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韓文文字發明

韓文文字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7 17:09:51

Ⅰ 韓國文字是誰發明

韓國、朝鮮人使用中國漢字有1000多年的歷史,絕對是中華文化的後裔,可是為什麼後來廢除了中國漢字呢?首先因為朝鮮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與中國的漢藏語系不太一樣,但是古代朝鮮文化落後,一直沒有發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國漢字。但是漢字還是無法充分的表現韓語的發音和朝鮮民眾的思想感情,普通朝鮮平民根本不識漢字,只有朝鮮貴族、官員會使用漢字,稱為「吏讀文字」,而普通朝鮮平民只能以口頭方式進行文化交流,他們的生活知識和年積月累的農業耕種經驗和農耕方法也都無法長久的流傳下去。

到了1446年的朝鮮世宗大王時期,就是中國的明朝時期,作為中國附庸國的朝鮮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上都得到一定的發展,因而朝鮮民眾對擁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願望比較強烈了,世宗非常同情國民的處境,作為一個想要發展民族文化,推進國家獨立的朝鮮君王,世宗開始苦思冥想,夢想創造出一種獨特而易學易懂的朝鮮本土文字,讓普通的朝鮮庶民也可以輕松駕馭朝鮮的語言。

世宗在發明朝鮮文字時,受到音樂和北方游牧民族拼音文字的啟發,了解到簡單的音樂符號(1234567)就能夠記錄世界上所有的音樂,那麼,相對簡單的拼音字元也應該可以記錄全部的朝鮮語音,從而拼寫出朝鮮的文字。所以世宗組織起當時包括他本人在內的許多朝鮮「集賢殿」的優秀學者,還特意派遣一位朝鮮知名學者,前後十幾次到中國來學習、研究漢字精髓,歷時達三十年之久,才最終在1446年發明創造了朝鮮文字,於是朝鮮在使用了近千年的中國漢字以後,終於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世宗大王(1418-1450年),他精通儒家學問,極力提倡儒學價值觀念以外的哲學觀念,博學多聞,政治手段高明,能夠對付朝鮮的兩班學者(兩班:指的是集『貴族』與『官吏』於一身的朝鮮學者們,他們享有極高的政治文化權利,甚至可以藐視朝鮮國王)。他在統治期間,對國家管理、語音學、民族文字、經濟學、科學、音樂、醫學和人文學研究方面都表現出積極的思想。他建立了集賢殿,以促進傳統和政治經濟方面的研究,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創立了韓文字母。

《訓民正音》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世宗大王在公告序言中寫道:「中國文字是基於中國歷史應運而生的,因此無法清楚的表達朝鮮韓語特有的語境,無法充分表現庶民的想法和感情。考慮到我國子民的實際情況,我創立了這28個字母(註:經過字母的演化與合並,現代朝韓社會只使用24個字母,比26個英文字母還少2個,是歐美學者比較公認的簡化拼音),這些文字簡單易學,希望能提高每位朝鮮國民的生活質量」。從這篇序言中可以看出世宗大王對朝鮮文化的獨立、國民的繁榮所持的執著和獻身精神。這24個朝鮮拼音字母如下:

輔音:

(g,k),(n),(d,t),(rorl),(m),(b,p),(s),(ng),(j),(ch),(k),(t),(p),(h)

母音:

(a),(ya),(eo),(yeo),(o),(yo),(u),(yu),(eu),(i)

創造韓文表音字母的世宗大王和集賢殿的學士們認為人類的發音不僅僅是單純的生理現象,還有一股雖然人們看不到,但實際上更強大的力量在支配著這一行為。他們認為人類的發音和文字的筆畫,以及所有的宇宙現象均與中國道教的陰陽、五行密不可分,並由此推測聲音與季節變化以及音樂是必然相通的。韓語的音節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輔音、母音、尾音,這是世宗大王和集賢殿的學士們創造韓文字的基礎。尾音不是單獨創建的,而是根據輔音的重復而創,因此韓語是充分有效地結合母音和輔音而成的,應該說是不錯的拼音文字。

朝鮮的「諺文」與「諺語」一樣是民間的語言文字,由於政治文化地位的低下,諺文屬於二流文字。只有貴族和官吏使用的「吏讀文字」屬於朝鮮一流文字。早期的朝鮮拼音文字就是「諺文」,而現在的「諺文」卻是中國漢字了。古代朝鮮的文字實際上有三種:1、純漢字:完全使用中國的文法規則。2、吏讀文字:用漢字拼寫朝鮮語言,但是保留漢字的意義與基本文法。3、純朝鮮字:就是朝鮮世宗創造的拼音字,古代朝鮮的「諺文」。

雖然1446年意味著朝鮮韓文的正式誕生,但是並不意味朝鮮拼音文字的真正使用,由於中國漢字在朝鮮的強大文化影響力,朝鮮拼音文字一直作為「韓語拼音」而存在,被朝鮮婦女和沒受過良好教育的朝鮮人使用,被稱為二流文字的「諺文」,而朝鮮的貴族、官員還是繼續使用漢字「吏讀文字」。朝鮮拼音文字的廣泛使用是從二十世紀初才開始的,比世宗頒布「訓民正音」晚了450年,為什麼?

這當然不符合世宗450年前的本願,也是一個對歷史的疑問:朝鮮拼音文字一直到19世紀末都被視為「諺文」,與「諺語」一樣是民間的語言,直到19世紀末,拼音文字在朝鮮都被看成二流文字。是什麼原因使朝鮮人在450年後,突然將婦女和平民使用的拼音文字的地位大力提高,在短短的幾十年中將其地位扶正,成為官方語言?而且將使用了千年之久的高雅的官方文字——中國漢字幾乎干凈徹底地清除出南北朝鮮,使漢字的地位從母體文字被貶為「諺文」的呢?

其實很簡單,原因就在於中國自身的衰落!

朝鮮世宗450年以後的1896年,中國清朝被日本擊敗,二十世紀中國清朝被歐美列強瓜分,已經自身難保的中華文明古國自然不再是被朝鮮、日本尊敬的國家,甚至成為日本欺侮的對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中國的文化和文字也就自然而然的在朝鮮走下神壇,被降格為朝鮮「諺文」的二流文字了,朝鮮世宗十五世紀苦心創造的韓文在使用漢字的母國中國強大之時得不到實質性的應用,卻在中國衰敗,朝鮮被日本人佔領之時得以通行,曾經的二流拼音文字卻成為朝鮮一流的官方文字,實在是諷刺啊。

朝鮮半島在1945年被蘇聯、美國分割成為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所以世宗450年前創造的拼音文字在朝鮮被稱為「朝鮮文」,在韓國被稱為「韓文」,其實都是一樣的。區別是:韓國的「韓文」至今還允許少量夾用漢字;而「朝鮮文」在1948年和1954年兩次『廢除』漢字,不允許夾用漢字,現在的朝鮮文已經是純朝鮮文了,而且中國東北吉林省的朝鮮族自治區的學校也使用純朝鮮文。

可是到了2005年,歷史文化又發生了有趣的逆轉。2005年2月9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志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並且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題。

方案指出:凡地名、人名、歷史用語等不寫漢字就容易發生混亂的語匯,均在韓文後面註明漢字。為了給中國和日本的觀光者提供方便,將逐步在道路交通標志上實行漢字和英語雙重標記。此外,還將同教育部門協調改善漢字教育體制,前韓國總統金大中說:「韓國的各種歷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國漢文書寫,如果無視中國漢字,將難以理解我們的古典文化和歷史傳統,有必要實行韓、漢兩種文字同時並用」。而且韓國的許多專家、學者和居民都強烈呼籲加強漢字教育,要求全面恢復使用中國漢字。

為什麼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中國漢字的含義呢?

因為朝鮮拼音文字雖然是象徵著朝鮮民族的獨立,顯示出他們是區別於中華漢民族的朝鮮本土民族,但是,朝鮮拼音文字根本還是脫離不開漢字。它們歸根到底是漢語的拼音化文字——除了語法結構不同之外,無論韓文的詞彙如何變形,它們的發音卻接近於它們曾經的母體——漢語,於是就有了中國人聽起來十分熟悉的「大宇」、「現代」、「三星」等詞的韓語發音。他們語音區別並不比中國的廣東話、上海話等地方語言與中國標准普通話之間的區別大!除了語法結構不同之外,韓文可以被理解為漢語的旁系,或者是一種遙遠的、異化的大中華方言,韓文字母中最大的創意大概就是圓圈了,中國漢字裡面沒有圓圈的寫法。

中國漢語拼音有四聲,也不能完全解決中國漢字同音字的問題,而韓語中沒有四聲,所以用韓文表注漢字的發音就是一件十分費力而且頭痛的工作,很難做到准確。一個韓文發(Kang)的字,既表示「姜」字,又表示「康」字、「江」字,到底是什麼字?要根據前後文的意思而定,要望前後文才能生義,而且要先理解母體漢字的中文語義才可能得到正確的結論。於是就只能請母體文字---中國漢字出來解決問題了,所以就有了目前漢字佔四分之一的大韓民國《憲法》。

由於漢字是朝鮮語的古老載體,所以學習韓語時必須先充分掌握漢字,必須知道所要標記的原中國文字的意義,否則就要去按約定的意思去理解,去猜測。那當然不可能做到非常准確,也不可能成其為准確、高雅的朝鮮語言。所以一直到六十年代漢語漢字都是韓國學校中學生的必修課,但是到了七、八十年代以後,政府逐漸『廢除』了中國漢字,現在韓國政府又要求全面恢復漢字,累不累?

中國人幾千年的文明是韓國、朝鮮,甚至是日本的母體文明,他們傳播融合以後成為東亞的亞文明,子體的亞文明必然與母體形似,但是文化上的『廢除』行為,卻使他們逐漸失去了母體文明的靈魂!如果不與中國母體文明再次聯接,韓文、朝鮮文、甚至日本文,都將成為風乾的、沒有靈魂的文化『木乃伊』,所以韓國政府全面恢復使用中國漢字是必然和明智的歷史抉擇,其實也別無選擇!

2005年2月9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志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並且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題。

方案指出:凡地名、人名、歷史用語等不寫漢字就容易發生混亂的語匯,均在韓文後面註明漢字。為了給中國和日本的觀光者提供方便,將逐步在道路交通標志上實行漢字和英語雙重標記。此外,還將同教育部門協調改善漢字教育體制,前韓國總統金大中說:「韓國的各種歷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國漢文書寫,如果無視中國漢字,將難以理解我們的古典文化和歷史傳統,有必要實行韓、漢兩種文字同時並用」。而且韓國的許多專家、學者和居民都強烈呼籲加強漢字教育,要求全面恢復使用中國漢字。

關於韓國文字的一個故事傳說:
韓國文字,又叫窗花文。古代韓國是中國的附庸國,臣服於大漢民族,政治、經濟、文化都是中國的,每年需要向當時的中國上貢。
有一年,又到了上貢的時候,韓國派人帶了大量的金銀,土產來到中國,進獻上自己的貢品,表示臣服,但是這個負責進貢的官員民族自尊心比較強,只是官職卑微,不敢造次。
進貢以後,他在中國帶了一個月,正好趕上陰歷的八月十五,月亮格外的園,他獨自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飲酒,杯酒下肚,民族自尊心又上來了,就趴在桌子上哭,哭醒了,看到窗戶上樹影搖曳,月亮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當時就來了靈感:何不就按照窗戶的框架來發明自己的文字?!於是乎,就有了所謂的韓國文字的產生。

Ⅱ 韓國文字的起源

韓國文字的起源:

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創建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在全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方面有著獨創性和科學性。

字母和音素上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制。

雖然朝鮮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是在朝鮮國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統一直到20世紀才開始大量使用。

(2)韓文文字發明擴展閱讀

韓語語法結構是主賓謂(SOV)結構,不同於漢語的主謂賓(SVO)(實際上漢語兼具主謂賓、主賓謂以及賓主謂三種結構。如「把」字句可視為主賓謂結構,「被」字句可視為賓主謂結構)。

朝鮮語和日語一樣有著似於阿爾泰語系語言的特徵,阿爾泰語系語言區別於其他語言的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他的粘著性。也就是說,阿爾泰語系語言,是粘著語類型,這種類型的語言是靠粘著在詞干後面的大量、豐富的詞尾的變化來表達語意的,例如:가다 ~~~갑니다 ~~~갑시다 ~~~가십시오 ~~~가요 等。

與之相對的是,英語、俄語等屬於印歐語系,他們是屈折語類型,是靠著詞彙本身的屈折變化來表達語意,例如:picture~~pictures,go~~~went,come~~~coming等;

而漢語則屬於漢藏語系,是孤立語類型,依靠詞序來表達語意的。

例句

你的丈夫會讀或者寫韓國語嗎?

Did your husband read or speak Korean?

남편이 한국어를 읽거나 쓸 줄 아세요?

參考資料:網路—韓語

Ⅲ 韓國文字是如何發明的

1443年,李氏朝鮮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賢殿鄭麟趾等學士,根據朝鮮語的音韻結構以及中國音韻學創制了專門紀錄朝鮮語音韻的文字。當時這種文字的名字叫做諺文(或彥文),但是政府頒布實行的文件叫做《訓民正音》,這個名稱遂於朝鮮本國逐漸普及開來,只是中國學術界一般稱之為「諺文」而少講「訓民正音」。到了二十世紀初,該文字的另一種名稱「한글」(hangeul)開始出現。在朝鮮語里「한」是「大」的意思、「글」是「文」的意思,所以「한글」可以被理解為「大字」或「偉大的文字」。而在華語學術界,一般用音義結合的方式來翻譯這個詞。「한(han)」音譯做「韓」,「글」則意譯做「文」,「한글」就被翻譯做「韓文」,而不翻譯為「大字」或「偉大的文字」。 朝鮮語目前使用15世紀朝鮮世宗國王創制的訓民正音書寫,這種文字有著很顯著的獨創特徵。韓國、朝鮮學者認為,韓文(한글)在極短的時間內被突然創造出來,整套文字系統幾乎不受任何文字的影響,除了組字的時候字母排列規則受了漢字影響,以及長期以來從中國吸收來的漢語詞彙的讀音與漢語讀音類似以外。而其他國家很多學者認為,朝鮮字母受八思巴字影響創制出來的。

Ⅳ 韓國文字和日本文字的發明時間哪個在前,哪個在後為什麼兩種語言是如此的相近,包括語法等。謝謝!

韓國以前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古代朝鮮半島一直是使用中文為官方語言,史料文書等等都是用中文來寫,直到今天韓語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單詞的發音和中文發音有90%的相似。

後來韓國想要脫漢化,於15世紀發明了現在的韓語字母,沿用至今。

日本的古代也是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唐朝的時候日本學習使用漢字,並從漢字中取出其中的筆畫形成了現在的日語假名。
平假名來源於草書,片假名來源於楷書。

兩種語言的語法很相近,有部分是源於古代漢語,部分是本民族的獨特語法。
部分單詞來源於漢字,所以兩國的個別單詞發音都比較接近古代漢語的發音。

純手打,個人的一點總結。

Ⅳ 韓文發明時間

1446年的朝鮮世宗大王時期,就是中國的明朝時期,作為中國附庸國的朝鮮在政治、經回濟、文答化、科技、軍事上都得到一定的發展,因而朝鮮民眾對擁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願望比較強烈了,世宗非常同情國民的處境,作為一個想要發展民族文化,推進國家獨立的朝鮮君王,世宗開始苦思冥想,夢想創造出一種獨特而易學易懂的朝鮮本土文字,讓普通的朝鮮庶民也可以輕松駕馭朝鮮的語言。

Ⅵ 韓文怎麼發明出來的

日文是偏旁部首,韓文是拉門,類似於電子表的格子在陽光下顯的總是在變化,靈感來源於此。當有了口語,其實創造一種文字並不是難得事兒,難的是創造簡而易學,符合規律的文字,便於記憶,便於學習,便於傳播。

Ⅶ 朝鮮文字誰發明的

朝鮮文字是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恆、成三問等人發明的。
《訓民正音》(版훈민정음)是朝鮮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李權祹與其子第五代國王文宗大王李珦主導創制的朝鮮語文字,又稱諺文(언문/諺文 Eonmun),今多稱韓文、韓字、朝鮮文、朝鮮字。原有28字,其中母音字母17個,子音字母11個。該書完成於朝鮮世宗25年(1443年)末或朝鮮世宗26年(1444年)初,於朝鮮世宗28年(1446年)正式出版。
公元15世紀以前,韓語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以漢字為書寫工具。由於韓語與漢語是完全不同的語系,使用漢字記錄韓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多為文盲,非常不利於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為了解決韓民族書寫文字的問題,1443年朝鮮王朝世宗大王組織以鄭麟趾、申叔舟、崔恆、成三問等一批優秀學者,在多年研究朝鮮語的音韻和一些外國文字的基礎上,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中國明朝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創造了適合標記韓語語音的文字體系--韓字,稱為」訓民正音」,意為「教百姓以正確字音」。

Ⅷ 發明韓文的是誰

韓國文字是一種字母文字,建字於1446年。據考證,在此之前,韓文是用漢字書寫的,韓國文字本身是獨創的結果,一字一音,發音參考了中文的音韻學,是根據身體的發音器官和天、地、人創造出來的字母,韓國語共有40個字母,其中21個母音,19個輔音。

韓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與漢語相區別的固有語言,但由於沒有固有的文字而給文字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因此,韓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得不借用中國漢族的文字—漢字。考慮到這個現實情況,朝鮮時期的世宗大王創制了值得在世界上炫耀的具有科學性和獨創性的韓國文字。從此以後,韓民族一直使用與中國的漢族完全不同的自己的文字和語言。韓國人由此成為使用自己固有的語言來進行思考的世上僅有的民族之一。
韓國文字是1446年朝鮮時期由世宗大王和集賢殿的學者們制定、公布的具有獨創性的文字。韓國文字是一種非常科學的表音文字,其特點是不僅容易學習、有組織性而且任何發音都可以隨意表現出來。因此,認為表音文字的韓國文字是與表意文字的漢字結合而形成的觀點應該予以校正。中國和美國的教科書中所敘述的關於韓國文字是結合或模仿引用中國語而創制的內容是錯誤的。

菲律賓的某一教科書中將韓國語和日語進行比較,認為它們雖然不屬於同一個語種,但是兩者互相有關聯,而且還認為韓國文字借用了中國的書寫方法。

一些外國人想通過中國尋找韓國文化根基的視角是有問題的。韓國文字是受中國漢字的影響而形成的認識也是錯誤的。國外學者的這種認識應立即予以改正。

「訓民正音」是在1446年被頒布的。台灣教科書不僅記錯了年代,而且使用「李氏朝鮮」這一稱謂也是很不恰當的。這個問題將在第16項中做具體的論述。

Ⅸ 韓文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宗大王創立了韓文字母(Hangul)。韓文字母由11個母音和28個輔音組成,具有簡單和精確的特點專,沒屬有受過教育的人都能在幾小時內學會。儒家學者大為反對,說使用韓文字母會妨礙儒學研究。世宗則堅持推行韓文。並於正統十一年(1446年)頒布了《訓民正音》。官方書面語言仍然是中文,就象拉丁文在歐洲那樣,但是朝鮮的下層人民卻有了一種書寫自己語言的手段,創作了謳歌王朝建立的韓中兩種語言寫成的頌詩《龍飛御天歌》,並把《釋譜詳節》(佛祖生平片斷)一書譯成韓文。這兩本著作為韓文的實際使用奠定了基礎。

Ⅹ 韓文是誰發明的

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完成《訓民正音》,創造朝鮮拼音文。以前在朝鮮民族是一直借用漢字來作為紀錄他們語言的文字,因為漢語與朝鮮語屬於兩個不同的語系,漢字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表意文字。

而朝鮮人民與早期的日本借用漢字一樣,只是將漢字記錄語言,漢字並不能完全准確的表達朝鮮語音的含義,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則很難接觸到。

(10)韓文文字發明擴展閱讀:

一、背景

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後來又採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朝鮮語,即「吏讀文」。但由於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則很難接觸到。

而且結合漢字創制的「吏讀文」有些也不適合朝鮮語的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因而有時很難准確地標記朝鮮語言。因此當時人們非常希望能有一種既適合朝鮮語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又容易學會的文字。

從統治階級來看,為了便於老百姓貫徹自己的統治政策,也有必要發明一種易於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這樣在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的積極倡導下,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恆、成三問等一批優秀學者。

在多年研究朝鮮語的音韻和漢字形體的基礎上,於1444年創制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中國明朝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

二、組字規則

朝鮮文組字的時候以音節為單位,一個音節組成一個朝鮮字,每個字母的排列遵循「從左到右,自上而下」這兩個基本規則。朝鮮語的音節由初聲輔音、中聲母音和終聲輔音三個部分組成。

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有的音節備全了三個部分;有的音節只有初聲輔音和母音,沒有終聲輔音;而有的音節沒有初聲輔音,卻有母音和終聲輔音;更有甚者只有母音。

閱讀全文

與韓文文字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