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中勇於實踐的名人事例

創造中勇於實踐的名人事例

發布時間:2021-08-08 16:18:53

㈠ 敢於實踐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例文:

上個世紀70年代,在美國加州薩德爾鎮有一位名叫法蘭克的年輕人,由於家境貧寒上不起學,他只好去芝加哥尋找出路。在繁華的芝加哥城轉了好幾天,法蘭克也沒找到一處容身之所。

當他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為生時,他也買了把鞋刷給人擦皮鞋。半年後,法蘭克覺得擦皮鞋很辛苦,更重要的是不賺錢。

於是他將擦皮鞋賺來的一點微薄積蓄租了一間小店,邊賣雪糕邊給別人擦鞋。雪糕生意比擦鞋強多了,歡喜之餘,他在小店附近又開了一家小店,同樣是賣雪糕。

誰知雪糕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後來他乾脆不擦鞋了,專門賣雪糕,並將父母接到城裡給他看攤,還請了兩個幫工。從此法蘭克開始經營雪糕生意。

如今,法蘭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穩居美國市場的領導地位,擁有全美7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在全球60多個國家有超過4000多家專賣店。

巧的是,在落基山脈附近的比靈斯也有一位年輕人,他叫斯特福,他跟法蘭克幾乎是同時到達芝加哥。斯特福的父親是位富有的農場主,農場主送自己的兒子上了大學,還讀了研究生,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一位大商人。

就在法蘭克拿著刷子在大街上給別人擦鞋的時候,斯特福正住在芝加哥最豪華的酒店裡進行自己的市場調查。耗資數十萬,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周密調查和精確分析,斯特福得出的結果是:賣雪糕。而法蘭克此時已經擁有了數家雪糕專賣店。

當斯特福將自己調查的結果告訴父親時,農場主氣得差點暈倒,他怎麼也想不到,他的研究生兒子眼光居然淺薄到了賣雪糕的程度。斯特福經過再次對市場的精確調研後,還是覺得只有賣雪糕才是最好的生意。

又過了一年,斯特福終於說服了自己的父親,准備打造雪糕連鎖店。此時法蘭克的雪糕店已經遍布全美。最終,斯特福無功而返。世界上沒有哪個成功是通過周密的計劃得來的,而是一步一步通過實踐得來的。

㈡ 勇於實踐的名人事例,越多越好,最好還有反例。

△法國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為了寫作《月球探險記》,就認真閱讀了500多種圖書資料。他一生之中共創作了104部科幻小說。讀書筆記達二萬五千本。

△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隨「貝格爾」號考察船環球考察,他環游海外,研究生物遺骸、記錄了50萬字的珍貴資料,最後寫出了轟動世界的《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進化論。

△俄國偉大作家契訶夫十分注意積累生活素材,隨時把聽到、看到或想到的一些事情記在一個本子上,稱之為「生活手冊」。有一次,契訶夫聽一位朋友講了一個笑話,他笑出了眼淚。他一邊笑著,一邊拿出「生活手冊」,懇求說:「你再講一遍吧,讓我把它記下來。」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房間里,不論是窗簾上、衣架上、櫥櫃上、床頭上、鏡子上,到處都掛著一串串小紙片,走近一看,原來紙片上都寫著美妙的詞語、生動的比喻,有用的資料。他把紙片掛在房間的各個部位。是為了在睡覺、穿衣、刮臉、踱步時,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都能記誦。外出時他也在衣袋裡裝著不少紙片。他這樣刻苦學習,積累資料,終於寫出了《熱愛生命》、《鐵蹄》、《海浪》等引人入勝的作品。

(1)、愛迪生一生有1000多項發明。這無數次試驗的時間從哪裡來?就是從常常連
續工作兩天三天的極度緊張中擠出來的。後來不斷的擠出時間,所以他永遠有用不完
的實驗時間。從而變成了科學家。
(2)、魯迅以「時間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從事無產階級文藝事業30年,視時間
如生命,筆耕不輟。
(3)、巴爾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勁,每天奮筆疾書十六七個小時,即使累得手臂疼
痛,雙眼流淚,也不肯浪費一刻時間。
(4)、愛迪生為了科學發明,緊緊抓住每個「今天」,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除
了吃飯、睡覺、活動,幾乎沒有閑過。每天延長工作時間就等於延長了生命。因此,
當地79歲生日時,便稱自己是135歲的人了。愛迪生生活了85歲,僅在美國專利局登
記的發明專利就有1328項,平均15天就有一項發明。
(5)、我國國畫大師齊白石,堅持每日作畫,除身體不適外,從不間斷。85歲那
年,一天他一連作畫四幅後,又特為昨天補畫一幅,並題字道:「昨日大風雨,心緒
不寧,不曾作畫,今朝制此補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6)、「不教一日閑過」,所有業有所成者莫不為此。請看魯迅最後一年(1936
年)的生命歷程,從一月到十月(10月26日逝世),卧床8個月,還寫雜文和其他文
章54篇,翻譯《死魂靈》第二部殘稿三章並作附記兩則,復信270多封,並給不少青
年作者看稿,病中堅持寫日記。病逝前三天,還給一翻譯小說寫序言。在逝世前六年
的時間,魯迅一直住在上海虹口公園附近,從他的住地到公園只有幾分鍾的路程,卻
從沒去公園玩過。這就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魯迅。

㈢ 現代關於實踐的名人事例

1、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

富蘭克林從一次電學實驗中受到啟發,斷定雷電是一種放電現象。在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他和他的兒子一起做了著名的「風箏實驗」。

一道閃電掠過,富蘭克林覺得自己拉著麻繩的手有些麻木。他把手指靠近銅鑰匙時,一道電火花向他手上擊去。「天電」被引下來了。後來他又用萊頓瓶收集了「天電」去做試驗,證明「天電」和地電一樣能被金屬傳導,能熔化金屬,能點燃酒精。

2、王清任著成《醫林改錯》(修正理論錯誤需要實踐)

王清任是我國清代著名醫學家,其心得之作是《醫林改錯》。書中既有他從事解剖實踐和醫事活動的筆記式記錄,又有他臨床實踐和診療經驗的病案式總結,還有他談醫論道和評古說今的書評式敘述,凝結了作者一生從事臨床醫學研究的心得,他在一些領域里把祖國醫學的理論和實踐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他在研究《黃帝內經》時,發現書中錯誤不少。我國古代醫書中對人體臟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並不確切,所以,他決心修正其中關於人體結構的部分。

但是沒有解剖用的屍體卻成為困擾他的一大難題 。 當時 ,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觀察,繪制了大量的臟腑圖。王清任修正了《黃帝內經》中的有關錯誤,寫成了《醫林改錯》一書,並附上了25幅人體結構圖。

3、托爾斯泰親自去戰場考察,創造了《戰爭與和平》長篇巨著(實踐是創造之源)

《戰爭與和平》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書中戰爭場景的描寫非常生動形象,讀後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托爾斯泰的親自考察。

列夫·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當他寫到俄法雙方在鮑羅京諾會戰的一段文字時,總感到描寫得很抽象、不具體,他決定親自去戰場考察一番。

到了鮑羅京諾,他仔細巡視了這個歷史戰場的一切遺跡,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記在心裡,還特地畫了一幅圖,標上一條地平線和樹林,標明各個村莊、河道的名稱,及當年 會戰時太陽移動的方向等。

回到家裡,又把自己觀察到的印象同歷史文獻上記載的材料聯系起來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邊,重新寫這段文字,這個會戰場面, 寫得不僅生動,且色調明朗、壯觀。

無獨有偶,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的作者司馬遷也非常重視實地考察。在動筆之前,司馬遷游歷過大江南北,全國各地,尋訪先人的遺跡。

他曾經訪問過夏禹的遺跡,眺望過范蠡泛舟的五湖,訪求過韓信的故事,訪問過劉邦、蕭何的故鄉,考察了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壯游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也為撰寫《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獲。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5、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在提取新元素的實驗中,雖然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卻毫不氣餒,信心十足,不斷總結,堅持試驗。

㈣ 有關名人實踐的事例

1、李時珍在年輕的時候就聽人說,有一種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羅,李時珍費 了一些周折,終於找到了這種植物,他為了探明究竟,親自服下了曼陀羅,發現它有麻醉和使人興奮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後來曼陀羅被廣泛用於製造麻醉劑。

李時珍和曼陀羅的故事,告訴我們「理論來源於實踐」,他經常身體力行地驗證一些傳說,改變了很多當時人 們的迷信思想和以訛傳訛的做法。

2、王清任是我國清代著名醫學家,他在研究《黃帝內經》時,發現書中錯誤不少。所以,他決心修正其中關於人體結構的部分。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 觀察,繪制了大量的臟腑圖。

王清任修正了《黃帝內經》中的有關錯誤,寫成了《醫林改錯》一書,並附上了25 幅人體結構圖。

3、地質學家李四光回國後在太行山的沙河縣、山西大同盆地 口泉附近發現了第四紀冰川遺跡,雖遭一些外國專家傲慢地否定,他卻沒有喪失勇氣和信心,繼續帶領學生在太行山、九華山、天目山、廬山等地考察,又發現了許多有力的證據。

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讓事實說話」,最終推翻了外國人的錯誤結論。其研究成果對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構造,對發展建設事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毛澤東用實踐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通過實踐人們發現無產階級才是領導人民取得政權的核心力量;通過實踐人們逐漸淘汰了舊的社會工具,使得人類社會不段向前發展。

5、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從事氣象工作之日起,每天都要親自到室外觀測氣侯,進行記錄,數十年如一日。直到臨終的前一天,他還用顫抖的手在病榻上記下當天的氣溫,由於不能親自到戶外測量,依據的是氣象局的報告,所以在記錄上註上「局報」二字。

他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積累了40多本氣象日記,這不僅是他探索我國氣象規律的第一手素材,還是他取得成就的要基。

㈤ 關於實踐的名人事例

神農嘗百草就是

㈥ 勇於實踐的名人事例都有什麼急需,謝了拜託了各位 謝謝

齊白石出身貧寒,但是自小酷愛繪畫,七八歲就開始聯系,天天抽空臨摹或寫生。為了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他時常在野外悉心觀察各種動植物的形態和習性,晚上躺在被窩里還在用手指畫草稿,經過數十年這樣刻苦的實踐磨練,他終於成為一代宗師。
求採納

㈦ 有什麼關於名人勇於實踐而成功的例子

△法國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為了寫作《月球探險記》,就認真閱讀了500多種圖書資料。他一生之中共創作了104部科幻小說。讀書筆記達二萬五千本。

△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隨「貝格爾」號考察船環球考察,他環游海外,研究生物遺骸、記錄了50萬字的珍貴資料,最後寫出了轟動世界的《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進化論。

△俄國偉大作家契訶夫十分注意積累生活素材,隨時把聽到、看到或想到的一些事情記在一個本子上,稱之為「生活手冊」。有一次,契訶夫聽一位朋友講了一個笑話,他笑出了眼淚。他一邊笑著,一邊拿出「生活手冊」,懇求說:「你再講一遍吧,讓我把它記下來。」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房間里,不論是窗簾上、衣架上、櫥櫃上、床頭上、鏡子上,到處都掛著一串串小紙片,走近一看,原來紙片上都寫著美妙的詞語、生動的比喻,有用的資料。他把紙片掛在房間的各個部位。是為了在睡覺、穿衣、刮臉、踱步時,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都能記誦。外出時他也在衣袋裡裝著不少紙片。他這樣刻苦學習,積累資料,終於寫出了《熱愛生命》、《鐵蹄》、《海浪》等引人入勝的作品。

(1)、愛迪生一生有1000多項發明。這無數次試驗的時間從哪裡來?就是從常常連
續工作兩天三天的極度緊張中擠出來的。後來不斷的擠出時間,所以他永遠有用不完
的實驗時間。從而變成了科學家。
(2)、魯迅以「時間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從事無產階級文藝事業30年,視時間
如生命,筆耕不輟。
(3)、巴爾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勁,每天奮筆疾書十六七個小時,即使累得手臂疼
痛,雙眼流淚,也不肯浪費一刻時間。
(4)、愛迪生為了科學發明,緊緊抓住每個「今天」,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除
了吃飯、睡覺、活動,幾乎沒有閑過。每天延長工作時間就等於延長了生命。因此,
當地79歲生日時,便稱自己是135歲的人了。愛迪生生活了85歲,僅在美國專利局登
記的發明專利就有1328項,平均15天就有一項發明。
(5)、我國國畫大師齊白石,堅持每日作畫,除身體不適外,從不間斷。85歲那
年,一天他一連作畫四幅後,又特為昨天補畫一幅,並題字道:「昨日大風雨,心緒
不寧,不曾作畫,今朝制此補之,不教一日閑過也。」
(6)、「不教一日閑過」,所有業有所成者莫不為此。請看魯迅最後一年(1936
年)的生命歷程,從一月到十月(10月26日逝世),卧床8個月,還寫雜文和其他文
章54篇,翻譯《死魂靈》第二部殘稿三章並作附記兩則,復信270多封,並給不少青
年作者看稿,病中堅持寫日記。病逝前三天,還給一翻譯小說寫序言。在逝世前六年
的時間,魯迅一直住在上海虹口公園附近,從他的住地到公園只有幾分鍾的路程,卻
從沒去公園玩過。這就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魯迅。

名人事例——寬容

春秋時期,「問鼎」的楚莊王。
一天晚上,攜愛妃舉辦燭光晚會,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陣大風把蠟燭吹滅。一名武將欲乘黑調戲愛妃,被愛妃一把扯下盔上紅纓,愛妃建議楚王即刻點燈,看看哪個傢伙盔上紅纓已失,嚴加懲辦。朋友妻不可欺呀,何況是領導之妻呢?豈料庄王大度能容,下令眾將全都摘去盔上紅纓,然後方可點燈。不久,楚王御駕親征與敵國開戰,被困重圍,手下兵將四散奔逃,楚王命懸一發,忽然竄出一將拚死力戰,保楚王殺出重圍,撿回一條性命。楚王激動地說:「別人都自逃性命,唯有愛卿肯捨命救駕,你叫什麼?是哪個單位的?」該將答曰:「俺就是那日燭光晚會上調戲您媳婦的人啊!」

(傳說中,因為我說不出資料來源!)愛迪生製造了第一個燈泡,他讓他的一個弟子拿去試驗,卻被他摔碎了!弟子很羞愧。但是,當愛迪生製造出第二個燈泡時,不顧其他人的反對,依然給那弟子去試驗。愛迪生說「最大的寬容就是再給他機會!」

到報道的日子,林肯來到報道處考試,當他來到報道處時,發現監場的人是他曾經得罪過的人,他帶著沉重的考完。當他問起那件得罪過他的事時,那個人說:「有嗎?我不記得了。

百年環法自行車賽已經落下帷幕,每一位車手不管名次先後,都騎行了3000多公里,在每一個賽段都有相當一段路程,最長的有260公里,而在比賽中又有些運動員從自行車上摔了下來然後有重新投入到比賽中去。這些都是我們常人無法忍受的,又是什麼精神支撐著他們騎完全程呢?當然是靠每一個人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居里夫人曾經說過:「一個人沒有毅力,將一事無成。」而「說一套,做一套」,永遠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言行一致,朝著目標堅持不懈的去奮斗,去追求,才會有所收獲。
頑強的毅力無往而不勝。任何一個有著堅強毅力的人,都不會光想而不做,不會被困難和挫折嚇倒。自行車手們就是憑著頑強的毅力,跌交了而有淚不輕彈,在逆境下前進,才是勝者之能。
放眼看古今,每一個成功者身上都閃耀著「毅力」的光輝。范仲淹從小喪父。盡管這樣,他仍舊艱苦讀書,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最終成為中國有名的文學家。有人說過:「毅力可以攻克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而張海迪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她身患高位截癱,而她在病床上,用鏡子反射來看書,最後張海迪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4國外語,並成功的翻譯了16本海外著作。和張海迪類似的還有貝多芬,他雙耳失聰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堅持他的音樂創作,耳朵聾了又聽不見,就用筷子插進鋼琴的發聲器,以震動來辨別音調,最終創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響曲》。

周恩來廉潔自律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貫的。在此,僅就同當前對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要求相關的一些方面,列舉一些具體事例。這樣,難免掛一漏萬,不過可以從細微處見精神。

(一)對待個人生活

衣著——在人們的印象中,周恩來總是那樣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殊不知,他僅有的幾套料子服裝,大都穿了幾十年,有的破損了,精心織補後繼續穿。有一次,他穿織補過的衣服接待外賓,身邊工作人員說這套「禮服」早該換換啦。他笑笑說:「穿補釘衣服照樣可以接待外賓。」「織補的那塊有點痕跡也不要緊,別人看著也沒關系。丟掉艱苦奮斗的傳統才難看呢!」他的襯衣磨破了,換上新的領口和袖口照舊穿。1963年,他出訪亞非歐14國,到了開羅,他換下縫補多次的襯衣,隨行工作人員不便拿給外國賓館去洗,只好請我駐埃及使館的同志幫忙,並叮囑洗時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後,感動得邊洗邊流淚。至於他穿用了幾十年破舊的睡衣、皮涼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國產手錶等,已作為珍貴文物,存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飲食——周恩來的家常飯菜很簡單,主食經常吃些粗糧,副食一般是一葷一素一湯。他規定的工作餐標準是四菜一湯的家常飯菜。他說:「四菜一湯既經濟又實惠。」他在外地視察或主持會議,同大家吃一樣的飯菜,不搞特殊,離開時一定付清錢和糧票。他不僅自己這樣做,還要求其他領導幹部也這樣做。有一次,他出差到上海,聽說有的領導同志帶著夫人、孩子到地方去,所有的食宿費用都由地方開支,非常生氣。回北京後,他在全國第三次接待工作會議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後無論哪個領導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開支,地方一概不要負擔,都要給客人出具帳單,由本人自付。這要形成一種制度。」一位專機機長的回憶,頗為傳神地反映了他在飲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這位機長看他吃飯,掉了個飯粒在桌上,他連夾兩次才夾住放進嘴裡,笑著吃了。看到這種情景,這位機長後來感慨地說:「我心裡不禁百感交集。什麼叫廉潔,看看總理就知道了。」

住房——建國初期,周恩來搬進了中南海西花廳,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廳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濕陰冷。身邊工作人員於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繕,但他堅決不同意。1959年底,趁他和鄧穎超出差外地時間較長,對西花廳進行了保護性維修。他回京一進門就驚訝地問:「這是怎麼回事?誰叫你們修的?!」他還說:「我身為總理,帶一個好頭,影響一大片;帶一個壞頭,也影響一大片。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發、窗簾、吊燈等陳設。事後,對這次「修房風波」,他主動在國務院會議上作了三次檢討,向到會的副總理和部長們說:「你們千萬不要重復我的這個錯誤。」

用車——周恩來對自己乘坐的轎車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後來他經常乘坐的專車是紅旗轎車。他說:「別人不坐我坐,我喜歡國產車。」國家進口了一批高級賓士車後,有關部門想給他換一輛。他不同意,嚴肅地說:「那個賓士車誰喜歡坐誰坐去,我不喜歡,我就坐『紅旗』。」在用車問題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發,醫院看病,探親訪友,看戲等,都算作私人用車,總要叮囑身邊工作人員照章付費,從工資中扣交。

周恩來的基本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的儉朴作風,受到了長期在他身邊工作的人員交口稱贊。有位秘書說:「總理除了工作,個人一生無所他求。特別是生活的儉朴,更是眾口皆碑。」不是親眼所見是很難想像到了什麼程度。

同周恩來接觸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對他廉潔儉朴的生活作風也是贊不絕口。宋慶齡說:「周總理在個人生活和作風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樣,是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

南宋文天祥抗元失敗,拒絕高官厚祿,受盡折磨,慷慨犧牲。
古代窮人,寧可餓死,也不吃嗟來之食。
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努對敵人的手槍,寧可倒下也不屈服。
屈原為報國愛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辭。
陶淵明清貧如洗,卻不願為五斗米折腰。
顧炎武飽經憂慮,堅持抗清。
鄭成功歷盡艱險,收復台灣,大振台灣,大振國威。
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惡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㈧ 古今中外因實踐而成功的例子

1.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

富蘭克林從一次電學實驗中受到啟發,斷定雷電是一種放電現象。在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他和他的兒子一起做了著名的「風箏實驗」。

一道閃電掠過,富蘭克林覺得自己拉著麻繩的手有些麻木。他把手指靠近銅鑰匙時,一道電火花向他手上擊去。「天電」被引下來了。後來他又用萊頓瓶收集了「天電」去做試驗,證明「天電」和地電一樣能被金屬傳導,能熔化金屬,能點燃酒精。

2.神農嘗百草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3.李時珍《本草綱目》

李時珍覺得前人醫書有很多錯誤的不完善的地方,於是決心自己走遍大江南北重新書寫一本醫書,造福人民。

4.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獲。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5.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在提取新元素的實驗中,雖然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卻毫不氣餒,信心十足,不斷總結,堅持試驗。

㈨ 有關實踐的名人事例

1、李時珍在年輕的時候就聽人說,有一種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羅,李時珍費 了一些周折,終於找到了這種植物,他為了探明究竟,親自服下了曼陀羅,發現它有麻醉和使人興奮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後來曼陀羅被廣泛用於製造麻醉劑。

李時珍和曼陀羅的故事,告訴我們「理論來源於實踐」,他經常身體力行地驗證一些傳說,改變了很多當時人 們的迷信思想和以訛傳訛的做法。

2、王清任是我國清代著名醫學家,他在研究《黃帝內經》時,發現書中錯誤不少。所以,他決心修正其中關於人體結構的部分。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 觀察,繪制了大量的臟腑圖。

王清任修正了《黃帝內經》中的有關錯誤,寫成了《醫林改錯》一書,並附上了25 幅人體結構圖。

(9)創造中勇於實踐的名人事例擴展閱讀:

李時珍學術思想:

李時珍臨證,推崇張元素,重辨病證,立法嚴謹,用葯得當。治療時,或化裁古方,或自組新方,或用民間單驗方,多有良效。

李時珍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為基礎,改善了古代科學方法,積累了科學研究的新經驗。李時珍成功地運用了觀察和實驗、比較和分類、分析和綜合、批判繼承和歷史考證方法。

王清任學術思想:

王清任是中國清代的一位注重實踐的醫學家,他對祖國醫學中的氣血理論作出了新的發揮,特別是在活血化瘀治則方面有獨特的貢獻。他創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劑,注重分辯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別給予針對性治療,他的方劑一直在中醫界受到重視,並廣泛應用於臨床,經臨床實踐驗證,療效可靠。

活血化瘀法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份重要遺產,從秦漢以來,活血化瘀法不斷充實完善,而以清代王清任的學術成就尤為引人注目。他的學術思想不僅對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作出了貢獻,而且對針灸臨床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㈩ 勇於實踐的名人事例都有什麼急需,謝了

譬如說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房間里,不論是窗簾上、衣架上、櫥櫃上、床頭上、鏡子上,到處都掛著一串串小紙片,走近一看,原來紙片上都寫著美妙的詞語、生動的比喻,有用的資料。他把紙片掛在房間的各個部位。是為了在睡覺、穿衣、刮臉、踱步時,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都能記誦。外出時他也在衣袋裡裝著不少紙片。他這樣刻苦學習,積累資料,終於寫出了《熱愛生命》、《鐵蹄》、《海浪》等引人入勝的作品。
再就是 列夫·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當他寫到俄法雙方在鮑羅京諾會戰的一段文字時,總感到描寫得很抽象、不具體,他決定親自去戰場考察一番。到了鮑羅京諾,他仔細巡視了這個歷史戰場的一切遺跡,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記在心裡,還特地畫了一幅圖,標上一條地平線和樹林,標明各個村莊、河道的名稱,及當年 會戰時太陽移動的方向等。回到家裡,又把自己觀察到的印象同歷史文獻上記載的材料聯系起來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邊,重新寫這段文字,這個會戰場面, 寫得不僅生動,且色調明朗、壯觀。

閱讀全文

與創造中勇於實踐的名人事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