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自1949以來,創造了許多「第一」,你知道有哪些試舉四例。
原子彈和氫彈的發展速度世界第一。 青藏鐵路世界第一,三峽水電站世界第專一,單兵武器世界第一,屬 乒乓球世界第一 人口世界第一 海洋石油981一項就6個世界第一 蛟龍號潛水世界第一 海鹽產量第一 鎢礦產量第一 銻礦產量第一 釩礦產量第一 鈦礦產量第一 稀土礦產量第一 菱鎂礦產量第一 煤礦產量第一 水利資源儲量第一 大陸架漁場面積第一 水稻產量第一 高粱產量第一 穀子產量第一 商品豬產量第一 人工運河總長度第一 民族總數第一 外匯儲備第一 出口貿易順差第一 知識產權申請數量第一
『貳』 中國1949年創造了許多第一,有拿些第一
除了人口第一,年死亡人數貌似也是世界第一。還有嬰兒死亡人數!也就是跟人口有關的都是世界第一!其他方面沒有什麼其他第一了!
例如那時候鋼鐵不是第一,煤炭不是第一,糧食不是第一,油料不是第一!鑲牙人數也不是世界第一。
『叄』 中國創造了哪些世界之最
中國的世界之最
最古老的計算工具
我國春秋時期出現的算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工具。據《漢書·律歷志》記載:算籌是圓形竹棍,它長二十三點八六厘米、橫切面直徑是零點二三厘米。到公元6、7世紀的隋朝,算籌長度縮短,圓棍改成方的或扁的。根據文獻記載,算籌除竹籌外,還有木籌、鐵籌、玉籌和牙籌。計算的時候擺成縱式和橫式兩種數字,按照縱橫相間的原則表示任何自然數(如六千七百零八表示為⊥ ,遇到零的時候用空位表示),從而進行加、減、乘、除、開方以及其它的代數計算。負數出現後,算籌分紅兩種,紅籌表示正數,黑籌表示負數。這種運算工具和運算方法,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最早最長最寬的道路
最早最長最寬的道路是我國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為了調兵方便命大將蒙恬調動20萬民工用4年時間完成的,這條路北起九源(內蒙包頭市)南至雲陽(陝西淳化)橫貫陝西、甘肅等省14個縣,全長900多千米寬164米。
人工磁化方法的最早實踐
我國11世紀的《武經總要》一書中,關於指南魚的人工磁化方法,是世界上人工磁化方法的最早實踐。
這一方法的原理,是先把鐵葉魚燒紅,讓鐵魚內部的分子能動增加,從而使分子磁疇從原先的固定狀態變為運動狀態。然後使燒紅的鐵葉魚沿著地球磁場方向位置,通過強大的地磁場迫使運動著的分子磁疇順著地球磁場方向重新排列(由無規則排列到規則排列),這時鐵魚就被磁化了。最後,"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使它迅速冷卻,把分子磁疇的規則排列固定下來,同時也是淬火過程。最後"以密器收之",可能是把指南魚放在天然磁石旁邊讓它保持磁化或繼續磁化。這種利用地球磁場的作用使鋼針磁化的方法,領先歐洲四百多年。
最古老的天文鍾
巧 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鍾誕生在我國。它是我國北宋天文學家蘇頌、韓公廉等人建造的水運儀象台。它高約十二米,寬七米,分作三層。上層放渾儀,用來觀測日月星辰的位置;為了觀測方便,上面覆蓋了九塊活動屋板,作用和現代天文台可以開合的球形台頂相同,堪稱現代天文台圓項的鼻祖。中層放渾象,它是一個球體,在球面布列天體的星宿位置。渾象一晝夜自轉一圈,不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變化,也是現代天文台的跟蹤機械--轉儀鍾的祖先。下層設木閣,又分成五層。每層有門,到一定時刻,門中有木人出來報時。木閣後面裝置漏壺和機械繫統,起到控制水輪運轉速度的作用,使水輪只能間歇運轉,而轉速由漏壺的流量決定。這是相當於今天的鍾表機械中的關鍵部件--一組使機輪運轉變慢、控制速度恆定的錨狀擒縱器,因而,它又堪稱鍾表的祖宗。
這座利用水力運轉的儀器象台,是遠遠早於歐洲同類裝置的一項重大發明。國際上曾對它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為"很可能是後來歐洲中世紀天文鍾的直接祖先"。
最早的光學實驗
世界上最早的光學實驗,是我國二千四五百年前,由傑出科學家墨翟和他的學生進行的。
在一間黑暗的小屋朝陽的牆上開一個小孔,人對著小孔站在屋外,屋裡相對的牆上就出現了一個倒立的人影。為什麼會出現這奇怪的現象呢?墨家解釋說,這是因為光線像射箭一樣,是直線進行的。人體下部擋住直射過來的光線,穿過小孔,成影在上邊;人體上部擋住直射過來的光線,穿過小孔,成影在下邊,就成了倒立的影。並且還指出,人的位置離牆壁由遠及近,暗室里的影也由小變大,倒立在牆上。這在世界上是對光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
世界上我國最早發現太陽黑子,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與太陽黑子有關的記載,在戰國時期及漢代也有不少與太陽黑子有關的記載,目前公認的世界上最早的太陽黑子記載是漢書卷二十七五志下之下:"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河平元年是公元28年。我國古代非但有世界公認的最早黑子記錄,而且數量很多,記錄很詳細。從漢河平元年到明末為止,共有一百多次太陽黑子記錄,這些記錄既有準確的日期,又有黑子形狀、大小、位置甚至變化的情況,對太陽黑子的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
最早的有關物理學基本理論著作
戰國時期的《墨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物理學基本理論的著作。《墨經》全書包括《經上》、《經下》、《經上說》、《經下說》四篇。論述的物理學內容有力學、聲學和光學等,最早提出"杠桿原理"、"浮力原理"等。其中最精闢、最受人推崇的是幾何光學部分。更令人驚嘆的是,在兩千多年前《墨經》中已經出現了現代原子學說的萌芽思想,這無論在哲學發展史上還是在科學發展史上都占據一定的地位。《墨經》在古典哲學和自然科學著作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
中國的世界之最
1.最早的兵書是春秋孫武的《孫子兵法》
2.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3.最早的報紙是西漢的《邸報》
4.最早的傳記文學是西漢的《史記》
5.最早的優秀詩歌總集是春秋的《詩經》
6.記載時間最長的歷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7.世界最大的皇宮是北京的故宮
8.最高的宮殿是布達拉宮
9.最長的石窟畫廊是敦煌莫高窟
10.最大的內陸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11.最早的立體地圖是宋代沈括繪制的《使契丹圖》
12.最大的廣場是北京天安門廣場
中國之最
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史記》。
第一部字典: 《說文解字》。
第一部憲法: 1954年9月20日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次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領導的。
第一次黨代會: 一九二一年七月(實際不是一日)在上海召開,共有13位代表參加。
第一個提出「毛澤東思想」的人: 王稼詳。
第一個中國象棋冠軍: 楊官麟。一九五六年第一屆全國象棋賽。
第一個大油田: 新疆克拉瑪依油田。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
第一顆氫彈爆炸: 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
第一顆人造衛星: 一九七0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一顆同步衛星: 一九八四年四月發射的試驗通信衛星。
氣溫最低的地方: 黑龍江省呼瑪縣漠河。最低達52.3℃。
氣溫最高的地方: 新疆吐魯番盆地。最高達48℃。
人數最多的姓: 張,目前有說李姓。
使用最多的漢字: 的。
最長的圖書館: 北京圖書館。
最大的山脈: 喜瑪拉雅山。
最大的河: 長江,長6300公里。
最大的佛像: 四川省樂山縣的大佛,高71米。
最大的喇嘛塔: 妙應寺白塔,高50.9米。該塔建於1271年,歷時8年。
最早的軍事著作: 《孫子兵法》。
最早的詞典: 《爾雅》。
最早的白話小說: 《狂人日記》,是魯迅在1918年發表的。
最早的詩歌總集: 《詩經》。
寫人物數最多的書: 《水滸》,共寫了787個人。
最早的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
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人: 畢升 。
最早的皇帝: 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年)。
最後一個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1909~1911年)。
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1662~1722年),在位61年。
國際之最
最快的速度: 光速,每秒299796公里,是宇宙速度的極限。
最低溫度: -273.15℃,宇宙最低溫度,稱為絕對零度,分子停止運動,只能接近而不能達到。
最輕的金屬: 鋰,密度很小,能浮在煤油上。
最重的金屬: 鋨,比水銀的密度還大,放在水銀里都會沉底。
最重的氣體: 氡,比空氣重8倍。
最重的鳥: 大鴇,最重的雄鴇體重達16公斤。
比重最大的液體: 水銀。
沸點最低的是氦: 沸點-268.9℃。
熔點最高的是鎢: 熔點3300℃。
地球上的最低氣溫: -88℃。
地球上的最高氣溫: 63℃。
最長的河: 尼羅河,長6671公里。
最深的海: 大西洋的加勒比海,最深處達7680米。
面積最大的海: 太平洋的珊瑚海,達4,791,000平方公里。
最大的島: 丹麥的格陵蘭島,面積2,175,600平方公里。
最大的半島: 阿拉伯半島。位於西亞。
最大的群島: 南洋群島,位於亞洲東南部,由12000多個島嶼組成。
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
最高的高原: 中國的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
最低的盆地: 中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最低點在海平面以下154米。
最大的沙漠: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面積達600-800萬平方公里。
最大的海灣: 孟加拉灣。位於印度洋東北部。
最長的運河: 中國的京杭運河,長1794公里。
最大的瀑布: 委內瑞拉南部的安赫爾瀑布,水頭高達17054米。
飛得最高的鳥: 鷲,最高達海拔9000多米。
最早的磁浮鐵路:1982年由德國修建,長31.5公里
速度最快的磁浮列車: 實驗時速高達580公里,由日本製造
含植物蛋白最多的食品: 黃豆----36.3克/100克。
含鈣最多的食品: 蝦皮---2克/100克。
含鐵最多的食品: 黑木耳----185毫克/100克。
含磷最多的菌藻類食品: 紫菜----457毫克/100克。
含維生素A最多的食品: 雞肝---5萬單位/100克。
含維生素B1最多的食品: 花生米----1.03毫克/100克。
含維生素B2最多的食品: 羊肝----3.57毫克/100克。
含維生素C最多的食品: 鮮棗----380毫克/100克。
『肆』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創造了許多第一次請舉例出來至少四個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是世界上第一個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的專家
世界上第一個棉紡織家是元代的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
一、地理綜合數據:
中國人口世界第一。
中國有世界第一高峰珠峰。
中國青藏高原高度世界第一。
二、工業:
中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超過第二、第三、第四的總合。
中國水泥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總產量一半。
中國煤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一半。
中國紡織品產量世界第一,每年共世界人民每人四件衣物。
中國鞋產量世界第一,每年世界人民每人3雙。
中國電視機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電冰箱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DVD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空調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摩托車產量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消費國
世界第一產磷國
世界第一銅消費國
世界第一大鞋類生產國和出口國
世界第一造船國
世界第一大傢具出口國
世界第一機床市場
世界第一大鋼琴產銷國
三、農業:
中國產糧和吃糧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產肉和吃肉世界第一。
中國產魚吃魚世界第一。
中國產棉花世界第一。
中國產食用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漁業大國
世界第一養羊大國
世界第一大果蔬生產國
三、社會發展:
中國大學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大學教授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醫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高樓的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廣場世界第一。
四、歷史:
《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年
戰國時出現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公認為是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張衡提出對月食的科學解釋
華佗最早發明麻葯
最早發明紙張
祖沖之最早精確算出圓周率
一行首先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
最早發明火葯
最早發明指南針
最早使用活字印刷術
唐高宗時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
最早發現美洲大陸
五、其他:
軍隊數量最多
歷史文獻保存最完整
中文是現存最古老文字
最早的封建制國家
長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建築
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引資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大投資地
自己挑四個吧~
『伍』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人民滿懷豪情搞建設,創造了許多新中國的,第一
祖國六十年的變化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六十年裡,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六十年來,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六十年來,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只知道勞作。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我堅信,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2009年,我們的共和國已經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回顧過去,我們豪情滿懷;放眼未來,我們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從北京天安門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新中國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第一,表明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第二,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第三,宣告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一,建國六十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已在中國大地上紮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建立了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沒收了大官僚壟斷資本,通過土地改革,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就從根本上鏟除了階級剝削的根源,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
消滅了剝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最根本的優點,從此全體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與共,每個人的利益都依賴於國家、集體事業的發展。人們在生產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協作關系。盡管在人民內部還有矛盾,但這種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暫時的,只要正確處理,就不難解決。
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由於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們有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把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就是我國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它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經過全體人民的奮斗,一定能實現。對於這一點,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有著堅強的共同信念,並由此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決定了我們的生產力能夠高速度地向前發展。建國60年來,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工業的發展上,我們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半個多世紀走過的路程。我們的農業、交通運輸、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實現「四化」創立了可以依靠的前進陣地。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社會主義制度在人類歷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它還不完善,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到挫折,出現反復,但這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有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同時吸收世界各國的進步因素,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正在日益顯示出來,它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必將趕上和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左」傾路線,標志著「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的結束,開啟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從那時以來的30年,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改革開放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斗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國,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30年,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上走過了輝煌的歷程,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國人民在建國以後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30年的改革開放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給中國帶來了持續快速的發展。文革中一度瀕臨崩潰邊緣的中國經濟,到今天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三。老百姓從溫飽不足到吃飽穿好,不少人還買房買車,到國外旅遊。從抗震救災中,從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中,從神七飛天太空行走中,我們進一步看到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經驗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重要論斷,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就是要讓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實現偉大復興。
三,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
胡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胡書記指出: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的黨中央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集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制定和作出了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整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在又為我們提出了振奮人心的奮斗目標,只要我們在黨的領導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
『陸』 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第一".請舉例列出.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是世界上第一個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的專家
世界上第一個棉紡織家是元代的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
一、地理綜合數據:
中國人口世界第一。
中國有世界第一高峰珠峰。
中國青藏高原高度世界第一。
二、工業:
中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超過第二、第三、第四的總合。
中國水泥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總產量一半。
中國煤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一半。
中國紡織品產量世界第一,每年共世界人民每人四件衣物。
中國鞋產量世界第一,每年世界人民每人3雙。
中國電視機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電冰箱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DVD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空調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摩托車產量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消費國
世界第一產磷國
世界第一銅消費國
世界第一大鞋類生產國和出口國
世界第一造船國
世界第一大傢具出口國
世界第一機床市場
世界第一大鋼琴產銷國
三、農業:
中國產糧和吃糧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產肉和吃肉世界第一。
中國產魚吃魚世界第一。
中國產棉花世界第一。
中國產食用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漁業大國
世界第一養羊大國
世界第一大果蔬生產國
三、社會發展:
中國大學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大學教授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醫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高樓的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廣場世界第一。
四、歷史:
《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年
戰國時出現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公認為是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張衡提出對月食的科學解釋
華佗最早發明麻葯
最早發明紙張
祖沖之最早精確算出圓周率
一行首先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
最早發明火葯
最早發明指南針
最早使用活字印刷術
唐高宗時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
最早發現美洲大陸
五、其他:
軍隊數量最多
歷史文獻保存最完整
中文是現存最古老文字
最早的封建制國家
長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建築
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引資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大投資地
還有天安門廣場是天下第廣場.
『柒』 新中國成立初期,創造了許多新中國的第一.請你寫出四個
第一批女飛行員;1951年開始培養第一批女飛行員。
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
第一個拖拉機廠;洛陽拖拉機廠,1959年建成投產。
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在羅布泊起爆。
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
.....................
『捌』 2013年祖國有什麼巨大的創造
1.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
2013年1月26日,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該型飛機是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研製的一種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
2.我國研發的首台基於再生風能驅動的機器人「走」出第一步
2013年2月8日,由中國自主研發的風能機器人「極地漫遊者」在南極中山站附近冰蓋上「走」出了第一步,這是我國研發的首台基於再生風能驅動的機器人。我國自主研製的「極地漫遊者」機器人在南極開展基於風能發電驅動技術、復雜地面適應性的自平衡機構技術、基於視覺、激光與GPS融合的冰蓋自主導航等關鍵技術實驗研究,在國際尚屬首次。
3.我國東北首個核電站正式進入並網調試階段
2013年2月17日,中廣核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一期1號機組首次並網成功,這標志著中廣核紅沿河核電站正式進入並網調試階段。中廣核紅沿河核電站一期1號機組於2007年8月18日在遼寧大連瓦房店市紅沿河鎮正式開工建設,是我國東北首個核電站。
4.我國對竹子基因組學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2013年2月24日,「毛竹基因組序列」在世界權威生物學雜志——《自然·遺傳學》上在線發表,由國際竹藤中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等機構科學家共同開展的「毛竹基因組測序研究」項目圓滿完成,標志我國對竹子基因組學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5.中核集團研製的鈾濃縮離心機在蘭州成功實現工業化應用
2013年2月24日,中核集團表示,歷經長期艱苦攻關,中核集團研製的鈾濃縮離心機,最近在蘭州成功實現工業化應用。這標志著我國具備了核燃料生產的自主化工業能力,完全掌握了離心法鈾濃縮技術,對保障我國核電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戰略意義。等
『玖』 2013年,我國創造了多少個世界第一.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是:a.經濟總量不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