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閬中發明家

閬中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1-08-08 19:52:37

1. 活字印刷和渾天儀到底起源於哪

一、活字印刷起源於我國湖北英山縣。這是因為活字印刷的發明者畢升出生和去世都是在這一帶。
二、渾天儀起源於我國河南省洛陽,這是因為公元111年(永初五年),張衡被朝廷公車特徵進京(洛陽),被拜為郎中,再升任太史令。於是研究陰陽,精通天文歷法,製作渾天儀。
三、中國古代人民早在11世紀的北宋時期就發明了活字印刷。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對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活字印刷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是一種印刷方法,通過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復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的誕生。
四、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天儀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渾天儀發明者是閬中人落下閎,後又被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改進。

2. 渾天儀有什麼作用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渾天儀發明者是閬中人落下閎,後又被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改進[1]。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製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3. 張衡的渾天儀是自動的嗎

應該是自動的。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天儀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渾天儀發明者是閬中人落下閎,後又被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改進 。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製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4. 渾天儀對人類有什麼貢獻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天儀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渾天儀發明者是閬中人落下閎,後又被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改進。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製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5. 渾天儀的製造者是誰在百度百科上是渾天儀發明者是閬中人落下閎,後又被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改進 。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天儀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渾天儀發明者是閬中人落下閎,後又被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改進[1] 。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製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中國天文學發展的歷史是悠久的。到漢代已有蓋天、宣夜和渾天等學派。蓋天說認為,天如蓋,蓋心是北極,天蓋左旋,日月星辰右轉。宣夜說認為天無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虛空之中」,並不附著於「天體」之上。渾天說認為天如蛋殼,地如蛋黃,天地乘氣而立,載水而行。
宣夜說後來不幸失傳了,蓋天、渾天兩說並行,競相爭鳴,比較科學的渾天說漸占上風。同時,觀測天象的儀器也不斷出現,如武帝時洛下閎製造了渾天儀,宣帝時耿壽昌又造了渾天儀,和帝時崔瑗的老師賈逵更製造了黃道銅儀。[1]
張衡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成果。任太史令後,他更加勤奮地「研核陰陽」,終於「妙盡璇璣之正」。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一件成就空前的銅鑄渾天儀,被張衡造了出來。渾天儀主體是幾層均可運轉的圓圈,最外層周長一丈四尺六寸。各層分別刻著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二十四節氣,二十八列宿,還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緯等等天象。儀上附著兩個漏壺,壺底有孔,滴水推動圓圈,圓圈按著刻度慢慢轉動。於是乎各種天文現象便赫然展現在人們眼前。這件儀器被安放在靈台大殿的密室之中。夜裡,室內人員把某時某刻出現的天象及時報告給靈台上的觀天人員,結果是儀上、天上所現完全相符。
銅儀的兩側附有玉虯(龍)各一,吐水入壺,左為夜,右為晝。壺上分別立著金銅仙人和胥徒,「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別天時早晚」。更有妙者:台階下還有內裝機關與兩壺相聯的瑞輪、莢,靠著滴水的推動,依照月亮出入圓缺的變化,不停地旋轉開合,表示著朔、望、弦、晦等日期,有如活動日歷一般,可見這件渾天儀及其附器,與近世的假天儀有許多相似之處。在此儀誕生的前一年,張衡先用竹篾製成一個模型,名曰「小渾」,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和校正,然後才鑄作大儀。渾天儀是張衡血汗的結晶。他接著寫了《渾天儀圖注》和《漏水轉渾天儀注》兩本說明書,又撰成《靈憲》一部,繪制《靈憲圖》一份。

6. 南充名人有那些

朱德,羅瑞卿,張瀾。都是大牌的朱德:(南充儀隴人)
張瀾:國家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民主革命家(南充西充人)
陳壽:《三國志》作者,著名史學家(南充西充人)
羅瑞卿:開國元勛,十大將軍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南充順慶人)
鄧小平:南充廣安人<廣安現單獨為市>
紀信:捨身救主假扮劉邦安漢的大將(南充西充人)
唐代尹氏兄弟狀元:(尹樞、尹極)
宋朝父子狀元:陳省華、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
明朝父子宰相:陳以勤、陳於陛
司馬相如:南充蓬安人,漢時文學家
落下閎:發明渾天儀的天文學家(南充閬中人)
譙周:一代碩儒(南充西充人)
任翰:"嘉靖八子"之一
張憲:抗金名將 謝謝採納,陳壽(233—297年),字承祚,西晉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史學家 他寫的 《隆中對 》補充哈 南部還有個 陳氏三狀元 本人南部 謝謝採納。

7. 介紹一下有關閬中的風土人情

風土人情
閬中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閬中歷史源遠流長,從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縣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這里文化遺存燦若群星,極具開發潛質。主要表現為:
風水文化
閬中古城三面水繞,四邊山環,盡得中國傳統風水理論要旨,山水城相依,自然、人文景觀相融,是中國著名的「風水古城」。
三國文化
三國時蜀漢名將張飛曾鎮守閬中7年之久,轉戰馳騁,最後魂歸閬州,留下戰場遺址,傳說佳話無數。
天文文化
西漢落下閎創制《太初歷》,發明渾天儀,舉世矚目。東漢任氏父子,周氏祖孫三代,醉心天文,成果豐碩,輝耀一時。
―--科舉文化。清朝初年,閬中代行省會17年,四川鄉試(「省試」)在此共舉行四科,康熙二年才移至成都舉行。現存清代考棚,是全國僅存的兩處之一,是封建社會一千多年科舉制度的珍貴歷史見證。
宗教文化
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很早在閬中傳經佈道,共生共存,繁衍出斑斕的宗教文化。
民俗文化
保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古街院、古民居樸素典雅,各種窗雕、飾物、器具精美絕倫,巴渝舞、皮影、燈戲等民俗活動讓人嘆為觀止。
在四川省閬中市這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醋城裡,到醋澡堂子用醋沐浴已經成為人們招待客人、消除疲勞的又一個好去處。
來到醋澡堂里,看到的還是熟悉的大木桶和普通清水,跟人們平常洗澡似乎沒有什麼兩樣。但醋澡堂使用的是由閬中特別推出的一種保健醋,專門用於泡澡,可以降低人的血壓,治療皮膚病,還有益於減肥。
一個大木桶裝著滿滿一桶熱水,看著紫紅色的醋徐徐注入水中,聞著一絲絲酸酸的醋香,讓皮膚沉浸在愜意和懶散中,真是別有一番滋味。泡上10分鍾後,服務員會給撒上一些玫瑰花,讓人真正領略到醋香和花香混合在一起的那種難言的味道。
在四川,一向有「少鹽多醋」的養生名言。古城閬中更是有400多年生產醋的歷史,這里不光生產家庭常備的食用醋,還生產火鍋醋、保健醋、宴會醋、飲料醋。醋在這兒既是調味品,也是保健品,酸酸的醋香已經在古城留下了悠久的醋文化。
[編輯本段]文化名城
閬中,因閬山四合,閬水紆曲,城在閬山、閬水之中得名。新石器時代,閬中已有先民生息。夏代為梁州之域,殷商時代為巴方,周代屬巴國。秦惠文王後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縣,除隋朝改為閬內縣外,歷代均名閬中。
漢代,閬中城在今城北郊一帶。其後,因江水嚙城,城市逐漸南移,唐宋時穩定於今城區位置。古代,閬中做為由秦入蜀的交通孔道和陝、甘、鄂、廣等地的商品集散地,以其險要的地形,便捷的交通、豐饒的物產而成為川北經濟、軍事重鎮和歷代軍政大員駐節之所、兵家必爭之地。戰國後期,閬中城為巴國別都。東漢建安六年(201)至民國初,先後為郡、州、府、道治地。三國時,蜀將張飛鎮守閬中七年,死葬於此。唐代,魯王靈夔、滕王元嬰先後出鎮閬中。五代唐天成四年於閬中置保寧軍,北宋時置安德軍。明弘治年間,曾封壽王於閬。清代,川北鎮總兵署設於閬中。清順治年間,四川臨時省會設閬中十餘年,四川巡撫、監察御史均駐節閬中,並在此舉行了鄉試四科。1933年至1935年,紅四方面軍在閬中轉戰三年,曾在縣城設立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和33軍軍部。抗日戰爭時期,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和巴山警備司令部均設於閬中。近現代,隨著寶城鐵路、公路的開通,川北主要交通孔道西移,閬中遂被冷落。八十年代以來,閬中城市建設逐漸發展。1991年,閬中撤縣建市,1992年列為全開放市,1993年被列為省直轄市,2005年被授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閬中建縣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閬中城的歷史還可追溯到公元前330年巴國遷都閬中以前。古城閬中千百年來的經營發展,創造出絢麗、奇絕的「閬苑仙境」,積淀了豐厚、深邃的歷史文化。1984年6月,閬中被列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國務院批准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古城處於大巴山脈、劍門山脈與嘉陵江交匯聚結處,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形成山水緊密契合的形勝之地。古城地理位置、城市選址和建築布局,深契傳統風水理論,山、水、城融為一體,具有典型的古代城市建設風格和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城區文物名勝眾多,自然風景如詩如畫。古往今來,古城閬中以其獨特的魅力,使得無數墨客騷人流連忘返,並為之折腰。杜甫、元稹、李淳風、袁天罡、呂洞賓、司馬光、蘇軾、陸游、張善子、豐子愷等先後來閬旅居觀光,留下不少著名詩篇和珍貴墨寶。
在八十年代初,城建部門根據「保護古城,開發新區」的原則,制定了古城保護規劃。其後,又投資對風景名勝進行修復和擴建,保護了城區一批重要文物古跡和有價值的古街道及民居,保護和恢復了城南嘉陵江沿岸的風景名勝帶和城北滕王閣、巴巴寺兩個風景名勝片。政府還將鄉村一批文物古跡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閬中形成了以古城為中心,城南一條帶,城北兩個片,城外苦幹點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1987年11月,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在閬中召開,會議對閬中文化名城的價值和名城保護給予了充分的肯定。1989年4月,國家文物局專家在北京國際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交流會上,以《閬中的名城保護模式》為題發表論文,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近年來,古城的保護、改造、打造已初見成效。
現在,閬中城區還保留著主要的歷史街區和傳統風貌。境內地面文物點有200餘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0餘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均居四川省縣級政區之首。館藏文物有3000餘件,其中國家等級文物2000餘件。主要風景名勝區有殿宇宏偉、布局嚴謹、古樸典雅的張飛廟;有由唐代大佛、大象精舍、黃家亭子、狀元洞、紫薇亭、將相堂、明代白塔(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被毀,原本12層,高32米,現僅餘6層) 組成的東山園林;有松蒼竹翠、境幽林靜的伊斯蘭教聖地巴巴寺;有集樓、台、亭、閣於一山,融古、雅、奇、秀於一體的「嘉陵第一江山」錦屏山公園等等。
燦爛的多元文化
一、本源文化
閬中是中華民族本源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路史》註:「所都國有華胥之淵,蓋因華胥居之而得名,乃閬中渝水(即閬中嘉陵江段)之地。」華胥是伏羲的母親,伏羲的母親在閬中,由是閬中與甘肅成紀、河南陳州就構成了伏羲文化的鏈條。
二、巴人文化
閬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區之一,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巴文化。巴國的最後一個國都定於閬中,秦末,閬中巴人領袖范目率七姓巴人組成漢軍前鋒,助劉邦「還定三秦」。直到今天,我們還可以從「巴文化活化石」巴人舞以及川北燈戲、儺戲、牛燈竹馬等流傳於閬中民間的民俗藝術中,看到饒有特色的巴人遺風。
三、風水文化
閬中風水文化獨具特色。閬中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脈、劍門山脈與嘉陵江水系交匯聚結形成嚴密韁繞合護的形勝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圍山勢鎖煙霞。」其山川形勢獨特,山水城融為一體。其城市選址是按照我國古代風水學的理論為指導選擇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龍」、「砂」、「穴」、「水」的意象。在四川省旅遊局制定的旅遊總體規劃中,已將其列為「中國風水文化旅遊觀光目的地」。
四、三國文化
閬中是三國文化旅遊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國時蜀漢大將張飛,任巴西太守,駐閬中達7年之久(公元214—221),在這里他率精卒萬人,打敗了曹操的上將張郃帶領的三萬人的進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勝利。劉備伐吳前夕,他被部下范強、張達所殺,身葬於閬中,後人為其建的「桓侯祠」,今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三國蜀漢名仕周群、譙周、程畿,鎮北將軍黃權,鎮南大將軍馬忠等都是閬中人。
五、科舉文化
閬中科舉文化底蘊深厚。閬中在唐代出了尹樞、尹極二狀元,宋代出了陳堯叟、陳堯咨二狀元,是四川出狀元最多的地方。建於清代的貢院,現仍完好地坐落於閬中古城的學道街,順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臨時省會設於閬中,在此舉行四川省鄉試四科。據《保寧府志》、《閬中縣志》列名,閬中出進士116人,舉人404人,被譽為四川的狀元、舉人之鄉。
六、天文文化
閬中是我國古代民間天文研究中心,西漢著名歷算天文學家落下閎就是閬中人,他創造的《太初歷》是我國第一部有文字記載的完整的歷法。落下閎是渾天說的創始人之一。渾天說是我園古代先進的宇宙結構學說。經他改進的赤道式渾天儀,在中國用了兩千年。東漢末年的周群、周舒、周巨,祖孫三代天文學家也是閬中人,他們在閬中城內自己的府院中建樓觀測天象,積累了大量資料,他們給風測向定級定向,預測旱澇災害,很有成就。東漢的張道陵在閬中「雲台山」、「文成山」的「元台」觀測天象,後來「飛升」於此。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風,二位陰陽風水學家在閬中觀測天象,後來同葬於閬中的天宮院,在當地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傳說。
七、宗教文化
閬中宗教文化源遠流長。自漢唐以來,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先後傳入閬中,稍後,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繼而來,教徒們在這里建寺廟、修教堂,構成了閬中多元文化中一道風景線。伊斯蘭教的聖地清真寺、巴巴寺,天主教遺跡天主堂,西南最大的基督教堂——閬中福音堂,以及道教的雲台觀、呂祖祠、八仙洞,佛教的大佛寺、觀音寺、永安寺、五龍廟、圓覺寺、千佛寺、長青寺、凈聖庵等,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以一縣之地,匯聚了如此多的宗教文化遺跡,全國罕見。
八、民俗文化
閬中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動人心魄的打錢棍,朴實酣暢的花燈戲、太平牛燈,風情萬種的剪紙、川北皮影,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閬中儺戲,深情優美的山歌調、打夯歌,耐人尋味的川劇座唱,抑揚頓挫的茶館評書等等,構成了民俗文化的瑰麗長廊。
九、飲食文化
閬中飲食文化遠近聞名。久負盛名的保寧醋、白糖蒸饃、張飛牛肉、保寧壓酒、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錠子鍋盔、酥鍋盔、熱涼面(牛肉涼面)、牛羊雜碎面、吊湯扯麵、川北涼粉、熱涼粉等充滿古城民俗民風的飲食小吃,足以使人們一飽口福。
十、紅色文化
閬中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川陝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33年至1935年,紅四方面軍在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指揮下,轉戰閬中三年之久。全縣共有19000多人參加紅軍和地方武裝組織,紅軍撤離川陝蘇區時,有11000多人隨隊長征,其中女紅軍500餘人。解放後,他們有的成為共和國將軍,有的在黨政軍部門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據統計,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犧牲的閬中籍紅軍戰士共7500多人,其中紅軍女戰士200多人。至今仍留有中共閬南縣委舊址、閬南縣蘇維埃舊址、保寧鎮紅軍石刻標語群、閬中紅軍紀念館等眾多紅色遺跡。

8. 混天儀是誰發明的

混天儀的發明者是我國西漢的落下閎。混天儀在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張衡進行改進 。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製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8)閬中發明家擴展閱讀

一、渾天儀歷史

蓋天、渾天兩說並行,競相爭鳴,比較科學的渾天說漸占上風。同時,觀測天象的儀器也不斷出現,如武帝時洛下閎製造了渾天儀,宣帝時耿壽昌又造了渾天儀,和帝時崔瑗的老師賈逵更製造了黃道銅儀。

張衡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成果。任太史令後,他更加勤奮地「研核陰陽」,終於「妙盡璇璣之正」。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一件成就空前的銅鑄渾天儀,被張衡造了出來。

渾天儀主體是幾層均可運轉的圓圈,最外層周長一丈四尺六寸。各層分別刻著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二十四節氣,二十八列宿,還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緯等等天象。儀上附著兩個漏壺,壺底有孔,滴水推動圓圈,圓圈按著刻度慢慢轉動。

於是乎各種天文現象便赫然展現在人們眼前。這件儀器被安放在靈台大殿的密室之中。夜裡,室內人員把某時某刻出現的天象及時報告給靈台上的觀天人員,結果是儀器上、天上所現完全相符。

二、渾天儀的組成

渾天儀是渾象和渾儀的總稱。渾象的構造是一個大圓球上刻畫或鑲嵌星宿、赤道、黃道、恆隱圈、恆顯圈等,類似天球儀。

渾儀是一觀測儀器,內有窺管,亦稱望管,用以測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體的赤道坐標,也能測定天體的黃道經度和地平坐標。渾儀由早期四游儀和赤道環組成。

從漢代到北宋渾儀增加了黃道環、地平環、子午環、六合儀、白道環、內赤道環、赤經環等。北宋的沈括取消白道環、改變一些環的位置。元代郭守敬取消了黃道環,並把原有的渾儀分為兩個獨立的儀器:簡儀和立運儀。

9. 春節的發源地為什麼是閬中

那就更有依據了 他當時把正月作為歲首 依據是啥 根據哪個 這個也有記載 又三本早期的資料 伏羲 華胥 夏歷都把正月做年初 中間朝代還改過 把十月算年初的 但是最後還是改回來了 春節這個詞是近代改的 孫中山袁世凱那時期 以前叫元旦 元日等 所以看這個要看最早依據 你說的很多 那時候測量24節氣的如今也找到了 正是之中的地方 今天的測量一模一樣 可能是發源之一 形成了氣氛 最主要的還有 人是哪裡的 這個太難說 記載版本很多 而且母親是哪裡 那母親母親又是哪裡 這都不知道 說不定是來回遷移的 最主要伏羲並不是只在一地方 他最後選擇了覺得合適的 可能創立了 這就啥時候也差不多 不是某地某人 可能某時期交流發現的 可以說是有關系的 就好比二維碼日本發明?中國發揚光大 沒說誰好誰壞 火葯中國做出來 西方做槍炮 想法不同和當時環境不同 中國古代牛拉車子馬拉車大都兩個輪子 四個輪子不能轉彎 而歐洲想到了很簡單的萬向節解決了 是該思考的事 但這也是跟當時情況有關系 論設計中國古代絕對可以 這個萬向節肯定能想出來 而在於有沒有必要還有推廣 也就是如果在統治者知道了那就好推廣 情況不同

閱讀全文

與閬中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