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和技術有哪些

發明和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8-10 21:46:14

㈠ 什麼是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

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版律,作出重大科權學發現的公民。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作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金額為五百萬元人民幣。

㈡ 科技發明有哪些

納米技術的出現,為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拓展了廣闊空間,這無疑又版是一次新技術的革命。將納權米技術應用到材料領域,具有不沾水、不沾油的特點。防霧的風擋玻璃,自清潔的納米布等都已經相繼投入使用,測實驗中心的檢測表明:該產品讓臨界摩擦變滑動為滾動,使產品具有神奇的功效。北京大學留美博士李正孝教授研發的納米燃油添加劑已於三年前實現了產業化,該產品以添加經過液相納米組裝技術處理過的納米尺度水顆粒為特徵,以全新的物理作用改變了燃油的燃燒過程,經過數百萬噸的燃油大規模使用,節油率達到10-20%。北京博納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二代產品——BONUS納米燃油添加劑,該產品在萬分之一的添加比例下,經過國家交通部汽車運輸行業能源利用檢測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田節能監測中心、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市環保局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等機構的檢測表明,該產品能大幅度節能和降低尾氣有害物質排放,特別是對已成為環保焦點的氮氧化物的尾氣排放,有獨到的凈化作用。另外,該公司最近推出了納米潤滑油添加劑,並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運輸學院的台架檢測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油料及油料裝備檢減磨證明,缸壓增加、動力提高、節能環保。

㈢ 現代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現代的科技發明: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機器人、太陽帆、3D列印機、自動駕駛汽車。

一、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國家大科學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一重要突破標志著,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在穩態運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將繼續引領國際前沿。

東方超環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持續時間達到百秒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對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計劃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由於核聚變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因此,東方超環也被稱作「人造太陽」。

該成果將為未來ITER長脈沖高約束運行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實驗支持,也為我國下一代聚變裝置——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預研、建設、運行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機器人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三、太陽帆

太陽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陽光的光壓進行宇宙航行的一種航天器。由於這種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從地面起飛,但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四、3D列印機

3D列印機(3D Printers)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列印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宇航員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但是3D列印出來的是物體的模型,不能列印出物體的功能。

2016年2月3日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3D列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林文雄課題組在國內首次突破了可連續列印的三維物體快速成型關鍵技術,並開發出了一款超級快速的連續列印的數字投影(DLP) 3D列印機。

該3D列印機的速度達到了創記錄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鍾內,從樹脂槽中「拉」出一個高度為60 mm的三維物體,而同樣物體採用傳統的立體光固化成型工藝(SLA)來列印則需要約10個小時,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列印實現太空工業化。

五、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Self-piloting automobile )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在20世紀已有數十年的歷史,21世紀初呈現出接近實用化的趨勢。

谷歌自動駕駛汽車於2012年5月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預計於2015年至2017年進入市場銷售。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慧、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㈣ 科學技術有哪些發明和發現

【飛機】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飛上了藍天。這架飛機被叫做「飛行者—1號」,它的發明者就是美國的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
【青黴素】
英國著名的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教授,於1928年首次發明了舉世聞名的青黴素,後來又經過英國病理學家弗洛里和德國生物學家錢恩的進一步研究完善,於 1941年開始用於臨床,並於1943年逐漸加以推廣。青黴素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原子彈和雷達相並列的第三個重大發明。
【電腦】
20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一項對後世產生極為深遠影響的發明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摩爾實驗室悄悄地誕生了。這就是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台數字式電子計算機的ENIAC。
以上三樣重大發明是本人的意見。
原因:飛機的發明是人類工作效率加速提高。是世界交流,發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青黴素是人類告別細菌無特效葯的時代,是醫葯界重大突破。也從此奠定了人類和細菌的持久戰。
電腦的用途意義深遠,建築的構造,計算。公司的賬目存放。軍事的演習,策劃。多了去了

㈤ 21世紀科學技術有哪些發現和發明

【飛復機】
1903年12月17日,世制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飛上了藍天。這架飛機被叫做「飛行者—1號」,它的發明者就是美國的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
【青黴素】
英國著名的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教授,於1928年首次發明了舉世聞名的青黴素,後來又經過英國病理學家弗洛里和德國生物學家錢恩的進一步研究完善,於 1941年開始用於臨床,並於1943年逐漸加以推廣。青黴素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原子彈和雷達相並列的第三個重大發明。
【電腦】
20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一項對後世產生極為深遠影響的發明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摩爾實驗室悄悄地誕生了。這就是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台數字式電子計算機的ENIAC。
以上三樣重大發明是本人的意見。
原因:飛機的發明是人類工作效率加速提高。是世界交流,發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青黴素是人類告別細菌無特效葯的時代,是醫葯界重大突破。也從此奠定了人類和細菌的持久戰。
電腦的用途意義深遠,建築的構造,計算。公司的賬目存放。軍事的演習,策劃。多了去了。

㈥ 技術創新與技術發明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技抄術創新:以創造新技術為目的的創新或以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創造的資源為基礎的創新。

2、技術發明:是技術科學研究的發展和拓廣。

二、特點不同

1、技術創新:科學是技術之源,技術是產業之源,技術創新建立在科學道理的發現基礎之上,而產業創新主要建立在技術創新基礎之上。

2、技術發明:技術發明不同於科學發現,發明主要是創造出過去沒有的事物,發現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屬性;技術發明是新穎的技術成果,不是單純仿製已有的器物或重復前人已提出的方案和措施。

三、價值不同

1、技術創新:是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認識技術創新本質、特點和規律,是技術創新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

2、技術發明:技術發明是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成果,專利把發明的商品屬性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使之成為不得無償佔有的財產,從而保護發明者的利益。專利還要求發明者公開其創造成果以利於他人有償使用,並把實施發明創造作為專利權人的法律義務,以促進技術信息交流和發明的推廣應用。

㈦ 技術發明有哪些

1.yuan zi 彈

1945年8月,毀滅地球的播朵拉盒子在日本廣島與長崎被打開,當時國際強權一心只想以這種威力極大的致命破壞武器去壓倒對方。美國首先在1945年7月於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蘇聯緊接著在1949年成功試爆,英國是1952年,法國是1960年,中國是1964年。

2.太空梭

1959年蘇聯的無人太空船首次成功登陸月球,並且拍回了大量的照片。而美國60年代末阿波羅登月的壯舉,卻是人類踏上地球以外星球的第一步,自此以後,美國在太空探險方面逐漸將蘇聯拋在後頭。太空梭出現後,人類前往外太空的成功幾率大為提高,科學家預言公元2000年之後人類將開展外太空旅行。

3.電視

1923年,電視機的靈魂——顯像管誕生了。電視技術廣泛應用是在40年代,1954年則開創彩色電視的紀元,60年代以後幾乎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電視台。這個方盒子為人類製造了無數歡樂的時光。

4.人造衛星

第一顆人造衛星是由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試射成功的,緊接著美國的探險者1號在 1958年1月31日試身成功,從此以後這些隨著地球自轉運行的人造衛星愈來愈多地漂浮在大氣層外。原來運用在軍事科技上的人造衛星,後來慢慢演化出通訊、繪圖、偵測、氣象等不同用途的衛星家族。

5.阿斯匹林

早在15世紀的希臘醫生就用柳樹皮中研磨出來的粉末做為草葯版的阿斯匹林始祖。 到了本世紀末,這個減輕身體疼痛的配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德國拜耳葯廠創立的「阿斯匹林」商標,成為這個葯方的專有代名詞,20世紀愈來愈忙碌的現代社會中,阿斯匹林這顆白色圓形葯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6.民航客機

現代生活中國際旅行必備的交通工具——飛機,多是由軍用運輸機改良而成的商用 客機。 1949年第一架商用客機載36名乘客飛行於歐洲上空,開啟了民航世紀的新頁面。時至今日,交通運輸市場對於飛機旅行的需求越來越大,民航客機已成為人們便利的交通工具之一

7.個人電腦

電腦掀起的第三次革命,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思考的形態,70年代末電腦廠商開始開發較小型的個人電腦,到了80年代初市場上有了大眾化的電腦消費產品。個人電腦加快社會數字化腳步,幾乎社會的每一個層面都被電腦完全感染.沒有人能夠拒絕電腦進人生活之中。

8.行動電話

曾經是英雄電影中大哥專屬配備的「大哥大」,已成為人們在戶外活動時的一種私人通訊聯絡方式。全球經濟的發展,讓移動通訊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產業之一。而手機隨時隨地聯絡的便利性,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傳統的溝通方式。

9.克隆羊

1997年初英國科學家讓一隻沒有父親的小羊成功地誕生,這項創舉說明了人類即將有可能用自然途徑以外的方法製造生命。克隆羊在生物科技上無疑是史無前例的一大步,但它所牽涉到人類道德觀念的層面.卻是科學所無法理清的難題。

10 網際網路

最原始的電腦網路原本只是在學院研究室中連接不同電腦主機,當這項技術只需經由簡單的數據機和電話線的連接,就可為人所用時,網路瞬間成為世紀末影響力最大的發明。 網路製造出的新的資訊傳播模式很快地影響到愈來愈多的層面.電子郵件、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等方式為網路重新定義塑型。人們只要一條細細的電話線,就可以將全世界串連在手中。還有好多好多啊,網路一下一大把,這里就不一一列出咯。

㈧ 科技發明有哪些

造紙術
造紙技術來的發明,是源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發明人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而不是紙的發明人。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發明地點
洛陽

㈨ 技術發明是什麼

技術發明
technical invention

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發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製作的新工藝、新方法。機器設備、儀表裝備和各種消費用品以及有關製造工藝、生產流程和檢測控制方法的創新和改造,均屬於發明。
特點 技術發明不同於科學發現,發明主要是創造出過去沒有的事物,發現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屬性。
技術發明是新穎的技術成果,不是單純仿製已有的器物或重復前人已提出的方案和措施。一項技術成果,如果在已有技術體系中能找到在原理、結構和功能上同一的東西,則不能叫做發明。
技術發明不僅要提供前所未有的東西,而且要提供比以往技術更為先進的東西,即在原理、結構特別是功能效益上優於現有技術。發明總是既有繼承又有創造,在一般情況下大都有先進性。
技術發明必須是有應用價值的創新,它有明確的目的性,有新穎的和先進的實用性。發明方案既要反映外部事物的屬性、結構和規律,又體現自身的需要。發明者創造出新產品、新工藝前,已在觀念中按功能要求預構所設計的對象,並在發明過程中不斷地按優化的功能目標來完善其方案。
技術發明又區別於實際生產和工程中的現實技術或現場技術。發明要有應用前景和可能應用的技術方案和措施,一項發明能否被應用於生產過程或工程活動,還取決於它是否能納入已有的技術系統或引起已有技術系統的革新,以及資金、設備、人力、材料、管理和市場諸方面的條件。有了發明,未必就一定有相應的產品或工藝,未必就能解決生產和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只有把發明轉化為產品研製、工藝試驗,轉化為技術革新、試生產、批量生產和推廣應用,才能成為現實技術。
類型 按創新程度不同,技術發明可以分為兩大類。
①開創性技術發明。這種發明,其新技術方案所依據的基本原理與已有技術有質的不同,又稱基本技術發明。如蒸汽機技術的發明開創了熱能向機械能的轉化,在基本原理上區別於僅有機械能轉化的簡單機械。立足於電磁感應原理的電力技術的發明開創了電能與機械能的相互轉化。從利用鏈式核反應原理到利用核聚變反應原理,可取得開創性的核技術發明。近代和現代的開創性技術發明大都以科學原理的突破為條件,自覺地應用新的科學原理來解決技術問題。科學上的許多重大突破,將會導致技術上的開創性發明。
②改進性技術發明。這種發明是在基本原理不變的情況下,對已有技術作程度不同的改變和補充,又稱改良性技術發明。如電燈中用鎢絲代替碳絲,用充氬代替真空,都是依據電熱發光的同一原理。高壓蒸汽機、汽輪機和多缸蒸汽機的發明,都是對蒸汽機技術的改進。改進性技術發明以開創性技術發明為基礎,開創性技術發明靠改進性技術發明得到完善和發展。改進性技術發明可能以新的科學發現為前提 ,但在很多情況下是靠長期的經驗積累和經驗摸索。沒有科學原理的根本性突破,也可能做出有重大價值的改進性技術發明。改進性技術發明與開創性技術發明的區分是相對的。
開創性技術發明往往導致技術系統的根本性變革,其意義重大。在技術發明中,數量最多的是改進型的。完善與基本技術有關的材料、結構、工藝和功能都會導致改進性技術發明。把一種基本技術移植、應用於多種對象,通常要求改變基本技術的某些環節,派生出另一些發明,這屬於應用改進型技術發明。把多種已有技術結合起來組成一個前所未有的系統,實現某種新的功能,往往也需要對已有技術作改進而產生一些發明,這屬於綜合改進型技術發明。對產品的形狀、構造乃至外觀設計上的創新和改進,有時也具有發明的性質。
意義 能動地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是人類的本質特徵。人類利用天然條件創造了勞動手段和工藝,並在發明器物的過程中意識到外部世界的性質和自身的力量。
發明是技術和生產活動的起點,有了打制石器、人工取火的發明和應用,才開始了人類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的歷史。技術變革和技術進步,生產力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會歷史的發展,都離不開發明創造。古代社會的進步依賴於石器的磨製、冶銅煉鐵、制陶曬磚和養蠶織絲等發明。18世紀的產業革命,發端於新的紡織機、蒸汽機的發明。電子計算機和一系列現代發明,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勞動方式、生活狀況和社會面貌。人類的文明史首先是一部發明創造史。
歷史上的發明家對自己創造性活動的社會意義往往是不清楚的。他們在改進已有的器物或工藝時大都從切身的需要出發,沒有也不可能充分認識到所作出的發明的重大價值和應用後果。而且,他們通常是以業余的方式從事發明創造的。在近代特別是現代,人們日益明確地認識到發明的重要性 ,用懸賞的辦法徵求發明,用專利制度鼓勵和保護發明,發明成為專門的職業。發明家有了自己的開發研製機構和交流成就的組織,發明創造規律性的研究受到重視,發明創造教育和發明方法的培訓得到普及。現代的技術發明在自覺性、質量和數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
技術發明要利用自然知識和科學原理,並要依靠生產和工程上的技術革新才能發揮作用。與發明相比,科學研究對物質生產更有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但科學必須經過發明才能成為技術,技術必須有發明才能成為新的生產力,技術思想、技術方案是由知識過渡到實踐的中介,是科學轉化為生產力和工程應用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發明與專利 為了推動發明及其應用,國家以法律形式把發明確認為專利。在一般意義上,人們在技術活動中作出的有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創造和改進都屬於發明;由國家和法律所認定的發明則與之不盡相同。專利法要求的發明有新穎性,僅指提出了尚未公開的或前所未見的技術方案,有時只要求在本國有這種新穎性,這與技術發展史上的前所未有是有區別的。專利法所說的發明的先進性是指新方案比原有技術有顯著進步,而不是細微的改進。新穎的外觀設計也受法律的保護,可取得專利,但通常不認定為發明。專利法在判別發明的實用性時,包含社會價值和國情的考慮,對於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對於葯品、食品、核物質、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等方面的發明,一般不授予專利。
技術發明是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成果,專利把發明的商品屬性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使之成為不得無償佔有的財產,從而保護發明者的利益。專利還要求發明者公開其創造成果以利於他人有償使用,並把實施發明創造作為專利權人的法律義務,以促進技術信息交流和發明的推廣應用。
發明的產生 每一個時代的技術發明都與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狀況密切相關,並且取決於發明者的素質、能力和思維方式。
滿足並符合社會需要是作出技術發明的基本條件。社會需求的增長提出新的技術目標。原有的技術手段同新的技術目標的矛盾,推動和激勵發明。在技術活動中,由於知識和經驗的積累、綜合,也會導致創新的技術構想和發明,新的技術成果又能引發出新的需求,並有助於新發明的推廣應用。
發明是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新的技術方案往往要經過多次、幾十次乃至幾百次的試驗,克服許多困難和挫折才得以形成。勇於獻身、堅忍不拔、刻苦鑽研和勤於實踐,是發明者的基本素質。
新的技術構思和技術方案的提出,以深刻理解已有技術的機制和洞察其症結為前提,而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取決於充實的知識背景。隨著技術發明難度的增大,對知識的需求程度也愈高,不僅要有一般專業知識、跨專業知識,還要有雄厚的基礎科學理論知識和數學知識。
發明就是要標新立異乃至異想天開,把似乎不可能的事轉化為現實,而不拘泥於陳規。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揮,在醞釀形成新設想的過程中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想像、猜測 、直覺、靈感與創造密切相關。
一種技術目標可能以不同的技術手段達到。為實現某種功能要求的技術發明,往往也有幾種方案,每種方案又可能包括若干可供選擇的子方案。發明者既要有廣闊的視野,又要善於根據功能價值關系、資源環境等綜合因素,對多種技術方案作出比較、篩選和驗證。形成和確定新的技術方案 ,要以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指導。技術發明的經驗總結,有助於科學技術方法論的完善和應用。

㈩ 互聯網的關鍵發明和技術有哪些

1、GIF:史蒂夫·威爾海特(Steve Wilhite)
GIF的全稱是「圖形交換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長期以來一直是互聯網的一種標准圖片格式。我們怎能忘記網頁上那些活靈活現的動態圖片呢?這種圖片格式是由威爾海特1987年發明的,他當時供職於Compuserve。盡管GIF已經基本被JPG和PNG代替,但仍有很多人認為,GIF或許還將復活。
2、RSS:戴夫·溫納(Dave Winer)
這個問題存在一些爭議,所以我們斗膽自作主張。RSS也就是「簡易信息聚合」(Real Simple Syndication)的簡稱,有一些資料顯示,該技術源於RDF,而第一版RSS是由網景公司的丹·利比(Dan Libby)和拉瑪那森·古哈(Ramanathan V. Guha)於1999年發明的。但我們認為,具體到RSS的普及,沒有一個人的貢獻比溫納更大,所以我們將他選作RSS的發明人。
3、Ping:麥克·穆斯(Mike Muuss)
Ping是穆斯1983年發明的一個非常簡單的工具,僅包含1000行代碼。但這個工具如今幾乎被所有的操作系統採用,對於全世界所有的網路管理員而言,這都是一款非常有價值的工具。
4、IE1.0:托馬斯·里爾登(Thomas Reardon)

與其他很多微軟產品相同,IE的起源同樣來自公司外部。IE1.0是對Spyglass Mosaic的改版,後者是微軟1994年從Spyglass處授權而來的一款產品。當時就職於微軟的里爾登利用Spyglass的代碼開發了IE1.0,並於1995年推出了這款產品。盡管IE最近的市場份額有所下滑,但根據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Statcounter的數據,該產品仍然被全球40%以上的電腦使用。
5、@符號: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
1971年,湯姆林森需要一個字元來區分電子郵件地址中的主機名和用戶名。於是,他看了看鍵盤,發現了@符號,並將此作為「顯而易見的」選擇。如今,這個符號已經超出了電子郵件的范疇,而被廣泛應用於社交網路和論壇等領域。
6、笑臉表情:斯科特·法爾曼(Scott Fahlman)
我們或許應當稱之為「笑臉表情」,但只需要用「笑臉」兩個字就足以表明它在我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法爾曼1982年9月19日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留言板上建議,可以用「:-)」代表開玩笑,如果不是開玩笑則使用「:-(」。這一風潮隨後一發而不可收拾,如今的多數文本數字交流形式都會用到這些表情。
7、智能數據機:戴爾·海瑟靈頓(Dale Heatherington)
在很長時間內,智能數據機都是人們上網的必備設備。即使是在寬頻已經普及的今天,仍有很多人需要通過撥號才能上網。第一台智能數據機誕生於1981年,處理速度為每秒1比特。他的發明人是當時供職於賀氏電腦製品公司(Hayes Microcomputer Procts)的海瑟靈頓。
8、BIND:特里、潘特、里格和周松年
BIND全稱是「伯克利互聯網域名」(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它很可能是你每天都在使用,但卻對其一無所知的、最重要的軟體之一。這是一款被廣泛應用的DNS伺服器軟體。在互聯網性能檢測公司The Measurement Factory 2010年8月的調查中,BIND在將近80萬個受訪的主機中占據34.2%的份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道格拉斯·特里(Douglas Terry)、馬克·潘特(Mark Painter)、大衛·里格(David Riggle)和周松年(Songnian Zhou,音譯)共同發明了BIND。
9、PHP:拉斯姆斯·勒多夫(Rasmus Lerdorf)
PHP如今在TIOBE Programming Community Index編程語言排行榜上位居第五,但無論排名如何,都不可否認這已經成為一種無比熱門的腳本語言,被很多網站採用。勒多夫於1995年發明了最初的PHP,後來又編寫了第二版。
10、英特爾4004:法金、霍夫、馬澤爾和Masatoshi Shima
英特爾4004與互聯網並沒有直接關系,但卻對網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作為全球首個單晶元微處理器,我們如今在PC、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都可以找到它的直接和間接後裔。
這款晶元是由英特爾的費德里克·法金(Federico Fagin)、泰德·霍夫(Ted Hoff)和斯坦利·馬澤爾(Stanley Mazor)以及Busicom的Masatoshi Shima共同設計的。4004於1971年推出,內置2300個晶體管。相比而言,英特爾將於2012年推出的Ivy Bridge處理器將內置14億個晶體管。
致敬
過去40年來,很多全球最聰明的人一直都在從事炫酷而令人振奮的互聯網技術。這些人或許並不像他們的同行一樣頻頻見諸於報端,但我們卻希望能夠告訴你一些你或許並不知道的事情,讓你對每天都在使用的這些技術有更多的了解。

閱讀全文

與發明和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