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火車是誰發明的
兩百年前,歐洲的陸上交通仍然靠馬車或鐵路馬車(即馬車在鐵路上行駛)。1807年,英國人特勒維雪克製造了一輛蒸汽機車,重5噸,每小時行駛8公里,只能牽引10幾噸貨物,比馬車好不了多少,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出生在英國紐卡斯爾的放牛娃斯蒂芬森卻對此很有興趣。經過苦心研究,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斯蒂芬森在1814年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機車。這台機車一次能牽引30多噸貨物,並且解決了經常脫軌的問題,但走得慢,雜訊大,煙囪里冒出的火苗把附近的樹木都燒焦了。多次改進後,1825年,「旅行號」終於誕生了。
1825年9月27日,「旅行號」在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進行了盛況空前的試車表演,斯蒂芬森親自駕駛機車,牽引著12節煤車、20節乘客車廂,從斯多克頓鳴笛啟動,鐵路兩旁人山人海……當列車安全進入達林頓車站時,才知道車上共有450名旅客,載重達90噸。
4年後,斯蒂芬森又與自己的兒子共同製造了「火箭號」機車,在利物浦附近參加了一次火車功率比賽。「火箭號」平均每小時行走22公里,牽引17噸重量,在規定的公里路程中未發生故障,榮獲冠軍。
後人把斯蒂芬森稱作近代蒸汽機車的奠基人。從此,火車得到了人們的重視,鐵路作為一種嶄新的運輸手段誕生了。
㈡ 高鐵是誰發明的
高鐵不是由個人發明的,是引進西方的製造能力再創新的。
高鐵是對西方技術的引進消化再創新。從照圖施工到小改小修,從引進西方的製造能力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中國「高鐵人」用10年多的時間「全面地、系統化地,一個角落都不遺漏地」研究、建設起了自己的高速鐵路。
高鐵創新團隊集成了全國最優秀的科技和創新力量,包括20多家國內頂級高校、50多家重點實驗室和創新能力平台、500多家配套企業。從基礎材料到控制,從電子到化工,從機械到信息,在所有涉及的領域開展了高度組織化的創新,生產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車。
(2)發明鐵路擴展閱讀
中國高鐵驚艷世界:
中國高鐵的快速發展改變著人民的生活,驚艷了世界的目光。上世紀80年代便開始醞釀建設的京滬高鐵建設項目,於2008年4月18日正式開工,2011年6月30日通車。
在過去五年,中國高鐵新增運營里程1.2萬公里,超過世界其他國家高鐵運營里程的總和。我國在高鐵系統技術、集成能力、運營里程、運行速度、在建規模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
高速鐵路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群眾交通出行條件,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從重要城市之間的單線,到「四縱四橫」路網基本完成,再到「八縱八橫」藍圖徐徐展開。
㈢ 火車是哪發明的
火車的發明 今天,當一列列火車風馳電掣般地從我們面前閃過,迅速地從視野消失駛向遠方時,我們禁不住會發出由衷的贊嘆,發明火車的人真偉大,為後人留下這種既快又方便舒適的交通工具。 歐洲工業革命以機器大工業代替了工場手工業。機器大工業需要大量的燃料、原料,也要把生產出的產品送往各地。而在19世紀以前,運輸依靠水上船舶。陸地上只能依賴馬車,這與大工業的需要是個很大的矛盾。機器大工業呼喚著現代運輸工具的誕生。 16世紀下半葉,在英國和德國的礦山和採石場鋪有用木材做成的路軌。在軌道上行走的車是靠人力或畜力推動的。1767年,英國的金屬大跌價,有家鐵工廠的老闆看到堆積如山的生鐵,既賣不出去賺不了錢,又佔用了很多地方,就令人澆鑄成長長的鐵條,鋪在工廠的道路上,准備在鐵價上漲的時候再賣出去。可是,人們發現車輛走在鋪著鐵條的路上,既省力,又平穩。這樣,鐵軌先於火車誕生了。 鐵條上行車畢竟不是很方便的,於是,鐵條得到了改進,做成凹槽形的鐵軌。這種軌道可以防止車輪滑出,但容易在凹槽中積上石子、煤屑,鐵軌很容易損壞。於是,人們把鐵軌做成了上下一樣寬,中間略窄的形狀,這樣垃圾不易積起,鐵軌也不容易損壞。可是這種軌道不是很穩的,鐵軌受到沖擊容易翻倒而導致車輛出軌翻車。人們又把鐵軌的下面加寬,造成像漢字的「工」字形,這種形狀的軌道既穩定又可靠,一直沿用到今天。 那個時代鐵路已誕生,可是行走在鐵路上的車大部分是用馬拉的。1783年,瓦特的學生默多克造出了1台用蒸汽機作動力的車子,但效果不好,沒人用。1807年,英國人特里維希克和維維安製造成功用蒸汽機推動的車子,可是這車子太笨重了,難以在普通的道路上行走,而他們也沒想到把這輛車放到鐵軌上去,所以不久也就棄之不用了。直到1814年,放牛娃出身的英國工程師斯蒂芬森造出了在鐵軌上行走的蒸汽機車,正式發明了火車。 斯蒂芬森出生於1781年,父親是煤礦上的蒸汽機司爐工。母親沒有工作。一家8口全靠父親的工資收入生活,日子過得很艱難。14歲那年,斯蒂芬森也來到煤礦,當上了一名見習司爐工。他很喜歡這個工作,別人下班了,他卻認真地擦洗機器,清潔零部件。多次的拆拆裝裝,使他掌握了機器的結構。他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識,辛勤工作一天後,就去夜校上課。他從沒上過學,開始學習時困難重重,他聰明好學,勤奮鑽研,很快掌握了機械、制圖等方面的知識。一次,他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結合工作的實際,設計了一台機器。煤礦上的總工程師看到他設計的機器草圖,大加贊賞,這給了斯蒂芬森很大的鼓勵。他學習工作更加努力。勤奮了,不久便成了名熟練的機械修理工。 1907年,特里維希克和維維安造出了在普通道路上行走的蒸汽機車,但由於車子過於笨重,在普通道路上難以行駛,他們放棄了這個發明。斯蒂芬森總結他們失敗的教訓,開始研製蒸汽機車,他改進了產生蒸汽的鍋爐,把立式鍋爐改成卧式鍋爐;並作出了一個極有遠見的重大決斷,決定把蒸汽機車放在軌道上行駛;在車輪的邊上加了輪緣,以防止火車出軌;又在承重的兩條路軌間加裝了一條有齒的軌道。因為當時考慮蒸汽機車在軌道上行駛,雖可避免在一般道路上因自身太重而難以行走的缺點,可在軌道上也會產生車輪打滑的問題,所以,在機車上裝上棘輪,讓它在有齒的第三軌上滾動而帶動機車向前行駛。 1814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機車火車頭問世了。他發明的這個鐵傢伙有5噸重,車頭上有一個巨大的飛輪。這個飛輪可以利用慣性幫助機車運動,斯蒂芬森為他的發明取了個名字叫「布魯克」。這個布魯克可以帶動總重約30噸的8個車廂。在以後的10年中,他又造了11個與布魯克相似的火車頭。 斯蒂芬森的新發明也有很多缺點,首先是震動太大。有一次,甚至震翻了車;其次是速度不快。因此,斯蒂芬森經過改進,重新設計了一輛火車。在設計製造火車的同時,他說服了皮斯先生。當時,1821年,皮斯先生正在籌劃鋪設從斯托克頓到達靈頓供馬拉車用的鐵軌,皮斯聽了斯蒂芬森的建議,就委託他製造一台火車頭。斯蒂芬森受委託後,加緊了工作的步驟。終於造出了一輛新的更先進的蒸汽機車,他將它命名為「旅行號」。 1825年9月27日,在英國的斯托克頓附近擠滿了4萬余名觀眾,銅管樂隊也整齊地站在鐵軌邊,人們翹首以待,望著那卧榻碗蜒而去的鐵路。鐵路兩旁也擁擠著前來觀看的人群。忽然人們聽到一聲激昂的汽笛聲,一台機車噴雲吐霧地疾駛而來。機車後面拖著12節煤車,另外還有20節車廂,車廂里還乘著約450名旅客。斯蒂芬森親自駕駛世界上第一列火車。火車駛近了,大地在微微顫動。觀眾驚呆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眼前的這鐵傢伙竟有這么大的力氣。火車緩緩地停穩,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歡呼聲。銅管樂隊奏出激昂的樂曲,七門禮炮同時發放,人們在慶祝世界上誕生了火車。這列火車以每小時24公里的速度,從達靈頓駛到了斯托克頓,鐵路運輸事業從這天開始。 到此時,火車的優越性已充分體現出來了,它速度快、平穩、舒適、安全可靠。隨即在英國和美國掀起了一個修築鐵路、建造機車的熱潮。僅1832年這1年,美國就修建了17條鐵路。蒸汽機車也在這段時間前後有了很大的改進,從最初斯蒂芬森建造的兩對輪子的機車,一直發展到5對,甚至6對輪子。而斯蒂芬森繼續作為這個革命性運輸工具的發明者和倡導者,解決了火車鐵路建築、橋梁設計、機車和車輛製造的許多問題。他還在國內和國外許多鐵路工程中擔任顧問。就這樣,火車在世界各地很快發展起來了。直到今天,火車仍然是世界上重要的運輸工具,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㈣ 鐵路的起源與發展
火車與鐵軌
今天我們已經習慣於將鐵路看作是最古老的一種交通方式。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火車的出現所依據的兩個發明,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被人們所知並加以利用了。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當時的人們就已經開始修建道路,並利用軌道和人力或者馬拉的車輛來運輸物品。但是,這一出色的發明卻在中世紀被人們所忘記。直到16世紀末,沿著軌道前進的車輛才再次被用於在煤礦中運輸煤炭。當時,這些車輛的輪子和軌道已經用木頭包著鐵皮來製作了。
到了18世紀,蒸汽機出現了,並被廣泛應用在工業中。但是在交通運輸中,蒸汽機和鐵軌仍然被人們分別單獨利用了很多年。當兩者終於在某一天結合在一起時,鐵路就出現了。
蒸汽機車
蒸汽機車的出現有著長長的歷史,其中充滿了天才的想法和失敗的應用。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許多出色的人物試圖將蒸汽機用在車輛上(始作俑者是1763年的法國炮兵軍官尼古拉。約瑟夫。屈尼奧),還有人曾經試圖讓蒸汽機車在鐵軌上運行(1801和1803年英國人理查德。特萊維特奇克就做了這樣的試驗),但最後是英國人喬治。斯蒂芬森首先發明了真正實用的蒸汽機車。喬治。斯蒂芬森1781年出生在紐卡斯爾。他在1814年製造出被稱為「半統靴」的蒸汽機車,是後來所有蒸汽機車的原型。
鐵路的延伸
在第一台蒸汽機車發明之後,火車的歷史就主要轉變成了鐵路擴張的歷史。在很多年中,用蒸汽機車帶動的車廂缺乏可以運行的軌道。第一條用來運載乘客的鐵路,是斯蒂芬森在英國畢曉普克蘭建成的,全長只有17公里。但是,鐵路並沒有立即進入它的擴張時代。針對斯蒂芬森的發明,反對進步的守舊派們發起了他們典型的攻擊。他們批評說,這個巨大的邪惡機器將給人類和動物帶來死亡,並且會破壞美麗的田園風光。不過,鐵路最終佔了上風。1830年9月15日,從曼徹斯特到利物浦的鐵路建成通車。這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條真正的鐵路。從那以來,鐵路一直在飛速而持久地發展著。諸如橋梁、高架橋和隧道等各種巨大的工程將鐵軌帶到了世界的各個地方。
電氣列車
首先產生這個想法的是德國工程師和工業家維爾納。馮。西門子,他在1881年建造了第一條電氣鐵路。在最初的試驗中,機車用的電流直接通過鐵軌傳輸。隨後才發明了架空電纜來提供電力,這種方式要安全得多,並且可以用較少的變電站來為機車提供足夠的電力。這一系統隨後也被應用到地鐵和城市輕軌列車中。
1870年,第一條城市列車(也就是地鐵)在倫敦正式開始運行,當時使用的是蒸汽機車。20年以後,第一條電力地鐵終於建成了。隨後,幾乎所有的地面和地下鐵路都逐漸實現了電氣化,蒸汽機車也漸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傳奇的「火箭」
1826年,在克服了巨大的阻力之後,建設從曼徹斯特到利物浦的鐵路的提案終於在英國國會獲得通過。為了選擇這條鐵路使用的火車機車,英國政府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標。結果這次招標成了一場備受熱情的公眾關注的競賽。1829年10月,在萊因希爾附近的鐵軌上,來自四家火車頭製造商的機車進行了公開比賽。最終,喬治。斯蒂芬森製造的「火箭」機車戰勝了其他競爭對手。「火箭列車」順利地完成了各種上情況下的運行,並達到了創紀錄的57公里的時速。從那以後,「火箭」機車成為世界上最為廣泛使用的火車機車。
剎車系統
大約在1767年發明的剎車完全不需要理由。減緩高速行駛車輛的速度,是現代社會最自然的要求。從它被發明出來那天起,剎車系統都是一個對輪子進行摩擦作用來減速的裝置,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完善。剎車裝置中最重要的發明來自英國人喬治。威斯汀豪斯,他發明了壓縮空氣剎車裝置。在此之前,剎車都是用手來進行操作。有了這一發明,氣缸和活塞的力量就代替了人力。更有效的剎車使得火車的速度大幅度提高,因為它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
磁懸浮列車
這種火車的時速可以達到550公里,並且在鐵軌以上幾厘米的地方運行。它的秘密就在於鐵軌和車廂上安裝的超導磁鐵。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德國和日本研究這一系統並已經接近實用,這種列車將有望代替目前在歐洲行駛的高速列車。
與常規的動力來自於機車頭的火車不同,磁懸浮列車的動力來自於鐵軌。磁懸浮列車的動力裝置,一部分是在鐵軌上。列車車身上的磁鐵使車身懸浮於鐵軌之上,而鐵軌上的磁鐵則給予車身上的磁鐵一個斥力推動車身前進。通過調節通過磁鐵的電流強度,可以方便地改變列車的速度。預計將來實用型的磁懸浮列車每列有130到220個座位,運行時速在300到500公里。
磁懸浮列車速度的紀錄目前是由日本的MLX01型創造的。1998年,這種列車的運行時速達到了550公里。在此之前,磁懸浮列車的速度紀錄是法國的TGV型列車創造的,時速為515公里。MLX01型列車使用的是由液壓操縱的空氣動力剎車系統。這有三個車廂,每個車廂有30到41個座位。兩頭是兩個為了減少空氣阻力而精心設計的流線型頭部。這種列車起初用輪子行駛,時速達到100公里以上才開始在軌道上「飄浮」,由磁鐵驅動前進。
水下火車
1994年,人們一直以來所擁有的通過海底將英國和法國聯系在一起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目前,英法海底隧道運行法國TGV這樣的客運列車,也運行Shuttie I型這樣有28個雙層車廂、可以運載140輛汽車的渡船式列車。在隧道中,它們的時速可以達到140公里。
事實上,連接英國福克斯通和法國加來的歐洲隧道並不是一條而是三條。兩條隧道用於雙向通車,第三條小一些的隧道用於維護工作並作為安全出口。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乘客可以從通車的隧道中每隔375米就有一個的安全出口逃生。隧道消防員也在這第三條隧道中工作,他們使用安裝有與中央計算機相連的煙幕感應器的消防車。
兩條用於通車的隧道每條長50公里,直徑6.7米。隧道中密布著電話線以及將中央計算機與各種設施連接在一起的光纜。由於隧道的大部分都處在海面以下100米的深處,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發生火災。每條隧道中都有一套完善的滅火系統。在英國福克斯通車站,控制大廳中的工作人員通過計算機網路監控著隧道所有的關鍵部位。
㈤ 鐵路是怎樣發明
1804年,英國工程師特里維雪克製造出一台單缸的蒸汽機車,牽引著5節車廂,以每小時8公里的速度,登上了鐵路,揭開了與馬車爭奪鐵路的「戰爭」。 由於當時的蒸汽機使用炭或木柴生火做燃料,所以得了一個形象的名稱「火車」。 這種火車托著個大蒸汽機,樣子滑稽難看,速度又慢,放起蒸氣來,聲音尖得刺耳,遠遠不如馬車輕捷便利,不巧的是,火車又在半途中出了軌,火車第一次登台亮相,即遭慘敗。可是特里維雪克並未因出師不利而氣餒,仍然堅持不懈地研製蒸汽機車,並做了不小的改進,使以後的幾台蒸汽機車終於在鐵路上站穩了腳跟。1807年,特里維雪克又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列載客火車,由一台蒸汽機和4節旅客車廂組成,每節車廂可乘坐10名乘客。這列火車時速可達11公里。這一次試車,特里維雪克充滿了自信,可是由於車廂未安裝減震彈簧,火車行駛時,震動厲害,聲音刺耳,令人難以忍受。鐵軌敷設過於匆忙,在震動下逐漸松動。火車運行不到5公里,又出了軌。展覽、試車只能停止。 火車又一次陷人尷尬的境地。 後來,火車的命運由於一個人的努力而有了轉機。鍋爐工斯蒂芬森參與了多次蒸汽機車的試車,有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對科學技術有一股忘我的鑽研勁頭。他在特里維雪克蒸汽機車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於1814年製造了一輛火車。車上有兩個汽缸,還裝有一個巨大的飛輪。機車利用飛輪的慣性幫助車輪轉動,火車行駛起來就平穩安全得多了。這台蒸汽機車牽弓}3節車廂,可以載30噸貨物,時速達到10公里。這台機車的問世,使火車威名遠震。它的速度雖然與馬車差不多,但載重量卻相當於30多輛馬車。火車終於揚眉吐氣地行駛在鐵路上,至少可以與馬車平分秋色了。 1825年,斯蒂芬森經過多次設計和改進,試制出了新的真正的近代蒸汽機車。他把機車汽缸里排出的蒸汽引人煙筒,避免排氣時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響;還發明了火譽鍋爐,提高了機車的效能,使牽引力大大增加。斯蒂芬森驕傲地將這合舞汽機車命名為「動力號」、1825年9月幾27日,在英國斯托克頓與達林頓之間汗設了第「條鐵路運翰線,專供火車使用,不準馬車上路。上午10點鍾,動力號產牽引著玲節車布乎滿載著50噸貨物和100多名乘客,以每小時13公里的冰度,平穩地行使其間。「動力號」成為世界公認的第二台規代意義上的蒸汽機車,它的成功標志著火車時代的到來。 「動力號」的成功和運行並沒有使人們完全放棄馬車在鐵路行駛。1829年,一場由政府出面組織,英國上、下兩院議員出席的正式比賽,是進步與落後、科技與愚昧的正式較量,它將決定誰是鐵路的主人。 有7輛火車報名參加比賽,但其中4輛在性能和速度上不合格。其餘3輛火車比賽的結果,斯蒂芬森兒子改進的「火箭號」奪取了第一名。「火箭號」長6.4米,重7.5噸。為了使火燃燒得旺,裝了一個高4.5米的煙囪,平均速度達到每小時22公里,比參賽的四套馬車快兩倍以上,最高時速達46.4公里,馬車簡直是望塵莫及。這次火車與馬車的比賽,徹底擊潰了馬車,火車終於成為鐵路的主人。 蒸汽機車要「吃」煤「飲」水,必須自載煤水,負荷極重。即使是最好、最新式的蒸汽機車,也燃燒不全,熱量損失很大。因此,蒸汽機車在它的百年之後,逐漸被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所替代。 然而時代前進的步伐決不會停止,蒸汽機車替代有軌馬車,內燃機車勝過蒸汽機車,電力機車優於內燃機車,一代勝過一代,發展永不停止。21世紀,我們將會乘坐「會飛的列車」一磁懸浮列車旅行。這種列車懸浮在一個看不見的磁墊上,沿著鐵軌高速行駛。從成都到重慶,只需要個把小時,比乘飛機還快,最高時速可達550公里。這種磁懸浮列車已不是幻想,法國、美國、德國、日本以及我們中國,早已開始研製,並已試製成功。
㈥ 火車是誰發明的
喬治.斯蒂芬孫
1804年,由英國的礦山技師德里維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專蒸汽機車,時速為5至6公里屬。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火車」,於是一直沿用至今。
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礠里維西克所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火車。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動力的燃煤蒸汽機車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必須在鐵路沿線設置加煤、水的設施,還要在運營中耗費大量時間為機車添加煤和水。這些都很不經濟。在19世紀末,許多科學家轉向研究電力和燃油機車。
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蒸汽火車是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礠里維西克所設計的。 它的火車有四個動力輪,1840年2月22日試車,空車時,時速20公里,載重時,每小時8公里(相當於人快步行走的速度。
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重約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門子與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第一台實用電力機車投入使用。
㈦ 鐵路是誰發明的
鐵路是英國喬治·史蒂芬遜發明的。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條現代意義的鐵路(「木」路被「鐵」路代替,蒸汽機車開始使用)在英國的斯托克頓(Stockton)和達靈頓(Darlington)之間開通,最初的速度為4.5km/h,後來達到24km/h。
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7)發明鐵路擴展閱讀:
火車和鐵路作為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成果之一,最先出現在產業革命的故鄉英國。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也開始出現修建鐵路的議論,
一些外國商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築中國鐵路的大規模綜合計劃。1865年,一個名叫杜蘭德的英國資本家,在北京宣武門外修築了一條長僅一里的鐵路,試行小火車,意在勸說清政府同意外國人修築鐵路的要求和計劃。有人認為,雖然這只是一條展覽路,
不具備什麼實用價值,且很快被清政府派兵拆毀,但這畢竟是鐵路和火車這種新鮮事物最早在中國出現。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認為「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鐵路」,應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
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㈧ 是誰第一個人發明鐵路
火車和鐵路作為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成果之一,最先出現在產業革命的故鄉英國。1814年,史蒂芬遜在1814年發明蒸汽機車後,又在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也開始出現修建鐵路的議論,一些外國商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築中國鐵路的大規模綜合計劃。1865年,一個名叫杜蘭德的英國資本家,在北京宣武門外修築了一條長僅一里的鐵路,試行小火車,意在勸說清政府同意外國人修築鐵路的要求和計劃。有人認為,雖然這只是一條展覽路,不具備什麼實用價值,且很快被清政府派兵拆毀,但這畢竟是鐵路和火車這種新鮮事物最早在中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