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唯物辯證法的起源
黑格爾指出:世界歷史的進程由心靈「正、反、合」的「對反、重復、超越」原則支配,這是辯證法。費爾巴哈則提出「唯物質才是真實」的世界觀,這是唯物主義。馬克思結合黑格爾、費爾巴哈的學說而創造出「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是哲學中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最一般規律的理論 。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發現的哲學原理。它科學地反映了關於宇宙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礎的規律與本質。它指出:世界萬事萬物是永遠運動和普遍聯系的, 而運動的法則主要是依據一切事物內部的客觀存在的「一分為二」的矛盾性構成的辯證運動法則,聯系的紐帶與方法主要是客觀存在的又對立又統一為核心的一系列辯證原理形成的結構組成的紐帶。這個哲學的基礎是唯物論,主導則是辯證法。唯物論與辯證法互相制約、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推動著這個哲學本身永遠與社會實踐亦步亦趨地一同進步著。它不斷總結社會實踐新的經驗驗證、完善與豐富自己,同時指導社會實踐快速向前發展以至無窮。它是全人類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學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類的思想財富。
『貳』 辯證法是誰創立的不是馬克思他們獨創的嗎
辯證法來自於黑格爾,不是馬克思的獨創
『叄』 西方哲學辯證法的創始人是誰
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約公元前540-約前480年)
古希臘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哲學家,是古希臘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奠基人之一,他以主張「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的哲學觀點而聞名於世,他有兩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太陽每天都是新的」。蘇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亞里斯多德(前384—前322年),等也是古代辯證法的代表人物,他們多以唯心主義為出發點,包含著許多合理的辯證內核,例如認為真理總是具體的,具有相對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反面轉化。
『肆』 辯證法的奠基人是誰
辯證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學以晦澀而著稱,他的語言充滿了高深莫測的神秘色彩,但是同時也包含著極其豐富的辯證思想。黑格爾認為,「在赫拉克利特那裡,哲學的理念第一次以它的思辨形式出現了」,而赫拉克利特的哲學之所以被人們看作是晦澀的,正是由於它包含著日常理智所無法理解的「深奧的、思辨的思想」。這些思想正是在對邏各斯的深刻內涵的挖掘中形成起來的。赫拉克利特被公認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
『伍』 黑格爾:辯證法的奠基人是誰
生平簡介黑格爾於1770年8月27日出生於德國斯圖亞特,他5歲考入拉丁學校,從小就表現出超群的學習才能,受到他的啟蒙老師勒夫勒的重視。7歲進本城中學,他是一個模範學生,每次考試都因成績優良而獲得獎學金。為了培養孩子,黑格爾的父母專門請教師在課外替他補習幾何學、希臘文和拉丁文等課程。
年。黑格爾以極其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德國斯圖亞特市立文科中學。
年10月,18歲的黑格爾考入德國圖賓根神學院。
在圖賓根的最後3年,黑格爾集中精力專心學習神學。1793年秋,黑格爾順利通過了畢業考試,獲得圖賓根神學院的畢業證書。1793年10月,在大學畢業後,黑格爾隻身前往盧梭的故鄉瑞士游歷。
在好朋友謝林的幫助下,1801年1月,31歲的黑格爾終於來到耶拿大學任教。
在耶拿,黑格爾用自己的真實名字發表了第一篇論文《費希特哲學體系與謝林哲學體系的差異》。在這篇文章中,他站在客觀唯心主義的立場上,批評了當時很流行的主觀唯心主義。1801年8月,耶拿大學通過了黑格爾的論文答辯。從此,他取得了大學的授課資格和講師的頭銜,在學術研究上進入一個新階段。
歷史業績年至1818年,黑格爾寫出了他的《哲學全書綱要》,這部書的第一部分寫的是邏輯學,第二部分寫的是自然學,第三部分寫的是精神哲學。
年10月底,應德國文教部大臣的邀請,黑格爾赴柏林大學當教授。在柏林,他講授了宗教哲學、歷史哲學等課程,出版了《法哲學原理》。
黑格爾一生都在進行苦心孤詣的探索。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小邏輯》、《自然哲學》、《精神哲學》、《法哲學原理》、《歷史哲學》、《宗教哲學》、《美學》、《哲學史講演錄》等等。黑格爾的全部著作,都為著一個重要的主旨——通過對精神、理性辯證發展過程的描述,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普遍規律。
黑格爾哲學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具有革命性的方法論——辯證法,它包含了黑格爾哲學的核心內容,這里概括如下:
第一,關於內在聯系和矛盾發展的思想。恩格斯指出:「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黑格爾主張,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對立面的統一」,對立面既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又是排斥和矛盾的。內在矛盾的斗爭和轉化,推動了事物的發展。
第二,事物積累一定的量變而轉化為質變。
第三,人的認識過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貧乏到豐富,由片面到全面的辯證過程。
第四,思維具有主觀能動作用,人可以把觀念的東西轉化為實在的東西。
馬克思和恩格斯曾這樣評說黑格爾哲學:「在他那裡,辯證法是倒立著的。」他本來是「徹底革命的思維方法竟產生了極其溫和的政治結論」。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忘記,黑格爾的哲學研究,畢竟是人類巨大的精神財富,它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奠定了哲學基礎。
『陸』 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 哪個發明的辯證法
公元前 6世紀,在古希臘奴隸制城邦形成時期,一些哲學家圍繞世界的本原問題進行了爭論,產生了辯論的方古希臘哲學中的辯證法法。愛利亞學派的芝諾認為存在是"不動的","只有唯一不動的存在"才是真實的,如果承認事物的多樣性和運動就會陷入矛盾,承認"多"的存在,就會陷入無限大和無限小的矛盾。為此他作了"飛矢不動"的論證,把有限與無限、連續性與非連續性加以割裂,誇大運動的間斷性,否認運動的不間斷性,從而否認了運動。但這一論證在客觀上卻接觸到了運動本身所包含的間斷性與不間斷性的矛盾,原則上假設了空間與時間是可以無限分割的。芝諾的其他論證,也採用類似的方法。他的論辯方法也就是最初意義的 "辯證法"。所以,亞里士多德稱芝諾是 "辯證法的創立者"。G.W.F.黑格爾在談到愛利亞學派時也說:"我們在這里發現辯證法的起始,這就是說,思想在概念里的純粹運動的起始,......並且我們發現客觀存在本身所具有的矛盾(真正的辯證法)"(《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第253頁)。芝諾的辯證法有兩方面的含義:①思維自身的矛盾運動和這種運動對於對象自身矛盾的接觸;②通過揭露對方論點中的矛盾而探求問題的方法。
約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各派論爭之風盛行,哲學家們都比較注重爭論的技巧和方法。這時,人們把論證或分析命題中的矛盾,以及在談話中揭露對方論斷中的矛盾並克服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叫做辯證法。蘇格拉底把辯證法看作是通過對立意見的爭論而發現真理的藝術。智者派則把辯證法作為一種據理論證的藝術而廣泛運用。智者派在後期演變成為詭辯論者,他們的辯證法成為玩弄概念、混淆是非、抹煞真理和謬誤之界限的同義語。柏拉圖除了根據傳統含義,把辯證法看作是通過揭露對方論斷中的矛盾並加以克服的方法外,還把辯證法看作是認識"理念"過程中由個別到一般、又由一般到個別的方法。他認為,藉助於辯證法可以由個別理念上升到普遍理念,又從普遍理念回到個別理念,因此他把辯證法作為"理想國"中教育的最高階段的內容。在古希臘哲學中,"辯證法"一詞也較多見於柏拉圖的著作中。
亞里士多德除了把辯證法看作是"研究實體的屬性"、"揭露對象自身中的矛盾"等方法外,還把辯證法作為形成概念、下定義和檢查定義是否正確的方法。從此"辯證法"經常在邏輯學的意義上被使用。
在中世紀,經院哲學家們也使用"辯證法"這一概念。J.鄧斯·司各特稱辯證法為關於"存在"的專門學說,P.阿貝拉爾則把辯證法叫做區別真理和謊言的藝術。還有一些經院哲學家,把荒唐無稽的提問、空洞煩瑣的考證、千篇一律的公式證明等等稱為"辯證法"。這種"辯證法"窒息了科學的發展,黑格爾稱其為"形式的辯證法"。
『柒』 是誰最早發現辯證法。
赫拉克利特
他是古希臘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奠基人之一,他以主張「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的哲學觀點而聞名於世,他有兩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捌』 下面哪一位被亞里士多德譽為"辯證法的發明人
芝諾
約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各派論爭之風盛行,哲學家們都比較注重爭論的技巧和方法。這時,人們把論證或分析命題中的矛盾,以及在談話中揭露對方論斷中的矛盾並克服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叫做辯證法。蘇格拉底把辯證法看作是通過對立意見的爭論而發現真理的藝術。智者派則把辯證法作為一種據理論證的藝術而廣泛運用。智者派在後期演變成為詭辯論者,他們的辯證法成為玩弄概念、混淆是非、抹煞真理和謬誤之界限的同義語。柏拉圖除了根據傳統含義,把辯證法看作是通過揭露對方論斷中的矛盾並加以克服的方法外,還把辯證法看作是認識"理念"過程中由個別到一般、又由一般到個別的方法。他認為,藉助於辯證法可以由個別理念上升到普遍理念,又從普遍理念回到個別理念,因此他把辯證法作為"理想國"中教育的最高階段的內容。在古希臘哲學中,"辯證法"一詞也較多見於柏拉圖的著作中。
亞里士多德除了把辯證法看作是"研究實體的屬性"、"揭露對象自身中的矛盾"等方法外,還把辯證法作為形成概念、下定義和檢查定義是否正確的方法。從此"辯證法"經常在邏輯學的意義上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