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培養孩子具有創造力。
【1】帶孩子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想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一定要多帶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從小的時候就可以多帶孩子到花園里看看花花草草,再長大一些,可以帶孩子去看看各種建築去領略各種景點的人文風采或是帶孩子一起去科技館里看看一些科技展覽等等,這些都是能夠很好的幫助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以及通過自己的感官體會,能夠幫助自己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能夠很好的鍛煉孩子想要去創造的一些想法。
在帶孩子去各個地方游覽的時候,家長朋友們可以先了解一些相關的景點內容和知識,不要光停留在讓孩子看風景上的狀態。正所謂「三分看七分講」,只有把景點的古跡名勝給孩子講明來龍去脈,讓孩子對於新鮮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才會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2】讓孩子自己專注的玩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自己專注的玩兒,這樣既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可以在孩子玩的過程中讓孩子有機會創造出自己新的想法。家長朋友們可以在一邊觀察,但是千萬不要去糾正,有時候孩子在畫畫的時候會把小花換成綠色,這樣也是一種新奇的想法可以在孩子畫完結束以後去問問孩子的想法,然後給予適當的點評,並且能夠贊賞孩子告訴他這樣做是非常大膽有創造性的。通過家長的引導孩子才會對於創造性非常感興趣,而不會認為自己是做錯了事情。
又或者孩子在玩娃娃的時候把小氣球套在了娃娃的身上,給娃娃當裙子,這樣也是不錯的做法,既給娃娃准備了新的衣服又展示了獨特性,還開發了氣球的新用途。家長朋友們在看到孩子有創造性做法的時候,要有教育孩子的敏感度,並且能夠及時的引導孩子和鼓勵孩子,在當下給予孩子肯定,這樣遠比比過後獎勵孩子有效許多。
『貳』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沒有創造力想像力可能是感統失調了,建議帶孩子去做個感統測評吧,如果進行感統訓練的話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叄』 如何引導,培養兒童的創造力
一、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幼兒的好奇心是其創造力形成和發展的先導,是創造的巨大動力,如果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就不可能產生對社會和人類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和創造。孩子往往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新鮮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愛提問,喜追究。對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家長應予以愛護、鼓勵和引導,使之合理的發展。 幼兒對事物產生好奇,應鼓勵他提問。能提出問題說明孩子在動腦筋,進行積極思索。陶行知指出「幼兒只有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發明千千萬萬,在於一個問……。」為此,他強調要解放幼兒的嘴,使他敢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麼重大的創造發明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的追究問題罷了。」好提問題是孩子求知、探索精神的體現,是創造性的萌芽。所以,家長要善待幼兒的發問,認真解答並力求回答的生動具體,使孩子從小能夠享受到探索事物奧妙的樂趣。 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奇思異想是創造思維的源泉。平時,孩子總喜歡歪著腦袋、拖著兩腮靜靜的思考,並經常產生一些不合邏輯的想法。對於這些想法,他們有著強烈的表現心理,家長切不可認為是「瞎想」、「胡鬧」予以指責和否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斷送孩子的創造慾望。 有鑒於此,家長要允許幼兒自由地想像,允許他們產生與眾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觀念,如孩子的繪畫中會出現 「紅海洋」、「藍太陽」、「五彩樹」等,這是他們獨特思維、豐富想像的體現,我們應予以鼓勵並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幼兒的想像,如講故事、童話敘述、朗誦詩歌、音樂、小製作等,也可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幼兒的想像力,讓幼兒獲得間接知識,豐富想像的內容。 三、豐富幼兒的認知 任何創造性的活動都是建立在對原有事物的認識基礎上的。感性材料是想像、創造的基礎。沒有感知經驗作鋪墊,想像、創造必定是枯竭、貧乏的。因此,家長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就應不斷增進孩子的知識,幫助他們積累經驗。 家長可向幼兒提供合適的讀物和音像材料,創造多種向自然和社會學習的機會;經常提供新穎的刺激,擴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強他們的接受能力。孩子剛出生不久,家長可搖鈴鐺給他聽,掛彩色氣球給他看。因為嬰兒正是在不斷對外界環境信息的接受與作出反應的過程中,提高了大腦和各種器官的靈敏性,進而加速了智力發展的進程。嬰幼兒的生活環境較狹窄,但其智力發展速度又甚快,這就要求家長應經常帶他去看一些沒有見過的東西,逐步擴大他的眼界和經驗。例如,可帶孩子去動物園看看各種動物,或帶孩子去兒童游樂活動場所。由於孩子走出了家門,看見聽到各種各樣新穎的東西和聲音,就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激起興奮點,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為其將來的創造性發展奠定基礎。 當然,有觀察才能有發現,幼兒生而具有獨特的觀察力和強烈的敏感性,只要與周圍事物發生直接聯系,幼兒就會以一種輕松的洞察力獨特的感受到周圍的事物。所以,家長可利用周圍事物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幼兒觀察的興趣,引導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 四、鼓勵幼兒動手動腦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頭腦、手腳、眼睛、嘴巴、時間與空間)。首先是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其次是解放他們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要鼓勵孩子動手動腦進行探索。只有通過一些實際的動手活動,才能使創造思維的結果物化,同時也使他們的創新思維更符合現實,具有實際的效果。 在家庭中,家長要鼓勵引導幼兒多動手。研究者發現,適度的練習,有助於增長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助於其創造力的開發。幼兒在一次次動手做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拓展自己的思路,嘗試用多種方法去解決操作中的問題,這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兒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難免會「闖禍」或出差錯,對此,家長應持寬容態度,理解幼兒,而非批評責備。 當然,家長要精心為孩子提供「精神營養」――玩具與圖書。但並非所有的玩具都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玩具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家長應視孩子的實際水平,選購最能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玩具,如小積木、拼插車板和塑料的小炊具、小傢具等。這些玩具可幫助孩子辨別不同的形象與顏色,認識物體,對孩子的手眼配合一致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均大有益處。使幼兒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在創造性的玩法中獲得發展。圖書對於激發孩子智力有其獨到功能。圖書中的故事基本以圖為主,為幼兒提供了生動的直觀形象。但由於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家長應幫助他理解作品的內容,可先給孩子講一兩遍,然後讓他自己重述其內容,這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五、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 適宜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基礎和重要條件。幼兒的行為是受成人控制還是自主支配,這會直接影響其創造才能的發揮。德國學者戈特弗里德海納特指出:促發創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輕松、無拘無束和活潑的氣氛有助於創新活動的發展。陶行知先生也認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 因此,家長要給孩子盡可能多的自由,不宜過分限制他的活動。幼兒的智力主要是在活動中發展起來的,活動能力是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標志,限制孩子的活動就意味著限制了他的智力發展。幼兒的天性是活潑好動,只要他能拿到或搬動的東西,都可能成為玩具。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木棍插在沙土裡,自稱在「種樹」;把漏勺放在水桶里攪,說是「撈魚」。這在許多家長看來是「胡鬧」,因為家長只要求孩子干凈、整齊、聽話和守規矩,結果使孩子變得怯懦,不敢說、不敢笑、不敢跑、不敢跳。這種過分限制幼兒活動的教育方法是極為有害的。家長應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玩耍,多讓孩子在沙灘上、公園里、大海邊自由地做游戲,玩沙土、爬小山坡、奔跑跳躍等。只有在民主、和諧、寬松的活動氛圍中,幼兒創造的潛力才能得以較好的發展。因此,父母應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的能力,容許幼兒自主嘗試以及做決定。尊重獨創性,鼓勵多樣性,使幼兒樹立創造的勇氣和信心。 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伯格發現,個體的興趣和動機是使人們從事創造性活動的驅動力。我國中科院心理所查子秀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超常兒童的心理結構通常是智力、創造力、非智力三種成份的獨特組合,其中智力是發展的基礎,創造力是發展的高度,而個性心理則是發展的動力和支柱。托蘭斯在1973年曾得出結論:培養創造性的成功做法乃是必須促使認知與情感這兩種功能充分發揮作用。從情感和智力對創造力發揮的影響來看,很多情況下,情感的力量遠比智力強大。具有傑出創造才能的人,他們的偉大發明和發現始終伴隨著崇高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創造過程絕不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動,沒有火熱的崇高的情感動力,創造活動就無法展開。 因而,家長要重視對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培養幼兒的自製力,要求幼兒定時完成任務,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幼兒有冒險精神,這里所說的冒險性是指,他敢於嘗試對其結果毫無把握的新鮮事情,並從中體驗樂趣,享受成功;培養幼兒對創造活動的興趣和飽滿的熱情等。 總之,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需要家長合理利用影響幼兒創造力的每個積極因素,使幼兒——「發展中的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生存,最終學會做人。
『肆』 如何發展兒童創造力的家庭訓練
美國麻州布蘭迪斯大學教授亞曼比爾,提供這樣四項兒童創造力的技巧:
戲劇方式假裝不能用語言溝通,必須通過啞劇,手勢及臉部表情傳遞彼此信息,可假扮飯店、機場或公園里人的生活百態,而且給孩子一疊紙、鉛筆和蠟筆,畫出對方演出來的情節。
小小私人畫廊讓孩子了解他畫畫只是自己樂在其中,而非取悅任何人。這樣,孩子能將自己的藝術作品自由地展開出來。在他的房門上掛黑板或畫架,可以讓他自由創作,捕捉靈感。
自製不花錢的禮物鼓勵孩子在送禮物給人家時,自己動手做,這種禮物是金錢也買不到的。孩子自己創作顯得特別可貴,對孩子很有鼓勵意義。例如,可鼓勵孩子寫下自己創作的童話故事及自製各式兒童玩具等。
玩小大人「過家家」
讓孩子扮演大人角色,在家設宴請客,演習款待客人的禮節。隨處都有材料,隨時都有方法,只要母親動起腦筋來,就能夠將創造力的訓練在家庭中生動活潑地開展起來。第三章兒童教育禁忌與誤區
『伍』 兒童創造力如何培養
想要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你不必在家裡放上昂貴的玩具和娛樂設施。一些簡回單的活動,比如答和你的寶寶玩拍手游戲,和剛學步的寶寶在人行道上塗鴉,或者和孩子一起編故事,所有這些都能讓孩子進入有創意的世界。 對兒童最有益的游戲是那些能讓孩子任意想像,挑戰他們學習新技能,激勵他們深入思考,讓他們從失敗中學習的游戲。和孩子一起玩也能鍛煉你自己的創造力。如果你不知道該和孩子玩些什麼,或者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一起玩,這些方法能幫助你讓孩子每天的活動充滿創造力。 神奇的飛毯之旅 查看原帖>>
『陸』 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能力
嬰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必須以其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讓嬰幼兒的創造力盡可能充分地得以發展。
首先要在游戲中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在游戲中,兒童的創造力日益提高,從單純模仿發展到創造,他們逐漸創造性地開展游戲情節,創造力地扮演游戲角色,創造性地製作游戲道具等等。但是游戲水平的發展並非完全是自發的。在游戲中發展兒童的創造力,需要成人的幫助、啟發、引導,有意識地促進兒童的想像和創造。
音樂、繪畫都是培養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一致認為音樂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好方式。因為音樂會促使右腦的發育。另外音樂可以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幼兒情緒興奮愉快,這個時候,其創造力就處於極佳狀態。繪畫也可以促使幼兒大腦右半球的發達,增強幼兒想像力、形象思維力和創造力。
另外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在幼兒期。早期的語言訓練,不僅促進語言本身的發展,還可促使智力超前發展。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語言能力主要是聽和說的能力,聽說能力培養主要是在日常對話以及講故事中進行。在與幼兒進行對話時,要因勢利導,抓住時機,就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展開對話,這樣兒童就會興致勃勃地啟動思維,即興表述生動的語言。還可利用啟發提問的方式,刺激兒童的思考與語言表達,讓兒童發揮想像和創造。
最後注意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幼兒的好奇心特別強,什麼東西都要摸摸、動動。家長不應簡單粗暴地制止,而應對孩子的好奇心予以肯定和鼓勵,同時給予他正面的解釋和教育。鼓勵兒童搞一些小製作,在實際操作中,一方面可以鍛煉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鍛煉手指部小肌肉的發展,相應地也就促進這些小肌肉在腦中對應部位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就促進了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家庭的培養:
1、戲劇方式。假裝不能用語言溝通,必須通過啞劇,手勢及臉部表情傳遞彼此信息,可假扮飯店、機場或公園里人的生活百態,而且給孩子一疊紙、鉛筆和蠟筆,畫出對方演出來的情節。
2、小小私人畫廊。讓孩子了解他畫畫只是自己樂在其中,而非取悅任何人。這樣,孩子能將自己的藝術作品自由地展開出來。在他的房門上掛黑板或畫架,可以讓他自由創作,捕捉靈感。
3、自製不花錢的禮物。鼓勵孩子在送禮物給人家時,自己動手做,這種禮物是金錢也買不到的。孩子自己創作顯得特別可貴,對孩子很有鼓勵意義。例如,可鼓勵孩子寫下自己創作的童話故事及自製各式兒童玩具等。
4、玩小大人家家酒。讓孩子扮演大人角色,在家設宴請客,演習款待客人的禮節。 隨處都有材料,隨時都有方法,只要母親動起腦筋來,就能夠將創造力的訓練在家庭中生動活潑地開展起來。
參考資料:網路
『柒』 培養兒童創造力的建議有哪些
1.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父母對他們提出的意見應予以重視和尊重。 由於孩子的多元智能不同,往往在文化課方面有優勢的學生,在學校和家庭得到人性上尊重要多一些。
2. 給予空間 讓孩子有表現的機會,並對他們的表現加以鼓勵和欣賞。所謂空間,實際上就是思考的空間。 可以給孩子一個蘿卜和一些牙簽,讓小孩用小刀、刻刀等工具,把蘿卜創造成形形色色作品,牙簽作為連接之用。
3. 自由探索 鼓勵孩子主動自覺的探索精神,讓創新成為一種樂趣。提供多方面的刺激,讓孩子嘗試接觸不同的東西,自由探索各方面的事物。把問題交給孩子,激活他的思維,誘發他探究問題的好奇心,並給他解決問題留有一定的探究時間和空間,使他有一個對問題更全面、更新穎、更帶有個性色彩的認識。
4. 敢於挑戰 生活可以看著是創造性的挑戰,即使在處理日常事物之時,都存在著對創造力的呼喚。所以創造是一種生活方式。
5. 鼓勵幻想 讓孩子多進行一些假想游戲
6. 勇於冒險 冒險是創造力培養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沒有冒險,孩子最多隻能期待著好的事情發生。
7. 培養興趣 鼓勵孩子多元化的興趣發展和培養,發揮個人潛能。 憑興趣學習的是天才,為功利而學習的是人材,被家長或老師逼著學習的是庸材,無論怎麼都不肯學習或學不進去的是蠢材。在游戲中學習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培養天才的唯一方法。
『捌』 孩子出眾的創造力如何培養
首先來給大家先說一下對於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我們需要了解什麼?
第一點:成功需要創造力。
平時只會學習的人踏入社會後取得成功的例子並不多,但是相比之下,那些在學校成績一般而富有創造力的孩子,進入社會後取得成功的例子更多一些。平時我們學習的確是需要卓越的理解力和記憶力,但是在社會中施展才華卻需要創造力。而創造力簡單來說就是想像並表現新事物的能力。創造力強的人肯定會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出眾的表現力,有強烈的好奇心,分析事物很深入,喜歡發現和解決新問題。
第二點:創造力強的孩子有問不完的問題
有創造力的孩子在解決問題上面不會拘泥於一種方法,他會試圖去尋找新的途徑,並且總是能有新穎點子,還會對周圍的一切都很好奇,經常有問不完的問題,有時候為了尋找答案,可以不斷的收集資料,喜歡刨根問底。
第三點:創造力主要是受後天因素的影響
孩子天生具有創造的潛力,但是由於後天的培養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但是有的孩子創造力卻退化了。雖然說創造力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遺傳因素,但是最需要的還是後天的啟發和誘導,這樣才能讓孩子潛在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掘。還有就是眾多研究結果表明,創造力比技能更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可以這樣說,父母在孩子創造力的發掘上起著巨大的作用。還有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創造力的發掘主要是在七歲之前,大家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充分的發掘孩子的創造潛力。
第四點:與孩子年齡相仿的適當刺激可有利於開發孩子的創造力
開發孩子的創造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積極回應孩子的好奇心,通過適當的方法激發孩子探索的興趣。因為每個人都有創造力,只要給孩子機會,鼓勵孩子,並且進行正確的訓練引導,就一定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掘孩子的創造能力。而且創造力是通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而自然而然的形成的哦,通過日常活動為孩子播下好奇的種子。
說完上面的這幾點,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培養孩子創造能力的方法都是什麼?
第一點:用大自然的鮮活教育開發孩子的創造力
各位父母可以經常更換孩子房間的色調,給孩子聽各種各樣的音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一起去公園看花,去動物園看動物,去市場或者郊外體驗自然人情,因為大自然是培養孩子創造力最好的課堂。當孩子能夠盡情的接觸外界豐富的新奇事物的時候,他才會對這個世界產生興趣,要知道大自然才是孩子產生創造力的基礎。
第二點:鼓勵孩子的好奇心
求知慾強的孩子會自發學習,獲得進步,知識的源泉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積累知識的基礎。如果說孩子看到什麼東西都想伸手去摸,或者乾脆放進嘴裡,這時候一味的責備孩子和制止孩子,就是在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如果真的是什麼危險物品,那肯定不能讓孩子去碰的)
第三點:耐心的回答孩子沒完沒了的問題
孩子在開始學說話的時候,面對這個多彩的世界,腦子里會自然而然的出現無數個為什麼。孩子好奇心越強,問題就越多,所以無論孩子問多麼奇怪的問題,各位父母也一定不要厭煩,要耐心的回答。因為如果大家表現出厭煩的情緒或者是隨便糊弄過去,只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阻礙創造力的開發。
第四點:盡量讓孩子多運動
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體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應該讓孩子多運動,如果是孩子剛學會走路的話,父母就要給他創造足夠的運動空間,最初孩子可能不熟練,所以大家最好能在一邊看護,通過走跳,上下台階等運動,孩子的運動能力自然就慢慢提高了。
如果不能充分發覺孩子的運動能力,孩子的性格就有可能會變得很內向消極。孩子探索心不足,對什麼事情都沒有熱情的話,很可能會變得懶惰。平時的話我們可以不需要什麼特別的道具的情況下,讓孩子和父母一邊唱歌一百做動作或奔跑,就是很好的運動方式。在幼兒時間讓孩子盡情的運動,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智力和創造力也會逐漸得到發展。
第五點:培養孩子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受媽媽影響很大。所以各位寶媽要鼓勵孩子多說話,並且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讓他接觸各種豐富的詞彙。在幼兒時期,媽媽和孩子做的語言游戲不單單只是為了學習說話。繪聲繪色的和孩子對話,對孩子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告訴孩子顏色,形狀,大小等概念,學會精確全面的描述,能夠擴大孩子的思考空間,這是創造力形成不可或缺的土壤。
最後一點就是讓孩子多看圖畫書
為了開發孩子的創造力,父母從小就應該讓孩子多看圖畫書。因為一邊看圖片一邊編故事的話,可以同時提高孩子的表達力和理解力,即使是同一本書。每次都能夠讀出新的故事,也是很不錯的。而且多給孩子看圖畫書是很重要的,在孩子讀完之後還可以問問孩子,如果是你,應該怎麼辦?類似這樣的問題可能還會引出新的故事來,這對孩子想像力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哦!
『玖』 學前兒童創造力培養的意義
什麼是創造與創新能力?
兒童通過繪畫、寫作、雕塑、戲劇、舞蹈、運動、科學探索等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創造性思想和情感。創造力可以用許多形式來表達,比如孩子如何完成一個任務或如何解決一個新問題。
創造力的一部分是學習創新。幼兒的創新是他們如何驗證自己的思維和如何與世界互動。兒童通常從模仿觀察到的行為開始,如果典型的方法不起作用,他們開始使用新穎的想法或解決方案進行創新解決問題。
創造與創新能力學習成果在K-12階段的體現
使用各種方式促進創新想法生成想法生成(例如頭腦風暴)
當兒童參與價值點貢獻的活動時,他們可以創造新的、有價值的想法(既有微創新,也有顛覆式創新)
闡述、提煉、分析和評估自己的想法,以提高和最大化創造力產生的影響。
把失敗看作學習的機會;理解創造力和創新是一種長期的、小的成功和頻繁的非預期結果的循環不斷循環的結果。
在工作中表現出獨創性和創造性。
發展創新想法並與他人交流。
是開放的,同時可以響應多樣化的新觀點。
發揮創意的作用,為該領域作出切實有效的創新貢獻。
創造與創新能力需要的早期學習環境
早期學習環境可以支持創造和創新。這可以通過提供豐富的不同類型的創造性體驗式游戲來完成。這些環境包括但不限於建搭建積木、粘土、再生材料、測量工具、在室外發現的物品、水桶、球、以及支持創造和創新的藝術和工藝材料。空間提供方便的材料與兒童工作的展示,以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想法。
孩子們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創造和創造時間,自由地搬材料到玩耍的地方來創造和保存工作。創造力和創新超越了藝術活動,當孩子們在外面做游戲、用積木搭建或在戲劇性游戲中扮演時,我們鼓勵孩子們表達他們的想法,並從他人那裡學習,創造力和創新就會發生。
『拾』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互聯網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進步,對傳統教育最大的沖擊就是:知識型的人才逐漸會被機器所替代。對著Siri就可以聊天,拿起手機外賣就送到家,現在就連記者寫稿也有機器人幫忙!而機器最難以替代的是什麼?創造力。
所以說一些家長給孩子做很多的(訓練),搭積木啊,想像力啊,你即使教育得再多,但如果你的孩子因為你的教育不當,對生活沒有熱情、對自己不自信的話,他會害怕改變,生活沒有激情,這些人都是不具備創造力的。這兩塊我之前的講座都講過了,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情感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對生活的熱情。
讓孩子保持生活的熱情有幾點,一是熱愛自然,二是愛人,三是保持通身的一種愛好。然後才能讓一個孩子熱愛生活,保持生活的熱情。所以說孩子的創造力並不是說,小朋友畫一個圓,讓你想這個想那個,他在小的時候都很會想,大了以後,如果他宅在家裡,生活不積極進取,也是缺乏一種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