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銅器創始人
青銅器是由青銅(紅銅和錫的合金)製成的各種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的青銅專時代。
由於青銅器在世界屬各地均有出現,所以也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約5000年到6000年間的西亞兩河流域地區。蘇美爾文明時期的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青銅器在2000多年前逐漸由鐵器所取代。
中國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銅器中堪稱藝術價值最高。中國青銅器代表著中國在先秦時期高超的技術與文化。
『貳』 誰發明的濕法煉銅
濕法冶金作為一項獨立的技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迅速發展起來的,在提取鈾等一些礦物質的時候不能採用傳統的火法冶金,而只能用化學溶劑把他們分離出來,這種提煉金屬的方法就是濕法冶金。陳家鏞是我國最早從事濕法冶金的人,他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奠定了我國濕法冶金事業的今天。
濕法冶金在我國古代就有,《天工開物》中好像有記載---增青得銅。
就是在銅的硫酸鹽溶液中加如鐵,可以得到銅。其實就是用金屬性強的物質,去置換比它弱的金屬,如CuSO4+Fe=Cu+FeSO4(此反應是在溶液中進行的).
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認識了銅鹽溶液里的銅能被鐵置換,從而發明了水法煉銅。它成為濕法冶金術的先驅,在世界化學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
水法煉銅的原理是:
CuSO4+Fe=Cu+FeSO4
在漢代許多著作里有記載「石膽能化鐵為銅」,晉葛洪《抱朴子內篇·黃白》中也有「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的記載。南北朝時更進一步認識到不僅硫酸銅,其他可溶性銅鹽也能與鐵發生置換反應。南北朝的陶弘景說:「雞屎礬投苦灑(醋)中塗鐵,皆作銅色」,即不純的鹼式硫酸銅或鹼式碳酸銅不溶於水,但可溶於醋,用醋溶解後也可與鐵起置換反應。顯然認識的范圍擴大了。到唐末五代間,水法煉銅的原理應用到生產中去,至宋代更有發展,成為大量生產銅的重要方法之一。
『叄』 銅板是誰發明的
秦始皇,那時開始統一貨幣使用圓形方孔錢,就是銅版
『肆』 傳說中銅器和車船的發明人是誰
傳說中銅器和車船的發明人是誰
傳說中銅器和車船的發明人是黃帝
『伍』 銅羅燒的發明人
銅鑼燒,又叫黃金餅,是日本的傳統糕點。 銅鑼燒口感松軟,甜而不膩,而且熱量也不高。用麵粉,雞蛋,白糖加水和成面團,然後烤製成餅,兩片餅中間夾上餡,形狀象銅鑼,所以叫銅鑼燒.是一種燒制出來的甜品。很多都取「魚」的外形,內包甜豆餡
銅鑼燒」
日本卡通人物哆啦A夢的最愛食品。一種烤制麵皮,內置紅豆沙夾心的甜點。
做法:
1.麵粉、雞蛋、糖、泡打粉(或者是小蘇打)混和:
2.放入適當牛奶攪拌成糊狀:
3.平底鍋,不放油,小火燒熱:
4.湯勺舀入一勺,一定是小火哦...大概看到有很多氣泡後,翻一面:
5.兩面煎成至咖啡色,出鍋:
6.餅餅放涼後,均勻摸上紅豆沙,完成。
做法二:
[原料/調料]
松餅粉 200公克
蛋 1個
細砂糖 30公克
牛奶 200㏄
紅豆餡 400公克
[製作流程]
(1)蛋、牛奶與細砂糖先混合均勻後,再將松餅粉過篩加入拌勻,靜置15分鍾備用。
(2)平底鍋熱油,將面煳適量倒入平底鍋以中小火徐徐加熱,至面煳表面冒出氣泡至面煳凝固熟透即可起鍋。
(3)將兩枚銅鑼燒麵皮包入適量紅豆餡,並輕壓固定即可。
『陸』 傳說中銅器和車船的發明人是誰
傳說中銅器和車船的發明人是… ( ) A.炎帝
炎帝姓姜,製作耒耜,教民耕種被稱為神農,還發明了陶器。嘗百草發現治病的葯物。 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創制歷法,發明加工穀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發明了銅器和車船。
『柒』 從廢品中提取銅專利發明人
這個技術應該早就有了,可以看一下專利重復沒有。
『捌』 銅元是誰發明的
【銅元】 中國清末民初以來所鑄各種 新式銅幣 的通稱。俗稱銅板。是我國近代貨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銅元誕生於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銅元與歷代的方孔銅錢不同。中間無孔,系仿照香港銅輔幣鑄造而成的。它的誕生,標志著我國金屬貨幣鑄造工藝從傳統的手工翻砂鑄造進入了先進的機器化生產的新階段。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 年),江西道監察御史陳其璋奏請「仿造大小銅元,以補制錢之不足」。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900 年),銅元首次在廣東試鑄成功。銅元每枚重2錢,含銅95%、白鉛4%、錫1%。正面鑄「 光緒元寶 」四漢字和「 廣寶 」二滿字,周圍有「每百個換一圓」的字樣。背面中央刻有一蟠龍紋飾,周圍有英文「廣東一仙」等字樣。這是最初的銅元。
『玖』 十五世紀末銅活字發明者是誰
華燧(1439-1513),字文輝,號會通,明江蘇無錫人。明藏書家、刻書家,銅活字印刷發明者。
『拾』 銅是誰發明的
銅不是發明的,是冶煉的,在古代就有了,商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