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高效過英語四六級
原以為高考後就不用學英語
沒想到大學還要過四六級
考研也要考英語
出國更避免不了
希望刷題去學英語?
其實學會英語閱讀才是最高效的辦法
這篇文章就教你如何學會英語閱讀應對考試
學英語要避免哪些錯誤方法?
很多人把閱讀和寫作分為割裂的兩個步驟,有的稱為輸入和輸出 input and output,也有叫接收和創造 reception and proction ,長此以往,寫作能力遠遠落後於閱讀能力。
閱讀固然要先行與寫作,但在閱讀時融合地練習一下寫作,或許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英語閱讀,我們到底應該讀什麼?
講到閱讀,第一個問題就是讀什麼?
很多人喜歡讀經典的文學作品,但我覺得在大學階段,閱讀文學對學習語言而言效率不高。原因在於,文學語言通常有很多修辭,誇張,比喻,反語,低調陳述,幽默等等,已經屬於對語言的創造性使用,超越了傳遞基本信息的范圍。
而對於非母語的學生來說,我們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如何用英語理解到和表達出准確的意思,所以讀新聞報刊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為什麼選擇讀英語新聞報刊?
1題材新鮮,容易引起興趣,獲取及時的資訊。
比如我自己喜歡看商業和中國話題的文章,也喜歡看一些歐洲和新興經濟體的報道,能獲得很多很有趣的訊息,比如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共享單車的比較,比如愛爾蘭的考克 Cork 為什麼能夠吸引蘋果等巨頭公司入駐,還有日本的婚姻習俗在現代社會中如何改變等等。
2篇幅可控,可以做到精讀泛讀結合,有效練習語言。
現在我們的 attention span 都越來越短,信息越來越碎片,報刊這種短平快的內容不會無聊,而且能夠有效消化吸收裡面的字詞,大意,結構,手法等等。
3.考試題目越來越多出自於英美報刊,包括高考,四六級,考研,托福,GRE 等。
因為報刊幾乎涵蓋了生活和學術中的各方面話題,而且形式多樣化,包括事實性報道,觀點展示等,所以能被出題人做多種開發,用於不同級別的考試。
閱讀英美報刊需要我們精讀和泛讀結合。
需要我們用宏觀和微觀兩種視角來看到文章,並且把攝入的信息聯系我們已有的知識儲備的生活經歷,內化為有效信息。
有效閱讀的方法:泛讀+ 精讀+ 輸出
泛讀:4步速讀法
四步速度法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英語報刊課程中採用的快速了解一篇新聞報道內容的方法,這種方法要求我們瀏覽文章的標題,副標題,圖片,和第一段或前兩段。
標題包含特定的手法如頭暈,雙關等,能加深我們對英語詞彙運用的理解;
副標題通常是一句話,概括全文,相當於整篇文章的核心論點 thesis,寫作時我們都會需要這一句話,所以多讀論點,能迅速提高我們這方面的能力。
圖片一般是漫畫或者本身就有歷史意義的照片,能夠形象地幫助我們把握文章要義,也是綜合運用多種媒體信息的訓練,當然,互聯網化的新聞還會有視頻,也可以綜合運用。
第一段或者前兩段是新聞報道中最值得閱讀的,新聞報道採用倒金字塔的寫作方法,開宗明義。而第一段通常又需要用 hook 「鉤子」吸引住讀者,非常考驗作者的寫作水平,也是閱讀的精華。
比如這篇文章的標題 Party Time 採用了典型的雙關寫法,party即使開趴體的趴體,又是 Communist Party 的 Party,所以 party time 既是慶祝的時刻,又是 dang 加強領導的時刻。
完整的標題和副標題可以作為整篇文章的核心要點thesis。
其中overhaul 的詞義可以根據經驗推測,因為這個話題我們是非常熟悉的,意思是 complete change大變革;strengthens the president』s hand 中 hand 也是形象的表示 power 的用法。在泛讀時我們不需要細究這些細節,只需要大致理解這篇文章講的是 There is a huge change of china』s government, and that change will enhance the president』s power.
然後我們用1 分鍾讀一下第一段,看看你能不能找到其中的一條重要事實信息 key facts,和兩個吸引讀者的 hooks。
「WOW!」 That was what China』s state-owned flagship newspaper, People』s Daily, claimed ordinary citizens thought about an elaborate government shake-up, announced on March 13th, which will axe, merge, reorganise or create 26 ministries and departments. In truth, the reaction of many young Beijingers was lighthearted. They started taking selfies outside ministries that are soon to vanish.
重要事實
The Chinese public is surprised to hear that the government is going to terminate, reorganize or create 26 ministries and departments.
Hook 1
WOW 「What』s causing such a fuss?」
Hook 2
Young Beijingers started taking selfies outside ministries that are soon to vanish.
精讀:字詞,結構
採用精讀的角度,需要聚焦在更多的細節上,首要解決的就是單詞問題。
上面這個段落中值得學習的表達有:state-owned 國有的,flagship 旗艦,名詞作形容詞,shake-up 重組,axe 砍掉(體會和 terminate,cut out 的區別),taking selfies 等等。
岔開說一句,一篇文章需要背多少個單詞?大致可以認為一篇1000字的報刊,需要熟知30-50個生詞,這樣既能保證學到東西,又不至於學得太細太慢。
字詞是磚,結構是梁,所以在閱讀中訓練識別結構也是重要的。
在第一段中作者就使用了一對對比,政府描述人們的反應是「WOW」,而事實是,人們的反應為 lighthearted,甚至有人 taking selfies,同一事件的兩種迥異的描述,作者使用了 in truth 連接,使得行文順暢易讀。
在讀完全文後,我們也應該對全文做一個梳理,比如可以使用這樣的框架。
Title
Thesis
Supporting idea 1
Detail
Detail
Detail
Supporting idea 2
Detail
Detail
Detail
Supporting idea 3
Detail
Detail
Detail
Conclusion
用這種寫作常用的框架梳理文章內容,能夠幫助我們站在作者的角度閱讀 read like a writer 取得的收獲是不同的。
輸出:翻譯、寫作練習
做到字詞和結構的梳理,已經完成了對文章的輸入性練習,如果要進一步榨取閱讀的價值,那就需要將已經攝取的內容通過討論,寫作,演講,或者應用於其他課程中來完成對於內容和語言的內化過程。
這些形式可以在正式的學術環境中,也可以是朋友之間的相互閑聊,總之一定要把輸入的信息再輸出。
有一種很好的輸出練習就是翻譯練習。
翻譯練習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原文英翻中+中翻英練習。
也就是將文中自己感興趣的句子翻譯成中文,然後看著中文把這句句子翻譯成英文,再比對自己和原作者的異同,這種練習非常有助於練習句法和寫作風格,對中英文兩種語言都有促進。
英文原文
One way to persuade passengers to choose one airline over another was to offer better meals as entertainment on board. And so an arms race to serve fancier food on transatlantic flights began.
關鍵詞
choose one ? over ?/ on board / arms race / fancier
中文翻譯
航空公司說服吸引乘客的一種辦法是提供競爭對手更美味的餐食,作為一種機上的娛樂項目。因此各家航空公司在跨大西洋航線上開始了一場飛機餐的軍備競賽。
英文翻譯
One method airlines use to persuade passengers to choose one company over another is to offer better meals as an entertainment on board. And so an arms race to serve fancier food was put on transatlantic flights.
另一種翻譯方法是記錄幾個關鍵詞,然後用中文概括表達段落大意,再根據中文翻譯為英文。這種方法更加註重邏輯結構,對概括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也沒有原文做比照,所以適合高階學生之間相互批改學習,如下例。
英文原文
Since the news, spooked investors have wiped 9% off Facebook』s shares. Consumers are belatedly waking up to the dangers of handing over data to tech giants that are run like black boxes. Already, according to the Pew Research Centre, a think-tank, a majority of Americans say they distrust social-media firms. Mr Zuckerberg and his instry need to change, fast.
中文翻譯
Facebook 的股票大跌,用戶信任度下降,Zuckerberg 需要盡快改變。
英文轉譯
With its share price and user』s trust both going downward, Zuckerberg and his company must change immediately.
以上僅供參考。
學習方法因為受到心理,科技,教學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永遠在革新,永遠值得探討,學習語言也是土人有土辦法,潮人有潮辦法,無論如何能夠達到目的的都是好辦法,歡迎同學們多多留言提出建議,並祝大家學習進步。
② 四六級考試是怎麼來的
四級考試最早是從1987年9月開始,這是第一次四級考試,1989年1月開始第一次六級考試。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大學英語學課程實行分級教學的一項重要配套措施。從高等學校教育內部來看,教育部認為權威性可以增加,因為國家並不是把四、六級考試拿來作為一個畢業的手段,而是拿來檢驗學生是否達到了國家對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要求,看學生是否達到這個要求,是教學的考試。
③ 大學英語四六級什麼意思
英語四六級考試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項全國性的英語考試,主要目的是對大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進行客觀、准確的測量。④ 你考四六級時,寫下了哪些自創單詞
現在考四六級已經成為大學生必做的一件事情了,很多學校還拿學位證與四六級掛在一起了,要是四級考不過的話,就拿不到學位證,所以現在考試六級也是大學生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再者說了,考四級和六級是對自己的一種能力和自律性的體現,所以說考了這兩個證書,可以更好的證明你自己的能力。
⑤ 誰發明的英語四六級考試
英語四六級開始最早是華東石油學院(現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校內廣泛流行的一種英語水平測試。
1984年教育部在中國石油大學組織了一次英語教育研討會,當時校內正在舉行英語水平考試,吸引了與會者的注意力。此後,教育部開始在全國高校內推廣英語等級考試。1986年第一次大學英語四級試驗舉行。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一項全國性的教學考試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主辦,分為四級考試(CET-4)和六級考試(CET-6),每年各舉行兩次,分別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進行。
(5)四六級創造擴展閱讀:
從2005年1月起,成績滿分為710分,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給每位考生發報告成績單,報告內容包括:總分、單項分等。
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對四、六級考試的試卷結構和測試題型作局部調整。調整後,四級和六級的試卷結構和測試題型相同。
⑥ 大學英語四六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考的
考試時間:
【英語四級】 每年6月和12月第三個星期六 09:00-11:20,共140分鍾。
【英語六級】 每年6月和12月第三個星期六 15:00-17:25,共145分鍾。
筆試在每年6月和12月各一次;口試在筆試前進行,每年5月和11月各一次。2018年上半年英語四六級考試時間為6月16日,下半年為12月15日。
(6)四六級創造擴展閱讀:
四六級考試05年6月記分最高分為710分,只發成績證明,不發四六級證書;但考試題型、內容與以前相同。從06年1月開始,全國180所使用新教材的大學將試點全新四六級考試,其中聽力由20%提高到35%。07年1月全國考生將統一使用新試題。六級06年6月開始試點。
教育部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有關情況。四、六級考試,每次考完以後,大家拿到的是一個合格證書,分為合格和優秀,但是從05年6月起,考試成績將改為分布在290-710分之間內,具體是正態分,均值是500分,一個標准差在70分,成績低可以到290,高可以到710,不設及格分數線,給每個學生報總分和各部分的單項分。
將來的試卷分四大塊,聽力、閱讀、綜合和寫作,讓考生了解自己的能力方面哪個強哪個弱,考後向學校給予成績解釋的含義,主要是使學校更好地理解分數的含義,這是想採取的第一項改革的舉措。教育部並未規定四六級成績與畢業證、學位掛鉤。
⑦ 英語四六級證書由哪個機構頒發
英語四六級證書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給每位考生發成績單。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一項全國性的教學考試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主辦,分為四級考試(CET-4) 和六級考試(CET-6),每年各舉行兩次,分別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進行。從2005年1月起,成績滿分為710分,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給每位考生發成績單。
(7)四六級創造擴展閱讀:
1、四六級考試形式
在考試內容和形式上,四、六級考試將加大聽力理解部分的題量和比例,增加快速閱讀理解測試,增加非選擇性試題的比例。試點階段四、六級考試各部分測試內容、題型和所佔比例見:英語分數710分構成圖。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口語考試仍將與筆試分開實施,繼續採用已經實施了五年的面試型的四、六級口語考試(CET-SET)。同時,考委會將積極研究開發計算機化口語測試,以進一步擴大口語考試規模,推動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在考務管理方面,05年6月起教育部考試中心將啟用新的四、六級考試(試點)報名和考務管理系統,嚴格認定考生報名資格,加強對考場組織和考風考紀的管理,切實做好考試保密工作。具體方案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另行公告。
由於四、六級考試是一個每年涉及上千萬考生的超大規模標准化考試,因此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改革須經過一定規模的試點,對新試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作出科學的論證,並了解師生的反饋。為此,自2006年1月份開始,從參加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學生中試行改革後的四級考試,自2006年6月份開始以同等方式試行新的六級考試。
初步定於2007年1月全面實施改革後的四級考試,2007年6月全面實施改革後的六級考試。考委會將按照《教學要求》制定新的四、六級考試大綱和樣題,並及時向教師和學生公布。
任何一項大規模標准化考試的發展都是一個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過程。四、六級考試十七年的發展歷程也證明了這一點。國家改革開放對我國大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四、六級考試中長期改革任務仍十分艱巨。
考試委員會將不斷研究開發適合四、六級考試的新題型,研究改革後的四、六級考試對教學的後效;同時,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考務管理系統,實現四、六級考試網上閱卷(CET-Online Marking),研究計算機化的四、六級考試(CET-CBT),爭取在一定考生范圍內或在某種能力測試中實現四、六級機考。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還將進一步完善其考試系列,更好地適應不同層次學校的需要,更有利於分層管理、分類指導。為此,四、六級考委會將根據對目前國內、國際語言測試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和分析,制訂以中國英語學習者為對象,能與國際接軌的英語語言能力等級量表,以更准確地描述我國大學生的英語能力。
同時,研究開發入學水平考試(CET-Placement Test),用於測量大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為學校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提供依據,並採用「平均級點分」等統計手段,更准確地反映教學的進步幅度,以調動廣大師生的教學積極性。
此外,考委會還將研究開發高端考試(CET-Advanced Level),用於測試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要求》中「更高要求」所規定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即能以英語為工具,直接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國際學術交流等。
考試的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將加強宣傳,使教師和學生真正了解改革的目的和舉措,並通過教師培訓等手段使改革思想融入教學。考試委員會將關注改革措施的後效,跟蹤考試改革對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及時調整改革措施,使四、六級考試更好地服務於教學。
2、評分標准
CET-SET 主考在評分時使用以下標准:
a. 准確性 指考生的語音、語調以及所使用的語法和詞彙的准確程度
b. 語言范圍 指考生使用的詞彙和語法結構的復雜程度和范圍
c. 話語的長短 指考生對整個考試中的交際所作的貢獻、講話的多少
d. 連貫性 指考生有能力進行較長時間的、語言連貫的發言
e. 靈活性 指考生應付不同情景和話題的能力
f. 適切性 指考生根據不同場合選用適當確切的語言的能力
參考資料:網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
⑧ 四六級分別指的是什麼
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是去考cet4和cet6,也就是你說的非(英語)專業(參加)四六級(英語水平考試)
而英語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是去參加專業英語4級和專業英語8級的考試
級別越高越難
⑨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哪個學校發起的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華東石油學院發起的。
英語四六級考試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項全國性的英語考試,其目的是對大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進行客觀、准確的測量,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測評服務。大學英語考試是一項大規模標准化考試,是一個「標准關聯的常模參照測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一項全國性的教學考試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主辦,分為四級考試(CET-4) 和六級考試(CET-6),每年各舉行兩次,分別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進行。
從2005年1月起,成績滿分為710分,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給每位考生發成績單。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對四、六級考試的試卷結構和測試題型作局部調整。調整後,四級和六級的試卷結構和測試題型相同。為了適應新的形勢下社會對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需求的變化,進一步提高聽力測試的效度,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自2016年6月考試起將對四、六級考試的聽力試題作局部調整。
⑩ 大學英語四六級怎麼過
堅持「多說」、「多聽」、「多讀」、「多寫」,那麼你的英語成績肯定會很出色。
一、多「說」。
自己多創造機會與英語教師多講英語,見了同學,尤其是和好朋友在一起時盡量用英語去問候,談心情……這時候你需隨身攜帶一個英漢互譯小詞典,遇到生詞時查一下這些生詞,也不用刻意去記,用的多了,這個單詞自然而然就會記住。千萬別把學英語當成負擔,始終把它當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去做。
或許你有機會碰上外國人,你應大膽地上去跟他打招呼,和他談天氣、談風景、談學校……只是別問及他的年紀,婚史等私人問題。盡量用一些你學過的詞彙,句子去和他談天說地。不久你會發現與老外聊天要比你與中國人談英語容易的多。因為他和你交談時會用許多簡單詞彙,而且不太看重說法,你只要發音準確,准能順利地交流下去。只是你必須要有信心,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
如果沒有合適的夥伴也沒關系,你可以拿過一本書或其它什麼東西做假想對象,對它談你一天的所見所聞,談你的快樂,你的悲傷等等,長此堅持下去你的口語肯定會有較大的提高。
二、多「聽」
尋找一切可以聽英語的機會。別人用英語交談時,你應該大膽地去參與,多聽聽各種各樣人的發音,男女老少,節奏快的慢的你都應該接觸到,如果這樣的機會少的話,你可以選擇你不知內容的文章去聽,這將會對你幫助很大,而你去聽學過的課文的磁帶,那將會對你的語言語調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三、多「讀」。
「讀」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默讀」。每天給予一定時間的練習將會對你提高閱讀速度有很大的好處,讀的內容可以是你的課本,但最好是一些有趣的小讀物,因為現在的英語高考越來越重視閱讀量和閱讀速度。每道題的得分都與你的理解程度有很大關系,所以經過高中三年閱讀的訓練後,你必定會在高考中勝券在握。 另一種是「朗讀」這是學語言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途徑。
四、多「寫」
有的同學總是抱怨時間緊,根本沒時間寫作文。其實「寫」的形式很多,不一定就寫作文才提高寫作能力。比如寫下你一天中發生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或當天學了某一個片語,你可以創設一個語境恰如其份地用上這個詞。這樣即可幫你記住這個詞的用法,又可以鍛煉你的寫作能力
學習英語不用花大塊的時間,10分鍾的散步可以練"說",吃完飯後可以讀一會兒英語小說,睡前聽幾分鍾英語,可以使你得到更好地休息……只要你每天抽出一些時間來練英語,你的英語成績肯定會很快提高的。
方法二:
常有人問:學英語有什麼訣竅?說老實話,要想掌握一種語言,在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的條件下,實在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下苦功夫。我這絕對不是隨便說說漂亮話而已。 憑我這幾年學習英語的體會,只有日積月累,通過量變,才有可能實現質的飛躍。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在下了一番苦功夫之後,我仍感到自己的英語水平提高的太慢,於是就故意放鬆了幾天。誰知等到再從新開始學習時,才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退步了許多。從那以後,我就給自己制定了這樣一條座右銘:「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持之以恆。學好英語,興趣很重要。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大激發了我的求知慾。有人說,英語水平高是將來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出國的資本。 這固然不錯,但除此之外,我更覺得,英語是一扇窗口,他向我們展示的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一派新奇的景象。當我能夠用英語同外國朋友交流,了解國外的社會、歷史、科學和文化,並取得第一手資料時,我才真正的領悟了掌握一種語言的妙處。
學好英語,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由於個人實際情況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但我相信:只要仔細體會,逐漸摸索,人人都可以創造出一套有特色並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這里,我想同大家談談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一些體會,以供參考。 盡管在中學時我的英語基礎不錯,但剛跨入大學校門的時候,我還是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差距。 要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首先要掌握五千到八千詞彙。而作為一個高中畢業生,我當時的詞彙量真是少得可憐。於是,我決定把迅速擴大詞彙量作為主要突破口。 有的同學喜歡背大部頭的詞彙手冊,而我覺得這樣做,既枯燥,又不利於靈活運用。我於是就把著眼點放到了閱讀上,詞彙與閱讀齊頭並進,產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迅速擴大詞彙量我從一開始就選擇一些當時對我們來說難度偏大的閱讀材料。上千字的文章,通常會有二、三十個生詞。這些文章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了多個領域的詞彙。
我通常採取「兩遍閱讀法」,即第一遍著重訓練閱讀能力,第二遍著重擴大詞彙量並培養語感。起初進行閱讀訓練時,我參考了《Active Readers》這本書。 首先從提高閱讀速度入手。集中精力閱讀一篇長度適中的文章,記下起止時間,並計算單位時間的閱讀量。迫使自己進行快速閱讀,便成了我的習慣。 在第一遍閱讀過程中,我將重點放在訓練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及基本結構上,並找出問題,以便進一步閱讀時著重解決。 第二遍閱讀的重點有兩個:一是擴大詞彙量。具體做法是:把文章再過一遍,查出生單詞,記到小筆記本上,有時間就拿出來背。 背單詞,我從不利用整時間。當學習別的內容效率較低的時候,對我來說,背單詞最合適。每次背的時間不一定很長,貴在多次反復。 當時我使用的是英漢詞典,因為我覺得英文解釋不便於記憶。而在擴大詞彙量的初期階段了解詞的釋意最為重要。就這樣,隨著閱讀量的增加,面的擴寬,我的詞彙量也就突飛猛進了。 只是到了後來准備TOEFL、GRE等考試時,我才開始背詞彙手冊,並使用英文解釋,以了解詞的確切含義及使用的語言環境。
第二遍閱讀的第二個重點在於培養語感。仔細地體會精彩的語言,留意詞的使用以及搭配,對某些段落我常出聲朗讀,甚至背誦下來。 這樣做,有利於加強語感;為寫作打基礎。通過這種兩遍閱讀法,所讀內容在我頭腦中留下的印象一般都很深刻,而且也提高了閱讀材料的利用率。 我十分重視閱讀材料的選擇。不單從興趣出發,相反,有意識地讀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甚至不大感興趣的科普、歷史、哲學等方面的文章。另外,針對不同的訓練目的,我還選取了內容難度不同的閱讀材料。 例如,進行快速閱讀時,可以選擇生詞量較小、篇幅較短的文章;而重點在擴大詞彙量、拓寬視野的閱讀訓練,就選擇英美報刊雜志。此外,我還注重循序漸進,根據不同階段自己英語水平的變化選擇相應的閱讀材料。 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我從「讀」中受益無窮。通過有意識的大量閱讀、一方面擴大了詞彙量,另一方面培養了語感。而這兩方面我認為是掌握一種語言的兩大支柱。 至於聽、說、寫三個環節,我其實並沒有經過什麼特殊的訓練。讀的東西多了,詞彙量足夠大,語感足夠強,只要多加練習,這三方面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在聽、說方面,英文廣播以及原版電影都是極好的傳播媒介。另外,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同外國朋友交談,並著力模仿,都頗有成效。至於寫作,在閱讀量還不足的初始階段,我並不急於自己動筆寫,而是學習、模仿一些經典篇章。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還有精讀課本中的一些精彩篇章,我都背過,並常利用早晨的時間大聲朗讀,或者收聽廣播。這樣一來,耳朵里聽到、眼睛裡看到了地道的英語,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學會說、學會寫了。 有人問我:怎樣才能在各種英語測試中取得高分。實際上,我並沒有什麼專門的應試對策。在聽、說,讀、寫能力逐步提高的基礎上,只要稍微做一些模擬試題,了解各種測試特點,成績就自然不會壞。 我認為,與其到考試前夕,搞題海戰術,倒還不如踏踏實實、一點一滴的積累。 在我看來,學好英語的「訣竅」無非是苦幹加巧幹。因為我深信: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