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企業為股東創造利益

企業為股東創造利益

發布時間:2021-08-03 14:13:37

⑴ 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也要對社會負責承擔相應的責任義務叫什麼

A 解析:作答時注意題中強調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②③符合題意;①④主要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利潤,是為了企業經營的目的,而不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因此答案 A 正確。

⑵ 《企業要為股東和利益相關者創利潤》最新txt全集下載

企業要為股東和利益相關者創利潤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本次論壇我們邀請到國內眾多著名企業家、一線經濟學家和媒體精英,共同探討中國核心競爭力再造問題。以下是著名經濟學家張曙光在論壇上發表的演講:
張曙光:各位企業家、企業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論壇,也祝論壇能夠成功!
剛剛孫主席講了很好的意見,講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個綜合的結果,這點很重要。我覺得創新和社會責任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兩個輪子。我們一個企業能否成功確實要看它有沒有核心競爭力。但是怎麼樣來創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想取決於企業家和企業團隊的努力,而這兩個要素我覺得非常重要。談到創新,到底你的理念怎麼樣,意境怎麼樣,能不能搞出「獨、特、新、奇」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考慮一個企業的成功,背後都有這四個字。
另一點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過去理念上說,企業的思維就是為股東創造利潤,因此企業是一個合約組織。但過去的講法確實很局限,企業不僅要為股東創造利潤,更重要的是為利益相關者創造利潤。其實利……
需要別的再問

⑶ 怎樣為股東創造價值

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是美國企業的傳統。可是在步入新世紀後,安然、世通等一連串大公司會計丑聞的曝光,美國股市的急劇下跌,公眾信任度的持續滑坡,都讓人們把譴責的對象瞄準了股東價值最大化這個公司治理原則。 的確,瘋狂追求股東價值帶來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公司管理者和投資者過於關注當前業績,而不投資於公司的長遠發展,有時甚至為了短期利益而不擇手段,比如做假賬。 我所說的,並不是股東價值原則對管理層失靈了,而是管理層背叛了這個原則。比如,20世紀90年代,各公司在高管薪酬中引入股票期權,原本是想把管理者和股東的利益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這些免費贈送的期權在設計上有重大缺陷,不僅基本上沒有激勵管理者採取有利於創造價值的行為,還產生了適得其反的結果。因為股票期權的等待期一般比較短--3到4年,再加上高管們相信短期收益可以刺激股票價格上漲,這就鼓勵他們操縱收益,早早地行使期權,並及早將股票套現。也就是說,管理者所服務的還是一己之私而不是股東的長期利益。 研究表明,由於股價反映的是市場對股票的長期看法,要證明公司股價的合理性,管理層就需要保證公司在10年以上的時間里都能產生創造價值的現金流量。換句話說,不管長期股東是多是少,管理層都應該追求長期價值的最大化。 首先,不要操縱收益或者進行收益指導。如果不遵守這頭一條原則,那麼公司十之八九也不會遵守餘下的原則。如果管理者為了抬高短期收益而大耍會計花招,即使收益率低於資本成本也要進行投資,或者放棄可以創造價值的投資機會,那麼他們雖然在短期內可嘗到甜頭,但總有一天他們將無法再滿足已經被越抬越高的市場期望,並進而受到市場的嚴懲。 其次,公司高管在做戰略決策、收購決定和資產取捨決定時,都應以公司預期價值的最大化為判斷標准,即使這可能使公司的近期收益降低也在所不惜。當公司面前並沒有能夠創造價值的可靠投資機會時,公司應該避免把多餘現金投入那些看上去不錯但實際卻有損價值的項目上,比如公司沒必要進行有失明智、價格過高的收購。如果沒有好的投資機會,就把現金以紅利和回購股票的形式返還給股東。 再者,高層、中層和基層管理者的薪酬設計提供了指導方針,提出了折現指數期權計劃、折現股權風險期權計劃、股東價值增值、領先價值指標等概念,對管理者著眼於長期價值的行為予以獎勵。 最後,強調高管應和股東承擔同等的風險,建議採取的辦法是延長高管行權後所獲股票的持有期;在判斷某個高管持有的股票數量是否滿足最小所有權水平時,將限制性股票剔除在外。敦促公司向投資者披露所有與價值相關的信息,這可以緩解公司管理層對短期收益的沉迷,而且可以降低投資者面臨的不確定性,從而有可能降低資本成本和提高股價。 但是,也有少數剛起步的高科技公司和嚴重受到資本限制的公司,它們無法忽視市場對短期業績的壓力。但是大多數公司都可以運用這些基本原則來更好地發揮自己創造股東價值的潛力。

⑷ 財務管理如何為股東創造價值

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理論和實務的導向。在財務管理理論結構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必然產生不同的理論構成要素和理論邏輯層次關系。在財務管理實務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一、財務管理目標的特徵 我們認為,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活動的前提,而一個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應當具備以下特徵: (一)可計量性 可計量性也可稱為可測性,這是財務管理目標的首要特徵。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應當可以准確計量,具有明確、具體、定量化的財務指標,使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二)一致性 所謂一致性,也可稱為統一性,是指財務管理目標應當與企業經營目標保持一致。財務管理活動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一部分,應當服從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的總目標。 (三)階段性 由於財務管理目標應當與企業目標一致,因此,在不同階段,企業經營目標不同,相應的財務管理目標也會有所不同。這樣就形成了財務管理目標的階段性特徵。 二、關於財務管理目標的不同觀點 對於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三個:一個是利潤最大化和每股盈餘最大化;二是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三是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 (1)利潤最大化和每股盈餘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觀點認為:利潤代表了企業新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多,則說明企業的財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業的目標。每股盈餘最大化觀點實際上是利潤最大化觀點的一種轉化形式,即把利潤與投入的資本聯系起來,並且只適用於股份制企業。 反對這兩種觀點的人認為:利潤最大化與每股盈餘最大化觀點有兩個缺點,第一是沒有考慮利潤的實現時間,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第二是沒有考慮企業獲取利潤所承擔的風險,從而會導致企業經營者不顧風險大小追求短期利潤的最大化,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損害企業所有者的根本利益。 (2)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 這種觀點認為:股東創立企業的目的在於擴大財富,他們是企業的所有者,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的價值在於它能給所有者帶來未來報酬,包括獲得股利和出售其股權獲取現金。企業的價值只有投入市場才能通過價格表現出來。因而認為: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觀點體現了資金時間價值和考慮了風險因素,是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合理選擇。 (3)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美國由於敵意收購及其對企業利益相關者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使股東利益最大化受到了挑戰,許多主張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理論經濟學家和法學家們紛紛改變自己的立場轉向利益相關者的觀點,與此對應,因此也出現了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的觀點。 三、不同財務目標理論觀點的評價 (1) 利潤最大化財務目標的評價 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目標是西方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西方經濟學家以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來確定企業的產銷量,使企業利潤達到最大化,並以利潤最大化來分析和評價企業的業績。 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目標的優點是:它強調了資本的有效利用,可以用這個指標來衡量企業是如何理性增長的,同時在實務中它容易被人理解操作性也很強。它的缺點是:利潤最大化容易導致企業片面的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視長遠的發展;它忽視了企業每天都要面臨的兩大因素:不確定性和時間價值;還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利潤最大花忽視了成本的投入與利潤的比例關系。 (2) 股東價值最大化財務目標的評價 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理論依據是資本的強權理論和股東利益與社會利益相統一理論。資本強權理論認為,資本的專用性,非流動性,稀缺性和信號顯示功能等,決定了企業的剩餘控制勸或所有權天然的歸資本所有者所有,資本僱傭勞動是最合理的企業制度,因此企業的財務自然也應當以股東利益為基本取向。股東利益與社會利益相統一的理論認為,最大限度的為股東賺取錢,就能極大的增進社會福利 股東價值最大化財務目標的優點是:它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報酬;它注重企業利益的長遠性;它和企業的價值最大化有一定的一致性。它的缺點是:隨著產權的交易,股東憑借自己的有利地位侵犯其他利益主體的行為時有發生,平等保護各產權主體利益的要求則不容質疑,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從經濟學和社會學的角度來說都是不負責任的,也不符合商業道德原則,因為它忽略了利益相關人的重要性。 (3) 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財務目標的評價 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觀點是以共同所有權理論,託管理論和公司社會責任理論為理論基礎的。它的優點是:它考慮了與企業相關者的利益並要求其最大化;它提出了擁有專用資源的利益相關者的博弈的觀點,強調各種專用資源結合在一起才能產生生產力,給企業帶來相對持久的組織租金。它的缺點是:它考慮的是如何均衡和協調利益分配關系

⑸ 企業使命:為國家創造稅收;為客戶創造效益;為股東創造收益;為員工搭建事業平台。是否有更好建議

現代企業使命不可或缺的是社會責任,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不會走遠

⑹ 企業到底要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根據企業成立的原由一般是1.為投資者股東的利益,2.再來是員工的前途;3.如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4.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產品也都是創造價值;謹供參考!

⑺ 盈利企業給股東創造了價值,而虧損企業摧毀了股東財富。這句話哪裡錯的

盈利企業不一定會給股東創造價值。
這是因為機會成本的存在,如果一個企業的盈利率低於機會成本,它其實在摧毀股東財富。

⑻ 企業為股東創造財富的主要手段是增加()

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就是企業產生的、在滿足了再投資需要之後剩餘的現金流量,這部分現金流量是在不影響公司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企業資本供應者的最大現金額。簡單地說,自由現金流量(FCF)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扣除資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s,CE)的差額。即:FCF=OCF-CE。

(8)企業為股東創造利益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一個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越大,表明其內部產生現金的能力就越大,其可自由運用的內源資金也越多,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願意掌握更多的企業自由現金流量從而增加對公司資源的控制,而管理者需要通過對公司資源的控制來實現公司的增長。

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是企業不斷的持續經營而創造出來的財富,能夠被管理者控制支配,而投資活動與企業的長期資產項目有關,籌資活動與長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有關,從而這兩項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對管理者而言不是「自由」的,管理者無法控制和支配。因此,自由現金流量只能包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而不包括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⑼ 企業存在的意義是為股東創造財富還是為社會創造價值

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是美國企業的傳統。可是在步入新世紀後,安然、世通等一連串大公司會計丑聞的曝光,美國股市的急劇下跌,公眾信任度的持續滑坡,都讓人們把譴責的對象瞄準了股東價值最大化這個公司治理原則。

⑽ 股東價值的創造股東價值的十條原則

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是美國企業的傳統。可是在步入新世紀後,安然、世通等一連串大公司會計丑聞的曝光,美國股市的急劇下跌,公眾信任度的持續滑坡,都讓人們把譴責的對象瞄準了股東價值最大化這個公司治理原則。的確,瘋狂追求股東價值帶來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公司管理者和投資者過於關注當前業績,而不投資於公司的長遠發展,有時甚至為了短期利益而不擇手段,比如做假賬。
不過,艾爾弗雷德·拉帕波特認為,並不是股東價值原則對管理層失靈了,而是管理層背叛了這個原則。比如,20世紀90年代,各公司在高管薪酬中引入股票期權,原本是想把管理者和股東的利益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這些免費贈送的期權在設計上有重大缺陷,不僅基本上沒有激勵管理者採取有利於創造價值的行為,還產生了適得其反的結果。因為股票期權的等待期一般比較短--3到4年,再加上高管們相信短期收益可以刺激股票價格上漲,這就鼓勵他們操縱收益,早早地行使期權,並及早將股票套現。也就是說,管理者所服務的還是一己之私而不是股東的長期利益。
研究表明,由於股價反映的是市場對股票的長期看法,要證明公司股價的合理性,管理層就需要保證公司在10年以上的時間里都能產生創造價值的現金流量。換句話說,不管長期股東是多是少,管理層都應該追求長期價值的最大化。關鍵是,如何讓公司切切實實地創造價值。
艾爾弗雷德·拉帕波特根據自己所做的研究和幾十年的咨詢經驗,總結出了10條基本原則來幫助企業創造最大價值。
原則1是:不要操縱收益或者進行收益指導。如果不遵守這頭一條原則,那麼公司十之八九也不會遵守餘下的原則。如果管理者為了抬高短期收益而大耍會計花招,即使收益率低於資本成本也要進行投資,或者放棄可以創造價值的投資機會,那麼他們雖然在短期內可嘗到甜頭,但總有一天他們將無法再滿足已經被越抬越高的市場期望,並進而受到市場的嚴懲。
原則2、3和4指出,公司高管在做戰略決策、收購決定和資產取捨決定時,都應以公司預期價值的最大化為判斷標准,即使這可能使公司的近期收益降低也在所不惜。當公司面前並沒有能夠創造價值的可靠投資機會時,公司應該避免把多餘現金投入那些看上去不錯但實際卻有損價值的項目上,比如公司沒必要進行有失明智、價格過高的收購。原則5建議的方法是:如果沒有好的投資機會,就把現金以紅利和回購股票的形式返還給股東。
原則6、7和8為高層、中層和基層管理者的薪酬設計提供了指導方針,提出了折現指數期權計劃、折現股權風險期權計劃、股東價值增值、領先價值指標等概念,對管理者著眼於長期價值的行為予以獎勵。原則9強調高管應和股東承擔同等的風險,建議採取的辦法是:延長高管行權後所獲股票的持有期;在判斷某個高管持有的股票數量是否滿足最小所有權水平時,將限制性股票剔除在外。原則10敦促公司向投資者披露所有與價值相關的信息,這可以緩解公司管理層對短期收益的沉迷,而且可以降低投資者面臨的不確定性,從而有可能降低資本成本和提高股價。
艾爾弗雷德·拉帕波特還注意到有少數類型的公司,如剛起步的高科技公司和嚴重受到資本限制的公司,它們無法忽視市場對短期業績的壓力。但是大多數公司都可以運用這10條原則來更好地發揮自己創造股東價值的潛力。艾爾弗雷德·拉帕波特將遵守了所有這10條原則的公司稱為第十級公司。目前只有沃倫·巴菲特領導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接近這一級別。

閱讀全文

與企業為股東創造利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