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發明復的發明人就是制完成發明創造的那個人,那個人所在的單位享有專利申請權。但是發明人有權獲得獎金。
單位應當自專利權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獎金。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3000元;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於1000元。
㈡ 比較職務發明和著作權職務作品認定的區別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職務作品的著作權由單位享有,作者享有署名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計算機軟體、地圖等職務作品;
(2)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
2、著作權由作者享有,單位享有優先使用作品的權利
職務發明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
除上述情況的職務作品著作權歸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所有外,一般職務作品的著作權仍歸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2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但如果在作品完成2年內,單位在其業務范圍內不使用的,作者可以要求單位同意由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其作品,單位沒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在作品完成2年內,經單位同意,作者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獲報酬,由作者與單位按約定的比例分配。作品完成的2年期限,自作者向單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計算。
㈢ 職務作品著作權和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的區別
簡單來說,職務作品著作權是以歸屬作者為原則,以歸屬單位為例外。職務發明創回造的專利權是以歸答屬單位為原則,歸屬個人為例外。
相同點: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和職務發明創造權利歸屬都是有約定的從約定。
具體如下:
1.著作權歸屬單位的特殊情形規定在著作權法第十六條里,比如利用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物質條件創作的部分職務作品(計算機軟體等)等。
2.如果沒特殊約定或情況,著作權歸作者,但單位有權優先使用、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不得許可第三人以相同方式使用作品。
3.職務發明創造主要規定在專利法第六條里,執行單位的任務或者利用單位的物質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權利屬於單位,發明人有獲得獎勵和合理報酬的權利。
原創答案by季風流洋
㈣ 職務發明創造專利權和職務作品著作權歸屬的處理有什麼區別
都是有約定的按約定,沒有約定的歸單位
㈤ 司法考試 2006年卷三64和2012年卷三64。關於在業余時間的發明屬於個人作品還是職務作品。
《計算機軟體保來護條源例》
第五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所開發的軟體,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條例享有著作權。
第十三條
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中任職期間所開發的軟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軟體著作權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開發軟體的自然人進行獎勵:
(一)針對本職工作中明確指定的開發目標所開發的軟體;
(二)開發的軟體是從事本職工作活動所預見的結果或者自然的結果;
(三)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金、專用設備、未公開的專門信息等物質技術條件所開發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軟體。
㈥ 職務發明創造的判定與職務作品的區別,委託與合作發明
職務發明創造屬專利法領域,職務作品由著作權法調整.
委託的知識產權一般歸被委託方,合作發明則由當事人約定.
㈦ 職務作品著作權和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的不同
職務作品著作權若未約定,著作權歸創作人。職務發明創業的專利,若未約定,專利歸公司
㈧ 知識產權法中的職務發明與職務作品的區別
職務作抄品與職務作品(單位作品)的區別譚偉才著作權法第十六條規定,職務作品是指公民為完成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而對於單位作品則未提及,只有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作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單位包括法人單位和非法人單位,因此,本文所說的單位作品,就包括了法人作品和非法人單位作品。根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和立法精神,筆者認為可以這樣給單位作品下一個定義:單位作品是指由單位主持,代表單位意志進行創作,並由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有學者認為,單位不能創作,單位作品必須是由自然人創作出來的,因而單位作品必須同時又是職務作品。
㈨ 職務作品 職務發明的認定條件 權利歸屬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回職務發明答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