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學創造奇跡的故事
希臘國王派工來匠們造了一具很大自的船,可是沒法推下水去。國王找到了阿基米德,對他說:「就讓你來幫忙吧,把這條船推到水裡去。」
阿基米德是希臘著名的大數學家,對物理學也頗有研究。他想了想,滿口答應了。他精心設計了一套復雜的杠桿和滑輪組合成的機械,末端留著一條繩,然後請國王來看推大船表演。
這一天,海邊人山人海。那隻大船,長十幾丈,高幾層樓,確實是一個龐然大物。阿基米德將一條繩子交給國王,說:「請你拉一下吧,一切都解決了。」
國王半信半疑,於是拿著繩子,先看了看,然後輕輕一拽。哎呀,奇跡出現了:大船移動起來,漸漸向海里滑去,就像耍魔術一樣。頓時,岸上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國王驚得瞪大眼睛,張著嘴,半天才說:「這,這,這是怎麼回事,莫非是神鬼相助?」
阿基米德說:「哪裡是什麼神鬼相助,科學能創造奇跡。
② 中國人創造了哪些奇跡!奇觀!
1、長城
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版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權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2、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3、樂山大佛
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4、龍門石窟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5、三峽大壩
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鎮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③ 中國有哪些科學奇跡,
古時候的四大發明以及圓周率自然就不用說了,近現代的有侯德榜的侯氏制鹼法、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1+2證明、1965年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等。新時期的科技奇跡比如三峽工程,還有青藏鐵路……總之是很多的,雖然沒有獲諾貝爾獎。民間也有很多不錯的技術專利,你有興趣可以搜一下。
④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創造了哪些奇跡
五年計劃工業化初步發展
科學領域兩彈一星、雜交水稻
改革開放後經濟飛速發展,90年代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前是全球GDP排名第二的大國
超級計算機多次位列全球第一{這是不計成本的國家投入,關鍵的晶元技術很落後,每年進口晶元2000多億美元,超越石油}
空間技術發展{載人航天、空間對接、月面著陸}
以上是 個人隨性之談
⑤ 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跡有哪些
1、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
人可以看見東西,因為光照到東西上,然後反射進人的眼睛。假如陽光照到鍾表上,然後反射進人的眼睛的那個時刻,人以光速後退,那麼後面的光就無法再進入眼睛,那麼人的眼睛始終看到的是特定時刻的光線,因此看到鍾表的指針就不走了,而是停留在特定的時刻,在此理論的基礎上,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2、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牛頓坐在蘋果樹下,一個蘋果砸到牛頓的頭上,牛頓覺得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在空間上是平等的,為什麼蘋果要向下掉,而不向上掉,或向左掉,或向右掉,所以認為大地吸引了蘋果。
3、愛迪生發明燈泡:
愛迪生為了選取燈絲的材料,實驗了2000多種物質,就連自己的頭發絲都實驗了,最終選取鎢絲作為燈絲。
4、機器人替代人類的體力勞動
未來智能機器人負責采礦、生產、加工、運輸、建築、清潔等體力勞動,未來搬磚機器人完全自動化的搬磚蓋房,或者用電腦控制遙控機器人搬磚蓋房。
5、腦電波控制電腦
不同的思維產生不同的腦電流,不同的腦電流產生不同的腦電波,腦電波控制電腦,取代鍵盤和滑鼠。這項技術已經取得一些成果了。未來人類可以用意念溝通:意念轉化為腦電波,對方的接收器再把腦電波轉化為聲音,傳到耳機里。
6、電動且自動駕駛的汽車
這項技術已經取得一些成果了。
7、空調服
未來的空調服,像宇航員的衣服,除了口部外,其它地方是密封的、不透氣的、隔熱的,背後背的是又小又輕的空調,夏天可以穿這樣的衣服逛街,廚師和煉鋼工人最需要這種衣服。
8、生態樓
分為:停車層、居住層、種植層、太陽能面板層。
例如:1-5層是停車場,6-20層是居住層,21-40層種植莊稼,41-60層鋪設太陽能面板。莊稼層和太陽能面板層要求透光好,因此要做成沒有遮光牆壁的、環形或條形的,以便在空隙間透光。未來的城市和農村完全一體化,不再有城市和農村的區別。
(5)中國人創造的科學奇跡擴展閱讀
1、傳統認為,科學是人類所積累的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
2、我們所說的「科學」指研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技術泛指根據自然科學原理生產實踐經驗,為某一實際目的而協同組成的各種工具、設備、技術和工藝體系,但不包括與社會科學相應的技術內容。
3、科學與技術是辯證統一體,技術提出課題,科學完成課題,科學是發現,是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發明,是科學的實際運用。
科學的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中國的計算機、通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業的迅速增長,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產業技術水平,促進了工業、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
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系因歷史時期而不同,從技術領先到科學領先發展,從技術與科學分離到科學與技術精密結合,現代科技的發展更加使科學的基礎研究與技術的應用開發之間的時間縮短,尤其系統科學的誕生,導致了自動化、計算機、通訊技術從科技到產業化的迅速轉化。
而系統科學應用於生物醫學又導致了系統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之間偶合,將迅速導致系統醫學與系統生物工程的應用,從而導致個體化醫學、轉化醫學與醫療工程化系統的生物醫學與生物工業革命,使科學技術越來越凸顯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生產力。
高科技就像溝通現實與未來的使者,引導人們不斷開拓發展的空間,走向的具有活力的新世界。
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當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標志著人類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歷史性跨越。信息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成像技術、顯示技術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向數字化、高速化、網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發展。它的高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引導著眾多高新技術領域的變革,形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科技創新畫面。
⑥ 現在的中國人創造了哪些奇跡
四大發明
兵馬俑
氫彈
原子彈
人造衛星
宇宙飛船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
中國人的智慧無與倫比,創造了無限輝煌!我們應該驕傲自豪!慶幸自己有這樣優良的血統!聰明的頭腦,只要付出努力我們可以創造一切。
⑦ 我國現代人創造的人間奇跡有哪些。
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港珠澳大橋等跨海大橋,河南輝縣等掛壁公路,青藏鐵路,縱貫全國的高速鐵路,矮寨特大懸索橋,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航空航天項目,載人飛船,探月工程,深空探索,經濟快速發展。
⑧ 中國人創造了哪些奇跡
都江堰
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陵
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洛陽龍門石窟
大同雲崗石窟
天水麥積山石窟
秦直道(中國歷史上第一條軍用高速公路)
北京故宮
⑨ 中國創造的奇跡是什麼 中國祖先創造了哪些奇跡
中國來在解放前,確實沒有源奇跡可言。不然也就不會產生身邊大部分工具、用品,沒有中國人發明的怪象了。49年之後的整個中國,時時都在奇跡中過日子。為什麼?中國知道了「科學唯物」和「躬誠而為」與先進的差距就是屈辱的全部之後,中國的進步如同發現了新大陸,時時都在不滿足自己的現狀中努力努力在努力中。這個全國共識之下的努力奇跡,不斷的讓世界人改變著對中國人固有的豬狗民族的看法。
⑩ 中國一共創造了哪些驚人的奇跡
陝西的秦始皇兵馬俑
洛陽龍門石窟
萬里長城
北京故宮平面圖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從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修建的一座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大型水利工程。該工程採取「引水灌田,分洪減災」的辦法,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因勢利導,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保證了大約三百萬畝良田得到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眾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7,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萬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之稱。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過清、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敦煌石窟
中國甘肅敦煌一帶的石窟總稱。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等。有時也專指莫高窟。莫高窟在今甘肅省敦煌市中心東南25千米的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 ,保存著歷代彩塑2400多尊,壁畫4.5萬余平方米,唐宋木構窟檐5座。洞窟最大者高 40 余米、30 米見方,最小者高不過幾十厘米。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構走廊與棧道相連。壁畫有佛像和佛經故事、佛教史跡、神話等題材,構圖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為泥制彩塑,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國,至清代1000餘年中不斷修建,其塑像、壁畫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歷代佛教藝術的發展,形成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敦煌石窟藝術體系。其中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