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以微處理器為基礎,軟硬體可裁剪的,適應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等綜合性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它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體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用戶的應用程序等四個部分組成。
它是計算機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也是種類繁多,形態多種多樣的計算機系統,嵌入式系統幾乎包括了生活中的所有電器設備。
如掌上pda、計算器、電視機頂盒、手機、數字電視、多媒體播放器、汽車、微波爐、數字相機、家庭自動化系統、電梯、空調、安全系統、自動售貨機、蜂窩式電話、消費電子設備、工業自動化儀表與醫療儀器等。
Ⅱ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幾十年來,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設備也在不斷地變革。比如外存儲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特點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Ⅲ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專的生產活動屬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
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
隨著互聯網的提出發展,計算機與其他技術又一次掀起信息技術的革命,根據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的定義。
物聯網是當下幾乎所有技術與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結合,實現物體與物體之間環境以及狀態信息實時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傳遞、處理。
Ⅳ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
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Ⅳ 請問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2月15日。
電子管計算機(1946-1957)這一階段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是採用電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時電路作存儲器,輸入與輸出主要採用穿孔卡片或紙帶,體積大、耗電量大、速度慢、存儲容量小、可靠性差、維護困難且價格昂貴。
在軟體上,通常使用機器語言或者匯編語言,來編寫應用程序。
因此這一時代的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
這時的計算機的基本線路是採用電子管結構,程序從人工手編的機器指令程序,過渡到符號語言,第一代電子計算機是計算工具革命性發展的開始。
它所採用的二進位制與程序存貯等基本技術思想,奠定了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基礎。
Ⅵ 電子計算機發明在哪一年
樓主您好! 第一台電腦的發明者叫約翰·馮·諾依曼 他發明了ENIAC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其實是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 ENIAC是第二台。 以前的資料聲稱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叫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 (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的簡稱,英文全稱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它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宣告誕生。 承擔開發任務的「莫爾小組」由四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埃克特、莫克利、戈爾斯坦、博克斯組成,總工程師埃克特在當時年僅24歲。 下面有兩個網路,如果您感興趣,可以看看 http://ke..com/view/46087.htm http://ke..com/view/22486.htm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Ⅶ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復於1946年,世制界公認的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大多數人都認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
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50千瓦的電力。
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這個說法被計算機基礎教科書上普遍採用事實上在1973年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
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應該是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貝瑞(Clifford E. Berry ,1918-1963)於1939年10月製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ENIAC」的研究小組中的一個叫莫克利的人於1941年剽竊了約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並在1946年時,申請了專利。
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過來。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坦那索夫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授予約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獎項。
Ⅷ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
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幾十年來,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設備也在不斷地變革。
比如外存儲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計算機不僅能進行精確計算,還具有邏輯運算功能,能對信息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
並能根據判斷的結果自動執行下一條指令以供用戶隨時調用。
Ⅸ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回採用汞延遲線、答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
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幾十年來,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設備也在不斷地變革。
比如外存儲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Ⅹ 計算機是哪一年發明的
計算機是1946年發明的。
1、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版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權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2、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
(10)電子計算機發明哪一年發明擴展閱讀:
1、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機中功能最強、運算速度最快、存儲容量最大的一類計算機,是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2、網路計算機是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其高性能主要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3、計算機程序就是計算機執行指令的一個序列。它既可以只是幾條執行某個簡單任務的指令,也可能要操作巨大數據量的復雜指令隊列。
4、計算機設備一定要正確關閉電源,,否則會影響其工作壽命,也是一些故障的罪魁禍首。先關主機電源,然後再斷開其他外圍設備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