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計算公式為:每萬人口發明 專利擁有量=年末發明專利擁有量/年末總人口。
發明專利最能體現一 個地區的自主創新能力,它既是一種無形的知識財產,又能通過工業生產 和製造轉化成現實財富,是衡量一個地區科研產出質量和市場應用水平 的綜合指標。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國際通用指標,主要體現一個 國家或地區自主創新能力。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指標列人國家「十 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之一。
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每 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5年底的6. 3件提高到12件。
❷ 十三五期間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
2016年12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知識產權規劃首次版被列入權國家重點專項規劃。規劃確立了到2020年知識產權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具體來看,提出了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5年的6.3件增加到12件。
❸ 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有何意義
《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中提到,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回同比增長近20%。邵志清認答為,強調該指標意義不大。「我國已經是發明專利大國,但每年那麼多發明專利,有多少產生了經濟效益?」他說。 中科院院士陳和生代表認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虛假、浮誇的垃圾專利」。他表示,現在很多專利是為了應付考核要求,或申請專利補貼而生。 「專利數量快速增長與創新能力增強,兩者之間不能劃等號。」邵志清說,應從導向上有所改變,除了專利數量,至少增加一些效益考核指標。
❹ 省級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在哪裡找,謝謝!
統計局的年度報告里有。
❺ 發明專利萬人擁有量是一年授權的專利還是多年授權的專利加一起
應該是多年授權累計的在統計期內仍維持有效的。
❻ 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都什麼意思
專利申請量: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或其代辦處提交的專利申請的數量,其審查結果如何並不考回慮;發明專利答申請量:專利申請量的計算中是包含了三種專利的,即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專利授權量:專利申請量中僅有一部分可以得到最終的專利授權,即專利授權量。
❼ 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7件 如何得來
具體如何得來的,不知道。主要是持有的時間,有的地方和單位沒幾年就放棄了。太可惜了。要加強對發明專利的保護和擁有。十二五規劃是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是3。3件。
❽ 十萬人平均專利申請量如何計算
一般業界都用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來表徵某一國家或地區的知識產權發展(尤其是版專利發展)水平。它的演算法是權:此地區發明專利總量 ÷ 人口總數 × 1000 = 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 我想按照您的意思,十萬人平均專利申請量應當是: 此地區專利申請總量 ÷ 人口總數 × 10000 。 但請您注意其實申請一般來說是有時間指征的,所以一般要說申請量都會加上某年的申請量。
❾ 比較各省的專利授權數量用哪個指標
不知道你要比較什麼呢?一般來說,用來比較各省創新能力,要比較他們當前有效版的權專利數量,而這個指標不單獨公布,一般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會有人口數和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數兩個指標,二者相乘,得到的就是當前本省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數。考慮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數量差異太大,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數才是最有價值的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