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回大發明各是誰發明的

回大發明各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0-12-19 00:24:50

㈠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分別是誰

四大發明
指南針

在發明指南針之前人類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會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像的後果,是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使人類航行有了方向。

中國在北宋時期就發明了人工磁化的兩種方法:一種是沈括所說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鋼針的方法,另一種是利用地球磁場的作用使鋼鐵磁化。

人們把經過磁化的鋼針,穿過幾根燈草,放在一個乘滿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為航船指明方向,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來指示方向的儀器--指南針。

火葯

火葯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因為是用硝石、硫黃和木炭這三種物質混和製成的,而當時人們都把這三種東西作為治病的葯物,所以取名「火葯」,意思是「著火的葯」。

自秦漢以後,煉丹家用硫黃、硝石等物煉丹,從偶然發生爆炸的現象中得到啟示,再經過多次實踐,找到了火葯的配方。三國時有個聰明的技師馬鈞,用紙包火葯的方法做出了娛樂用的「爆仗」,開創了火葯應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葯開始應用到軍事上。人們利用拋射石頭的拋石機,把火葯包點著以後,拋射出去,燒傷敵人,這是最原始的火炮。後來人們將球狀火葯包紮在箭桿頭附近,點著引線以以後,用弓箭將火葯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葯、毒葯,再加上一些瀝清、桐油等,搗在一起做成毒球,點著以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葯裝填在竹筒里,火葯背後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葯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葯火箭。以後又發明了火槍和槍,這些都是用竹管製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槍炮的老祖宗。

造紙術

造紙技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魚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始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後來,元代著名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楨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復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後來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唐代的雕刻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羅尼經》o以後又傳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宇,從此畢升首創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廣開來。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㈡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分別是誰發明的

1、指南針: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沒有具體追溯到某一人發明,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

2、造紙術:蔡倫。人們都知道蔡倫造紙,實際上,在東漢蔡倫大規模造紙之前,中國人就已經發明了造紙術,20世紀在中國各地出土的許多西漢時期的古紙片,可以證明這一點。

3、火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4、印刷術: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元代,著名道家學者、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禎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復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後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

(2)回大發明各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新四大發明是指「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

2017年12月,入選「漢語盤點2017」活動年度候選字詞五大候選國內詞。 2018年3月5日,委員建議鼓勵移動支付「出海」 新四大發明引領世界潮流 。

理由:「出門不用帶錢包,就帶手機」、「外賣、快遞都非常快」、「高鐵很棒」、高鐵更加舒適,而且可以在旅途中用網路處理一些事情。讓旅途更加充實。

㈢ 中國四大發明家分別是誰

1、張衡:張衡南陽西鄂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發明家。在東漢時期擔任郎中、侍中等職位。公元前132年在朝中做太史令的時候發明地動儀。這一偉大發明對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巨大貢獻,被後人木聖。

(3)回大發明各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一.地動儀

候風地動儀的基本構造由如下幾部分組成:

1、地動儀的外殼——樽體外形。

2、八條甬道——由隔板和都柱分隔而成的空間,是安設機關的地方。

3、中心固定都柱——對內部構件進行連接和起固定作用的中心柱。

4、感震機關裝置——推力板機關,類似於秦漢時期的陵墓防盜機關,也類似於捕鼠籠的「踏板機關」。

5、報震裝置——報震和顯示地震方向的構件。

二.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中國宋代的一介布衣畢升發明了泥活字,德國人古登堡最終集大成發明了鉛活字。鉛活字印刷術經濟實用,促進了歐洲出版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歐洲的現代化,風靡全世界。

三.造紙術

古法造紙可分五個步驟:

1、斬竹漂塘

2、煮楻足火

3、盪料入簾

4、覆簾壓紙

5、透火焙乾

四.機械水排

水排的結構是:選擇湍急的河流的岸邊,架起木架,在木架上直立一個轉軸,上下兩端各安裝一個大型卧輪,在下卧輪(水輪)的輪軸四周裝有葉板,承受水流,是把水力轉變為機械轉動的裝置。

在上卧輪的前面裝一鼓形的小輪(「旋鼓」),與上卧輪用「弦索」相聯(相當於現在的傳送皮帶);在鼓形小輪的頂端安裝一個曲柄,曲柄上再安裝一個可以擺動的連桿,連桿的另一端與卧軸上的一個「攀耳」相聯,卧軸上的另一個攀耳和盤扇間安裝一根「直木」(相當於往復桿)。

這樣,當水流沖擊下卧輪時,就帶動上卧輪旋轉。由於上卧輪和鼓形小輪之間有弦索相連,因此上卧輪旋轉一周,可使鼓形小輪旋轉幾周,鼓形小輪的旋轉又帶動頂端的曲柄旋轉,這就使得和它相連的連桿運動,連桿又通過攀耳和卧軸帶動直木往復運動,使排扇一啟一閉,進行鼓風。

㈣ 我國四大發明是什麼分別是誰發明的

我國四大發明分別來是造紙源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造紙術是由東漢蔡倫改進的。

指南針是由欒大(雛形),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具體人不詳。

火葯是由孫思邈發明的。

活字印刷術是由畢升發明的。

(4)回大發明各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發展產生一定影響。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西方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

資料來源:網路—四大發明

㈤ 四大發明分別是誰發明的

1是造紙術來.2是印刷術.3是指南針.源4是火.葯.
造紙術是漢代蔡倫發明的,
印刷術.是宋代畢升發明的,.
指南針.是上古的黃帝所發明

火.葯.是北宋的一個煉丹的人所發明
按時間順序是指南針、造紙術、火
葯、印刷術。

㈥ 中國四大發明是誰發明的,分別是誰,是哪裡的人,幾幾年出生

一、造紙術

根據考古發現,早在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年間,我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發明了造紙術,而且當時造出的紙已經可以用於書寫,具體是誰沒有記載。只是,那時候的造紙術比較復雜流傳也不廣,造出的紙張書寫效果也不是太好。

到了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進了造紙技術,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高了紙的質量,擴大了紙的原米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

蔡倫,字敬仲,桂陽陽(郡都治今湖南郴州)人。東漢永平十八年,即公元75年,蔡倫人入皇宮為宦官。公元92年,蔡倫被任命公元92年,蔡倫被任命為尚方令,並監制宮廷器物兵械。

二、印刷術

早在公元前,我國的勞動人民已懂得印章的使用方法,後來又會拓印碑石。到了隋朝,人們發明了雕版印刷,就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雕版印刷盛行於唐朝,到了宋朝的時候已經非常完備。北宋慶歷年間,即1041年,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更是是印刷術的一大改革。

畢升,徽州(今安徽歙縣)人。1041年,畢升首創泥活字印刷,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據記載,畢升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把它燒硬後,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鐵框的鐵板上敷一層摻和紙灰的松脂蠟,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熱使臘稍微融化,以平板壓平字面,泥字即固著在鐵板上,可以像雕版一樣印刷,此外,他還研究過木活字排版。

三、指南針

指南針在戰國時已出現,稱司南,其實早在傳說中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黃帝的部下應龍就發明了指南車。到了北宋,指南針開始用作海上導航,稱羅盤。之後,阿拉伯人才將羅盤技術傳到歐洲。以前不少西方人認為首先用指南針航海的是阿拉伯人,其實中國使用羅盤見於文字明確記載的至少比西方早80~100年。因此,用羅盤導航也是由中國通過海上的交通、貿易傳給阿拉伯人,再由阿拉伯人傳至全世界的。

四、火葯

火葯的誕生一開始與煉丹術有關,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當時發明的火葯,現在叫黑火葯;因為它呈褐色,又有人叫它褐色火葯。它是硝酸鉀、硫磺、木炭3種粉末的混合物。這種混合物極容易燃燒,而且燃燒起來相當激烈。唐代孫思邈的《經》中已記載有原始火葯的配方。火葯在北宋時期已經廣泛應用在軍事上,在以後的戰爭中,人們多方使用火器,如霹靂炮、鐵火炮等。後來火葯由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6)回大發明各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1、造紙術的發明:不但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而且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2、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3、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4、火葯武器的發明: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紙、印刷術、指南釒針與火葯,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象徵著中華族悠長久遠而燦爛輝煌的文明。它們的外傳對於近代歐洲的崛起產生了深元影響,如印刷術推動文藝復興,指南針促進地理大發現,而火葯則成了摧毀中世紀歐洲封建堡壘的重型武器。

㈦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分別是誰發明的

造紙術(也稱蔡侯紙)。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11世紀中葉時中國大科學家沈括還對指南針感到匪夷所思,他的《夢溪筆談》介紹了指南針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發現和指南針的架設方法。

唐朝中期著名道士清虛子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葯,這種葯被稱為「著火的葯」,即火葯。

印刷術的發明者沒有記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發明於唐朝,目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拓展資料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㈧ 我國的4大發明分別是誰發明的

活字印刷術 北 宋 畢 升
指 南 針 北 宋 無記載
火 葯 唐 朝 古代煉丹家
造 紙 術 東 漢 蔡 倫

㈨ 中國的四大發明分別都是誰發明的

畢升
活字印刷
中國約在公元7世紀的初唐時期就已出現採用雕版印刷術印製的書
。唐版咸通九年(868)印製的《權金剛經》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刻印時間的印刷品。
宋仁宗慶歷年間,平民畢升在雕版印刷業已普及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蔡倫
造紙術
東漢元興元年(105)

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具體的沒有,火
葯三國時代開始發明,當時被用來當爆竹,到了宋代才被用來當作軍事用。
指南針也沒有具體的發明者
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後來,又發展成磁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盤。

㈩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者分別是誰

指南針發明者說法不一,但是傳統的說法,也是權威性的說法是有軒轅黃帝發明的。

火葯是我古代的煉丹家發明的。但是具體是誰已經不可考。

造紙術目前大多數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

活字印刷是北宋慶歷間畢升發明的。

拓展資料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項重大貢獻。它是根據物理學上磁學原理研製而成。它最早發明於何時,是誰人發明的,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傳統的說法,也是權威性的說法是有熊國(今河南新鄭市)的軒轅黃帝發明的。西晉崔豹《古今注》說:「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北宋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活字印刷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又被稱為黑火葯。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閱讀全文

與回大發明各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