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幼兒的好奇心是其創造力形成和發展的先導,是創造的巨大動力,如果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就不可能產生對社會和人類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和創造。孩子往往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新鮮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愛提問,喜追究。對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家長應予以愛護、鼓勵和引導,使之合理的發展。
幼兒對事物產生好奇,應鼓勵他提問。能提出問題說明孩子在動腦筋,進行積極思索。陶行知指出「幼兒只有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發明千千萬萬,在於一個問……。」為此,他強調要解放幼兒的嘴,使他敢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麼重大的創造發明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的追究問題罷了。」好提問題是孩子求知、探索精神的體現,是創造性的萌芽。所以,家長要善待幼兒的發問,認真解答並力求回答的生動具體,使孩子從小能夠享受到探索事物奧妙的樂趣。
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奇思異想是創造思維的源泉。平時,孩子總喜歡歪著腦袋、拖著兩腮靜靜的思考,並經常產生一些不合邏輯的想法。對於這些想法,他們有著強烈的表現心理,家長切不可認為是「瞎想」、「胡鬧」予以指責和否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斷送孩子的創造慾望。
有鑒於此,家長要允許幼兒自由地想像,允許他們產生與眾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觀念,如孩子的繪畫中會出現 「紅海洋」、「藍太陽」、「五彩樹」等,這是他們獨特思維、豐富想像的體現,我們應予以鼓勵並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幼兒的想像,如講故事、童話敘述、朗誦詩歌、音樂、小製作等,也可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幼兒的想像力,讓幼兒獲得間接知識,豐富想像的內容。
三、豐富幼兒的認知
任何創造性的活動都是建立在對原有事物的認識基礎上的。感性材料是想像、創造的基礎。沒有感知經驗作鋪墊,想像、創造必定是枯竭、貧乏的。因此,家長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就應不斷增進孩子的知識,幫助他們積累經驗。
家長可向幼兒提供合適的讀物和音像材料,創造多種向自然和社會學習的機會;經常提供新穎的刺激,擴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強他們的接受能力。孩子剛出生不久,家長可搖鈴鐺給他聽,掛彩色氣球給他看。因為嬰兒正是在不斷對外界環境信息的接受與作出反應的過程中,提高了大腦和各種器官的靈敏性,進而加速了智力發展的進程。嬰幼兒的生活環境較狹窄,但其智力發展速度又甚快,這就要求家長應經常帶他去看一些沒有見過的東西,逐步擴大他的眼界和經驗。例如,可帶孩子去動物園看看各種動物,或帶孩子去兒童游樂活動場所。由於孩子走出了家門,看見聽到各種各樣新穎的東西和聲音,就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激起興奮點,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為其將來的創造性發展奠定基礎。
當然,有觀察才能有發現,幼兒生而具有獨特的觀察力和強烈的敏感性,只要與周圍事物發生直接聯系,幼兒就會以一種輕松的洞察力獨特的感受到周圍的事物。所以,家長可利用周圍事物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幼兒觀察的興趣,引導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
四、鼓勵幼兒動手動腦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頭腦、手腳、眼睛、嘴巴、時間與空間)。首先是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其次是解放他們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要鼓勵孩子動手動腦進行探索。只有通過一些實際的動手活動,才能使創造思維的結果物化,同時也使他們的創新思維更符合現實,具有實際的效果。
在家庭中,家長要鼓勵引導幼兒多動手。研究者發現,適度的練習,有助於增長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助於其創造力的開發。幼兒在一次次動手做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拓展自己的思路,嘗試用多種方法去解決操作中的問題,這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兒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難免會「闖禍」或出差錯,對此,家長應持寬容態度,理解幼兒,而非批評責備。
當然,家長要精心為孩子提供「精神營養」――玩具與圖書。但並非所有的玩具都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玩具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家長應視孩子的實際水平,選購最能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玩具,如小積木、拼插車板和塑料的小炊具、小傢具等。這些玩具可幫助孩子辨別不同的形象與顏色,認識物體,對孩子的手眼配合一致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均大有益處。使幼兒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在創造性的玩法中獲得發展。圖書對於激發孩子智力有其獨到功能。圖書中的故事基本以圖為主,為幼兒提供了生動的直觀形象。但由於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家長應幫助他理解作品的內容,可先給孩子講一兩遍,然後讓他自己重述其內容,這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五、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
適宜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基礎和重要條件。幼兒的行為是受成人控制還是自主支配,這會直接影響其創造才能的發揮。德國學者戈特弗里德海納特指出:促發創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輕松、無
❷ 幼兒創造力是什麼
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孩子往往表現出許多功能,也許你把這些功能作為一個麻煩,也許這些功能會讓你火冒三丈,這些表現可能會讓你摸不著頭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突然意識到,這些都是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表現。新創意的想法為孩子們總是有無關,與他的長相許多東西有著濃厚的興趣。可能是因為他想知道從這個角度出來是什麼樣子的院子的屋頂上,它爬上了屋頂。這些不尋常的興趣,或許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產生了很多新的想法。像議論文創作孩子們喜歡議論。有時候,你會感到困惑,為什麼孩子不知道怎麼了一系列的反應。不要擔心,有時在你的孩子會激發自己想出許多新的答案。願意冒險創造力的孩子願意冒險的成年人總覺得這些孩子很頑皮,不要擔心的人,它需要更多的精力去照顧他們,防止危險。所以,父母往往規定這類兒童不準,不許說。但是,這種約束往往難以撲滅一個堅強的孩子的好奇心,你一不留神,他偷偷開始了危險的動作。將創意轉化為實踐他自己的孩子像很多的想法付諸實踐。像詢問拆解東西,實驗測試他的想法。例如,除了玩具按自己的意願重新組合,將麵粉與顏料如橡皮泥等在一起。這也常常讓父母覺得他們有麻煩了,孩子們也經常破損的玩具和破碎的物品被拆遷房屋,或房子一片狼藉處罰。因此,提醒家長注意,因為只要孩子不是發泄情緒,破壞東西,他們不急於批評和懲罰,澄清背後的原因它不會讓孩子受委屈。
❸ 學前兒童創造力培養的意義
什麼是創造與創新能力?
兒童通過繪畫、寫作、雕塑、戲劇、舞蹈、運動、科學探索等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創造性思想和情感。創造力可以用許多形式來表達,比如孩子如何完成一個任務或如何解決一個新問題。
創造力的一部分是學習創新。幼兒的創新是他們如何驗證自己的思維和如何與世界互動。兒童通常從模仿觀察到的行為開始,如果典型的方法不起作用,他們開始使用新穎的想法或解決方案進行創新解決問題。
創造與創新能力學習成果在K-12階段的體現
使用各種方式促進創新想法生成想法生成(例如頭腦風暴)
當兒童參與價值點貢獻的活動時,他們可以創造新的、有價值的想法(既有微創新,也有顛覆式創新)
闡述、提煉、分析和評估自己的想法,以提高和最大化創造力產生的影響。
把失敗看作學習的機會;理解創造力和創新是一種長期的、小的成功和頻繁的非預期結果的循環不斷循環的結果。
在工作中表現出獨創性和創造性。
發展創新想法並與他人交流。
是開放的,同時可以響應多樣化的新觀點。
發揮創意的作用,為該領域作出切實有效的創新貢獻。
創造與創新能力需要的早期學習環境
早期學習環境可以支持創造和創新。這可以通過提供豐富的不同類型的創造性體驗式游戲來完成。這些環境包括但不限於建搭建積木、粘土、再生材料、測量工具、在室外發現的物品、水桶、球、以及支持創造和創新的藝術和工藝材料。空間提供方便的材料與兒童工作的展示,以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想法。
孩子們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創造和創造時間,自由地搬材料到玩耍的地方來創造和保存工作。創造力和創新超越了藝術活動,當孩子們在外面做游戲、用積木搭建或在戲劇性游戲中扮演時,我們鼓勵孩子們表達他們的想法,並從他人那裡學習,創造力和創新就會發生。
❹ 創造力對幼兒個人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可以發揮他的創造力的話,對他以後的發展肯定是有好處的,而且可以開發他的智力和智商。
❺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沒有創造力想像力可能是感統失調了,建議帶孩子去做個感統測評吧,如果進行感統訓練的話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❻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鼓勵孩子在玩耍中發現問題,並試著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回題,而答這些問題對於家長來說可能也是難題,家長不要置之不理,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如果孩子能力有限,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去找答案。
對孩子有創意的行為給予積極鼓勵。如果孩子做出了十分有創意的手工,或者解決了一些問題,都要表揚孩子。
❼ 孩子的創造力包括哪些方面
創造力包含三來方面的內容源,具體方面如下:
多維能力
這包括視覺空間方面的智力、邏輯數學能力、觀察能力、創造能力等,這些人在以後的發展中有可能會成為設計師、畫家、雕塑家等。
音樂智能
肢體運動和音樂智能強的孩子,具有音樂方面的創造力,這些人的樂感比較好,有可能會發展成為歌唱家、舞蹈家、作曲家等等。
文字語言
語言文字創造能力就是語言智能,另外,還包括了人際交往的智能等,他們會成為演說方面的專家,作假等。
❽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愛玩抄是孩子的天性。3-6歲的孩子襲喜歡玩具 ,在玩中增長見識,促進發展。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直覺行動思維也在發展。幼兒們正是通過觀察、擺弄物體來研究物體的構造,獲得對物體的深刻認識,解除心中的疑惑。其實,象偉偉那樣拆開玩具、重新組裝玩具的行為正說明了他頭腦聰明,喜歡發現問題, 一、幫助幼兒樹立創造意識 父母可以經常給孩子講述一些大發明家、大科學家的兒時趣事,講述他們小時候的愛動腦筋的「破壞性」行為,說明要善於動腦動手,敢於發現問題,力圖解決問題。拆開物品不是為破壞而破壞,而是為了創造,獲得新知識。家長要鼓勵幼兒樹立創造意識。 二、幫助幼兒豐富感性經驗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物品,了解它們的顏色、形狀、結構與功能,不斷地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使他們的認識更深刻。 三、鼓勵幼兒動手動腦行為 當幼兒出現了拆開玩具的破壞性行為時,家長要加以引導,鼓勵他們動腦動手,自己研究琢磨,必要時可以提醒、啟發,但是不要一味地指責批評。 只要家長幫助幼兒樹立創造意識,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鼓勵幼兒動手動腦行為,就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❾ 幼兒創造力發展具有哪些特點
1.幼兒的創造力是不斷發展變化著的
2.幼兒的創造力屬表達式創造力
3.幼兒創造力的自發性強,表現范圍十分廣泛
4.幼兒的創造始於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