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新科技

發明新科技

發布時間:2021-08-03 22:45:59

⑴ 簡單介紹近年來的新科技,新發明。。急急急

1.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納米量子結構可控性實驗和理論研究新進展
3.繪制出版天空中的宇宙線分布權圖,發現宇宙線分布是各向異性的和宇宙線的運動規律
4.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開發及工業性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5.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
6.水體污染的激光誘導熒光非接觸監測技術裝備系統
7.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8.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9.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10.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⑵ 現代科技新發明有那些

太多了,社會在進步科技飛速發展,主要是在能源方面的發明比較多,核電站(主要研究核聚變),
太陽能。量子計算機,基因科技,航天航空科技等。。。。。。

⑶ 近期發明的新技術有哪些請舉例

納米技術的出現,為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拓展了廣闊空間,這無疑又是回一次新技術答的革命。將納米技術應用到材料領域,具有不沾水、不沾油的特點。防霧的風擋玻璃,自清潔的納米布等都已經相繼投入使用,測實驗中心的檢測表明:該產品讓臨界摩擦變滑動為滾動,使產品具有神奇的功效。北京大學留美博士李正孝教授研發的納米燃油添加劑已於三年前實現了產業化,該產品以添加經過液相納米組裝技術處理過的納米尺度水顆粒為特徵,以全新的物理作用改變了燃油的燃燒過程,經過數百萬噸的燃油大規模使用,節油率達到10-20%。北京博納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二代產品——BONUS納米燃油添加劑,該產品在萬分之一的添加比例下,經過國家交通部汽車運輸行業能源利用檢測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田節能監測中心、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市環保局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等機構的檢測表明,該產品能大幅度節能和降低尾氣有害物質排放,特別是對已成為環保焦點的氮氧化物的尾氣排放,有獨到的凈化作用。另外,該公司最近推出了納米潤滑油添加劑,並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運輸學院的台架檢測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油料及油料裝備檢減磨證明,缸壓增加、動力提高、節能環保。

⑷ 還有那些新東西,新發明,新科技,沒有被發現,或者發明不出來

  1. 時空飛船或機器。

  2. 艾滋病疫苗。

  3. 糖尿病痊癒葯物。

  4. 返老還內童的葯容物。

  5. 長生不老的葯物。

  6. 心想事成的葯物。

  7. 後悔葯。

  8. 遠程航天飛行器。

  9. 飛碟。

  10. 讓全世界窮人都轉化成富人的機器。

  11. 讓全世界「恐龍」都轉化成女神的機器。

  12. 起死回生的葯物。

  13. 恢復古董原貌的方法。

  14. 徹底根治腐敗的方法。

  15. 徹底消除犯罪的方法。

  16. 類似哆啦A夢的如意門。

  17. 讓人隨意變化的葯物。

  18. 隱身衣。

  19. 徹底消除戰爭的方法。

  20. 根治沙漠的方法。

  21.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22. 把海水轉化成石油的方法。

  23. 男女性別相互轉換的方法。

  24. 語言轉換器。

  25. 和歷史與未來的人通話的電話。

  26. 進入小說或電視劇劇本的方法。

  27. 進入夢境的方法。

  28. 建立最為公平、公正、公開、平等、民主、自由、人權、博愛、和諧、法制的社會秩序。

⑸ 最新科技發明有哪些

http://www.hzqbbc.com/
http://www.sznews.com/tech/content/2006-11/07/content_516001.htm
http://www.qsng.cn/html/jykj/zxxxView/2006111084731_8.html
http://www.techweb.com.cn/life/2006-11-06/114959.shtml

⑹ 近年來的新科技新發明有哪些

第一. 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獲重大成果,「遙感衛星一號」發射成功,第三. 首個全超版導托卡馬權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由我國自行設計,第四. 在量子水平上觀察到化學反應共振態,實現兩粒子復合系統量子態的隱形傳輸

⑺ 新中國三大科技發明

1、熱干岩開采

北京時間2017年9月6日,中國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在我國青海正式宣布:日前我國科學家,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處,鑽獲236℃的高溫乾熱岩體。

這是我國首次鑽獲溫度最高的乾熱岩體,實現了我國乾熱岩勘查的重大突破。這是一項全新的資源誕生了,比煤炭、石油高效幾十倍!不影響環境,說白了就是把地球裡面地熱開發出來,永遠可以利用。

2、沙漠的低成本土壤改良

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教授易志堅科研團隊首次發現並定義了土壤顆粒間存在萬向約束,正是這種約束使土壤施以溫和的力"抱住"植物根系,維持植物穩定,並且保水、保肥和透氣。而沙顆粒間不具備這種約束,找到了萬向約束,就找到了沙子向土壤轉換的密碼。

經過4年實驗,科研團隊研發出一種環保高效的萬向約束引入方式向沙中添加一種植物性纖維黏合劑。經過改造,"一盤散沙"就能獲得與自然土壤一樣的生態-力學屬性。 易志堅說,這項技術可實現土壤沙化的逆過程,有望將沙漠"土壤化",成為植物生長的理想載體。

3、袁隆平教授主持的海水,鹽鹼地水稻種植

海水稻已經在試種,將以最快的時間普及到全國。袁隆平院士表示,海水稻只要達到上億畝,可以多養活幾百萬的人口。所以海水和鹽鹼地真的能種植水稻了,而這背後是科研隊伍的默默努力和奉獻。特別是袁隆平和陳日勝教授的話「搞研究必須在中國」都無不體現了中國的民族氣節。


(7)發明新科技擴展閱讀

熱干岩型地熱資源是蘊藏在熱干岩體中的地熱資源,儲熱岩體中不存在熱水和蒸氣。其溫度可達到數百攝氏度,但是由於地表缺乏大氣降水,或者因為其本身的透水能力太差,不能形成水熱型地熱資源,而岩體所蘊藏的大量熱能目前還難以直接利用。

根據地溫梯度值可將熱干岩型地熱資源分為:高級80℃/千米,中級50℃/千米,低級30℃/千米。將熱干岩體轉化為水熱型地熱田,叫人工激發。人工激發方法很多,如高壓水力破碎,化學爆炸破碎,甚至利用地下核爆炸,人為地使熱干岩體產生透水裂隙。

然後通過鑽孔將地表水送入其中汽化,再通過另一鑽孔引出蒸氣而後利用,這個過程就叫熱干岩體激發。地球熱能主要寓存於熱干岩體之中。通過熱干岩體激發形成的水熱型地熱田,稱人工地熱田。

⑻ 新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反物質飛船一種最新的科技發明。最早出現在《反物質飛船》(威廉森)中,它首先於1942-1943期間在《驚奇故事》連載。美國研究反物質太空船 以正電子為燃料6周可達火星以正電子為燃料只需幾十毫克,速度卻比核動力太空船快一倍時報綜合報道 美國宇航局先進理念研究所(NIAC)正在資助一個研究小組,該小組正致力於以反物質作為動力的太空船研究。燃料重量比方糖還輕科幻小說中,大多數自主型恆星飛船使用反物質做燃料,原因是反物質是最具潛力的燃料。要想把人類送上火星,需要成千上萬噸的化學燃料,但是如果以反物質為燃料的話,僅僅幾十毫克的反物質(一毫克約為一塊方糖重量的千分之一)就能幫助人類實現登上火星的夢想,而且只需要6周時間。以前的反物質太空船設計使用反質子,它們在湮滅時會產生危害性的高能伽馬射線,所以可行性不大。新設計將採用正電子,正電子產生的伽馬射線能量比反質子低400倍,從而可以避免產生這種極具放射性污染的副作用。如何儲存成技術挑戰先進理念研究所正對此展開初步研究,不過目前還面臨一個技術挑戰,那就是生產正電子價格過於昂貴。在太空中,宇宙射線中高速粒子可以通過相互碰撞產生反物質。而在地球上,我們卻需要通過粒子加速器來生產反物質,NIAC首席研究員史密斯說,「據粗略估計,以現在的技術來為人類火星之旅生產正電子,每生產10毫克正電子將耗資約2.5億美元」。另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在小型空間內儲存足夠的正電子。因為它們會吞食正常物質,所以無法把它們裝入瓶子,只能存放在電磁場內。科學家們正致力於研究開發克服這些挑戰的方法,假如他們的努力實現,也許未來人類真的可以藉助科幻小說里描述的能源遨遊太空。反物質太空船三大優勢正電子動力太空船與現在美國的火星登陸計劃相比將有幾個方面的優勢。優勢1:旅途更安全美國火星登陸計劃正提議使用核反應堆為火星太空船提供動力。但是核反應堆相當復雜,在火星之旅中很多潛在的問題可能會導致核反應堆發生故障。而正電子反應堆能像核反應堆一樣為太空船提供充足動力,並且其結構相當簡單。優勢2:不會產生殘留物採用核燃料作為動力的太空船在其核燃料用完之後所產生的核廢料仍具有放射性。如果使用正電子反應堆,在其燃料耗盡之後則不會產生殘留物,因此即使殘留正電子反應堆偶然進入地球大氣層也不會引發安全方面的擔憂。優勢3:45天內可達火星正電子反應堆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速度。按照火星登陸計劃,太空船和宇航員將在大約180天後飛抵火星。正電子動力太空船可能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抵達火星,甚至有可能在45天內完成。

⑼ 未來會有哪些新科技發明,能夠徹底改變世界

如今是科技大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的快速更迭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各種高科技發明和創作已經對人類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不僅如此,人工智慧進步,讓那些科幻電影或書籍中智能機器人被製造出來,為人類服務。同時人類在自己身上也開始植入AI晶元,把自己改造變成了半人和半機器的身體,擁有真正的超能力,可以輕易地變成了超級人類。這些發明創造,足以讓人類有能力去探索宇宙里的奧秘。

⑽ 中國科技有什麼新發明

第一. 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獲重大成果 啟動3年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獲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建成並穩定運行全球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純IPv6互聯網主幹網;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下一代互聯網的新型定址體系結構和兩代互聯網的獨特過渡技術;向國際組織提交7項標准草案。其中3項成果屬於國際首創,總體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為提高我國在國際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競爭中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首次在全國主幹網大規模使用國產IPv6路由器,採用率達到80%。這對推進我國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自主創新和產業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第二. 川東北地區發現迄今最大整裝天然氣田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4月3日宣布,在我國川東北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經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辦公室審定,普光氣田累計探明可采儲量為2510.75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為1883.04億立方米。普光氣田的發現,對中國石化資源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為緩解中國油氣資源緊缺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三. 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由我國自行設計、研製的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9月28日在進行首輪物理放電實驗過程中,成功獲得電流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EAST裝置的關鍵部件均由中科院等離子體所的科技人員自主研發、加工、製造、組裝、調試,全部達到或超過設計要求。EAST的建設使中國聚變研究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受到國際聚變界的高度重視。

第四. 在量子水平上觀察到化學反應共振態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和同事首次在實驗中觀察到了全量子態解析度的氟加氫分子化學反應的共振現象,並被理論模型所證實,解決了國際上三十多年來化學研究中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並將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精度。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美國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RIChardN.Zare高度評價了中國科學家的這項成果。

第五. 第一條「綠色長廊」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和大慶油田建設設計研究院歷時14年共同完成「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生態工程建設研究」,世界上第一條穿越流動沙漠最長、長度為436公里的「綠色長廊」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呈現。中石油和中科院聯手在先導試驗的基礎上沿沙漠公路兩側進行大規模綠化建設,並對生物防沙技術進行了長期研究,解決了這一世界難題。

第六. 首次環球大洋科考凱旋 1月22日,「大洋一號」科考船經過297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國首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各項任務。據國家海洋局介紹,這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活動,行程43230海里,20多家研究單位的100多名科研人員參加了這次考察,首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大量寶貴的資料和樣品。環球科考活動,有力地提升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活動中的國際地位。

第七. 治療性乙肝疫苗研究獲重大進展 第三軍醫大學研製的「治療用乙型肝炎疫苗」順利完成Ⅰ期臨床研究,目前正在開展Ⅱ期臨床研究。這是第一個進行臨床試驗的模擬抗原疫苗。「治療用乙型肝炎疫苗」屬於國家Ⅰ類新生物製品,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際發明專利。復旦大學與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開發的「乙克」疫苗正准備啟動Ⅲ期臨床試驗。這些成果將對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做出重要貢獻

第八.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獲成功 11月18日清晨7時20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儲存環成功實現束流積累,儲存環和直線加速器工作穩定,束流性能良好,這意味著BEPCII第二階段建設任務基本達到目標,是工程建設的重大里程碑。在這之前的9月19日,我國最大單體超導磁鐵研製成功,北京譜儀Ⅲ超導磁鐵勵磁成功。目前,國際上只有歐美、日本能研製這種大型探測器單體超導磁鐵。改造後的BEPCII將在世界同類型裝置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將成為國際上最先進的雙環對撞機之一。

第九. 實現兩粒子復合系統量子態的隱形傳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兩粒子復合系統量子態的隱形傳輸,並且第一次成功地實現了對六光子糾纏態的操縱。該研究成果的論文發表在《自然·物理》雜志上,並以封面形式報道,這是中國科學家的文章首次出現在該雜志封面。該研究結果為各種實用化的量子信息研究開創了新起點,對容錯量子計算、量子中繼、普適量子糾錯等重要研究方向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第十. 「遙感衛星一號」發射成功 4月27日6時4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這次發射升空的「遙感衛星一號」和用於發射衛星的「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中國科學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參與研製。衛星質量為2700餘公斤,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將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閱讀全文

與發明新科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