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嘉定區發明創造專利獎

嘉定區發明創造專利獎

發布時間:2021-08-08 15:57:25

⑴ 專利可以申請哪些獎項

根據各地的政策來定,不同地區政策不同。
1、針對企業的獎勵,是根據企業所在地的政策來進行補貼,如知識產權管理局、園區管委會等,每個地區政策有會有所不同。
2、針對發明人的獎勵,《專利法實施細則》有如下規定:第七十六條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可以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獎勵、報酬的方式和數額。企業、事業單位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勵、報酬,按照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第七十七條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未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獎勵的方式和數額的,應當自專利權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獎金。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3000元;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1000元。
由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屬單位採納而完成的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從優發給獎金。第七十八條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未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報酬的方式和數額的,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實施發明創造專利後,每年應當從實施該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2%或者從實施該項外觀設計專利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0.2%,作為報酬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或者參照上述比例,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一次性報酬;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許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應當從收取的使用費中提取不低於10%,作為報酬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⑵ 上海市創造發明專利獎評職稱有用嗎

這個要看你們單位具體要求,一般來說是有用的

⑶ 請問在公司取得的專利獎金應如何發放

回答是肯定的。
專利法第第十六條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後,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合理的報酬。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第六章又細化了上述規定:
第七十四條 被授予專利權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應當自專利權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獎金。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2000元;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500元。
由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屬單位採納而完成的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從優發給獎金。
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金,企業可以計入成本,事業單位可以從事業費中列支。
第七十五條 被授予專利權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實施發明創造專利後,每年應當從實施該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所得利潤納稅後提取不低於2%或者從實施該項外觀設計專利所得利潤納稅後提取不低於0.2%,作為報酬支付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或者參照上述比例,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一次性報酬。
第七十六條 被授予專利權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許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應當從許可實施該項專利收取的使用費納稅後提取不低於10%作為報酬支付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第七十七條 本章關於獎金和報酬的規定,中國其他單位可以參照執行。

從法律的措辭上(「應當」,「可以」)可以看出,相關規定並無強制性,特別是對於非國有企事業單位來說。但是,你的朋友還是有權索要獎金和報酬的。

⑷ 發明專利獎可以算作是政府補助嗎

「中國專利獎」是我國唯一的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專府部門獎,得到聯屬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認可,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中國專利獎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於1989年設立,目前已評選了十五屆,2009年第十一屆起,中國專利獎評選周期將由二年一屆改為一年一屆[1] 。評獎標准不僅強調項目的專利技術水平和創新高度,也注重其在市場轉化過程中的運用情況,同時還對其保護狀況和管理情況提出要求。

⑸ 專利發明人可以獲得什麼獎勵

《專利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未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專定也未屬在其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獎勵的方式和數額的,應當自專利權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獎金。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3000元;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1000元。由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屬單位採納而完成的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從優發給獎金。」

⑹ 發明專利授權後如何申請獎金

1,發明專利授權後當地的科技局會有獎勵,具體可向權利人所在地區的知識產權專局或科屬技局了解,一般每項專利獎金為3000元左右。
2,發明專利要求的技術含量較高,特別是對新穎性、創造性的要求較高,因此存在一定的授權難度,但授權後的權利穩定性更高。 發明專利申請要經過受理、初步審查、公布、實質審查和授權/駁回五個階段,因此,授權/駁回時間相對較長,一般均需要至少1.5年以上

⑺ 張獻龍的發明專利及獲獎情況獲獎情況

2014年獲「湖北十佳師德標兵」稱號 「棉花種質創新及強優勢雜交棉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獲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強優勢多抗雜交棉新品種『華雜棉H318』的選育與應用」2012年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棉花原生質體不對稱融合研究及原生質體細胞壁重建相關基因的表達譜分析」獲2011年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提名 「棉花體細胞胚發生與合子胚發育相關基因的鑒定、克隆與功能分析」獲2010年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提名 2008年獲湖北省科技發明二等獎 「棉花原生質體培養和原生質體對稱融合研究」 獲2008度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獎 2008年獲得「湖北省第四屆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2007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6獲「國家教學名師獎」 2005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2005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5獲「第四屆大北農科技促進獎」 2005入選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 「棉花細胞工程體系構建及其應用基礎研究」獲2004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 2004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2004獲「武漢市新長征突擊手」稱號 2001獲湖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 2000入選教育部骨幹教師支持計劃 1993獲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

⑻ 專利可以申請哪些獎項

根據各地的政策來定,不同地區政策不同。1、針對企業的獎勵,是根據企業所在地的政策來進行補貼,如知識產權管理局、園區管委會等,每個地區政策有會有所不同。2、針對發明人的獎勵,《專利法實施細則》有如下規定:第七十六條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可以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獎勵、報酬的方式和數額。企業、事業單位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勵、報酬,按照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第七十七條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未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獎勵的方式和數額的,應當自專利權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獎金。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3000元;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1000元。由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屬單位採納而完成的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從優發給獎金。第七十八條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未與發明人、設計人約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中規定專利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報酬的方式和數額的,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實施發明創造專利後,每年應當從實施該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2%或者從實施該項外觀設計專利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於0.2%,作為報酬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或者參照上述比例,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一次性報酬;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許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應當從收取的使用費中提取不低於10%,作為報酬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⑼ 嘉定區申請專利有哪些程序

你好,
一、確定發明創造的內容是否屬於可以申請專利的內容; 然後確定發明創造的內容可以申請哪一種專利類型(發明專利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二、簽定代理委託協議 此時簽定代理協議的目的是為了明確申請人和專利代理機構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主要是約束專利代理人對申請人的發明創造內容負有保密的義務。
三、技術交底 1、申請人向專利代理人提供有關發明創造的背景資料或委託檢索有關內容; 2、申請人詳細介紹發明創造的內容,幫助專利代理人充分理解發明創造的內容。
四、准備申請文件 1、撰寫專利申請文件; 2、製作申請書文件; 3、提交專利申請並獲取專利申請號。
五、申報流程
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提出申請-受理通知書-受理進入初審階段-授權-辦理登記手續-領證發明專利:提出申請-受理通知書-受理進入初審階段-實審程序-實審合格授權-辦理登記手續-領證。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嘉定區發明創造專利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