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餅干發明者

餅干發明者

發布時間:2021-08-04 03:38:19

⑴ 餅干起源於哪個國家

餅干起源於法國,它是用麵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來的,可作為旅行、航海、登山時的儲存食品,在戰爭時期用於軍人們的備用食品也是非常方便適用的。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一天,法國比斯灣,狂風使一艘英國帆船觸礁擱淺,船員死裡逃生來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風停後,人們回到船上找吃的,但船上的麵粉、砂糖、奶油全部被水泡了,他們只好把泡在一起的麵糊帶回島上,並將它們捏成一個個小團,烤熟後吃。烤熟的面團又松又脆,味道可口。為了紀念這次脫險,船員們回到英國後,就用同樣方法烤制小餅吃,並用海灣的名字「比斯灣」命名這些小餅。這就是餅乾的由來。

(1)餅干發明者擴展閱讀:

餅干種類

1、TimTam巧克力餅干,這是澳大利亞國民威化餅干,這款品質也是很高了。這款餅干在世界各地還是很受歡迎。

2、曲奇餅干,曲奇,來源於英語COOKIES的香港音譯,意為「細小的蛋糕」最初由伊朗發明,上世紀80年代,曲奇由歐美傳入中國,並在21世紀初在香港、澳門、台灣等地掀起熱潮,隨之不斷流行開來。

3、威化餅干是一種甜品點心,是以小麥粉(或糯米粉)、澱粉為主要原料,加入乳化劑、膨鬆劑等輔料,經調粉、澆注、烘烤製成多孔狀片或造型,在片子之間或在造型中間添加糖、油脂等夾心料的兩層或多層餅干 。

⑵ 餅干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一天,法國比斯灣,狂風使一艘英國帆船觸礁擱淺,船員死裡逃生來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風停後,人們回到船上找吃的,但船上的麵粉、砂糖、奶油全部被水泡了,他們只好把泡在一起的麵糊帶回島上,並將它們捏成一個個小團,烤熟後吃。沒想到,烤熟的面團又松又脆,味道可口。為了紀念這次脫險,船員們回到英國後,就用同樣方法烤制小餅吃,並用海灣的名字「比斯灣」命名這些小餅。這就是今天餅干英文名biscuit(比斯開)的由來。

⑶ 餅干發明的時間是

餅干最早是英國人發明的,當時叫「比斯開」。比斯開原為法國一個海灣的名稱。150多年前,有專一屬艘英國帆船在比斯開附近的海面航行,突遭遇狂風,迷航擱淺,又被礁石撞了一個洞,海水灌入船艙。在這危難關頭,船員們劃著小船,登上荒無人煙的孤島。他們把這些東西運到小島上,用麵粉拌和奶油、砂糖、捏成小面團,在火上烤著吃,香脆酥甜。他們被救回國後,為了紀念這次遇難,用同樣方法烤了許多小餅吃。這樣「比斯開」逐漸流傳開了。以後經過食品工人的不斷改進,製成了品種各樣的餅幹了

⑷ 餅干是誰發明的

是一些英國人遇難後幸運逃生的船員。

180多年前的一天,一次狂風讓行駛在法國版比斯開海灣的英國帆船觸礁,權擱淺在一個無人島上。

等風停了,船員們回到船上找吃的,然而麵粉、砂糖和奶油都混在一起泡在水裡。心灰意冷的大家,只能把這一團麵糊帶回島上。捏成小團再用火烤熟。

沒想到,烤制後的小面團鬆脆可口,大家吃的十分開心。於是回到英國後,船員們用同樣的方式烤制小餅,並命名為「比斯開」(Biscuit)。

(4)餅干發明者擴展閱讀:

壓縮餅干:

餅干早已不是發明之初那種「水和面」的概念,生產工藝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市場上,餅乾的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如酥性餅干、韌性餅干、發酵(蘇打)餅干、薄脆餅干、曲奇餅干、夾心餅干、威化餅干、蛋圓餅干、水泡餅乾等。

餅乾的品種不但越來越多,還在不斷地變化出新。

不過,多少年來,海輪上的船用壓縮餅干一直都沒有大的變化。

壓縮餅干本身就適宜長期保管,再加上採用抽真空包裝,裝在密封的鐵皮盒子,放在救生艇專用的食品箱中,無疑是一種再理想不過的航海救生食品。

按照規定,海輪救生艇中的救生餅干要由三副負責定期檢查和更換新品。

⑸ 餅干最早是誰發明的

具體到人不知道會是誰,可以肯定的是餅干是戰爭的需要。
以下摘自網路:
初期餅乾的產業是上述所說的長期的航海或戰爭中的緊急食品的概念開始以HandMade-Type(手工形態)傳播,產業革命以後因機械技術的發達,餅乾的製作設備及技術迅速發展,擴散到全世界各地。餅干類包含餅干(Biscuit),曲奇餅干(Cookies)和蘇打餅干(Cracker)等等。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一天,法國比斯灣,狂風使一艘英國帆船觸礁擱淺,船員死裡逃生來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風停後,人們回到船上找吃的,但船上的麵粉、砂糖、奶油全部被水泡了,他們只好把泡在一起的麵糊帶回島上,並將它們捏成一個個小團,烤熟後吃。沒想到,烤熟的面團又松又脆,味道可口。為了紀念這次脫險,船員們回到英國後,就用同樣方法烤制小餅吃,並用海灣的名字「比斯灣」命名這些小餅。這就是今天餅干英文名biscuit(比斯開)的由來。
餅干,英語是Biscuit,但是市場上從廣東來的餅干,卻稱「克力架」,有人以為這是廣東人做生意的「噱頭」,很不以為然,其實是錯怪了。因為在美國英語里,餅干就叫Cracker,詞根crack,就像咬餅乾的聲音,即「脆裂」之意。廣東人按粵語音譯為「克立架」。而Biscuit在美國英語中是指「熱食的軟餅」。
所以,英國的Biscuit和美國的Cracker都是指餅干,其實質相同,只是「口感」上有一點差別。如果吃過「蘇打餅干」的人,都會感到它「厚而酥」的是英國式,「薄而脆」的是美國式。

餅干歷史:
餅干(Biscuit)最簡單的產品形態是單純用麵粉和水混合的形態,在BC4000年左右古代埃及的古墳中被發現。

而真正成型的餅干,則要追溯到公元七世紀的波斯,當時製糖技術剛剛開發出來,並因為餅干而被廣泛使用。一直到了公元十世紀左右,隨著穆斯林對西班牙的征服,餅干傳到了歐洲,並從此在各個基督教國家中流傳。到了公元十四世紀,餅干已經成了全歐洲人最喜歡的點心,從皇室的廚房到平民居住的大街,都彌漫著餅乾的香味。現代餅干產業是由19世紀時因發達的航海技術進出於世界各國的英國開始的,在長期的航海中,麵包因含有較高的水份(35%-40%)不適合作為儲備糧食,所以發明了一種含水份量很低的麵包——餅干。

感謝翻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餅干是怎麼發明的

餅干最早是英國人發明的,當時叫「比斯開」。比斯開原為法國一個海灣的名稱。150多年前,有一艘英國帆船在比斯開附近的海面航行,突遭遇狂風,迷航擱淺,又被礁石撞了一個洞,海水灌入船艙。在這危難關頭,船員們劃著小船,登上荒無人煙的孤島。他們把這些東西運到小島上,用麵粉拌和奶油、砂糖、捏成小面團,在火上烤著吃,香脆酥甜。他們被救回國後,為了紀念這次遇難,用同樣方法烤了許多小餅吃。這樣「比斯開」逐漸流傳開了。以後經過食品工人的不斷改進,製成了品種各樣的餅幹了。

「西餅」是特指西方國家的餅類食品,當然就是國外發明了,不過中國也有自己傳統的餅類食品,如「合桃酥」「皮蛋酥」之類的。

⑺ "餅干"是哪個人發明的呢

餅干最早是英國人發明的,當時叫「比斯開」。比斯開原為法國一個海灣的名稱。150多年前,有一艘英國帆船在比斯開附近的海面航行,突遭遇狂風,迷航擱淺,又被礁石撞了一個洞,海水灌入船艙。在這危難關頭,船員們劃著小船,登上荒無人煙的孤島。他們把這些東西運到小島上,用麵粉拌和奶油、砂糖、捏成小面團,在火上烤著吃,香脆酥甜。他們被救回國後,為了紀念這次遇難,用同樣方法烤了許多小餅吃。這樣「比斯開」逐漸流傳開了。以後經過食品工人的不斷改進,製成了品種各樣的餅幹了。

「西餅」是特指西方國家的餅類食品,當然就是國外發明了,不過中國也有自己傳統的餅類食品,如「合桃酥」「皮蛋酥」之類的。

⑻ 餅干是誰發明出來的

餅干,一種再普通不過的食品;不過,它的發明充滿了驚濤駭浪。

餅干與航海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其實,二者之間大有關系。如今,海輪上的救生艇中一般都備有救命口糧——救生餅干。餅干與航海的緊密關系不僅如此,現代餅乾的雛形就是在航海中由船員所發明的。

救命的小餅

最初的餅干叫「比斯開小餅」,不少國家至今還這樣稱呼它。

18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英國人駕駛的帆船駛入法國西部的比斯開灣,不幸遭遇狂風巨浪。比斯開灣經常有風暴,風大浪高,在此遇難、遇險的船員和船舶數不勝數。比斯開灣因此有「船員的墳墓」的惡名。

遭遇比斯開灣的驚濤駭浪,不要說是100多年前的帆船,即便是當今設備先進的萬噸巨輪,也要經歷一番驚心動魄的搏鬥。英國人駕駛的那艘帆船在風暴中逐漸失去控制,最終觸礁沉沒。好在船員並沒有全被風浪捲走,一些船員死裡逃生,游到一座小島上。

現代意義上的餅干是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經調粉(或調漿)、成形、烘烤等工藝製成的口感酥鬆或鬆脆的食品。而如今世所公認的現代餅干產業的起源,就是從英國帆船比斯開灣遇險船員發明餅干開始的。

19世紀時,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航海技術迅猛發展。在航海中,由於麵包含有較高的水分(35%~40%),並不適合作為長期儲備的糧食。於是,人們發明了一種含水分量很低的「麵包」,這就是現代意義上的餅干。

如今,餅干早已不是發明之初那種「水和面」的概念,生產工藝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上,餅乾的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如酥性餅干、韌性餅干、發酵(蘇打)餅干、薄脆餅干、曲奇餅干、夾心餅干、威化餅干、蛋圓餅干、水泡餅乾等。餅乾的品種不但越來越多,還在不斷地變化出新。

不過,多少年來,海輪上的船用壓縮餅干一直都沒有大的變化。

壓縮餅干本身就適宜長期保管,再加上採用抽真空包裝,裝在密封的鐵皮盒子,放在救生艇專用的食品箱中,無疑是一種再理想不過的航海救生食品。按照規定,海輪救生艇中的救生餅干要由三副負責定期檢查和更換新品。

筆者當船員時還專門品嘗過救生餅干。說實話,如果不是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還真的吃不下,因為如今的人們都習慣了吃那些松軟的食品。

(作者:劉少才)

⑼ 餅干是誰發明的

餅干發明抄於150多年前。有一天,一艘英國四桅帆船正航行在法國附近的比斯開灣海面上,突然,天氣驟變,船不幸觸礁擱淺了,船員們紛紛泅水到一個小島上。

船員們餓得眼冒金星。於是,船員們把沉船上的麵粉、砂糖撈上來。船員們已分不清哪是麵粉,哪是砂糖和奶油,他們只好將這些混在一起的東西帶回島上。

船員們把混合物貼在熾熱的岩石上,烤熱成一個小餅。大家靠吃這種小餅活了下來。船員回到英國後,用同樣方法烤制了許多小餅分給紀念集會的人吃。因這種餅是烤制的,人們又稱它為「餅干」。

閱讀全文

與餅干發明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