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除號÷最先使用的是誰
J.H.雷恩。
現今之除號「÷」稱為雷恩記號(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引用為除號。至 1668年,他這本書之英譯版面世,這記號亦得以流行 ,沿用至今。
此外,萊布尼茲於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內首以冒號「 :」表示除,後亦漸通用, 至今仍採用。
(1)除號發明者擴展閱讀:
除號的寫法:寫除號時,先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除號,是個數學符號,是一個由一根短橫線和橫線兩側的兩點構成的符號,其主要用來表示數學中的除法運算。除號可運用到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多領域。
1544年,德國數學家施蒂費爾於其出版的《整數算術》(Arithmetica Integra) 中以一個或一對括弧作除號(Sign for division),如以 8)24或8)24(表示24÷8;奧特雷德則以a)b(c來表示b÷a=c;J.馬洪(1701年)則以D)A+B-C表示(A+B-C)÷D。
至1545年, 施蒂費爾又改以大寫德文字母D表示除(Division),其後,斯蒂文亦採用了這符號,而戈里馬德(1751年)則以反寫字母表示除,如12 4=3及a2b2a2。另外,昆尼亞於1790年出版的《數學原理》中,以平放的 小寫字母表示除。
② 除號是怎麼由來的
謝謝你的關注
除號的來歷 除法運算所使用的除號「÷」被稱為雷恩記號,因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他這本書譯成英文出版,這個記號得以流行起來,直到現在。
10
2評論
踩
匿名用戶
2021-02-22
除權和前復權是什麼意思投資者在進入股市時都帶著兩種感情,即希望能從中,又害怕在其中虧損,掌握著四點,讓你在股市中能保留一席之地。
廣告
西瓜泡麵0
2021-01-24
TA獲得超過151個贊
關注謝謝你的關注
除號的來歷 除法運算所使用的除號「÷」被稱為雷恩記號,因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他這本書譯成英文出版,這個記號得以流行起來,直到現在。 1666年,萊布尼茲在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中首次用「:」作為除號,後來逐漸通用,現在德國、前蘇聯等國一直在使用。...全文
19
1評論
踩
網路輸入法網路下載_智能/多空/極速輸入法>>>
值得一看的輸入法網路相關信息推薦
極速輸入,秒回信息不等待,流暢輸入,打字如飛!網路輸入法網路,炫酷文字,特技樣式,多樣輸入,讓表達更生動!
srf..com廣告
比心官方下載 在線選擇心儀的陪練師,即刻開黑
值得一看的比心相關信息推薦
比心,5000萬玩家都在用的游戲陪玩APP,找大神陪練就上比心APP!5大冠軍戰隊入駐比心,與600萬比心游戲陪練大神一起,等你一起開黑!
h5.bxapp.cn廣告
除號是怎麼由來的?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極速提問
動物樂園 正在咨詢一個寵物問題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qq輸入法最新版本下載全球高人氣社交應用
qq輸入法最新版本下載全球高人氣社交應用,樂在溝通21年,聊天歡樂9億人!
廣告2021-02-22
除號的來歷
除號,是個數學符號,是一個由一根短橫線和橫線兩側的兩點構成的符號,其主要用來表示數學中的除法運算。除號可運用到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多領域。現今之除號「÷」稱為雷恩記號(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引用為除號。至 1668年,他這本書之英譯版面世,這記號亦得以流行 ,沿用至今。 此外,萊布尼茲於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內首以冒號「 :」表示除,後亦漸通用, 至今仍採用。 1544年,德國數學家施蒂費爾於其出版的《整數算術》(Arithmetica Integra) 中以一個或一對括弧作除號(Sign for division),如以 8)24或8)24(表示24÷8;奧特雷德則以a)b(c來表示b÷a=c;J.馬洪(1701年)則以D)A+B-C表示(A+B-C)÷D。至1545年, 施蒂費爾又改以大寫德文字母D表示除(Division),其後,斯蒂文亦採用了這符號,而戈里馬德(1751年)則以反寫字母表示除,如12 4=3及a2b2a2。另外,昆尼亞於1790年出版的《數學原理》中,以平放的 小寫字母表示除。 拓展內容:如何輸入除號 1.在Word中點擊「插入」→「特殊符號」→「數學符號」,然後選擇「÷」即可輸入除號。 2.順次點擊「視圖」→「工具欄」→「符號欄」,然後選擇「÷」即可。 3.打開任意一種輸入法,右鍵點擊「軟鍵盤」圖標,選擇「數字元號」,選擇「 ÷ 」即可。 4.在智能ABC輸入法下,按「V+數字鍵1」,在出現的選擇框中選擇「÷」即可。 5.在Word中依次點擊「插入」→「符號」,在「字體(F)」下拉列表中選擇「Symbol」,然後在第六行第九列選擇即可插入「 ÷ 」。 6.切換到智能ABC或者是全拼。 開啟輸入法小鍵盤。 在小鍵盤上點右鍵,轉換到數學符號狀態。就可以找到「 ÷ 」。 7.在英語輸入狀態「按著『Alt『鍵」再按數字小鍵盤的」247「然後放開「Alt「鍵就有"÷"除號。(同樣方法可按215可得"×"乘號) 8.在搜狗輸入法的狀態時,輸入「ch」,就可以看到「÷」除號。(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找到「×」乘號) 9.選擇這個輸入法,前中括弧鍵
77贊·9,549瀏覽2019-08-09
除號的由來
英語中除號的單詞「obelus」來自於希臘語ὀβελός,表示尖銳的棍棒,這與英語中表示方尖碑(Obelisk)的詞源相同。 這個符號原本在古代手稿中應用於標記被損壞或虛假的文章,由阿里斯塔克發明以標記荷馬作品中的疑問,常被用來標記福音書手稿中那些有疑問的章節,比如遭受質疑的約翰福音中的章節。而如今這種用法已經被棄置不用。 現在被廣泛使用的除法運算符號「÷」被稱為雷恩記號,它首次作為除號被使用,是在瑞士學者約翰·海因里希·雷恩1659年所著的一本代數書中。但其真正的引入也有可能歸功於這本書的編輯約翰·佩爾。1668年,該書被譯成英文,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得以流行起來,沿用至今。 拓展資料除號(符號:÷,英語:obelus,復數:obeli)是一個由一根短橫線和橫線兩側的兩點構成的符號,其主要用來表示數學中的除法運算。 除號在算術中用來表示兩個數相除。例如:a÷b=c。 上面等式中,a為被除數,b為除數,得到c為商。 在部分文化中,「÷」可以被用作表示範圍(如1÷10,表示1到10的范圍),甚至可以被用作減號。
116贊·12,945瀏覽2018-06-22
除號的由來?
除號的來歷 除法運算所使用的除號「÷」被稱為雷恩記號,因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他這本書譯成英文出版,這個記號得以流行起來,直到現在。 1666年,萊布尼茲在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中首次用「:」作為除號,後來逐漸通用,現在德國、前蘇聯等國一直在使用。 「÷」(除)的符號有兩種說法。一是該符號代表除法以分數的形式來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別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種說法,以分數表示時,橫線上下的「」是用來與「-」區別的符號。 德國知名科學家萊布尼茲,則認為「×」的符號,雖然使用普遍,卻容易和代表未知數的「X」混淆。所以他主張採用「^」符號來代替。他還主張以「:」替代「÷」的符號。不過這兩種符號,迄今並未實施。
29贊·295瀏覽2020-03-22
除號的由來和除法知識
在我國古代,人們很早就掌握了數的除法運算。自公元前春秋戰國4時代之前我國出現了用「九九「表計算乘法以後,人們也總結了用口訣來計算除法的方法。《孫子算經》上說:「凡除之法,與乘正異」當時我國主要是用算籌和門訣來計算除法的。 我們現在用的除法符號「÷」是一位瑞士學者雷恩(Juhann liuinrich Rahn, 1622-1676)於1659年在一本代數書中使用的。幾年以後,該書被譯成英義,才逐漸被人們認識和接受。因為「÷」號在歐洲大陸長期被用來表示減法,為了與減法區別,後來一位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G. W. Leibnitz, 1618-1716)主張用「 :」做除號,與當時流行的比號一致。現在世界上有些國家仍然用「 :」做除號。
18贊·1,797瀏覽
除號豎式的來歷
除號「÷」是在17世紀由瑞士人拉恩創造的。他用一道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表示分解的意思。 四則運算的種種符號是從15世紀才開始逐漸使用的。公元15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曼首創加號「+」、減號「-」。他把一條橫線與一條豎線合並在一起來表示合並(增加)的意思,而從加號「+」中去掉一豎,就表示拿去(減少)的意思。 乘號「×」是在17世紀由英國數學家歐德萊最先使用的,因為乘法是一種特殊的加法,歐德萊把加號斜過來寫以表示乘。 除號「÷」是在17世紀由瑞士人拉恩創造的。他用一道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表示分解的意思。 等號「=」是在16世紀由一位英國皇家法庭的醫生羅伯特·雷科達首創的。他認為最能表示相等的是一對平行線,即同樣長的兩條線段如「=」。 大於號「>」和「<」,是17世紀哈利阿創造的。
8贊·221瀏覽2016-03-20
輸入法排行的下載-趣味輸入,神句配圖
根據數學相關內容為您推薦
srf..com廣告
手機特殊符號輸入法-特殊符號輸入法安卓用戶轉享,免費下載!
根據數學相關內容為您推薦
imehd..com廣告
寫好作文開頭三大妙招,提升作文水平?
1,397播放
范天熙傳奇
關注
塑料和金屬你們怎麼選?
77播放
超級石真
關注
幼兒園階段應該培養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
學前教育
天文全知道92人在看
奇怪的科普增加了177人在看
321播放
特別喜歡特斯拉model3,買新能源汽車會不會後悔?
0播放
PM1M7D
關注
白熾燈對眼睛好,還是節能燈對眼睛好,LED燈呢
7播放
潛塵赫頓
關注
除權和前復權是什麼意思_為什麼散戶在股市中忙碌卻沒有?
根據數學相關內容為您推薦
bwrs.rich-futures.com廣告
為什麼路上只賣烤紅薯不賣烤紫薯呢?
0播放
発知恵美理
關注
正在載入
寫回答
③ 除號的由來是什麼
英語中除號的單詞「obelus」來自於希臘語ὀβελός,表示尖銳的棍棒,這與英語中表示方尖碑(Obelisk)的詞源相同。
這個符號原本在古代手稿中應用於標記被損壞或虛假的文章,由阿里斯塔克發明以標記荷馬作品中的疑問,常被用來標記福音書手稿中那些有疑問的章節,比如遭受質疑的約翰福音中的章節。而如今這種用法已經被棄置不用。
現在被廣泛使用的除法運算符號「÷」被稱為雷恩記號,它首次作為除號被使用,是在瑞士學者約翰·海因里希·雷恩1659年所著的一本代數書中。但其真正的引入也有可能歸功於這本書的編輯約翰·佩爾。1668年,該書被譯成英文,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得以流行起來,沿用至今。
除法的運算性質
1、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除數不變,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
2、除數擴大(縮小)n倍,被除數不變,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3、被除數連續除以兩個除數,等於除以這兩個除數之積。
除法相關公式:
1、被除數÷除數=商
2、被除數÷商=除數
3、除數×商=被除數
4、除數=(被除數-余數)÷商
5、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④ 除法的豎式是哪個數學家發明的
除法運算所使用的除號「÷」被稱為雷恩記號,因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內一本代數書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容他這本書譯成英文出版,這個記號得以流行起來,直到現在。
1666年,萊布尼茲在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中首次用「:」作為除號,後來逐漸通用,現在德國、前蘇聯等國一直在使用。
「÷」(除)的符號有兩種說法。一是該符號代表除法以分數的形式來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別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種說法,以分數表示時,橫線上下的「‧」是用來與「-」區別的符號。
德國知名科學家萊布尼茲,則認為「×」的符號,雖然使用普遍,卻容易和代表未知數的「X」混淆。所以他主張採用「^」符號來代替。他還主張以「:」替代「÷」的符號。不過這兩種符號,迄今並未實施。
⑤ 除號發明者的簡介有沒有
除號「÷」:除號「÷」稱為雷恩記號(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引用為除號,他用一道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表示費解分解的意思。至 1668年,他這本書之英譯版面世,這記號亦得以流行,沿用至今。 此外,萊布尼茲於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 內首以冒號「 :」表示除,與當時流行的比號一致。現在有些國家的除號和比號都用「:」表示。
⑥ 除號是哪一年誰發明的
用電腦來輸入「÷」號方法:
1.在Word中點擊「插入」→「特殊符號」→「數學符號」,然後選擇「÷」即可輸入乘號。
2.順次點擊「視圖」→「工具欄」→「符號欄」,然後選擇「÷」即可。
3.打開任意一種輸入法,右鍵點擊「軟鍵盤」圖標,選擇「數字元號」,選擇「÷」即可。
4.在智能ABC輸入法下,按「V+數字鍵1」,在出現的選擇框中選擇「÷」即可。
5.在Word中依次點擊「插入」→「符號」,在「字體(F)」下拉列表中選擇「Symbol」,然後在第六行第九列選擇「÷」即可插入乘號。
除號的來歷:
1544年,德國數學家施蒂費爾於其出版的《整數算術》(Arithmetica integra) 中以一個或一對括弧作除號(Signs for division),如以 8)24或8)24(表示24÷8;奧特雷德則以a)b(c表示b÷a=c;J.馬洪(1701年)則以D)A+B-C表示(A+B-C)÷D。至1545年, 施蒂費爾又改以大寫德文字母D表示除(Division),其後,斯蒂文亦採用了這符號,他以表示,而戈里馬德(1751年)則以反寫字母表示除,如124=3及a2b2a2。另外,昆尼亞於1790年出版的《數學原理》中,以平放的 小寫字母表示除。
現今之除號「÷」稱為雷恩記號(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數書中引用為除號。至 1668年,他這本書之英譯版面世,這記號亦得以流行 ,沿用至今。 此外,萊布尼茲於他的一篇論文《組合的藝術》「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 內首以冒號「:」表示除,後亦漸通用, 至今仍採用。
⑦ ÷是哪個國家數學家誰發明的
除號「÷」是17世紀瑞士數學家雷恩首先使用的。他用一道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表示分解的意思。後來菜布尼茲主張用「:」做除號,與當時流行的比號一致。現在有些國家的除號和比號都用「:」表示。
⑧ 除數是誰發明的
是除號吧!
大數學家、哲學家、思想家畢達哥拉斯同志來回答你的問題:
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里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說,賣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賣了多少。以後,當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時候,就在"-"上加一豎,意思是把原線條勾銷,這樣就成了個"+"號。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里,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平方根號曾經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兩個字母合並起來表示,十七世紀初葉,法國數學家笛卡兒在他的《幾何學》中,第一次用"√"表示根號。"r"是由拉丁字線"r"變,"--"是括線。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弧"{ }"和中括弧"[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
⑨ 除號是誰發明的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里,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