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怎麼創造電影

怎麼創造電影

發布時間:2021-08-09 15:18:09

1. 如何自己製作影片

用windows自帶的windows movie maker
太長了 直接偷了過來給你
打開Windows Movie Maker 應用程序,可執行以下步驟:
(1)單擊「開始」按鈕,選擇「更多程序」∣「附件」∣「娛樂」∣「Windows MovieMaker」命令,即可打開Windows Movie Maker 窗口,如圖5.19 所示。

圖5.19 Windows Movie Maker 窗口
(2)在該窗口中各項的功能如下:
·工具欄:在該欄中包含了一些經常使用的命令的按鈕。
·菜單欄:在該欄中包含了所有的Windows Movie Maker 命令。
·工具欄:在該欄中包含了一些經常使用的命令的按鈕。
·收藏目錄區:在該欄中存放了所有打開或導入的多媒體文件。
·拍攝剪輯|時間表工具欄:該欄包含了拍攝剪輯|時間表的命令按鈕。
·狀態欄:在該欄中顯示了當前的狀態。
·拍攝剪輯|時間表:顯示剪輯的多媒體文件的剪輯片斷或時間表。
·媒體顯示區:在該顯示區中可播放選取的多媒體文件。

5.4.2 錄制多媒體
製作個性化多媒體的前提是錄制了可供加工的多媒體文件素材。錄制多媒體文件可執行以下操作:
(1)打開「Windows Movie Maker」窗口。
(2)選擇「文件」∣「錄制」命令,或單擊工具欄上的「錄制」 按鈕。
(3)打開「錄制」對話框,如圖5.20 所示。

(4)在該對話框中的「錄制」下拉列表中可選擇「視頻和音頻」、「只限視頻」或「只限音頻」選項。若選擇「視頻和音頻」選項,可同時進行視頻和音頻的錄制;若選擇「只限視頻」或「只限音頻」選項,則只可錄制視頻或音頻。
(5)在「視頻設備」和「音頻設備」中顯示了所使用的視頻和音頻設備。單擊「更改設備」按鈕,可進行更改或配置設備。
(6)選定「錄制時限」復選框,在其後的文本框中可設定錄制的時間;選定「創建剪輯」復選框,可為錄制的多媒體文件創建剪輯。
(7)在「設置」下拉列表中可選擇「低質量」、「中等質量」、「高質量」或「其他」選項,設定錄制的視頻品質。
(8)設置完畢後,單擊「錄制」按鈕,即可開始進行錄制。這時「錄制」按鈕會變成「停止」按鈕,單擊可停止錄制。
(9)若想在錄制中間擷取影像,可單擊「拍照」按鈕,將其存儲成圖片文件。
(10)結束錄制後,會彈出「保存Windows 媒體文件」對話框,如圖5.21 所示。

(11)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輸入要保存的文件名,單擊「保存」按鈕即可。
(12)若選中了「創建剪輯」復選框,則出現「製作剪輯」對話框,如圖5.22 所示。

(13)在「媒體顯示區」中即可看到所錄制的多媒體文件。

5.4.3 打開或導入多媒體文件
用戶也可以打開或導入已有的多媒體文件,打開已有的多媒體文件可執行以下操作。
1.打開已有的Windows Movie Maker 文件
打開已有的Windows Movie Maker 文件可執行以下操作:
(1)打開Windows Movie Maker 窗口。
(2)選擇「文件」∣「打開項目」命令,或單擊工具欄上的「打開項目」 按鈕。
(3)打開「打開項目」對話框,如圖5.23 所示。

(4)在該對話框中選擇一個要打開的Windows Movie Maker 文件(擴展名為.mswmm),單擊「打開」按鈕即可打開該文件。
2.導入其他多媒體文件
用戶也可以將其他多媒體文件導入到Windows Movie Maker 中使用,步驟如下:
(1)打開Windows Movie Maker 窗口。
(2)選擇「文件」∣「導入」命令,打開「選擇要導入的文件」對話框,如圖5.24所示。

(3)選中要導入的文件,單擊「打開」按鈕,可彈出「製作剪輯」進度框,如圖5.25所示。

(4)製作剪輯完畢後,即可將該文件導入到Windows Movie Maker 中。

5.4.4 分割剪輯
打開、導入或錄制的多媒體文件及導入的圖片、錄制的聲音文件等,還需要進行分割剪輯,以使其可以配合影像的播放。分隔剪輯的具體操作如下:
(1)打開要進行分割剪輯的文件,如圖5.26 所示。

(2)拖動「媒體顯示區」中的時間表滑塊到要建立分割點的位置,單擊「分割剪輯」按鈕,即可建立分割點,按該步驟將文件分割為若干個剪輯,如圖5.27 所示。

(3)選擇所需要的剪輯及要和多媒體剪輯文件同時播放的聲音文件,單擊「剪輯」∣「添加到情節提要|時間線」命令,將需要的剪輯和聲音文件添加到「拍攝剪輯欄|時間表」中,如圖5.28 所示。

(4)調整多媒體文件剪輯和聲音文件的長度,使其可以同步。

5.4.5 存儲為電影
添加到「拍攝剪輯欄|時間表」中並調整好播放長度後,用戶可以將其存儲為電影,步驟如下:
(1)單擊「文件」∣「保存電影」命令,打開「保存電影」對話框,如圖5.29 所示。

(2)在該對話框中,用戶可在「播放質量」選項組中的「設置」下拉列表中選擇播放的質量。
注意:播放質量越高,文件就越大。
(3)在「顯示信息」選項組中,用戶可輸入電影的標題、作者、日期、分級及影片說明信息。
(4)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彈出「另存為」對話框,如圖5.30 所示。

(5)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輸入文件的名稱,單擊「保存」按鈕,彈出「製作電影」進度框,如圖5.31 所示。

(6)製作完畢後,將彈出「Windows Movie Maker」對話框,如圖5.32 所示。

(7)單擊「是」按鈕,即可啟動Windows Media Player 觀看用戶自己製作的電影,如圖5.33 所示。

5.4.6 與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電影
製作好的電影,用戶還可以利用電子郵件將其發送給自己的朋友,或將其發布到Web伺服器上與所有人分享。
1.利用電子郵件發送電影
利用電子郵件,用戶可以與朋友、家人共同分享自己製作的電影。利用電子郵件發送電影可執行下列步驟:
(1)選擇「文件」∣「將電影發送到」∣「電子郵件」命令,或單擊「發送」 按鈕,在其下拉菜單中選擇「電子郵件」命令。
(2)打開「通過電子郵件發送電影」對話框,如圖5.34 所示。

(3)在「播放質量」選項組中的「設置」下拉列表中可選擇播放的電影質量;在「顯示信息」選項組中可輸入標題、作者、日期、分級及說明信息。
(4)單擊「確定」按鈕,可彈出「命名要發送的電影」對話框,如圖5.35 所示。

(5)在該對話框中的「輸入文件名」文本框中可輸入要發送的電影名稱。輸入完畢後,單擊「確定」按鈕。
(6)彈出「製作電影」進度框,如圖5.36 所示。

(7)製作完畢後,將彈出「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電影」對話框,如圖5.37 所示。

(8)在該對話框中,用戶可選擇所用的電子郵件程序,單擊「確定」按鈕(關於電子郵件的設置,請用戶參看下一章節)。
(9)在彈出的電子郵件對話框中選擇收件者,單擊「發送」按鈕即可將電影傳送給其他人。
2.將電影上傳到Web 伺服器上用戶還可以將製作的電影傳到Web 伺服器上,與所有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創作。將電影
傳到Web 伺服器的具體操作如下:
(1)選擇「文件」∣「將電影發送到」∣「Web 伺服器」命令,或單擊「發送」按鈕,在其下拉菜單中選擇「Web 伺服器」命令。
(2)打開「將電影發送到Web 伺服器」對話框,如圖5.38 所示。

(3)在「播放質量」選項組中的「設置」下拉列表中可選擇播放的質量,在「顯示信息」選項組中可輸入電影的標題、作者、日期、分級及說明信息。
(4)單擊「確定」按鈕,彈出「命名要發送的電影」對話框,如圖5.39 所示。

(5)在該對話框中的「輸入文件名」文本框中輸入發送的電影名稱,單擊「確定」按
(6)這時將彈出「製作電影」進度框,如圖5.40 所示。

(7)製作完畢後即可將該電影傳到Web 伺服器上與其他人共享。

2. 創造電影

智慧與創造01.mp4

3. IMDB創建電影,電視劇詞條,如何創建

想要創建電影詞條,你需要非常的了解這部電影,比如從電影簡介,演員等方面去介紹,可以多參考下同類電影,一般如果是一部電影,材料基本是不缺的,大媒體都會主動去報道,所以這種網路很容易創建。

4. 如何讓一部電影具備自己的創作風格

導演最後的風格,其實是綜合各家之後的結果。導演更像是餐廳經理,而不是廚師,攝影美術那些才是廚師。決定一個餐館風格的到底是經理呢還是廚師呢 ?顯然廚師更多些。 比如王家衛用杜可風,就明顯跟菲利普勒素出來的感覺不一樣。當然,好的導演會將自己的風格灌注在作品中,會讓各部門都一點點的接近自己,而不是反過來。這時候導演會用很多的」招」來完成。比如一直在和攝影溝通,太陽眼看要下山了,「來 ,快快,趕緊一條拍了,沒時間了,就自然光吧」,於是風格就灌注進去了。

5. 怎麼製作微電影

製作微電影的方法是:


1、首先要確定好製作一個什麼樣的微電影,有一個中心思想,才能朝著這個主旨不斷的努力,製作出理想中的微電影。觀眾在看完之後,才能有所思考,而不是雲里霧里。

2、要錄制一支微電影,製片人首先要選定合適的文學劇本。有時需要由編劇根據小說、電視文學劇本、戲劇劇本、傳奇傳記等文學形式,專門改編成要錄制的電視文學劇本。籌措拍片資金後,便可正式成立攝制組。3、攝制組主要由製片、導演、演員、攝像、美工、照明、錄像、錄音、音響效果、化妝、服裝、道具、置景、場記、作曲、劇務等人員組成。其中,導演負責整個拍攝錄制工作,製片人協調導演處理日常事務,後勤工作由劇務總負責,其他人員各司其職。4、導演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要按期寫出分鏡頭劇本,將供閱讀的電視文學劇本變為供拍攝用的具體、詳細、明確的鏡頭拍攝實施方案。然後,導演根據對劇本的掌握,向攝制組人員做導演闡述,詳盡地說明劇本的主題、背景、風格、基調,人物的性格、特徵,情節的延變、發展,以及對化裝、布景、道具、服飾等的具體要求。5、開機之前,要由導演、製片及有關創作人員就整個微電影製作中的錄制工作寫出通盤計劃。哪一天在哪裡拍內、外景,內、外景各拍哪些鏡頭,由哪些演員表演,需要怎樣的布景、道具,等等,都要具體、明確。拍攝計劃往往將分鏡頭劇本的鏡頭順序打亂,將使用同一場景的鏡頭盡量集中在一起拍攝,這樣可提高拍片效率。有了一個通盤的計劃,錄制工作就會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進行。6、此外,微電影製作中景地選擇,主要演員的造型設計,錄制過程中需要的服裝、道具、布景,都要在開拍之前基本准備就緒。7、一切准備工作完成後就進入拍攝錄制階段了。開拍以後,場記負責將已拍完的每一個鏡頭做詳細記錄,為後期製作做好准備。拍攝過程中,導演、演員及有關人員要及時觀看拍出的鏡頭,如不盡滿意,耍重新補拍。微電影製作中後期製作主要是片子拍攝好後,要進行初剪、精剪、配音、配樂、字幕、特效等一系列的製作,讓整個片子有順利而不凌亂,並能夠帶給觀眾視聽結合的效果。

6. 一部簡單的微電影製作流程是怎樣的過程

一、 策劃劇本創意寫作(題材選擇)

相對傳統廣告,微電影以情節的高低起伏帶動用戶的情緒,通過故事主人公的「事與情」達到升華,潛在的引發用戶對品牌的共鳴以及支持。

二、分鏡頭腳本細分步驟

細分分鏡頭腳本,俗稱分鏡頭劇本,其目的是為了拍攝剪輯,更加條理盡量細化,同時也方便場景鏡期拍攝更加省時省力。

三、前期選景

根據場景對劇本進行適當修改、復景,並做好前期各方面的准備。

四、前期拍攝

拍攝涉及到拍攝、製作設備、導演和演員、燈光師、造型師和錄音師的選擇,要求更嚴格和專業,要求導演等相關人員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而且必須有從事電影,電視劇等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將微電影的故事情節以調動人心,發揮共鳴達到淋淋盡致。

五、後期編輯

利用實際拍攝所得的素材,通過三維動畫和合成手段製作特技鏡頭,然後把鏡頭剪輯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有時需要為影片製作聲音。

拍攝技巧:

1、平方向拍攝

大多數畫面應該在攝像機保持水平方向時拍攝,這樣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畫面效果顯得比較平和穩定。

2、由下往上拍攝

仰望一個目標,觀看者會覺得這個目標好象顯得特別高大,不管這個目標是人還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攝者的形象顯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攝像機的拍攝角度傾斜向上去拍攝。用這種方法去拍攝,可以使主體地位得到強化,被攝者顯得更雄偉高大。

7. 如何製造電影感

如何製造電影感 - Being Cinematic - 攝影篇之構圖
如果大家平時有留意電影拍攝製作,那麼在初學階段很多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你拍攝的東西具有電影感」。電影之所以有電影感,其實不光在攝影上面需要匠心獨運,在美術、道具、鏡頭語言設計、Blocking and
Sequencing(表演調度)、Pre-visualazations(預先視覺化)、聲音設計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效果。我曾經就此問題從導演方面發表過自己的見解。現在我想從攝影上面來簡單統述回答這個問題。

(以下文章內容假設讀者皆有一定攝影基礎)

經常有人在拍攝電影的論壇上面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讓自己拍攝的畫面看起來有電影感」。我覺得就「電影感」而言,有必要區分西方好萊塢式的電影和一些低成本製作的微電影。

盡管好萊塢電影用金錢鴻篇巨制的電影效果有時候非常難去用一些低成本的手段去復制,但是有一些基本簡單零成本的拍攝理念是可以沿用終身地讓你的電影看起來像「好萊塢電影」(「電影感」)。不管是電影攝像還是平面攝像,我覺得都會有益於區別你和一般的攝影師。

從攝影上來說,我想把下面製造電影感的部分分成5個要素:
Framing(構圖),Lensing(透視),Camera and Camera Movement(相機和相機運動),Lighting(燈光),Color(顏色)

當然這5個方面不是唯一的電影感,但是我覺得這是很基本地區分好萊塢式電影和家庭錄像的標准之一。

攝影師花了畢生精力去學構圖,什麼九宮法,什麼黃金分割點,什麼對角構圖,什麼什麼什麼什麼⋯⋯我這篇文章不想講基礎,但是在這么多構圖裡面確實有些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地方區分電影感。
在拿起取景器的時候,有些東西你需要在腦海中明確—--

經常在前期和導演溝通交流要拍的電影的時候,需要先明確你要拍什麼尺寸的畫面。流行的尺寸有1.33 : 1 也就是俗稱的4 * 3,1.78 : 1 也就是所謂的 16 * 9,1.85 : 1 (也就是這些年流行所謂的Academy,叫法每年都在變)或者2.35 : 1 (寬屏)或者是2.40/2.39 : 1 (我稱作電子寬屏因為他們輸出1920*800)究竟選什麼樣的尺寸應該符合故事的敘事要求。雖然超多人們覺得寬屏高大上,但是在很多敘事情景下寬屏並不給力。如果你的故事有龐大的群演和給力的美術,那麼寬屏將會有助於你的環境表達。如果你選擇了寬屏但是你的電影里除了白牆還是白牆,那麼再寬的屏幕觀眾只會感到厭煩。相反,如果你要將的故事是一個很親密的愛情片,或者你要拍攝的地點很局限有很多東西你都要放在畫外,那麼寬屏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再假如如果你的電影裡面演員的身高差異很大,老人小孩啥的啥的⋯⋯你懂的。像前幾年很流行的1.33,在1.33:1的畫面你里你可以輕而易舉地表現一些很親密的畫面而不至於因為frame size(畫面尺寸)而妥協。雖然現在1.33淪為了「電視劇感」。

畫面尺寸的選擇應該在前期的最早階段就商定下來,甚至在story board(故事板)之前就決定。像電影The Dark Knight(蝙蝠俠,2008),他們拍了imax和2.35 spherical兩個版本,但是導演決定打破傳統把兩種尺寸的畫面混在了一起上映,這個大膽的舉動導致結果也非很美麗。又一次印證了「拍電影無定理」理論。

現在你有了框架了,但是要往裡面放什麼?成千上萬的文章教程都教了你在你的畫面里放什麼哪裡放,但是放眼好萊塢式的電影和低成本微電影,在構圖中很重要的就是"screen depth"。唔⋯⋯中文怎麼講呢,這個screen depth不是景深,而是好萊塢電影中很刻意的在背景中的置景和環境讓演員表演的區間。很多微電影在很狹小的location(場地)里拍攝的,小房間啊、小商店啊之類之類。相反好萊塢都是在很大的場地空間里拍攝,呃⋯⋯這個確實人家高富帥的proction(電影規模)讓草根們很難去模仿,但是有一些東西呢還是可以讓吊絲微電影增加screen depth。

最最最最最最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把拍攝的對象放在牆面前。不只你的燈爺會對你感恩戴德內牛滿面,而且你也會立馬得到更好的角度和深度。

第二個方法就是拍攝的時候對著牆角。這是一個常見的簡單小技巧,對著房間的對角線拍攝會增加空間的深度。把你的相機移到牆壁的對角線,或者至少能看見牆壁的角落,讓你的畫面看起來立馬高大起來。

第三,把外景帶進來。如果你拍攝的地方有窗戶,那麼增加室內的照明讓大家能看見室外。甚至你可以用綠屏拍攝去假裝一個室外。很多時候新手往往喜歡block the window(把窗戶擋起來)或者blow out the window(把窗戶過曝),但是如果你能把窗戶外的景色帶進畫面,往往你會發現這些不起眼的外景強烈暗示著環境,讓畫面非常漂亮地打開,畫面的深度戲劇化地增加。

第四,如果你在室外拍攝,嘗試取一些帶有地標性的建築物讓觀眾知道你在哪裡。如果你在原野上,你可以把房子或者拖拉機放在背景里。如果你在城市裡,讓觀眾看見演員背後三條街道風貌。這些在背景里的東西不需要在焦上,可以被虛化,但這些元素一定要在。

第四,我想說一下depth of field(景深)對畫面的影響。很多很多人都誤以為「大光圈淺景深」就等於「電影感」。呃,我只能說大光圈、淺景深是小朋友。景深只是構成電影感的眾多要素中的一種,並不是你把光圈一開大「哇噻」電影感就出來了。很多那些業余攝影愛好者或者自詡人像攝影什麼什麼的愛好者用大光圈淺景深拍了無數糖水片睡了無數麻豆圈了不少錢,但這些人不配稱為攝影師。如果你真的看電影的時候認真留心,那麼淺景深在好萊塢電影中通常只用在兩種以下的情況里:
第一種就是如果你在拍一個有很多信息量的semi-wide shot(半全景),你需要引導你的觀眾去注意某個重要的對象。想像一下路邊咖啡館有大概20多個群演,然後你需要觀眾去注意到我們的超級英雄正在接電話,這時候我們需要用淺景深去引導觀眾「該看什麼」。

第二種好萊塢電影用到淺景深的情況就是在拍攝特寫和中景的時候,這樣淺景深可以幫助觀眾的注意力放在對話的內容上。

除了以上這兩點,feature電影已經痛到入骨地花了大價錢去獲得一個場地的拍攝許可,他們真的很想都拍出來給你看「你看你看,這里好叼。快看快看,這里花了好多錢。」所以establishing shot(全景)一定都是深景深。而且多人之間的對話也是深景深。深景深會讓你的畫面看起來高大上,更宏偉廣闊。很多微電影看起來有一種claustrophobic(幽閉)的感覺是因為畫面的深度不夠。
所以,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好好思考感受一下,構圖的時候思考一下畫面的深度,你會驚奇你拍出來的畫面會有質的飛躍。

源自:http://107cine.com/stream/58397/

8. 科幻大片是怎麼製作的

電影特技作為電影藝術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旨在為觀眾營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視覺盛宴,給觀眾們真切地感受到」身臨其境」的觀影感受。

好萊塢大片大量運用了電影後期製作技術,尤其是數字特效,在創造影視藝術中的現實世界時,又在創造異乎尋常的」夢幻世界」及」超人」故事。

一些高難度、大投入的科幻片、災難片、動作片廣泛地使用了數字特效,變幻出了」虛擬現實」和」未來世界」。

這些電影特效到底是如何運用的呢?

微型模型

人、妖怪、建築物,以及交通工具的模型都被用來製作電影特效。

當模型必須被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來移動它們:用手、機械,或者電來使它們移動。運用手工來移動它們需要很長時間,因為模型在銀幕上一秒種內的活動,至少需要有24個動作。



按正常的速度,電影膠片在每一秒內能拍攝24張靜止的圖片。改變每一秒內拍攝的畫面數量可以製造出一些基本的特效。

每秒內拍攝的畫面多於24張,就會產生一種慢動作的效果。相反,如果每秒內的畫面少於24張,那麼電影中的動作就會加快,這樣就會顯得更加劇烈,刺激。

電腦合成圖象

人們對電腦的使用,使得電影特效製作的速度以及質量都有了巨大的進步。

基於硬體設備的支持,可以做出效果更加逼真的效果。

影視特效具體是做哪些工作?

在影視電影中,人們通過計算機技術製造出來的假象和幻覺,被稱為影視特效。

電影攝制者利用它們來避免讓演員處於危險的境地、減少電影的製作成本,或者理由更簡單,只是利用它們來讓電影更扣人心弦。在影視拍攝中,經常用微型模型,例如:人、妖怪、建築物等各種,來實現電影中特效的需要。

伴隨著計算機圖形計算技術的發展,使電影特效的製作速度和質量有了巨大的進步,製作者可以在電腦在完成更細膩、真實、震撼的畫面效果。

比如可以使用各種軟體來製作風雨雷電、山崩地裂、幽靈出沒、異形、房屋倒塌、火山爆發、海嘯等用實際拍攝或道具無法完成的效果,也可以使用專業軟體製作模擬的角色。

9. 怎樣製作個人微電影

手機上的話,在剪輯的時候,可以選擇樂秀視頻剪輯器進行視頻的剪輯。需要加圖片影片的話,可以使用FlickMoment這個軟體進行圖片影片的製作。

電腦上的話,可以採用Vegas來進行視頻的剪輯,也可以使用Adobe Premiere進行視頻的剪輯,但這個軟體比前者難得多,後期特效可以使用Adobe After Effects進行製作。新手入門最好用Vegas。

(9)怎麼創造電影擴展閱讀:

Vegas 是一個專業影像編輯軟體現在被製作成為Vegas Movie Studio ,是專業版的簡化而高效的版本,將成為PC上最佳的入門級視頻編輯軟體,媲美 Premiere ,挑戰 After Effects 。剪輯、特效、合成、Streaming 一氣呵成。結合高效率的操作界面與多功能的優異特性,讓用戶更簡易地創造豐富的影像。

Vegas 7.0為一整合影像編輯與聲音編輯的軟體,其中無限制的視軌與音軌,更是其他影音軟體所沒有的特性。在效益上更提供了視訊合成、進階編碼、轉場特效、修剪、及動畫控制等。不論是專業人士或是個人用戶,都可因其簡易的操作介面而輕松上手。此套視訊應用軟體可說是數位影像、串流視訊、多媒體簡報、廣播等用戶解決數位編輯之方案。

參考鏈接:Vegas_網路

閱讀全文

與怎麼創造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