來將是電光的時代。
大家紛紛向愛迪生祝賀,可愛迪生卻無絲毫高興的樣子,搖頭說道:「不行,還得找其
它材料!」
「怎麼,亮了45個小時還不行?」助手吃驚地問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
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愛迪生答道。
大家知道,亮1000多個小時固然很好,可去找什麼材料合適呢?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他根據棉紗的性質,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於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
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和鬍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後,愛迪生選擇竹這種植物。他
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於是,把炭化後的竹絲裝
進玻璃泡,通上電後,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終於鬆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
很多竹子,其結構不盡相同,我們應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過比較,
在日本出產的一種竹子最為合適,便大量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電
廠,架設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
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當人們點亮電燈時,每每會想到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是他,給黑暗帶來無窮無盡的光
明。1979年,美國花費了幾百萬美元,舉行長達一年之久的紀念活動,來紀念愛迪生發
明電燈一百周年。

Ⅳ 生活中利用科學小常識進行發明創造或大膽設想的例子

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方便肥皂盒:一般的肥皂盒有點水,肥皂就會發粘,不容易取出來,肥皂的壽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學利用杠桿原理發明了方便肥皂盒.打開肥皂盒,肥皂就會立起來.它和同類產品相比,技術上要先進一些,獲得了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
好客鞋發明過程:
一天,魏強同學跟爸爸到一個朋友家做客,一進門就把他給難住了:主人家鋪著地毯,不換鞋顯得不禮貌.換鞋吧,腳又有臭味.回家後,魏強就想:如果有一種拖鞋,不用脫下腳上的鞋就能穿,那該多好!後來,他從旅遊鞋上的尼龍搭扣得到啟發:將拖鞋上的鞋袢裝上尼龍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開,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調節了嗎 於是他找來一雙舊拖鞋,剪開鞋袢,縫上尼龍搭扣,做成了"好客鞋".這項小發明在第四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

Ⅳ 寫出一位科學家,勤奮學習,創造發明的過程。

發明家的故事:貝爾發明電話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任務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面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任務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
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這里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貝爾一生獲得過18種專利,與他人合作獲得12種專利。他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連接到住宅、鄉村、工廠……這樣,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電話。今天,貝爾的設想早已成為現實。
牛頓走在蘋果樹下,恰巧讓一個掉落的蘋果砸在腦袋上給砸傻了,當時他百思不得其解其真正原因,之後他經過苦苦思索、不屑譏諷、不懈努力,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就這么簡單.

Ⅵ 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

1,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

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因為他有電燈、留聲機、電影和蓄電池等一千多種發明成果,所以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魔術師」。

愛迪生最大的功績是發明了電燈,然而在他的發明創造中,最引起當時社會震驚的,莫過於留聲機了。在1877年秋天,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轟動了整個紐約,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像潮水般地涌來報道這一特大新聞。

這一發明一經傳出,激起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月之久,鐵路特開專車前去參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明,疑心他是先在裡面藏了個什麼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

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著收音盤背誦《聖經》中的一串專門名詞,當這些名詞一字不漏的從機器中重復出來時,人們才相信這東西確實不是虛假的,並且齊聲稱奇,報紙把留聲機稱之為19世紀的奇跡。

然而,愛迪生這項著名的發明構思,卻是幸福的偶然性促成的。一次,愛迪生一人在靜靜的實驗室里研究改善在紙帶上列印符號的電報機。這時,電報機內的一種單調的聲音吸引了他。

在試圖排除這種聲音時,愛迪生出乎意料地發現,這是紙帶在小軸的壓力下發出的聲音。在改變小軸的壓力時,聲調的高度也隨之變化。這就使他產生了一個念頭:藉助運動載體上深度不同的溝道來記錄和回收聲音。

無獨有偶,愛迪生在另一次試驗電話的時候,發現傳話筒里的膜板,隨話聲而震動。他找了一根針,豎立在膜板上,用手輕輕按著上端,然後對膜板講話。實驗證明,聲音愈高,顫動愈快;聲音低,顫動就慢。這個發現,更奠定了他發明留聲機的決心。

幾天後,愛迪生就畫出了草圖,並立即和助手干起來。留聲機的主要部件,是一個金屬圓筒,圓筒邊上刻有螺旋槽紋,把它按在一根長軸上,長軸一頭裝著曲柄,搖動曲柄,圓筒就會相應地轉動。

此外,還有兩根金屬小管,管的一頭裝有一塊中心有鈍頭針尖的膜板。經過無數次的改造,世界上第一台留聲機誕生了。愛迪生回憶說:「我大聲說完一句話,機器就回放我的聲音。我一生從未這樣驚奇過。」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之初,就一改再改。十年過後,他又從架子上的塵埃中把留聲機取下來,要繼續改善它,他僅在留聲機上的發明專利權就超過了一百項。



2,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故事

一個夏日的早晨,天氣晴朗,畫眉在樹上唱著悅耳的歌。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校園里,有一個人正在散步。他邁著緩緩的步伐,在綠茵茵的草坪上踱來踱去。

他時而望著廣闊的天空,時而瞧瞧乎坦的操場,時而皺起雙眉,突然,他臉上流露出笑容,情緒豁然開朗,他想出來了,想出了解決蒸汽機的有效辦法。他高興地跑起來,腳步騰空。霎時間,他的身影便出此刻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機的發明家瓦特。

隨著智育的發展,瓦特對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都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產生了好奇和鑽研之心。這為他以後發明蒸汽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瓦特的故鄉格林諾克的小鎮於上,家家戶戶都是生火燒水做飯。對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有誰留過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廚房裡看祖母做飯。灶上坐著一壺開水。

開水在沸騰。壺蓋啪啪啪地作響,不停地往上跳動。瓦特觀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這是什麼緣故,就問祖母說什麼玩藝使壺蓋跳動呢"祖母回答說:"水開了,就這樣。"瓦特沒有滿足,又追問:"為什麼水開了壺蓋就跳動?是什麼東西推動它嗎?"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沒有功夫答對他,便不耐煩地說:"不明白。小孩子刨根問底地問這些有什麼意思呢。"瓦特在他祖母那裡不但沒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評,心裡很不舒服,可他並不灰心。

連續幾天,每當做飯時,他就蹲在火爐旁邊細心地觀察著。起初,壺蓋很安穩,隔了一會兒,水要開了,發出嘩嘩的響聲。摹地,壺里的水蒸汽冒出來,推動壺蓋跳動了。

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壺蓋也不停地跳動著,好象里邊藏著個魔術師,在變戲法似的。瓦特高興了,幾乎叫出聲來,他把壺蓋揭開蓋上,蓋上又揭開,反復驗證。他還把杯子、調羹遮在水蒸汽噴出的地方。瓦特最後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這水蒸汽的力量還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興高采烈,歡喜若狂的時候,祖母又開腔了:"你這孩子,不知好歹,水壺有什麼好玩的,快給我走開!"她漫不經心地說。

他的祖母過於急躁和主觀了,這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話,險些挫傷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學知識的用心性。年邁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對瓦特有多麼大的啟示!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的物理現象,不正是瓦特發明蒸汽機的認識源泉嗎?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機改成為發動力較大的單動式發動機。之後又經過多次研究,於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機的試制工作。機器上有了聯動裝置,把單式改為旋轉運動,完善的蒸汽機發明成功了。

由於蒸汽機的發明,加之英國當時煤鐵工業發達,所以英國就成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動鐵制"海輪"的國家。十九世紀,開始海上運輸改革,一些國家進入了所謂的"汽船時代"。

從此,船隻就行駛在茫茫無際的海洋上了。隨之而來,煤礦、工廠、火車也全應用了蒸汽機。體力勞動解放了,經濟發展了。這不能不說是蒸汽機發明的成果。當然也是蒸汽機的發明家瓦特的功勞。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滿著艱苦和斗爭,他走過的道路是多麼坎坷不平啊。他在艱苦和坎坷中為人類造了福,為人類前進,開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視學習和實踐。學習,豐富了他的智慧;實踐,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3,電話的發明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

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

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

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那裡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貝爾一生獲得過18種專利,與他人合作獲得12種專利。他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連接到住宅、鄉村、工廠……這樣,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電話。這天,貝爾的設想早已成為現實。

4,雷達的發明

雷達是一種神奇的電學器具,它由電磁波往返時間,測得阻波物的距離。假如你問雷達是誰發明的?在芬克的雷達機械中說,「雷達的發明,不能專歸於某一位科學家,乃是許多無線電學工程師努力研究,加以調准而成。」

在戰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由五百位科學家和工程師致力於雷達的研究。希奇得很,在自然界中,你找得到神為某種動物所豫備的雷達。在一九四七年一月號的英國奮勉雜志上,有個科學家發表了一篇很搞笑的文本,給我們解釋蝙蝠在黑暗中如何指導自己飛行,不論如何黑暗,如何狹窄的地方,絕不碰壁。

關於這事有兩位美國生物學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四○年已經證明,蝙蝠能夠避免碰撞,是藉一種天然雷達,但是是聲波代替電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從蝙蝠口中發出一種頻率極高的聲波,超過人類聽覺范圍以外,二位科學家藉著一種特製的電力設備,在蝙蝠飛行時,將它所發的高頻率聲波記錄出來。

這種聲波碰到牆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礙物的距離遠近,而向適宜方向飛去。蝙蝠傳輸聲波也像雷達一樣,都是相距極短的時間而且極有規則,並且每隻蝙蝠,有其固有的頻率,這樣蝙蝠可分清自己的聲音,不至發生擾亂。

因這緣故,蝙蝠飛行之時,常是張口,假如你將它口緊閉,它便失去指揮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牆上,無法飛行。這個搞笑的實驗,道破了它的秘密。

5,避雷針的發明

歷史上關於避雷針的發明,有一段廣為人知的故事。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

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

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

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於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Ⅶ 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有何不同,如何保護自己的技術創造發明成果,其具體操作辦法及程序是什麼

科學發現 是 根據科學的不斷進步對自然界物質的深入認識 是現有的自然物質 沒有人專去創造 但是發現屬這些物質的方法 儀器 設備可以去申請專利。
技術發明是 針對某一技術課題 提出解決方案 是人們的智慧成果,那麼專利的初衷就是保護這個智慧成果而誕生的。
從專利的 性質 概念也能理解這個問題的

Ⅷ 發明創造的事例

1、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

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因為他有電燈、留聲機、電影和蓄電池等一千多種發明成果,所以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魔術師」。

愛迪生最大的功績是發明了電燈,然而在他的發明創造中,最引起當時社會震驚的,莫過於留聲機了。在1877年秋天,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轟動了整個紐約,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

像潮水般地涌來報道這一特大新聞。這一發明一經傳出,激起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月之久,鐵路特開專車前去參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明。

疑心他是先在裡面藏了個什麼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著收音盤背誦《聖經》中的一串專門名詞。

當這些名詞一字不漏的從機器中重復出來時,人們才相信這東西確實不是虛假的,並且齊聲稱奇,報紙把留聲機稱之為19世紀的奇跡。

2、電話的發明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

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

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

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

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

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

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那裡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3、羅蘭·希爾發明郵票的故事

人類社會的發展,決定了人類單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在地球上長期存活下去的。人類需要幫忙,人類需要交流,信息傳遞成了人類生存必需的基本活動之一。

最初是打手勢,之後發明了語言,用馬拉松式的長跑傳遞口信。再以後發明了文字,開始書信傳遞,於是有了古代郵驛。當時的郵資是按郵件運遞路程和信件紙張數量逐件計算的。

即「遞進郵資制」,收費的標准也很高。如果遇到江河泛濫、橋梁坍塌,信件就得多走幾百公里。總計下來,郵資高得嚇人。如此昂貴的郵資,是平民百姓望而生畏。

他們把寄信看成一件奢侈的事情。19世紀30年代是改革的黃金年代,改革造就了一代英雄。羅蘭·希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在世界郵政史上樹起了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

羅蘭·希爾經過多年的調查主張大幅度降低郵費,實行郵件不分遠近、一律收費1便士的均一郵資。他還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品」來預先支付郵資。這種紙的大小與郵資圖樣大小相仿。

背面塗上一層薄膠,人們只要沾濕背膠就能夠將其貼在信件上,這就是羅蘭·希爾關於郵票的最初創意。為此,羅蘭·希爾上書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推薦。

1839年8月17日,維多利亞女王批准了這個議案,決定英國自1840年1月10日起實行1便士均一郵資法。羅蘭·希爾也被女王任命負責郵政改革工作。為了把創意中的1便士郵票變成現實。

羅蘭·希爾要求就應使用具有防偽性能並能在公眾中取得信譽的圖案作為郵票的圖案。於是採用了威廉·懷恩創作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頭像,這樣既顯示了發行郵票的權威性。

又透過郵票宣傳了英國,宣傳了女王。郵票採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最後印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郵票——黑便士郵票。

4、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

中國的歷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將相,也有很多的科學家,張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個。張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發明就是「地動儀」了。

那個時期,經常發生地震。有時候一年好幾次。發生一次大地震,就會給老百姓和國家帶來很多的傷害。當時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認為是鬼神造成的。

張衡卻不信神邪,他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能測出地震的儀器,叫做「地動儀」。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圍鑄著八條龍。

龍頭伸向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含著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隻張著大嘴的蛤蟆。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

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告訴人們那邊發生地震啦。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動儀正對著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這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呀。

但是,那天洛陽一點地震的跡象也沒有,更沒有聽說附近有什麼發生了地震。於是,朝庭上下都議論紛紛,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兒。

過了沒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夥兒這才真正的信服了。

5、避雷針的發明

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

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

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

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於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Ⅸ 科學小發明或小創造的製作方法

[

閱讀全文

與科學發明的創造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