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方向是誰發明的

方向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07 00:06:54

1. 中國古代誰最先發明東西南北方向

傳統的觀點認為司南是中國漢代甚至戰國時代華夏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

2. 是誰發明認定以東西南北判定方向

發現而不是發明,東西南北一直就有,事實上進入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知道這么運用方向了.中國人 ,是中國人發明了羅盤,所以說是中國人發現的東西南北.

3. 是誰發明的東西南北中等方向指示

並無確切的時間及發明者出現,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曾提及在行軍時用「指南魚」來幫助辨別方向,至於「指南魚」則是一片薄如魚狀的鋼片,五分寬,兩寸長,肚皮處有下凹,形狀有如小船般,在經過磁化的步驟後,浮於水面! 指南針 談到指南針,許多人都會聯想到黃帝大戰蚩尤的故事。 但是實際上故事中所提到的指南器具並非指南針,當然黃帝更非指南針的發明者。傳說中的指南器具是指南車,並非指南針。 指南車是利用齒輪讓木車上的木人手指永遠指向南方,完全和磁性無關,而指南針卻得利用磁體的指極性製作,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指南針的起源 談到指南針的起源就得上推至戰國時代,當時有一種稱為「司南」的指南器具,那就是指南針的雛形。 在戰國時代,采玉的工人四處去采玉時,往往需要帶著「司南」以幫忙指引方向。至於「司南」究竟形狀、使用方法為何,依據東漢王充在《論衡》一書中的敘述,它應該是以一塊天然的磁石仔細雕琢成勺子的形狀,南極位在勺子的長柄,在雕琢過程中還需使勺子的重心位在底部中心,再加上由「四維」(即乾、坤、巽、艮)、「八干」(即今之天干)、「十二支」(即今之地支)組成二十四向而雕刻其上的底盤。 其使用方法,則是先把底盤放正,再把「司南」放上讓其旋轉,一旦「司南」停止,長柄所指之處就是南方。 指南針的發明 指南針的發明並無確切的時間及發明者出現,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曾提及在行軍時用「指南魚」來幫助辨別方向,至於「指南魚」則是一片薄如魚狀的鋼片,五分寬,兩寸長,肚皮處有下凹,形狀有如小船般,在經過磁化的步驟後,浮在水面就能辨別南北。 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更記載往後對於指南針的製作方法、及世上最早發現磁偏角、人工磁化製作指南針這三件關於指南針的相關記載,除了記錄下當時發展,沈括更把製作方法加以比較出優劣,成為了解當時指南針發明的最佳參考資料。 指南針的發展 一般談到指南針的發展,就讓人立刻聯想到「羅盤」。 所謂的「羅盤」指得是磁針和方位盤的相結合,它又稱為「羅經盤」,我國在南宋時代就出現了,當時稱為「地螺」。 「羅盤」依照磁針在方位盤的放置方法而分為水針和旱針兩種,兩者分述如下: 水針 出現年代:宋代 製作方式:磁針用水浮法放在方位盤上 史書證明:1、徐競所著之《宣和奉使高麗田經》 2、《事林廣記》中所稱之指南魚 旱針 出現年代:宋末元初 製作方式:不用水浮法者即是 史書證明:1、於《事林廣記》中所稱之指南龜│ 外傳與影響 指南針大約在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之際,傳到阿拉伯,然後又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後來歐洲演變出旱羅盤,再於明代時經日本傳回我國。 指南針對西方最大的影響莫過於西方開始海外大探險。 結合當時國家有計畫的海外探險,以及天文、地理、造船、航海技術的配合,再加上羅盤的使用,因而造成西方一連串的海外探險。 在各國相競的向外發展下,新航線、新大陸逐一被發現,讓歐洲人在短時間內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與民族,進而促使歐洲人以客觀的觀察和比較的眼光來看待不同的民族與文化,是為指南針的另外更深遠的影響。

4. 中國古代誰最先發明東西南北方向

發現而不是發明,東西南北一直就有,事實上進入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知道這么運用方向了。 中國人 ,是中國人發明了羅盤,所以說是中國人發現的東西南北.

5. 指南針是誰發明的

國時代,我國人民利用磁鐵造成了一種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司南的形狀和現在的指南針完全不同。它是根據我國古代的勺子的形狀製成的,很象我們現在用的湯匙。 司南是怎樣製成的呢?古書上缺少詳細的記載,又沒有實物留下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它的准確形狀。根據專家們的研究,司南大約是把整塊的天然磁鐵,輕輕地琢磨成勺子的形狀,並且把它的S極琢磨成長柄,使重心落在圓而光滑的底部正中。 司南做好以後,還得做一個光滑的底盤。使用的時候,先把底盤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底盤的中間,用手撥動它的柄,使它轉動。等到司南停下來,它的長柄就指向南方,勺子的口則指向北方。 司南的底盤是用青銅做的,有的是個塗漆的木盤,青銅和漆器都比較光滑,磨擦的阻力比較小,司南轉動起來很靈活。這種底盤內圓外方,四周還刻有表示方位的格線和文字。現在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這樣的銅盤和塗漆的木盤;還有東漢時候的一幅石刻,刻著一個小勺子放在一個小方台上,有人認為這就是司南。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戰國時候,有人去采玉,怕在荒山中迷路,就帶上司南。 司南必須放在光滑的底盤上旋轉,底盤還必須放平,否則就會影響它指南的作用,甚至會使它從底盤上滑下來。因此,人們發明司南以後,又繼續不斷地研 究改進指南的工具。

6. 方向是怎樣發明的

從古到今,以日出日落為自然方向,以前後左右上下為邏輯方向,

7. 東南西北是誰發明的

」東南西北」的由來來 分類:典故的源由來古人憑借自然景象辨認四方,並創造了東南西北等方位字。
東:日在木中,意思為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東方。
南:「南」字的外框,是「木」字的變形。「羊」,指向的意思。即草木承受南面充足的陽光,枝葉就長得繁茂。所以,向陽處就是南方。
西:「西」字古形是鳥在巢上。即太陽西沉而鳥歸巢棲息。「鳥歸巢」就成了方位字「西」。
北:古代寫成兩人相背。宮室多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北(背)也就成了北方的「北」。
東 西
人們為什麼只說買「東西」,而不說賣「南北」呢?
傳說,我國宋代有一位著名的理學家朱熹,一天在路上行走,正巧碰上朋友盛溫如手提菜籃上街。朱熹問道:「你到哪裡去?」盛溫如說:「買東西。」朱熹又問:「難道不能說買『南北』嗎?」盛溫如根據「五行」 (金、木、水、火、土)與東、西、南、北、中相配的道理,解釋道:「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凡屬木屬金的,籃子裝得下。但是,南方屬火,北方屬水,籃子是裝不了水火類的。」
所以,後來人們只說是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

8. 方向是誰發現的

長度是誰發現的?
答案是沒有答案.
方向不是被發現的.
是被規定的.
如果人們當初說
.
北是南.
南是北.
也完全可以接受.
他們只是代表一些東西.
並不是客觀存在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歡迎追問.

9. 東西南北是誰發明的

東西南北,指四方、到處、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處飄泊,行蹤不定。

拼 音 dōng xī nán běi

英文:east west south north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東西南北,誰敢安處。」 《禮記·檀弓上》:「今丘(孔子)也,東西南北之人也。」

示 例 後以奔走四方,~,馳驅少暇。(清·黃遵憲《人境廬詩草自序》)。 東西南北四大營已殺成了一片屍山血海。 ★郭沫若《孔雀膽》第四幕[1]

閱讀全文

與方向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